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寂寂无名到闪耀乒坛 第77章

作者:谢述宴 标签: 爽文 穿越重生

  经历了前面的漫长打拼和连环输球,秋晓楠和宋诗雨也都开始出汗,面对常晴的恐怖进攻,即便是对打,对拉,快撕,也是很耗费体力的,而前期常晴和何虹几乎都在站桩,没有多大的变化。

  现在体能更弱势的一组,变成了她们自己!

  21比9!

  “接连赢下三个球,常晴/何虹以21比9的成绩,赢得了女子双打第一局的比分,常晴的爆冲打法终于打了出来,接下来第二局,是另一组双打选手最后的机会!”

  第二局最可怕的不在于可能是秋晓楠和宋诗雨的最后一局。

  最可怕的是在于——这局常晴发球开局!

  “果然,常晴的发球非常难接住,对手回球撞网。”

  常晴发球意味着——开局她将占据领先优势!

  尤其是在这局秋晓楠和宋诗雨不能输的情况下,常晴和何虹的开局领先,将在气势上和心态上都对他们造成很大的压迫!

  常晴继续进攻,那个观众和教练员都十分熟练的暴力流爱好者又回来了!

  终于不用看双方养老式相持的观众们也燃起来了!

  “好球!6比0!开局大比分领先!看来常晴和何虹这一组的实力非常的强,上一局靠着何虹的削球反攻,还有常晴最后的爆发,她们拿到了第一局的比分,接下来第二局,常晴的进攻节奏明显加快!”

  就连何虹,也配合地在前三个回合开始使用旋转球,这种球让对面不敢轻易进攻,只能勉强防守,而防守球回回来,正好是常晴的杀招打出来的最好机会!

  一个主动进攻,一个最好辅助。

  打的对面两个快攻手无计可施!

  “秋晓楠爆发了!”

  6比1,

  6比2!

  秋晓楠的快攻对撕终于打了出来,在已经无所谓比分的心态下,她的状态反而比前两局好太多,而她的快攻对撕在单打中本来就威力巨大,在双打之中,因为宋诗雨也是快攻手,所以可以和她接上对撕的节奏。

  但对面不一样,对面一个削球手,一个弧圈球手,只要她和宋诗雨切换的速度够快,何虹就接不住他们的快撕!

  用这样的打法,破了对面配合的原本流畅无比的节奏!

  7比4!

  7比7!

  比分追平!

  秋晓楠的这种打法固然是打的好,但必须打的顺手,不仅是她和宋诗雨的切换要跟的上,对面的切换漏洞,他们也必须抓住,前面就是一直没有抓住,加上心态不稳,被常晴碾压了分数。

  而现在,她打出来了!

  只要继续打下去,第二局翻盘不是没有可能!

  然后——

  俞近识叫了暂停。

  孙久林:??

  俞近识远远瞥了他一眼,便伸手把常晴何虹叫过去了。

  那一眼仿佛在说,就你会叫暂停?

  果然,一分钟的暂停之后回来,双打的打法依然还是原本的打法,但是常晴变得更猛,冲的更快了。

  而秋晓楠的手感却没有刚才那么好,她得和宋诗雨重新寻找刚才配合的感觉。

  但常晴根本不给她这个机会和时间!

  13比8,

  16比9,

  17比9。

  “宋诗雨发球失误,比分来到18比9,这个比分……”

  苏萨里多都忍不住惊叹,“这个比分真的非常……非常……”

  解说了这么多场比赛,他知道常晴的双打很厉害,但没想到,对上他们华国内部的强者,依然这么厉害。

  简直就是双打无敌!

  无论是和男子配,还是和女子配双打,她似乎总是这么强大。

  难怪这对组合可以成为华国队团体赛当中的双打主力!

  20比9!

  秋晓楠和宋诗雨的分数,就没有跨过两位数!

  而常晴和何虹这组搭档,却在飞快得分。

  当削球手不削球,开始反攻了,当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的选手,弧圈球和快攻一起上的时候,第二场结束的比第一场快上数倍!

  21比9!

  何虹按照套路地削了一下,带了点侧旋,对方没有接住,对方没想到,何虹也没想到,对面还在防着常晴的爆冲,谁能知道,最后一分是何虹的球得了分!

  “观众朋友们,”

  拉托斯激动起来,“来自华国队的常晴/何虹,在刚结束的女子双打决赛当中,以2:0的比分,战胜了同样来自华国队的秋晓楠/宋诗雨,获得了本次世锦赛的女子双打冠军!”

  “这是一个奇迹!”

