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 第337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爽文 穿越重生

  这场战争好像在胤礽进入战场之后就疯狂加速,七月中旬清军只一战便奠定了胜局,胤礽击杀噶尔丹;七月底纯禧公主送来策妄阿拉布坦的人头;八月中旬清军到达伊犁河谷。

  清军围而不攻只半个月,外国雇佣兵绝望屠杀准噶尔人,坚固的准噶尔王帐堡垒成为人间炼狱。

  阴历的九月中旬,伊犁河谷的气温逐渐降到了零度,雨夹雪已经飘了起来。

  再过半月,伊犁河谷就会迎来真正的初雪。

  常宁感到气温逐渐寒冷,因为冬季物资缺乏,正进退两难时,太子的传信小部队到达,告诉他们不用来了,太子殿下已经把准噶尔汗国灭了。

  常宁听到“龙脉”“赐福”之类晦涩难懂的暗语满头雾水。

  他又听到准噶尔人和外国雇佣兵在太子给的强大压力下绝望内讧,准噶尔王公血脉断绝,忍不住掏了掏耳朵。

  常宁就算知道太子的能耐,也不敢相信。

  但传信兵带来了太子的亲笔书信,常宁就算不愿意回去,也只能暂时驻扎,等皇帝亲自下令。

  跟着太子出征的将士们都已经将太子当神灵般崇拜,见常宁居然不遵守太子的命令,脸色都很不悦。

  他们想,等回到京城,一定要好好把今日之事如实禀报皇上。

  福全也得到了传信兵的命令。

  天寒地冻,八旗军队本就不想继续往西北走。他们心安理得地原地驻扎,想等天气暖和了再去准噶尔看看。

  传信兵小分队脸色更难看了。

  皇上下旨,太子的命令就等于皇上的命令,但好像这群人根本就不将太子放在眼里啊。

  太子让你们撤军呢!你们居然原地驻扎着继续吃粮拿饷?!

  小分队中有一位是宗亲,忍不住私下拉着福全抱怨了一番。

  福全苦笑:“让八旗军队退军这么大的事,除非是皇上亲自下旨,否则我们哪敢回去?太子让我们回去,我们原地驻扎,已经是听太子的命令。”

  宗亲道:“成吧,被皇上怪罪,可别怪我没有劝说王爷。”

  宗亲随意拱手,然后骑着快马回京。

  福全叹气。

  太子真的已经攻陷准噶尔了吗?他不敢相信。

  但太子从未说过大话,他又不敢不信。

  “太子如此厉害,究竟是不是国之幸事?”福全喃喃道。

  对大清而言,太子厉害当然是幸事。

  但对皇上而言……

  福全摇了摇头,不让自己多想。

  他应该相信皇上和太子的父子亲情。

  传信小分队一路换马,终于在十月中旬回到京城。

  康熙看到胤礽厚厚一箱子的书信,有些不知道该从哪封信先看起。

  传信小队长委婉建议皇帝从最后一封信看起。

  康熙拆开信,倒吸了一口气:“准噶尔……全死了?”

  传信小分队道:“那群外国兵死前先将堡垒中的准噶尔贵族全杀了,然后才屠杀平民。”

  鉴别贵族和平民,只需要看衣物和营养状况。外国雇佣兵杀得很彻底。

  康熙怅然:“太子曾在书信中说,要让绰罗斯·额森绝嗣,他居然真的做到了。”

  绰罗斯·额森是准噶尔王公的祖先。其父绰罗斯·脱欢是前明瓦剌首领,立成吉思汗后裔脱脱不花为傀儡大汗,统一漠西蒙古,占领东蒙古。

  瓦剌在绰罗斯·额森手中达到了全胜,著名的叩门皇帝明英宗搞出的土木堡之变,就是和绰罗斯·额森打。

  绰罗斯·额森废掉脱脱不花,称“大元田盛大可汗”,成为蒙古草原上唯一非黄金血脉称汗的人。他被刺杀后,瓦剌逐渐衰败,分裂成了杜尔伯特部和准噶尔部。

  蒙古诸部和准噶尔天生不合,就有这一段历史的原因。即使蒙古草原上的黄金血脉后裔们如何以血脉自豪,准噶尔王公一直都不太瞧得起他们。

  此次在外国人的怂恿和支持下,杜尔伯特部和准噶尔部联合起来,要重整瓦剌辉煌。

  然后他们都在那个坚固的堡垒中,变成了一抔尘土。

  康熙靠坐在龙椅上,两眼放空了半晌。

  准噶尔王公尽数伏诛是好事,康熙却高兴不起来。

  若是清军将准噶尔王公血脉屠尽,康熙或许还会笑着说太子和直亲王这次杀性真重,肯定是气狠了。

  准噶尔王公血脉被外国人屠尽,康熙却忍不住有些愤怒。

  他沉默了半晌,拿起书信继续看,然后按照时间顺序,从后往前依次看。

  传信小队的队长被安排在偏殿休息,随时被康熙唤来询问情况。

  看了三封书信后,康熙就了解了在伊犁河谷发生的惨案的前因后果。

  太子下令清军围而不攻,建高台对城中准噶尔贵族喊话,同时以神鬼之说进行威吓,施展攻心战。

  后太子在几次与出城外国兵交战的时候,俘虏外国兵,得到金矿消息,便利用准噶尔贵族和牧民都不知道伊犁河谷有金矿,假借龙脉名义……

  呃,朕在京城驱使大清龙脉向伊犁河谷赐福?

