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科举种田 第107章

作者:酸茄 标签: 玄学 穿越重生

  他瞧了,那皮子是猞猁皮,价格可一点都不便宜。赵平安带来的是兔皮,价格上便要低出许多:“不如就把这兔皮的铺到地上,盖那猞猁皮。”

  时瑞冲他笑了笑:“无妨,也不是那么贵。”说着便又要把这猞猁皮铺到地上。

  “等等!”

  “怎么了?”

  赵平安十分纠结,脸皱的跟包子褶似的:“就这么直接铺?”

  时瑞挠了挠头,有些不解:“不然呢?”

  赵平安叹了口气,果然是没吃过苦的大少爷。

  他从自己的行李中拿了一包药粉出来,那是雄黄粉,驱虫蛇用的。把这雄黄粉洒到地上,而后又拿了一块最次的素布铺到地上当成席子来用。这块布他之后应当不会再带走,拿走了他也不会再用,等铺完了以后他才把这猞猁皮铺到地上。

  时瑞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这十岁出头的少年熟练地做着这活计,不禁夸赞道:“平安,你好棒!好厉害啊!”

  赵平安边铺着褥子边抬头,幽幽地看了他一眼:“孤男寡男共处一室,这种话还是要少说,容易被人误会。”

  时瑞听他这么讲,似乎是想起了什么,老脸一红:“你…你才多大,怎么就懂这么多?”

  赵平安一边把褥子甩开一边笑道:“要说心理年龄,我可是你的两倍。”

  时瑞可不信他,只道:“你可真是个活宝。”

  赵平安“……”他说的是真的,怎么就没人信呢?

  铺完要睡的地方赵平安又给他冲了碗人参谷粉,牛肉干也给他拿了两条,时瑞也把他带来的食物分享给他,但都是些寻常食物。

  “平安,这是牛肉干吗?”

  “不错。”

  讲个笑话,在这里人参好买,牛肉是真难买,官府不让随意屠杀耕牛,就算有些“意外死”的牛不敢有太多意外,所以他们就只能等着,就这点牛肉,赵平安还是等了许久才买到。

  至于考场提供的饭食……

  不是他赵平安吹牛,那不是难吃,那是真难吃。

  两个人睡在一处确实是暖和许多,时瑞说他是小孩子天生体热就是像个火炉。

  他这么说,赵平安能愿意吗?顺口就来了一句:“你怎么知道?难不成说你有儿子?”

  时瑞听他这么讲,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我才十七,都没成婚,有什么儿子?我说的是我弟弟,弟弟。”

  赵平安的关注重点根本就没放在后头,而是放在了前头,他瞥了他一眼,故意道:“呦!十七了都没说上亲?我姐夫六岁的时候就跟我姐姐成亲了,时哥哥你这不行啊,得抓紧。”

  时瑞好奇问道:“六岁,娃娃亲吗?”

  “嗯,差不多吧!”

  “那你姐姐多大?”

  “如今也有十七了,快生了。”

  时瑞拱手:“恭喜恭喜。”

  赵平安便回道:“哪里哪里”

  时瑞本就是个自来熟,没想到今日竟遇上个跟他差不多的自来熟,虽说他俩年龄差的不小,但意外的倒是很投缘,聊得热火朝天。

  正在此时,从别的号舍里传来别的考生的大叫声,两人原本还在纠结要不要出去看看,在他们纠结的时候便听缘由陆续便传了过来:“听说是有老鼠。”

  赵平安松了口气:“好在是老鼠,不是蛇……”

  时瑞惊讶:“这考场还有蛇?”

  “自然是有的,所以你今日能找到我真的是幸运,这雄黄粉可不是谁都知道要带的。”要不是去年姜鱼林科考,他也不知道。

  “怎么,你会抓蛇?”他调笑道。

  赵平安躺在这褥子上翘着腿,合了合眼,两手枕在头底下悠然的道:“不会,但起码我知道被蛇咬了怎么救命。”

  “怎么救?”

