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寂寂无名到闪耀乒坛 第27章

作者:谢述宴 标签: 爽文 穿越重生

  “小骆驼,你倒是说句话啊,是不是?哎,听说你经常往女队那边跑,这个左拍天才,你认识吗?我看,说不定她能拿冠军呢!报纸上不是常说吗?黑马!就连孙教练都觉得,这次的比赛会出黑马!”

  戚无用手肘怼章临谦,“合着你连人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啊,就在这儿传?”

  骆景想了想,常晴练左拍也不过五个月,应该不是她,便摇摇头。

  戚无之前和常晴对打的时候,常晴还用的右拍,这才分开多久,他自然不会往常晴换左拍的方向去想。

  倒是骆景有些担心。

  在他看来,女队那边不仅有宋诗雨,还有京队和地方队的好苗子,如今又出了一个左手天才,常晴她们会不会竞争太大了。

  章临谦摇摇头,“算了,你们两知道的还没我多。”

  戚无挑眉,“谁说的?”

  他收起自己的球拍,擦了擦汗,“宋诗雨我不了解,女队都说她厉害,我没和她打过,不发表意见。我自己就是左手,知道左手练起来比你们右手难多了,你说的这个人如果真那么厉害,那我也佩服她。不过说她是黑马、冠军,我不承认,因为我还知道一个人,她这次也来了万城参加比赛!”

  戚无顿了顿,骄傲道,“你说的那个左拍天才,不管“下班”速度多快,真要遇到我认识的那个人,“下班”也快,不过,该是我认识的那个朋友,送她提前“下班”!”

  章临谦起了好奇心,“谁啊,你对她这么有信心?”

  戚无抬头:“保密!”

  “好家伙,和你章哥还保密,过来咱两好好说说。”

  “说就说,咱们动拍子,别动手……哎呀……骆景,救,救我……!!”

  骆景可没工夫救他。

  他想起来了,常晴好像就在女子单打二组。

  也就是说——

  每个小组只能出线一个人,她遇到那个左拍子,虽然同是左拍,但不会吃亏吧?!

第20章 国球无双20 惊人黑马

  小组赛里, 常晴的最后一场对手是京队的苗子程霏,程霏六七岁的时候就开始接受专业的乒乓球训练,打法变化很多, 在和常晴对上之前,她的小组循环对打的成绩也是全胜, 无一败绩。

  她和姐姐程霜,都是这次京队的种子选手, 冲着八强的名次去的。

  如果没有常晴的出现,程霏小组出线毫无悬念,但如今这一组出了一匹黑马,左拍的名声都传到了男队那边, 和程霏一样, 常晴一路都是胜过来的, 两人的成绩高低,就看这一场对打。

  胜了的人, 可以继续决赛,争夺前八的名次。

  输了的人, 这一次全国赛单打的旅程也就止步于此了。

  无论前面赢了多少场, 如果输了这一场, 一切胜利都将没有意义。

  常晴比赛的时候, 俞近识没看她的比赛全程, 总是去别的赛台转悠,因为她比赛结束的快,有时候,常晴还和他一起去转悠。

  所以,她也知道程霏获胜的绝招是什么——削球。

  打法一共就那么几种,削球手说多不多, 说少也不少,球体小,削球打得好,就能克制弧圈球,不仅可以打破对方的节奏,还能制造中部或者下部的旋转,让对手在接球的时候出现失误。

  削球,柔中带险。

  无论对面怎么打,怎么爆发,这边都看似“轻飘飘”地回过去,很容易让人心生郁闷,影响发挥。

  这一场比赛的看点可比其他比赛好多了,观众也是最多的,就为了看到底是市队的种子能获胜,还是新冒头的左拍天才,大家都知道,常晴的每一场比赛都是二比零提前结束比赛,打的一点都不脱泥带水,每一个小局也是比分遥遥领先。

  她的对手,全都是各个地方队的精英。

  那么,今天的比赛,还能二比零结束吗?

  程霏觉得,能。

  但是,被零封的应该是对面。

  她虽然没有看过常晴比赛,但常晴的成绩非常瞩目,也有朋友看了常晴的比赛,提前给她做情报汇报的——常晴是左拍,因为左拍选手很少,其他人应对经验不足,而且前三板很猛,气势又很强,所以对手才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左拍子京队不是没有,快攻、弧圈……各种对手她也遇到过,就算是力量很大的选手,再怎么爆冲,她都能接住,常晴听说是弧圈球打法,而且,年龄才十四岁,十四岁的小姑娘打球再厉害,力度能有她京队那些十六七岁的陪练大吗?

  她有信心自己能压住对方。

  比赛刚开始,围观的人就不少。

  常晴先发球。

  程霏盯得很紧,她知道常晴喜欢发球抢攻,前三板拿分,所以前三个回合,每一个球都要格外重视。

  只要对方球发过来,无论对方怎么打,削就完事了。

  然后——

  根!本!就!削!不!到!

  第一局常晴的势头根本就没有被遏制住,或者因为遇到了削球手而有所减弱气势,她上来就强攻猛打,气势越打越强,直接六比零大比分领先!

  程霏是削球很强没错,但常晴的球速太快,力量太强,快到她连削回去的机会都没有!有几个球倒是速度不快,她能快速去接——但回球还能带上旋转,直接接了个空,球的弧线拐弯,从她球拍的下面、侧面旋转着飞了出去。

  周围的人都看愣了。

  “这一场的气势,怎么比之前的打的还猛?”

  “今天又要提前“下班”了?”

  “这么强吗??”

