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寂寂无名到闪耀乒坛 第26章

作者:谢述宴 标签: 爽文 穿越重生

  “队内进行人员调动,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有足够的实力,就可以进入一队,这是毋庸置疑的。”

  孙久林这段话虽然没给确切的回答,但估计宋诗雨进入一队,已经只是时间问题。

  进国家队不过一年的时间就能调入二队,又是去年的冠军,毫无疑问,她是本次冠军的热门人选。

  “那么,对于其他对手,您有没有觉得比较需要关注的?”

  “首都市队的不用说,还有几个省份原本也是很厉害的,培养了很多乒乓苗子。”这些话记者自己也知道,问完这段,他就可以收工了。

  但没想到,孙久林给了他意料之外的信息——

  “但是,这次的比赛,我很看好某一个省队。”

  “哦?某一个?”

  “嗯。”孙久林还卖起了关子,要爆黑马,却又没完全爆。

  “不方便透露吗?”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只是我个人很看好某个队——所以,并不是代表官方的态度进行预测,没有办法现在就下定结论,如果对方真的有实力,就算我不说,你们看预赛结果和后面的比赛也会知道。如果到时候没打进去,我又在这里把话放出去了,岂不是害了别人?”

  孙九林没说,但报道却喜欢抓卖点,于是,开幕式之后,铺天盖地的报道便是——

  “全国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昨日在万城拉开帷幕,领导指出,青少年是……”

  “本次比赛,规模超前,竞争激烈……”

  “国家队都看好的黑马,头号竞争者——神秘省队究竟是来自江苏还是广东?”

  “……”

  外面报道到不了运动员这里,开幕式之后就是比赛,必须保证所有人心无旁骛地进行训练和比赛。

  赛程的安排比较紧密,但四个项目全都打完,也需要一些时间,为了满足一些运动员在参赛期间的训练需求,住宿和训练都安排在之前的集训中心,就这样,人数还多出来不少,有一部分得分散去万城的体校。

  常晴他们还算运气好,分到了集训中心,时隔五个月回来,集训中心还是老样子。

  至于正式的比赛,则在市区的体育馆举行。

  开幕式里,各省市、各参赛单位的运动员会依次入场,四周坐满了观众,运动员走在教练员身后,踩着进行曲的鼓点,依次入场。

  俞近识做带队教练员,程路辅助他带队,川队这次的运动员名单里,就他们两带的人,自然也就没张力什么事。

  男队那边是李子茂、一老一新两个队员,女队这边,为常晴、程思思、何虹。

  开幕式很快结束,记者们散了,仪器也撤了,喧哗过后,场馆对比强烈地冷清下来,因为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要进行的是各项目的预赛,预赛的场次多,水平也层次不定,比赛时间比较长,精彩度也不如决赛。

  因此,要等这儿再热闹起来,恐怕得等预赛结束。

  单打的预赛采取分组循环赛的赛制,抽签分组,单说女子单打这一项,96名参赛人员,分为十六个组,每个组六人,六人循环对打,按照成绩,胜率最高的一人小组出线,晋级之后的决赛。

  如果有平胜率的情况出现,则加赛一场对打。

  比赛采取21分制,三局两胜。

  不只是常晴他们川队被分在了集训中心,国家队也在这儿,所以,黎海燕过来找她们,也更方便。

  他们还能在一个食堂吃饭。

  “五个多月了,这儿的汤还是没盐味!”

  何虹喝了一口汤,皱着眉吐舌头放下了,随后看向对面的骆景和黎海燕,“怎么样,首都什么样儿啊!快和我说说!”

  黎海燕说,“进了国家队才知道,竞争有多大。那儿可不比省队,咱们在省队,就是中上游,努把力,就是第一第二也可以争一下。但在首都,进去就是垫底,拼了命,也只能在倒一倒二上转悠。”

  “但这次你能来,不也是说明你在二队里水平不错吗!”

  何虹看向两人,“你们都来了,不愧是咱们川队出去的,就是争气!”

  “我一开始也不行,这不是魔鬼训练了五个月吗?我不拼,也没有后路。”

  黎海燕进了国家队,成了宁城的典型、榜样,她家里也不敢再随便逼她嫁人,但黎海燕知道,自己还要更努力才行。

  进了国家队,只是职业生涯刚刚开始而已,一开始的五个月,她连比赛都没得打,“全靠孙教练争取到的这个名额,说实话,我就是来陪跑的,争取一下前八就行。”

  黎海燕在二队的主管教练,就是孙久林。

  “你们呢,你们在省队怎么样?”

