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反派女配 第77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夫妻二人在一个新的地方难免有些不适应,还好她们总是俩人睡一起,程晏闻着妙娘身上的香味,很快就睡下了。

  次日起来,妙娘神采奕奕,她手下都是得用之人,很快各处不过两天都井井有条,汪夫人等的有点心急,再次投了帖子,却只是程家的管事娘子出来安抚一二。

  看这状况,知府夫人叶夫人就笑了,她座下也坐着几位夫人,都是泉州府的官夫人也跟着笑。

  “看来这新来的程夫人还是很上道,明儿就下帖子让她过来一叙。”叶夫人本来听说程晏是因为上疏骂皇帝被贬谪,虽然在士林很有威望,但就怕他年轻人太愣头青,那泉州官场恐怕也容不下她们了。

  座下一位年轻妇人道:“到底是江宁程家,我昨儿见到程家下人也打听了一番,这程夫人的娘家来头也不小呢,她爹是河南布政使呢。”

  叶夫人就笑:“若非这般身份,如何嫁入程家,要知道这程同知是何等身份啊。”

  只听下边的人奉承道:“不管何种身份如今还不是要听命于叶府台。”

  叶夫人谦虚笑笑。

  但大家都知道叶知府两口子是怎样踩狼虎豹似的人物,程晏的前任同知就因为太耿直了,到这里任官不到一个月就被整走了,还有叶知府的上峰,福建参道就因为和叶知府不和也愤而离去。

  叶知府在本地就是一霸,为官三年多,下面的人根本不敢得罪他,他夫人看着随和,其霸道和他本人也差不多。

  妙娘很快也见到这位叶夫人了,只见这位叶夫人容长脸,神情肃穆,威势极重,这种威势妙娘只在她公公程添身上看到过,但人家程添是吏部尚书,而叶夫人不过是一知府夫人派头却摆这么大,就有些过分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今日见的不是知府夫人,而是皇后了。

  叶夫人则也是头次见到程晏的夫人,程晏年纪极轻,如今也不过二十四岁,她料想过他夫人年纪轻,但没想到这般年轻出众,身上也没有半点锐气。

  “真是年轻标致的人物,我们这些人早就盼着你来了,没曾想今儿大家就真的见到了。”叶夫人笑道。

  妙娘扫了全场,没看到汪夫人,心里清楚,这位汪夫人恐怕被排挤出他们这个圈子了。

  这几日她已经着人打听过汪家的事情了,说起来汪通判本为两榜进士出身,当年来泉州时,本地大户都正想结交,认为他可为,但汪通判在此九年都没能挪动位置,四十多岁的人了还是六品,不免轻视了几分。

  之前想和他家结亲的泉州本地大户林家就退了这门亲事,转头和甄家结亲,其中二女争一男传的沸沸扬扬,期间不乏有甄家确实从中扮演什么角色。

  但无可厚非,汪通判家是同意退婚的,只是一直不服气,想整治甄家,但甄家乃泉州首富,怕是上下打点好了,叶知府收了人家的钱,当然也不会理会汪家。

  汪家就一直不顺,等程晏的上一任来时,据说汪家也是如此上门,那位同知夫人当场热血翻涌,要为汪家出头,后来没过一个月就被叶知府整走了。

  妙娘看了就知道自己虽然同情汪家姑娘发生的事情,但是对于没有能力的狂怒她一向不太赞成,要想对付福建官场的糜烂,必须得站稳脚跟才行。

  她对叶夫人这群人的态度是既不过于亲近也不过于疏远,这群人狼狈为奸,想捂住他们嘴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和程晏也一并狼狈为奸,这但就是官场潜规则。

  但妙娘很相信程晏,那是个非常精于算计的人,不可能就真的任人摆布。

  她并不主动和她们亲近,十分矜持,带着几分高门贵妇的样子,淡淡的,也不大说什么,要走的时候也优雅的行完礼才走。

  这看在叶夫人眼里却是不识抬举之像了,要知道这泉州女眷哪个不给她三分颜面,同知更是知府的佐贰官,理应巴结上官才行,没想到却这般孤傲。

  吴通判的夫人略微年轻些,本来她丈夫三十岁的年纪成为六品通判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偏生方才那顾氏不过十几岁的模样,居然是五品官夫人,好生嫉妒。

