从寂寂无名到闪耀乒坛 第25章

作者:谢述宴 标签: 爽文 穿越重生

  张力原本以为还要费一番口舌,没想到这么容易, “那可太好了,说实话,我一直挺看好这个孩子的,这么几个月不出去打比赛,错过了不少机会,也挺可惜,既然你决定好了,那我就不打扰了!”

  张力是高高兴兴走的,他猜测,俞近识应该也是顶不下去了,必须得放常晴出来做点成绩。

  就是不知道四个月没有用右手,常晴的右拍是不是还那么厉害,只要拿个全国赛前八,俞近识就能再多撑一段日子留她继续在省队。

  省队三个参赛名额,想要的人不在少数。

  常晴年龄又小,全国赛年龄上限十八岁,真要是遇上了十七十八岁的,那和十四五岁的根本不在一个段位,无论是技术、体力还是经验,都是全方面的碾压,所以,全国赛*才放宽条件,只要拿到前八名,就有奖励。

  前二到四名,可以参加国家队的选拔赛。

  至于男女子单打冠军,不用参加选拔赛,也不用继续考核,直接就可以入选国家二队!

  这就是为什么集训只有六个名额的原因,除去其他省份的名额,首都的名额,还有全国赛的名额,再加上往年的人选,国家二队的人数已经不少了。

  能进入国家队的,都是从底层厮杀上来的乒乓天才。

  上回集训省队一次性入选了两个,已经是建队以来的纪录了,平时几年能出得了一个国家队?

  这么好的比赛,可不是他们这个偏远省份自己举办的省赛能够比的!

  之前的集训,不过是九个省份的范围,年龄最大的也只是十六岁,京市队的也没参加。

  全国赛的含金量不一样,参赛范围包含全国几十个省市,各个单位,甚至国家队的人也有参赛。

  从集训中拿到晋升名额,算是年龄小的一批苗子的选拔,但要想在全国赛中杀进前四,拿到国家队大门的敲门砖,难度比集训翻了好几倍!

  程路放出话去,要拿到全国赛前八的名次,自然想方设法地要多送自己的人去参加比赛,张力手底下报了两个人,俞近识报了两个,程路一口气报了四个。

  原本按照队内成绩来选,俞近识带的何虹是稳进的,在往下,就是程路带的程思思和刘敏,就这三人就占满了名额。

  她们年龄上也差不多。

  何虹十六岁,就算是遇到十七八岁的对手,也有一搏的机会,更何况她是削球手,打球讲究的是巧、柔,是四两拨千斤,年龄和力量对她的压制并不致命。

  程思思和刘敏虽然是十五岁,但程思思年龄大一些,这个月过后,也就满十六了。

  她们两在十四到十八这个年龄段里,不算是太年幼,也不老,有潜力,更容易被国家队注意到。

  张力看见队内成绩,第一个就不赞同按照往期的排名来安排,“这些成绩都已经是两个月前的成绩,经过了一个月的假期,还有一个月的训练,有的队员的状态会发生变化,而比赛就在下个月,我们还是应该以状态和现在的水平来选人。”

  俞近识当然是支持张力的说法,程路就算是反对,也不占什么道理。

  队里最后决定,举办一场资格赛,按照以前的考核方法来,循环对打,最后看成绩选三个人代表省队去万城参加全国赛。

  “这还用比吗?”

  程思思看着名单上的人,刘敏不用说,两人打了几年,对彼此都很熟悉,程路这次也交代过她,要她和刘敏好好配合,争取在单打和双打上都拿到一定成绩。

  张力报上来的那两个人,无论是平时的对打训练还是队内考核,都不是自己的对手。

  可是这常晴是凭什么出现在名单上的?

  她来队里几个月,就听了常晴的闲话几个月——没有成绩,不参加队内比赛,混吃混喝,成绩自认倒数第一。

  如果只是别人这么说,她还可能半信半疑,但程思思可是亲眼看到,这几个月常晴在训练馆练习最基本的东西,而且失误率还挺高。

  原本这次参赛资格都定了,但她听程教练说过,如果不是俞教练非要坚持让常晴参加,最后没办法,上面又不可能把名额让出来浪费,才举办了循环对打赛,让大家用实力说话。

  看着对面比自己矮一截的小个子,程思思觉得有些好笑,“小妹妹,要不要让你几个球?”

  程路在旁边低声叮嘱,“注意点儿!毕竟是队友,别让对面输得太难看。”

  程思思说,“就她这水平,知道难看就别来省队,早点回家不就好了。”

  何虹听不惯她说话的语气,“你知道什么啊!晴儿妹用右手的话,你就算是比她大三岁,也不是她的对手!”

  程思思:“吹牛谁不会?有本事你就用右手啊。”

  常晴吹了吹拍子,说,“我不用右手。”

  “但是,我也不需要你让球。”

  “咱们各凭本事,输赢全看实力,也不怨谁。”

  程思思点头,“行啊,就按你说的办,输赢全看实力!我可不留情了。”

  然后她看到,常晴左手拿起了拍子。

  左手直拍。

  队里没有一个左手,也没有教练教过左手,三个月前,程思思还看见常晴用左手接发球失误率极高,两个月前,常晴没有参加队内考核,自认倒数第一。

  程思思发球。

  常晴发球抢攻!

  常晴得分!

  程思思懵了。

  刚刚那一个球,常晴左手手腕稍微发力,整个人身体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打出来的力量,却比他们的右手进攻还厉害,程思思甚至没看清球在哪儿,对方就已经得分!

  6比0!

  10比0!

  常晴连赢十分!包括程思思的发球轮和她自己的发球轮!她不仅没有失误,反而全都得分!

