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反派女配 第32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当然,他们人未到,地方已经布置好了,聂氏看着伺候的人选,心想罗氏送来的这俩个丫头倒是妥帖,年纪都不小了,伺候吴家兄弟一两年都可以放出去,自然,若是她们得吴家兄弟的青眼那也是好事。

  吴家兄弟是老太君的娘家人,老太君私底下也怕他们兄弟年轻,被京城的花花世界迷了眼睛,若是身份放人伺候自然妥帖。

  自此,秋桐和凝眉就再也没出现在二房了,妙娘都觉得不可思议,自己真的这么幸运吗?她还没出手,一个隐性,一个显性的觊觎他丈夫的人,全部都被送出去了。

  他有必要做到这个地步吗?

  妙娘狐疑,在这天晚上终于问了出来:“晏郎,是为了我才打发她们出去的吗?”

  程晏笑起来看着她,痛快的承认:“对啊。”

  “为何呢?”妙娘抬眸,定定的看着他。

第51章 闪闪发光

  程晏反而爽朗一笑,反问她:“你说呢?”

  妙娘没好气道:“我就是不知道才问你的,我若是知道何必问你。”

  “你这个兔兔,当自己是姜太公吗?想钓我,没门儿。”程晏又恢复那个睥睨的模样,还冷哼一声。

  没想到居然被他看穿了,妙娘咯咯直笑:“你才是兔兔呢,你属兔。”

  程晏却支着下巴,好整以暇道:“可你更像兔兔,尤其是鼻头,一下就红了,还有你这么白,不是兔兔还是谁?”

  本以为妙娘对他又是一阵好打,没想到妙娘却仿佛得到夸奖一般,还道:“多谢你夸我,我确实是很白,是因为我很少出来,还有平日里多吃青菜,少吃肉,还有很少会吃浓油赤酱的菜,所以你也要和我一样最好啊。”

  “罢了,敬谢不敏。”程晏知道妙娘常年养生,荤素搭配,甚至肉吃的都不多,可要他这样,他很难。

  “那你明日要记得吃芝麻糊呀,每次我不提醒你就不吃,真把人家当你的老妈子了呀。”妙娘戳了戳他的胸口。

  “吃,一定吃,明天早上就吃。”他抓住妙娘戳他胸口的手,嬉皮笑脸道:“现在先给我吃点甜头。”

  说完就一下朝妙娘扑来。

  **

  吴俊贤和吴俊玉二人皆是年轻才俊,二人都是风流倜傥的公子哥,吴俊贤和程晏性格有点像,颇有些睥睨众人,又目下无尘的样子,吴俊玉性格则随和一些,他今年刚过而立之年,早就中了秀才,可一直拖到去年才中举,颇有些意气风发的样子。

  接待的人便是程家三位兄弟,程晷居长,他面面俱到,又把宰辅公子那个派头拿捏的尤其好,吴俊贤顿时心生好感:“过之虽为宰辅公子,却文采武功样样出众,为人又这般的好,真不愧是名门之后。”

  程晷含笑摆手,又谦虚道:“表兄这番夸奖实在是愧不敢当,我有一位好朋友,姓林名寒哲,但凡下笔就是雄文,诗词亦是出众,日后我请他来和两位贤兄一道相讨学问。”

  “林寒哲?此子我听说过,他可是有大才啊。”吴俊贤赞叹。

  “不过咱们家也有大才子,我二弟程晏可是顺天府会元,亦是才学颇高。”程晷指着程晏示意道。

  程晏含笑起身行礼,吴俊贤也回了一礼。

  吴俊贤之弟吴俊玉就笑道:“你这婚事办的太急,我们知晓的时候都走到半路了,未曾准备贺礼,晏弟可千万别怪罪。”

  “俊玉表兄客气了。家母替我算了一命,说今年五月成婚最合适,故而选了这个日子。我听说近来泸州气学很是有名,俊玉表兄不如和我说说气学和理学之别,如何?”

  吴俊玉和吴俊贤听说气学,都纷纷聊了起来。

  程晏也是个中高手,他最崇拜雍之先生,不由得和那二人你来我往,说的倒是很起劲,这次他可不会再一直屈居程晷之下。

  以前每次这种场合,他为了程晷,大多数时候都是收敛自己,在谁说了程晷不中听的话之后,他再上,相当于程晷的打手一样。是因为他知道程晷为人并不是那种喜欢争斗的,他反正就是这样的人,也愿意事事为程晷马首是瞻。

  即便日后俩人走的路不同,在大面子上他还是愿意把程晷当兄弟,但没想到他居然这般做,既然如此,他也就不客气了。

  再者,虽说二房程晷为嫡长,但他爹也是吏部尚书,又不是程晷的附属,为何每次都要在他底下呢?