  无论是骆景还是黎海燕,看见常晴在这次的参赛人员当中时,都非常高兴,但他们没有一个人往左手上想,毕竟才分开五个月,五个月的时间,就算是练习左手拿拍子,都不一定稳当。

  骆景是担心,常晴左右手混着练,最后会耽误她的进度。

  专练右手的人,都不一定能在全国赛里拿到前八的名次,更何况常晴还要分心。

  何虹摇头,不悦道,“海燕,你们走了,不知道我们在省队有多难,这段日子晴儿妹没有出去比赛,也没有成绩,他们暗地里总说一些难听的话。如果不是晴儿妹在资格赛里,拿到了全胜的成绩,今天都来不了万城。”

  她一开始就不喜欢程思思,“俞教练说了,不管取得什么样的成绩,都要保持谦虚,你们走了之后,队里来了新人,就那个程思思,成绩稍微好一些,就看不起别人,最后还是晴儿妹——”

  常晴打断她,“其实也没什么,在哪里都是一样训练,我们一起努力,好好加油。”

  “聚餐怎么不叫我?”

  清朗的声音在头顶响起,几人一看,是端着餐盘的戚无,他直接坐在骆景旁边,常晴对面,放下了餐盘,“背着我说什么呢?”

  常晴好笑,“如果我没记错,你和我们不是一个省队的吧?”

  戚无一把揽过骆景的肩膀,“但咱们是好兄弟,是一个队的啊!”

  骆景:“……吃你的。”

  戚无的到来让话题轻松不少,几人又闲聊了一会,戚无和骆景两个新人占据三个名额来参赛,的确是前所未有的,但用戚无的话来说——“谁让我们球打得好呢?教练欣赏我呀!”

  女队这边,黎海燕的名额都是孙久林争取来的,剩下两个,自然都是进队一年的老人,实力都不弱,尤其是宋诗雨,成绩在二队都是拔尖的,等这次比赛结束后,再拿一个冠军回去,就能稳进一队了。

  然而,不说这冠军到底最后会是谁,黎海燕能把自己的目标放在八强也是有原因的,这一次的年龄段放宽到十八岁以下,他们将会面临很多年龄上具有阶段性绝对优势的对手。

  而且,除了国家队以外,首都队的人也不差。

  当时程路在川队里打包票,一定能拿到前八的名次,能引起张力的重视和注意,就足以说明这件事就没那么简单。

  川队这几年来,就没有一次拿到前八的名次。

  常晴和何虹的双打配合,也只训练了小半个月不到,要换做别人,说不定双打规则都还没摸清——

  戚无:我觉得你在内涵我。

  戚无进了二队,单打特别厉害,又是左手,一下就被看中拿去配双打,结果他这个双打.黑洞,打起来就按照单打冲,完全记不住规则,因为这件事,没少被教练训斥。

  所以这一次的男子双打组合,也是骆景和另一个队员配,双打基本和他没啥关系。

  双打一向不受重视,没有单打的关注度那么高,又要讲究配合,又要讲究规则,运动员和教练员花在上面的时间都不多,大家更关注的,还是单打。

  那是单人绝对实力的体现。

  **

  单打分为16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通过循环赛的方式决出一人进入后续的决赛,也就是说,每个小组只能出线一人。

  而分组又是由抽签决定的,因此,运气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

  当然,在分组之前,参赛的运动员已经被挑出了十六个种子选手,包括国家队,市队和往届的前三名等等,这些种子选手先抽签分组,避免出现种子扎堆,其他组轻松晋级的情况。

  抽签的结果,可以说运气算好,也可以说不好。

  说好是因为常晴、何虹和程思思三人分到了三个不同的小组,这意味着,她们不需要互相淘汰,运气好,都可以出线进入决赛。

  但另一方面,运气也不能算是好。

  ——除了何虹,另外两人直接碰上了强敌。

  十六个小组,并不是每个小组都有国家队和京队的人,而程思思和常晴就那么恰好,她们两人所在的小组,都碰上了京队的种子对手。

  程思思的对手还是上届的亚军,实力仅次于宋诗雨。

  至于常晴那边也没轻松到哪里去,碰到了京队的苗子,虽然对方年纪也小,但实力很强,还比她大两岁,是这一次京队寄予众望的运动员,也是她所在小组被选出来的种子选手——这意味着,他们认为这位京队的选手,实力排在百人中的前十六名。