  “从来没有一个人,在十六岁这个年龄,第一次参加世锦赛就能在赛场上,获得三个属于她的世界冠军。”

  “现在,这个人出现了,她的名字叫做常晴!而她的搭档,一位削球手,一位罕见的双打组合当中的削球手,也拿到了自己的第二个世界冠军!”

  “让我们为她们献上最热烈的掌声!”

  在回荡场馆的铺天盖地的欢呼声和掌声中,在璀璨夺目的灯光中,常晴回头,俞近识在那里,戚无在那里,刚刚下场不久的骆景也在那里,黎海燕也在那里。

  他们一起为她鼓掌,而俞近识,是站着鼓掌的。

  好像这一瞬间,她和何虹不是在戈森堡的赛场上,而是在省队凌晨六点的那个操场,在万城集训时,烈日照耀的操场上。

  很多人都消失了,欢呼的人,祝贺的人,激动的人。

  只剩下两个人。

  那是她和俞近识,在空无一人的训练馆内,他喂球,她一遍一遍不知疲倦地回球。

  那是她和何虹,在宿舍里,何虹认真收拾着行李,说自己能来省队一趟,就已经人生大满足啦,但转头又在晚上的被子里偷偷哭,说舍不得她们这两个好舍友。

  那是她和骆景,在省队的训练馆里,她沉默地面对不知疲倦的发球机做最简单的接发球训练,而骆景坐在地上,背对着她,不知道在想什么,只是默默看着远处的球台,能看半个小时。

  那是她和戚无,他们第一次见面,戚无说,咱们实现说好,输了球可不许哭,现在他和那么多冠军擦肩而过,骆景说他在房间里哭了,常晴不知道,她想象不出来戚无哭的样子。

  但她记得,他笑着说,

  “江北,戚无。”

  而她回,“西南,常晴。”

  那是两个人,却又不只是两个人。

  乒乓球永远都是两个人的比赛,球桌的一边站着她,另一边站着别人。

  那是俞近识回头,目光带着她看不懂的情绪,看着高处的横幅,让她带着那东西,来戈森堡,来世界赛场。

  那是一句最简单,

  祖国荣耀高于一切!

  **

  “截止目前,华国队已经获得四块金牌,分别是世锦赛女子团体、男子团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最受关注的无疑是年仅十六岁的小将常晴,她三次登顶,捧回世锦赛那沉甸甸的奖杯。”

  广播里正在对这次的比赛进行报道。

  陈国鸣心满意足地关掉广播,扇了扇扇子,抬手指着远处的操场,“八百米,跑五圈。”

  刚被他招进区城体校的五个年轻小孩互相看了一眼。

  “怎么,想跑十圈?”

  话音刚落,眼前已经没有了人影。

  陈国鸣看着远处操场上一个接着一个跑起来的小菜苗,满意地点点头。

  “卧槽,太牛逼了吧!!”

  王斌的声音差点没把他从椅子上吓得摔下来。

  陈国鸣回头,“你小子干嘛?”

  “我来多关注一下大赛的信息,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陈国鸣刚举起的水杯还没扭开,心中庆幸还好刚才没喝水,不然这一口就得呛出人命来,“关注常晴又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她本来就是咱们这儿出去的骄傲。”

  王斌眼里充满了激动和羡慕,“真的拿了三个世界冠军,三冠王?亚锦赛才过去多久啊,妈呀,我居然和这种大佬,一起打过球!”

  “好好练,”

  陈国鸣说,“等你进了省队,说不定全运会能有机会见一面。”

  国家队的选手,平时都不会回省队,但是全运会就不一样了。

  王斌拍着胸脯,“放心吧,就算没有常晴作为目标,我也会努力进省队的,对了,他们在跑圈吧?才五圈怎么够,我带上二伟和他们一起跑!”

  “五圈不够那你们跑个十圈吧,对了,新生要循序渐进,他们五圈就行了。”

  王斌:“??”

  陈国鸣转头看他,“去了省队,一万米都是日常,怎么,这就怕了?”

  “谁怕了,跑就跑!”

  刚慢悠悠转过来,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二伟被王斌一把拉住,“啊?什么,去哪?什么??八千米,卧槽,王哥,我还想多活——”

  “跑就完事了,看到那群新生没有,现在不努力,老大被淘汰!”

  **

  努力的不只是区城体校,还有柳城、雄城,不只是川队,还有每个地方的省队,所有人都对世锦赛高度关注,并且将能够参加世锦赛,当做自己目前的第一目标。

  包括国家队很多留在首都的选手,也都期待着,期待着有一天自己能成为华国出战世界乒乓球锦标赛队伍当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