  “对面可是程霏啊,我还以为这局会打的慢一点。”

  倒不是常晴对程霏打的有多轻松,反而是因为她很重视这个对手,所以才要在一开局的时候就火力全开,先把程霏压制住,打开局面,要压制住程霏的削球,常晴的每个球都要算的精准,还要打得够爆发,杜绝一切程霏发挥的机会。

  这一场打下来,常晴心里有个判断,程霏的削球打的是不错,但是她心态没有何虹好,何虹是风雨不动安如山,以不变应万变,但程霏的心思多,变化多,也很容易受到气势和局势的影响。

  打球不仅打技术,也打心理。

  常晴在基地的陪练不多,只有两个,一个是俞近识,另一个就是何虹。

  所以,她还会怕削球吗?

  但这样的暴力打法,不可能维持整场比赛,无论是常晴的精神消耗,体力消耗,还是程霏对这种打法的适应都会让局势发生变化。

  果然,在比分达到18比7的时候,常晴的进攻没那么猛烈了,程霏的状态也跟了上来,这才是第一局,程霏不可能放弃,她在寻找一切方式从常晴手里得分——既然常晴不给她削球的机会,那她也不给她快攻的机会。

  程霏虽然是削球手,但进攻手段并不只有削球,她在主要打法之中混入一些快攻打法,让常晴摸不清自己回球的套路,想要打突袭。

  然而,常晴只在两个球之后就发现了程霏战术的调整,于是,常晴也立刻跟着调整自己的打法,果断,精准,没有一丝犹豫和滞后。

  而接下来的一幕,更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常晴和程霏削起了球!

  ——在程霏打出一个爆冲球之后!

  程霏好不容易从常晴手里找到一个绝好的机会将球打出去之后,也百分百确定正常人接不到这个球,因为这个球特别的快,眨眼就到了对面的球桌上。

  就在这个时候,常晴把这个球削回来了!

  程霏根本没想到常晴能回住这个球,自然也没有准备去接,她只来得及听见球落在自己一方桌面的清脆响声,等她看清球在哪的时候,球已经再次落地。

  程霏:??

  你不对劲。

  如果她没看错,刚才这个球的弧线走向,分明是被削回来的!

  对削球无比熟悉的自己,扪心自问,刚才如果是常晴打出这么一个进攻性极强的快球,自己能削回去吗?

  光是要接住这个球,就要极快的跑动和反应力,更别说还能带上旋转把球削回来,降低球的速度。

  怎么回事,到底谁是削球手??

  程霏现在的心情,她自己可太了解了,就是无数次面对自己的对手,看到自己把他们自认为无人能接的漂亮的进攻球削回去的心情。

  而现在,出现这种“这也能接”的想法的人,变成了自己!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是程霏先改变战术运用快攻的吧?”

  “快攻是基本功,但是削球不是人人都在练,她怎么可以这么练?如果她是削球手,她怎么还能练出之前那么高质量的弧圈球和快攻打法,不怕练乱了?”

  常晴乱不乱没人知道,但观众和程霏是乱了。

  原本是她想要对面捉摸不透自己的打法,在常用的削球打法中时不时变个快攻,结果现在两极颠倒,她自己捉摸不透对面要用什么打法了!

  常晴表现出来的水平无疑非常恐怖,无论是压制削球的打法,还是削球本身的技术都不差,更特别的是,她是一个左手!

  这意味着她和很多右拍选手的方向都不同。

  众所周知,很多练左拍的都是左撇子,天生左手,他们的左手就比右手肌肉更加发达,也更灵活,否则,没人会主动去练左手,因为左手至今没有系统的训练课程,比赛经验也比右手少很多。

  常晴休息时间喝水的时候用的是右手,并不是一个左撇子,她的左手原本就比右手从力量和肌肉上都弱上不少。

  但她却能把左手打出这个水平!

  不了解的人,只以为这是一个普通的左拍天才。

  但了解她过往的人,在集训见过她的队员和教练们才知道,常晴在和他们分别仅仅五个月之后,将左手练到这样的水平,有多恐怖,又该有多努力。

  或者说,这个水平已经不是努力能达到的,得拼命!

  在开始练左手之前,俞近识给了她一年的时间,一年的时间左手必须练出成绩,而现在,才过去半年不到!

  第一局开局打的非常好,中间两人变了一下战术,但对最后的结果改变不大,21比14,常晴拿下第一局。

  三局两胜的规则,减少了很多逆袭的机会,只要再输一局,程霏就要出局,而在这场比赛开始之前,她从未设想过这样的结果。

  第二局,教练叮嘱程霏,让她稳住心态,对面的攻击手段太多了,而且气势很足,论变程霏变不过对面,反而会让程霏自己被这些想法干扰,因为变不到对方的点,自己频频丢分,就会让自己的心态变得充满怀疑,不坚定,打起来也畏手畏脚。

  所以,教练给程霏的第二场策略,就是不变。

  “无论对面怎么打,你就用自己的优势打法——削球,对面已经爆发了一局,第二局的体力怎么说也有所下降,不可能在那么强追猛打,只要稳住,按照你以前的节奏来,别慌就是最大的胜利。”、

  程霏点头,随后上场,深呼吸,看向对面这个只有十四岁的对手。

  发球,抢攻!削!

  常晴不断进攻,程霏一直削球,果然和教练说的一样,这一局常晴没有上局那么可怕,爆发的频率减少了,程霏越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前四个球两人打的差不多,也对对面摸索的差不多了,程霏渐渐回到了自己的舒适区,然后她打着打着就发现——

  不对,自己的舒适区,怎么自己开始丢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