  怎么可能,常晴的上个球为什么会打到她左手区的大角度,常晴不是左手吗?不对,常晴的左边,就是自己的右边,她打的时候,可以打斜线,也可以打直线,如果常晴打……等等……

  程思思完全懵了。

  她的对面,仿佛站着的不是一个十四岁,刚刚拿起左拍不过四个月的新手。

  而是一个让人根本捉摸不透,果断,狠决,又超乎寻常的——

  左拍天才!

  21比4!

  常晴以碾压般的优势拿下第一局。

  程路在叫程思思,让她注意防守,可是常晴这个进攻的打法,怎么可能防守的住?!

  程路不知道从哪临时问来的情报,立刻在第三局开始之前告诉程思思——常晴的前三板之后回合是弱点,新战术就一个字——

  拖!

  拖到后面再反攻!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

  程思思差点摔拍子。

  正常人能在对面的手底下活过前三板??

  五局三胜,这场对打在第三局就已经彻底结束。

  大比分三比零,常晴三分,程思思零分!

  一直到程路叫自己,程思思才反应过来。

  一直被称为天才的她,拿下大小赛无数冠军,总是将对面压着打的她,这一次被寄予厚望,要冲击全国赛前八名次的她,在队内资格赛——

  被常晴零封了?!

  你管这技术叫倒数第一??

  你有这技术天天搁馆里练什么接发球??

第19章 国球无双19 再鸣惊人

  九月, 万城的天气还没转凉,街边新栽的树小小的,遮不了艳阳, 但群众的热情高涨,尤其是对于乒乓球这项赛事, 原本就是举全国之力发展的体育项目,从大学到小学, 从学校到街道,随处可见乒乓球台。

  万城既然要发展体育城,在这方面的宣传和体育设施投入,只多不少。

  这次青少年乒乓球赛的规模比以往大多了, 各地都在宣传, 无论是当地的还是首都的领导, 都高度关注这一赛事。

  青少年就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成绩, 关乎到未来在国际体育赛场上华国的乒乓球成绩。

  “这一次的全国赛不仅有男女单打项目,还有双打项目, 很多人对双打并不了解, 但它比赛的精彩程度, 可丝毫不亚于单打。本次比赛, 集合了来自全国各省市的32支优秀队伍, 我们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日前也已经陆续抵达万城。”

  省里为数不多的摄影器材全搬了过来,还有省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都派了人,大大小小的报社记者更是数不胜数。

  32个队伍,32个双打组合,而按照每个队伍运动员男女各三人来计算, 不算上教练员,光是运动员就一共有近两百人!

  在全国的两百个精英当中,能拿到一个项目的前八名,就已经足够耀眼。

  更何况还有更诱人的奖励——单打比赛的前四,有很大几率入选国家队,冠军则可以直接进入国家队!

  “除了各个省份的省队以外,还有不少其他单位和直辖市的队伍里出现了一些乒乓苗子,今年的竞争可以说非常大,光是参赛人数这一点,比起往年就多出一倍!”

  体育馆外,记者举着话筒收音,随后转身看向身侧的男人,“您好!孙教练,身为国家队教练员,在您退役之前,带领华国乒乓球队取得了不少的荣耀!现在依然投身乒乓事业,为祖国培养人才,真是非常令人敬佩啊!”

  孙久林不是瘦高型的,圆脸,但一双眼睛格外锐利,他摇摇头,“最值得令人敬佩的,永远都是在赛场上拼搏的人,无论是青年,还是少年,我只不过是做了分内的事。”

  “您说得对,那么这一次国家二队的苗子们参赛之后,对比赛的结果会不会有影响呢?有人说,这一次的比赛就是为了国家二队准备的,冠军已经是你们的囊中之物了。”

  “国家二队的苗子,原本就是从全国选上来的,无论取得什么样的成绩,都离不开地方的培养和国家的培养。”

  这话说的是功劳,也是成绩——国家二队的都是选拔了一圈的拔尖苗子,必然也是这次的种子选手和夺冠热门,就算最后包揽了前几名,也的确不是什么意外之事。

  “对于其他选手来说,确实是有阻力,但是乒乓球没有常胜将军,一场比赛的胜负,在没有打之前,都是未知数。”

  孙久林的话没有说满,“这也是竞技体育的魅力之处,成功永远不是属于一个人的,而是属于每一个努力的人,只要肯在赛场上去拼,去闯,就有可能成功。”

  “而且,”

  他顿了顿,说, “国家二队的苗子再怎么拔尖,这次参赛,也只来了六个人,男女单打前八名,算起来,至少有十六个位置,这些位置,无论是谁获得了,都是值得鼓励和培养的,都是优秀的!”

  记者一时不知道该说他是谦虚,还是骄傲,这意思不就是——我们每项最多包揽前三,第四名到第八名,大家还是可以争取的。

  但偏偏孙久林说的是大实话啊!

  记者也不由得愣了一下,但很快笑着继续话题,“作为女队的教练员,您在这次的单打比赛中更看好谁呢?”

  “能拿到三个参赛名额来这里的,都是我们很看好的苗子。”

  孙久林说,“首先,我们当中有非常年轻的,今年才通过集训,选拔进入二队的新人,也有已经在国家队训练一段时间,有一定经验的队员。”

  “您说的后者,是指宋诗雨吗?她是去年的冠军,今年二连冠的几率也是非常大的,而且,在您成为她的主管教练之后,宋诗雨在国家队的表现一下就亮眼起来,有消息称,这次的比赛结束后,她就可以进入一队,这是真的吗?”

  这个记者来自省电视台,还提前做了功课,只写一些套话是提高不了报道的质量和收视率的,他还往下深挖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