  无论是从经验、实力还是年龄,对方都有很大的优势,这次作为本组的种子选手,京队的这位运动员,是直奔八强的名次来的。

  所以,整体看下来也就何虹那边压力小一点,但何虹所在小组也有几个地方省队的劲敌。

  想要小组出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是出线了,也还有一场十六进八的比赛,才能决出八强。

  更何况,小组六个人的循环赛,意味着每个人需要进行五场比赛,五场比赛在两天内就要结束,时间压缩的很紧凑,对于运动员的体力和精神来说,必须时刻保持良好的参赛状态。

  程思思的胜率还算不错,循环赛打下来,程路也一直在指导她,在第二天的比赛中,程思思就遇到了上届的亚军张倩,程思思的心态原本就很容易受到影响,在输给常晴之后,她的状态就一直不是很好。

  好在前面遇到的三个对手都输给了她,让程思思的信心又恢复了起来,程路非常看好她,这段时间一直给她压力,叮嘱她必须要打进前八,不管能不能遇到常晴,都要小组出现。

  过度的压力反而让程思思的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而对面的状态也非常好,开局就打的非常顺手,第一局的丢分让程思思十分焦灼。

  在休息间隔的时候,程路脸色很难看,他的语气极其严厉,“你的目标是八强,难道要连小组都打不出吗?上次输给常晴,这次难道还要输给其他人,输球是拿不了冠军的,给我把你的气势拿出来!”

  程思思哪有气势可以拿出来,第二局输了比分,比赛提前就结束了。受到这一场的影响,她之后又连输两场,虽然最后的成绩属于小组中上游,但小组赛只出线一个人,中上游远远不够看。

  打完循环赛,程路气得连饭都没吃,他原本对于俞近识抢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两个名额的事就很有怨气,现在他带的人提前被淘汰,而俞近识那边却越打越猛,想到这儿,程路更烦躁了。

  难受归难受,总不能提前带着人就走了。

  他倒要留下来看看,这个在省队迟到早退,没有一个月是全勤出现,带的弟子都是男女队各自垫底的俞近识,到底有没有传说中吹得那么厉害。

  何虹这边的成绩是第一个出乎大家意料的好,她靠着削球轻轻松松过关斩将,连赢数场,尽管对手里不缺快攻打法的人,但无论什么进攻,她都给你轻飘飘把球送回去,让你有力无处使。

  她所在的小组虽然各个地方省队的苗子有,但都不是最拔尖的那个,即便是种子选手,也属于水平中下的那种,倒是让她很轻松地小组出线,获得了参加后面决赛的资格!

  程路不以为然,“运气好而已。”

  常晴这边,完全就是两个画风。

  如果说何虹是养老打法,慢慢悠悠,那么常晴就是摧枯拉朽的战斗打法,前三板解决战斗,丝毫不拖泥带水,每场比赛结束的比其他人都早。

  比赛结束了,她就去跑去和俞近识一起看其他球桌的比赛。

  看其他小组的种子选手的打法,习惯,还有特点。

  私下里甚至都有人传,说二组的那个左拍姑娘,是“早退生”,每次打比赛结束地都特别快,属于下班积极分子。

  别人或许还要打满三局,但她每次到了第二局,就能二比零结束比赛!

  后来,戚无也听到了这个说法,“下班积极分子,还有比我更积极的?”

  “那可不是,你没机会去看女队的小组赛,我和你说,哎呦,可精彩了。宋诗雨上届的冠军,那简直是打遍小组无敌手啊,可就算是她,也没有那个左拍子“下班”快!”

  “左拍子?有眼光啊!”

  戚无自己就是左拍,左拍选手毕竟是少数,能听到一个左拍打得好的,他还挺有兴趣,“只可惜不是在男队,要在男队,我就找上门打一场了,看看谁的左手更厉害!”

  “你“下班”都没人快呢,你打什么,要是人家是男生,你说不定还打不过呢!”章临谦笑他,“听说小组赛连胜四场,晚上那场打完,总成绩就能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