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科举种田 第125章

作者:酸茄 标签: 玄学 穿越重生

  “嗯”

  晚饭过后,就在赵平安看书的时候,二太太还特意切了一盘子水果并一些个点心送去了赵平安的屋里,赵平安也不好拒绝,二太太就坐在他身旁看着他吃,还拐着弯儿的问他:“能不能帮忙引荐一下那方丈。”

  赵平安有些为难:“不是我不引荐,确实今日碰见也是巧合。”

  二太太听他这么说,还有些不高兴:“你跟鱼林关系这么好,就连你鱼林哥哥|日后的前程你也不帮着问问?”

  一听这话,赵平安就不乐意了:“去年鱼林哥哥乡试结束放了榜以后我们便去过这清鉴寺,当时抽的还是一支上上签,就连主持方丈也点头说好。”

  二太太眼睛放光:“真的?”

  “自然,这事儿鱼林哥哥怕是忘了跟婶婶说了。”

  晚上回到了卧室,姜鱼墨一边逗着孩子一边把这事儿也说给了他媳妇儿听。对于自己弟弟说的这事儿赵平悦自然是信得过的,不过还是让姜鱼墨去打听了一下这方丈的来历,他们毕竟初来乍到的,也不太清楚。

  不过,等第二日打听完,他们更坚定了要用这名字的心。

  一提到清鉴寺的方丈,旁人眼里都只有尊敬和佩服,当说起方丈给他儿子取了名,姜鱼墨还遭受了不少的白眼。

  那人还以为他在吹牛,觉得他对方丈不恭敬,自然没什么好脸色:“方丈是什么身份?哪是能随意给人取名的?这位公子莫要拿此事开玩笑。”

  不光是一个人,他问的所有人都是一个反应,后来受的白眼多了姜鱼墨也不问了。

  姜鱼墨“……”

  他说的是真的,怎么就没有人信呢?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夫子不好听,不如叫师……

  等到后来再深入的了解了这佛门中的等级划分, 姜鱼墨可算是明白了昨日他二婶婶为何会有这反应。

  如此,他儿子的名字算是定了,就叫姜长生。

  不仅是这样, 赵平安换衣服的时候才想起了方丈给他的符,说让他给贴在这家里。二太太拿着这符, 视若珍宝,看了又看, 瞧了又瞧还特意去了一趟寺庙问应该贴到何处?

  寺里的和尚拿着这符看了一眼道:“这符是能够祛除晦气的,家中可是有什么事?”

  “有,我侄媳妇儿昨儿刚生了孩子,在坐月子。”

  一说是生产, 他们便明白了, 只说是贴在产妇那屋便可, 二太太也都记下了。当提起这符是谁画的,二太太还说是清鉴寺的方丈画的, 听得他们也有些不敢相信。

  刚才只是粗略的看了一眼,这会儿听她这么说, 仔细一瞧, 果然是方丈亲手所画。

  方丈是何许人也?旁人看不懂, 他们自然是看得出其中的门道儿, 当下便对二太太刮目相看, 惹得二太太也是好一番得意。

  正好这一日,赵平安遵守着与李爷的约定上了山。

  到了以后,只见李爷拿出了一叠文章,让他回去以后细细的拜读,赵平安没急着打开,先是问他:“这是什么文章?”

  听他问了, 李爷还有些得意:“今朝参与批改试卷的考官们的文章,我特意让人去找的。”他把特意那两个字说的贼重,就想看看赵平安是什么反应。

  不过他要失望了,只见赵平安把那一叠文章都打开瞧了瞧,粗粗一看,好家伙,全是他看过的……

  然后李爷并不知情,还自顾接着说:“这两日我会帮你分析……”

  虽然有些没礼貌,但赵平安还是打断了:“让李爷费心了,不过分析就不用了。”

  李爷不解:“怎么了?”

  “这些我已经看过了。”

  他这么说李爷还有些意外:“不应该啊!这些文章都是没有外流出去的……”

  赵平安还有些不好意思,只说道:“是别人送我的,还顺道儿帮我分析了一下考官们喜欢的文风。”

  “是谁?”

  “也是学政处的考官……”

  提到这,李爷尚有些不解,据他所知,赵平安家里只能说是富户,与官宦倒是不曾扯上关系,又是从哪认识的学政处的考官?所以便又开始刨根问底儿。

  他一连串的问题问下来赵平安也只得把实情说与他听,一说是因为一支笔所引发出来的,李爷自然也是被引发了好奇心,遂又想到了什么:“又问是不是昨日你给方丈用的那支?”

  “不错”,说着,他又从怀里将那笔又掏了出来递给他看,而后又加以说明,这笔的效果如何?

  李爷一边听一边拿了纸来试,感受着这笔流畅度如何,他勾了几个线条,而后便开始动作起来,随手一画便是一张人像的简笔图,上头赫然就是赵平安的模样。

  画功看得赵平安滋滋称奇,早知道,这笔李爷还是第一回 接触……

  等李爷画完,赵平安拍着手给他鼓掌,赞道:“李爷果然是全能型人才,不仅知识渊博,这画技更是精湛。”

  他抬起头,面上也没有因他的夸赞而欢喜的神色只道:“你不用奉承我,日后你也要学,我合计着等你院试过了以后就开始教你画画,只不过我自己也有事情,不能常来,只能月底过来两三日罢了,平日里还得靠你自己。”

  一听他这么说,赵平安立马皱起了眉头,抱怨道:“还要学画画呀!”

  “怎么,你不愿?”