  吴俊贤和吴俊玉都是有才之人,他们本对程晷印象颇好,但程晷人好是好,就是缺了一股气,不像程晏敢针砭时政,语气豪爽,和程晏说话就更痛快了。

  再有程时,性情颇为机灵,为人风趣,很快被吴俊玉引为知己。

  以前都是程晷一人独大,如今程晏出头了,程时也是有样学样,倒是变成三足鼎立势头。程时也是人精,以前程晏处处听程晷的,他也不好出头,现如今程晏既然敢以他自己的身份去结交人,那他程时当然也要不甘示弱。

  说起来,他们三也不是亲兄弟,吴老太君哪一天百年了,肯定都要分家的。

  难道以后还靠程晷不成?

  宰相的儿子又不一定是宰相,看宗房那堆人就知道什么叫做人走茶凉。

  现在宗房那群人做小官儿,平日里还得讨好二伯,谁让二伯已经是吏部尚书了呢?所以程时早就觉得程晷又不是什么太子,他们平日敬着这个长兄,不代表他们就要蛰伏在他之下。

  程晷逐渐感到不豫,但也只是在心中冷哂一下,他不会觉得程晏已经知道了他的所作所为,因为此事若非是林寒哲泄露天机,谁都不会知道。

  现在这模样看起来应该是程晏在郭清来了之后就变脸了,郭清已经出任礼部尚书,逐渐在朝中势力也大了起来。

  看来程晏果真是所谋者大。

  至于程时,程晷还没放在眼里,在大临朝,但凡高官都是要中进士的,程时大概所有的聪明才智都在于和人相处上了,举业却不成。

  席上各人心思各异,女眷们倒是相处的极好。

  吴老太君正对聂氏道:“你办事向来妥帖,也没有带女眷过来,你要选几个仔细妥帖之人伺候才是。”

  “是,已经选好了人,都是极妥帖的。”聂氏站起来回话。

  韩氏悄悄的和妙娘道:“这快入夏了,你的窗纱换了没有,我那里还有碧纱,若没有,就来我这里拿。”

  妙娘笑道:“哪能次次偏了嫂嫂的好东西,我们太太给了我的。嫂嫂近来可好,这换季之时最容易哪哪都不舒服。”

  “是啊,我这脸上就没好过,疹子都起了好些,今日抹了粉才敢出门。”韩氏也不由得叹气。

  天气太干燥了,一个不留意脸上就起皮泛红,还生了不少疹子。

  妙娘凑近了看,果然看到她脸上皮肤粗糙,凹凸不平,她忙劝道:“嫂嫂,这可不成啊!你听我的,等会回去全都洗干净了,要不然你整张脸到时候脱皮会很难受的。”

  她曾经在现代就是过敏,后来一个正常的皮肤搞成敏感皮了,难受死了。

  “这么严重吗?”韩氏也惊到了。

  她本来因为几年未孕,压力很大,丈夫对她一直很好,甚至还主动不去妾侍房中,这当然让她很感动,可随即而来的压力也是非常大,以前只有老太君对她略微不满,现在连太太都话中有话。

  她和程晷二人虽不至于日日翻红浪,但两人感情还是很好的,夫妻生活也协调,她找大夫也看过,都说她身体没有任何问题。

  更别提程晷了,外表高大英俊,还能骑马,也没什么问题。

  偶尔听下人说起程晏,说程晏还生白发,二弟妹顾氏每次精心调制膳食给他治白发,这么说起来程晷比程晏身体还好。

  但正因为如此,压力全部在她这边,固然有程晷向她许诺,若是哪一日真的一辈子无子,也能过继个孩子来,但她知道丈夫本身就是过继的,公婆多么希望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孙子,怎么可能还要过继呢?

  这种压力之下,她已经有几个月都没睡好觉了,睡不好觉皮肤就不好,刚来这些日子天气干燥,她郁郁之下又吃了不少煎炸之物,脸上才如此模样。

  但听妙娘这么一说,她瞬时看了看妙娘的脸,真的可以算是剥壳的鸡蛋,白玉一般,脸上一点瑕疵也没有,脸上不过是略施粉黛,看起来美貌惊人。

  “当然很严重,大嫂,你可千万要留意啊,最好是找个好一点的大夫看看脸,尽早看尽早好。”在妙娘那个时代,要找一个靠谱的中医很难,但是在大临,以程家这条件,好大夫还是能请来的。

  韩氏不假思索道:“有时候这些小病更磨人。”

  妙娘也同意:“谁说不是呢,我耳朵上已经打的耳洞总是合上,好不容易撑开了,稍微戴重一点的耳饰,耳朵就受不住一阵发红,还痒的很,到现在我都只敢戴这种轻一点的。”

  二人又就怎么保养的话题聊了半天,一直到吴老太君乏了,她们才回去。

  今日却未想到程晏看起来意气风发的样子,妙娘就笑:“晏郎,今天这么高兴吗?是不是和吴家二位表兄谈的很相契。”