  赵平安睁开眼,一脸的理所当然:“当然是喊人啊!这里这么多人,考院又是有大夫在这驻扎地,当然要喊人叫大夫来。”

  他就不信这考场去年有蛇的事情考试院能不知道?这蛇药一准儿备下了。

  事实确实如此,考官们确实提前有准备,他们这边只要不闹出什么事情,他们也不大去过问。

  晚上,考官们也需要睡在这考试院,但是条件要比学生们要好得多,起码房间要大,也有床铺。平常他们收完考卷就要回去休息,不过今日倒是聚在了一处。

  县试不比乡试会试,他们既要监考,也要批改,这学子们的考卷自然已经递了上去,但这稿纸还在他们手上,看着案上摆着那份炭笔写就的草稿,几名考官不禁皱起了眉。

  “你们谁知道这是什么笔写出的字?”最先说话的是本次县试的主考官。

  有考官道:“我瞧着有些像炭。”

  “什么炭?”

  那说话的那考官摇摇头:“这就不太清楚了……”

  主考官点名:“云意,这是你收上来的,你来说。”

  云意便是今日在赵平安号房门口频频张望着那位考官的姓名,那一排的学子都是由他来监考,自然这卷子也是由他来收。他可是瞧见了,这草稿的字和那交上去的答卷可不是一类,一个是炭的一个是墨水写的。

  他当时见那孩子‘刷刷刷’写的飞快,他瞧着这草稿纸上的错别字倒是挺多,但那考卷上他扫了一眼,并没什么错字,卷面干净整洁。

  虽然只是扫了一眼,但应当也是大差不差。

  他们收这草稿也是为了防止考生们携带纸张,他收上去时原本只是想跟考官们探讨一下这笔,没想到被主考官看见了,便就给拿了出来,如此才有今晚的这一幕。

  云意跟主考官说明了他当时瞧见的具体情况:“如今那答卷已经封上,总不好再把那考生的答卷拿出来瞧,不如等考试结束以后再去问问?”

  归根结底,他们也只是对这笔好奇罢了。

  另一边,赵平安当然不知道他今日用的这笔倒是让考官们探讨了半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只知道这时瑞真的要把他挤死了。

  原本就是赵平安睡在里头,时瑞睡在外头,这家伙也不知道是冷还是怎的,一直往里面挤。赵平安推了几回他都睡得跟死猪一样,叫也叫不醒打也打不得。

  一直到后来,他直接起身睡外头让时瑞睡里头,时大少爷终于不折腾了。

  赵平安“……”

  真是造孽啊!

第一百一十四章 狼桃

  第二日早上起床时赵平安还一脸哀怨的跟他说起这事, 只见刚醒来的时瑞一脸迷茫的打着哈哈:“有吗?我也是头一回跟别人一起睡,不太清楚。”

  赵平安当下拍板钉钉:“头一回啊!呵呵!下回你睡里头,我睡外头。”

  时瑞“……”他真不是故意的啊!

  洗漱完, 吃完早饭,很快就要开始第三场的考试, 今日要考的是策论和史论。

  “策问”是比帖经、比墨义还要高一层次的考试方法,大概与现代的论述题相近, 而史论便是历史类题目。

  近几十年间,自上一任帝王宣武帝上位之后,在科举中又加入了一项新的科目——数术。

  对于赵平安来讲,数术可以说是最简单的一科, 就连姜家大太太教她姐姐的内容就足以应付数术考试, 计算并不难, 难的不过是翻译,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同化, 翻译这些早已不是什么问题。

  除了数术以外,另外就是还要考法令, 简单来说就是这里的法律和条例。

  法令一科对于他们这些刚进行科举的学子来讲, 这法令所涉及到的内容并不深奥, 只是单纯的背诵和理解, 倒不是太难。但等到后期乡试会试, 虽说不会专门去考这一科,但是在一些策论、时政等科目还是会引用的到,所以这一科还是要学,且要重点去学。

  像他们这些考生,若是运气好,之后中了进士兴许还能直接外派做官, 若是连最基本的法令都不懂,谈什么入朝为官?

  法令一科放到此处来考,也是为了让学子们早些懂得律法的规定,好教他们知道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毕竟能来考试的学子大多都是家中有一定的资本的,所以在律法这一方面更是要早些严加规范。

  但也不是所有中了的考生科举完就能直接做官,兴许还要去翰林院学习三年,被称为庶吉士,没有品阶。

  虽是无品,却是天下学子都要争着抢着去的地方。这么解释吧!科举考试后并不是放了榜就算完了,结束后,若是榜上有名还会再分为两类,一类是庶吉士,另一类便是外派做官。庶吉士是在每一批科举考试后的新晋进士中进行选拔,也是科举中最优秀的一批读书人,前途不可限量。