  康熙脑袋往旁边歪了一点。

  他扶额,笑骂道:“这臭小子,连阿玛都给利用上了!你装神弄鬼自己来啊!”

  康熙虽骂胤礽,也知道龙脉之事,确实应该以皇帝为借口。

  即使他不会猜忌太子,但朝中一些人实在是太令人厌恶厌烦,总盯着太子不放。若太子自己拿龙脉做借口,恐怕又有人要挑拨离间。

  “金矿啊,怪不得他们要全力支援准噶尔。”康熙骂完之后叹气。

  他拿出之前胤礽从海外收集的外国人对大清矿产的探查图。

  这幅图曾经让他寝食难安。

  虽然图很简陋,矿产所在地非常概略,但这已经证明外国人盯上了大清的国土。

  在准噶尔的那一片地,外国人也标注了许多疑似有矿产的地方。

  “光是大清国内的大小事就让朕殚精竭虑,现在朕还不能只看着国内。”康熙抚摸着地图,“大清之外的世界太大了。”

  以前道路不便,马车很难长途跋涉,海洋是禁区。中原王朝要防备的敌人很少,唯一的强敌不过是蒙古人。

  而现在,能成为大清敌人的国家太多太多了。康熙甚至有举目皆敌的错觉。

  康熙与路易十四通信时,曾经天真地幻想过,能不能和这些国家和睦友好的相处。

  准噶尔王帐中的屠杀,彻底击碎了康熙的幻想。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外国人的压力下,满族、汉族、蒙族……和华夏大陆上所有的古老民族都是一个族,都是华夏人、炎黄人。

  那些长相与华夏炎黄子孙迥异、文化与华夏炎黄并非同一个源头的人,才是真正的异族。

  华夏民族同根同源,打来打去也不过是自家人争夺家产。

  若让这些人进来,那就是整个华夏文明断绝的大事。

  曾经的古老文明,也只剩下华夏文明了。

  康熙闭上眼,感到深深的孤寂。

  “保成啊保成,既然已经获胜了,就回来啊。”康熙睁开眼,语气颇有些幽怨,“后续事交给大阿哥就好,他皮实,在苦寒之地也能活得上好。你身体弱,怎么也留在西北塞外不回来?”

  “阿嚏。”胤礽一边烤火,一边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胤禔道:“你是不是得风寒了?别每天出门乱跑。”

  胤礽道:“我应该不是得风寒,而是汗阿玛在念叨我。看时间,信应该已经送到京城了。”

  胤禔坏笑道:“你说裕亲王和恭亲王率领的八旗军队会不会被汗阿玛骂得狗血淋头?”

  胤礽道:“不知道。八旗将领会不会被汗阿玛骂得狗血淋头我不知道,汗阿玛看到八旗军队的表现,肯定会气得头疼。”

  胤禔大笑,笑得比刚才还欢畅。仿佛康熙头疼,比八旗被骂更让他开心似的。

  笑完之后,胤禔又唠叨胤礽,不让胤礽每日出门。

  胤礽先发现了金矿,又发现了煤矿。

  现在过冬是一点问题也没有了,连木头都不需要砍。

  清军整理好物资之后,雇佣贫困的牧民做工,建造纪念碑和炼制黄金的工坊。

  开春土地解冻之后,清军会继续雇佣牧民开垦、建造城池。

  有胤礽监督,清军给牧民的工钱很合理,工作量也不苛刻。牧民们纷纷朝着清军聚集,甚至把清军当成了解救他们的神兵。

  牧民们现在见到清军都会虔诚的行礼祝福。清军将士从未受过如此待遇,有点诚惶诚恐。

  胤礽趁此机会对他们进行进一步思想教育,整顿他们的军容军纪。

  当然,这前提是给他们足够多的粮饷和奖励。

  杰书和策棱都非常识时务,立刻把自己手中的兵交给了胤礽。

  胤礽把两万军队整编成了一支军队,每日一同操练学习,还增加了文艺体育活动和竞赛。

  军队没招来外人娱乐助兴,就将士们自娱自乐,大家居然比招来外人助兴玩得更尽兴。

  牧民们见清军们不扰民,还常帮助他们清扫积雪,教导他们如何建造更坚固的房子,让他们干活还会给他们钱粮,一个个感动无比,对清军更加虔诚恭敬。

  清军挠挠头,越发不好意思,对牧民们更好了一些。

  胤礽见这一切形成了良性循环,心里松了一口气。

  他不知道清军现在的精神风貌能持续多久,但至少他在华夏大地的军队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或许等换了将领,换了皇帝,这种子就会暂时沉寂。

  但华夏一向如此,只要在历史上有了例子,今后一定会有有识之士学习这些好的例子,将未来的华夏建设得更加好。

  就像是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精神能延续,清军现在和牧民们军民和谐也一定能延续。

  “费扬古,记住这一幕。”胤礽指着远处正凑在一起清理积雪的清军和牧民,“你驻扎在这里的时候,争取把这一幕保持下去。”

  费扬古苦笑:“臣怕做不到。”

  胤礽道:“尽可能做,以身作则的做。汗阿玛和我会帮你做。我希望,就算有一日大清出现了昏庸的皇帝,在这一处塞外江南,也能留存一支可以守住一点点净土的队伍,等待新的可以让百姓黎民都过得好的新的政权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