  “知我者,妙娘也。”程晏朗声道。

  妙娘奉茶给他:“看你吃了不少酒,就是再好也不能贪杯,这换季的时候身子骨最容易着凉了,还穿着单衣,先吃茶,我替你把衣服披上。”

  “知道了,管家婆。”程晏一幅怕了妙娘再唠叨的样子。

  他索性把茶水吃完,里面放了陈皮青梅,倒都是生津通气的,他喝的有点急,被茶水呛到,妙娘不免帮他拍背。

  手却一下被程晏捉住,他把妙娘的手放在唇边吻了吻,“妙娘,我今天很高兴。不是和吴家兄弟聊天高兴,而是终于做了一回我自己。”

  “晏郎今天是什么样子的?说给我听听。是不是和那次夺魁一样,大家都瞩目你啊,就好像坐在那里都发光一样,是大家的中心。”妙娘从后面搂着他,温柔的道。

  程晏狠狠点头,并且表示:“妙娘,你是不是吃了什么拍马屁的药啊,你若为男子,就这手拍马屁的功夫,迟早青云直上。”

  明明这么好的气氛,全被这家伙破坏了,妙娘恨不得把他的嘴堵上,真是的。

第52章 衣锦还乡

  吴俊贤和吴俊玉兄弟二人住下来后,程晏也开始正式跟着严华先生读书,吴氏兄弟有时也随着他一起听,一来二去,三人关系更好了。

  这兄弟二人虽然为官家子弟,但也是极其有抱负的,吴俊贤崇尚古朴之风,不喜时下华丽堆砌的文章,更爱平时有见地之文。

  这吴俊贤自视甚高,本一开始对程晷抱持好感,但程晷此人并不轻易表露出自己的倾向,不仅如此,还自认为什么事情都做的完美无缺,不似程晏,敢想敢言,很有抱负。

  吴俊贤私底下就对弟弟说过:“这程家大公子为人虽好,但不过是想延续过去之余荫,殊不知毛之不附,皮焉存乎?一味愚忠愚孝,怕是国之不存啊。”

  这个国家许多有志之士已经察觉到了庞大的高楼下,暗藏着摇摇欲坠的危机,显然程晷只是想维护皇室体面,并不愿意真正的为天下黎明着想。而程晏则不同,他不仅志存高远,且意气风发,其才学及个人风度忍不住让人追随。

  虽然这条路也许布满荆棘,十分难走,但他依旧什么都不怕。

  明明他是吏部尚书的公子,才学这般好,可却还是坚持走这条路,可想而知他心中有着多大的胸怀。

  这令程晷越发忌惮程晏,他悄悄把程晏和郭清往来之事装作不经意之间透露给他爹程清知晓。

  “我已经劝过二弟了,说那郭清是个言官,只知道靠以小博大,攻击高位之人,要个好名声才得以做到今日之官位,况且他还特意找上门来,明显是想在您后院放火,可晏弟就是不听,我也无法。”

  程清的态度却是出乎意料,他以前对这些言官很是痛恨,但他毕竟有太平宰相之称,面上隐忍不发,私底下却是整了不少言官的。

  他却道:“晏哥儿见郭清的事情,他同我说过的。”

  程晷大惊,这事儿程晏没跟他提过啊,这已经表明程晏对他开始提防了,要知道以前程晏是无论什么事情都会跟他商量的,现在这么大的事情,却从来没有对他提起过。

  但当着程清的面,他不好这么说,只道:“我观晏哥儿平日里文章锋芒毕露,似乎想有大的改革,您如何看呢?”

  在程晷看来,程清做官非常成功,几乎是一步步踏上宰辅的位置,也不是靠宗房老太爷,完全是靠他自己的能力,否则宗房老太爷自己又不是没有儿子孙子,何必为一个旁支铺路。但是看他这么多年的升迁之路,只能说他是绝对的保皇派。

  在以皇上的心意为前提下,再协调重臣。

  可改革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如范仲淹王安石,哪一个下场又好了。

  更甚者有如商鞅,下场被车裂。

  这些人好歹之前还深受皇上支持,但程晏呢?又将何去何从。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他下场凄惨不说,程家也是百年清誉毁于一旦。

  他以为以程清的谨慎绝对不允许,却未曾听程清道:“现在谁都知道大临的问题,我等庸碌之人,不过是把破褂子缝缝补补,让它看起来好看些,可要真的让大临真的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是重新拆了,重新做。我无法做到,只能指望你们这些后辈了。”

  程晷怔愣,他再也没想到原来程清是这种想法,和他想的完全不同。

  **

  妙娘午膳是自己一个人用的,她其实还喜欢自己一个人用膳,这样厨下做的菜也更清淡些,否则和程晏一同吃的时候,厨房也很会讨好程晏,都是程晏喜欢的肉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