  举个例子,就比方说上辈子他们那的最高学历是研究生,俗说的硕士、博士、博士后并不算学历,只能被称为学位,也是属于研究生。

  打个比方,这一批考中的进士都相当于前世的硕士,那么科举的前三甲,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相当于博士后的学位,庶吉士则是相当于博士的学位,其他普通进士就是普通硕士了。

  都是研究生,但学位的差距还是摆在这儿,科举也是如此,虽然都是进士,但进士与进士之间也有不同,但说是这么说,虽然有差别,但这也只是在尖端人群中对比,他们无异都是人才。

  事实上科举考试比前世的高考可要难得多,高考起码都是同龄人在进行竞争,而科举却是不同年龄段的人共同去竞争。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就是如此了。

  无论是前世还是如今,赵平安一直在学习,他没什么大志向,能考上个进士有个官儿做他就心满意足了,不要求什么庶吉士不庶吉士的,官员的身份也好走动,办什么事儿都方便些。

  今日策问的考试题目是“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何也?”

  就跟写高考作文似的,给你一段话,让你写自己的理解,只要理解的大方向不错就行。这题并不算难,考的便是用人之道,以这一点为中心,再添加一些自己的论述即可,考试的流程自然跟昨日是一个道理,能多写尽量多写,思索一番,说动笔就动笔。

  眼下,赵平安这边还在争分夺秒的考试,而另一边,京都王大人那里最近差点被家里几个孩子折腾的不行,原因便是赵平安让姜鱼林送来的那三盆番茄,也就是狼桃。

  倒不是说那狼桃怎样,毕竟是自己干儿子送来的礼,王大人倒是没客气,直接便收下了。姜鱼林交代说这狼桃既可以生吃,也可加糖凉拌,亦或是做熟了吃,呛炒皆宜。

  王大人虽是世家贵族,但这狼桃还是头一回接触,姜鱼林说的笼统,他也不知这炒是如何去炒,既然他说能生着吃,自然是先摘了一个洗干净咬了起来。

  那一瞬间,汁水四溅,番茄爆浆,酸甜的口感在口中弥漫开来。

  好吃!

  一整个狼桃很快便进了五脏庙,他也想再揪一个,但赵平安送来的数量毕竟是有限,只有三盆,也不能一口气都吃完。他家上有老下有小,一人给分了一个,正好这一盆狼桃被摘了个干净,可惜依旧是不够吃。

  剩下的他还有别的用处,便先养在了厅堂当个观赏植物。

  要不说姜鱼林掐的点儿倒是正呢!他在正月十五的时候便将这狼桃送了来,正好那日族里的几个孩子来他家放灯,于是在厅堂就看到了摆在那出红彤彤的挂着果儿的狼桃……

  几个孩子都眼馋,又都是一家人,王大人家的小公子便做主把那番茄摘了,给了族中兄弟姐妹们每人分了半个。

  如此,这还挂着果的番茄就只剩下一盆。

  王大人可不知道他养在厅堂的狼桃被几个孩子给造了,他上头有两名上级,白天去外头逛灯会正好遇见,他还说自己刚得了一盆儿好果子,口味酸酸甜甜的保准他们没见过,回头给他们送去来着,两位大人也欣然接受了。

  在官场上虽然对收受贿赂有着严格的规定,但一盆好果子互相分享倒是无碍,他原本还说过了正月十六就将这番茄给他们送过去,被他儿子这么一整,如今只剩下一盆,送给哪位上级都不太合适。

  怪自己儿子吧……也不至于,毕竟儿子跟族里的兄弟姐妹亲近也是件好事,王大人怨自己为什么要这么早说话,弄得自己连个退路都没有,但这话他既然已经说出了口就只能再想想办法。

  偷梁换柱的法子肯定是不行的,他当时发下话说“您二位都没见过”若是去找这种连他上级都没见过的果子简直是难于登天。

  无奈之下,王大人便去找了姜鱼林,他想着这狼桃是平安让姜鱼林带来的,他就不信,以赵平安这为了他哥哥就敢跟他谈判的性格,给他都带了,能不给姜鱼林带?

  不过眼下还是正月十六,并未出节,只不过许多离得远的学生们会提早回到书院的校舍居住罢了,姜鱼林也是如此。

  王大人也不嫌麻烦,这件事情说出来有些丢脸,张口问个孩子要东西还是比较为难,所以他便没有让小厮过去,而是自己去了姜鱼林的住处——书院的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