  “我是怕自己没这个本事。”他上辈子也不是没学着画,只不过在画画这方面,他确实没这个艺术细胞。

  李爷哪知道这一茬,便又言:“你不试怎么知道?”

  赵平安在心底默默的补了一句:我试过了,真不行,但是这话他也不能说。

  李爷又接着道:“这君子六艺书、数为小艺,礼、乐、射、御为大艺,不管怎样你都是要学的,等你日后若是中了进士,旁人若是知道你连这些都不懂,会怎么看你?

  再者说,我都敢教你不敢学?赵平安,你就这么胆小?”

  赵平安眯起了眼睛:“李爷这是对我用激将法?”

  李爷一脸认真:“那你敢不敢接?”

  “接”

  “那就好”

  其实赵平安说这话也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被李爷给激的,等过了这一会儿,他又有些后悔,但自己应下的事情哭着也要学,只叹了口气调侃道:“李爷又能写会画,日后也不知是便宜了谁家姑娘。”

  李爷听人奉承已不是一回两回,但这样被调侃还是头一回,挺新鲜,顿时回了一句:“这就不用你操心了,在下已经成亲了。”

  赵平安也不意外,毕竟他年龄摆在这,成了亲才是正常,便接着道:“那李太太定是位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女子。”

  李爷手上的动作顿了顿,驳道:“你说错了,正相反,我夫人的马上功夫比我好,平日里也不爱舞文弄墨,她平生最爱舞刀弄剑。”

  赵平安“……”

  没想到啊没想到,李爷还好这一口。

  将那笔放下,李爷叹了口气:“这笔用起来虽说方便,但还不够流畅,还有……”说着,他又把手伸出来,一手的黑灰极为明显。

  “这外头还得再加些个东西包裹一下”

  “嗯嗯,李爷说的在理,这笔如今正在改进当中,都是我奶奶在忙活,只不过这改进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事情,还需要再耗些时间。”

  “只有你奶奶一个人能行吗?”李爷还有些怀疑。

  赵平安理直气壮的道:“妇女能顶半边天,怎么不行?”

  李爷想起自己的媳妇儿,不由得抽了抽嘴角:“你说的没错,确实能顶半边天。”

  “但是眼下我奶奶带着人去做也不知要耗多长的时间,几个月几年都有可能。”

  李爷宽慰道:“别着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慢慢来。”

  赵平安摇了摇头:“放心,我不着急,总归这炭笔推行不了,那就用毛笔,我们这一代不行,那就让下一代人来改良,总有一日会行的。方丈可是说了让我量力而行,无愧于心,我现在就是无愧于心。”

  “方丈什么时候跟你说的?”

  “昨日送方丈出去以后。”

  李爷幽幽的看了他一眼:“方丈待你倒是不一般。”

  赵平安晃着脑袋,笑得得意:“那是自然,不只是方丈,李爷待我不也是不一般吗?没办法,咱这人缘儿,咱这运气,咱这人品,就是好。”

  李爷见他如此,也觉得有些好笑 ,想想确实是这样,也是一脸认真的说道:“嗯,不得不说你运气确实是好,能认识我就是你最大的运气。”

  赵平安“……”

  我头一回碰见比我还自恋的人。

  随后,说完这笔的事情,李爷又叫钱智拿了一个盒子过来递到赵平安跟前,李爷示意他打开来瞧。

  赵平安遵了这位爷的命令打开一瞧,见里头装了个拨浪鼓,忙推了回去:“不行,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李爷本着脸道:“一个拨浪鼓,有什么贵重不贵重的?”

  赵平安无语:“拨浪鼓确实不贵重,但是金子做的拨浪鼓,上面还镶了碎宝石的拨浪鼓就太贵重了。”若是真不贵重,李爷也不可能独独挑中它来作礼物。

  见他说什么都不收,李爷只好解释:“这是我儿子小时候用的,只不过他如今大了,也用不着了,融了吧又有些可惜,便想着以后留着送人,正巧你说你姐姐生了,所以这也是我昨日特意派人回家拿过来的。”

  “可是……”

  “别可是了,你送我的那狼桃家里人很喜欢,日后若是有什么新鲜玩意儿记得再给我送些来,也不枉我教你一场。”

  李爷都这么说赵平安也不好再推辞便接过,谢道:“多谢夫子。”

  李爷歪着头问:“夫子?”他还是头一回被如此称呼。

  赵平安大着胆子解释道:“教我读书又教我画画,可不就是夫子吗?”

  李爷想了想,又摇了摇头:“叫夫子不好听,不如叫师傅!”

  这就是要他拜师咯!赵平安后退了一步:“这……”

  李爷步步紧逼:“怎么?你觉得我不配?”

  赵平安大惊失色,他哪里敢嫌弃:“怎么会?只不过我寻思着咱俩应该没差几岁……”

  李爷神色莫名,还带了些调侃的意味:“哦!那你嫌我年纪小?”

  赵平安想说“对,就是嫌年纪小”,想想看,日后他们两个少年走在一块,旁人问起还得解释说这是他师傅,想想这场面就尴尬。

  但这话他不敢说,所以此时就有些纠结,只随便给自己找了个理由:“主要也是怕日后我若是不争气,给李爷丢了面子。”

  “没事,你不告诉别人就行。”

  赵平安挠挠头:“也是哦!”

  不告诉旁人他倒是能接受,总比让他认爹强。

  “李爷这里有茶吗?”

  “怎么,你渴了?”说着他就要让钱智沏壶茶来。

  钱智刚要应,就听赵平安接着道:“不用了,我自己去就行,这拜师茶得自己来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