  她素来摄于叶夫人淫威,最会谄媚,一看叶夫人脸色不好,就立马道:“这程夫人还以为她在京城呢?殊不知这一朝虎落平阳,知府夫人不计前嫌待她这样好,她却还不知道感恩。”

  另一位袁通判的夫人倒是看不过去了,她道:“兴许程夫人就是这个性子,我看她有礼有节,再者她到底年轻,不擅长交际也是有的。”

  那么到底要如何对待妙娘呢?叶夫人还得看丈夫的意见,别看她现在耀武扬威,但究其根本还得取决于丈夫的态度。

  而叶知府也在观望。

  他对叶夫人道:“程晏虽然被贬谪,但是在士林声望很高,一直有他人在朝中为他奔走。”

  叶夫人不明白道:“有秦首辅在,就没郭清立锥之地,那么程晏又何足畏惧?您的同年年冯起为次辅,在秦首辅面前很能说的上话,咱们又何必怕程家。”

  叶知府就笑:“还是夫人见事明白,他年轻,被贬谪到此地必然想干出一番成就来,此次皇长子大婚,已经有旨意让泉州上交珍珠十万箱,都说老爷我严苛,此次让他去就是了。”

  叶夫人闻言也是一笑,泉州哪里有那么多珍珠啊,前几个月刚刮了台风,渔民都不敢下海,此次皇上要珍珠为长子办婚礼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他们才不会在意泉州渔民如何呢?叶知府早已料定以程晏这等性子,必定会再次顶撞皇上,到时候都不必他出手,程晏就在这里待不长久。

  不是一条船上的人,叶知府可不能让他在此。

第118章 反制

  “这是用红曲做的猪蹄,怎么样,颜色是不是很好看?炖了好久,焯水都焯了好几次,一点儿也不油腻。我额头上长了一颗疖子,太油腻的不敢用。”妙娘初来泉州,还是有些水土不服,虽然泉州美食多,她吃的挺开心的。

  程晏就笑着尝了一口:“唔,是不错,给我看看这个疖子。”

  “不许你看。”妙娘连忙遮住额头。

  程晏忍俊不禁,但有妙娘耍宝,他心情好多了。

  用完膳,妙娘又道:“那位跟着老爷来的俞姑娘的家人说是已经搬家了,所以我作主让她留下来,我看她学武很快,正好我也想要个女护卫,你派个人教她几招,好不好?”

  这是一件小事,程晏想也没想就同意了。

  他匆匆吃完,就去前面处理事情了,妙娘如今单独领一府,但凡程晏下面的人都要照顾得当,她也要分出不少心力,然而饶是如此,妙娘也没忘记了俞青青,把决定告诉她了。

  “等过几日教你习武的护卫来了,你就跟着他好好儿的学,我这里也有两本书,何二家的现在有了身孕正好不能在我身边伺候,我同她说了,教你多认识几个字也有好处,一应月例和我们家大丫头一样,一个月一两银子并四季衣裳,食宿全包,如何?”

  俞青青大喜:“多谢夫人,多谢夫人。”

  顾成家的就笑道:“夫人这是把你安排的妥妥当当的。”

  其实她还这么小,妙娘哪里会真的要她做什么,但是无缘无故留一个半大姑娘在身边,外边的人又会怎么说?有那心思不纯的还以为她准备给程晏纳小。

  但是让程添收她为义女,又还没到那个地步,况且程添现在也没那个意思。

  如此这样给她一个留下来的身份,即便给好处人家,也不会让人家难堪。等她年纪到了,再替她择一门亲事嫁出去,也算是对的起她了。

  到底是抗倭义士的后代,妙娘觉得厚待也是应该的。

  俞青青一听自己可以留下来,不仅可以认字习武还有钱拿,更是生出报恩之心。程家人对她实在是太好了,而且做学武就更好了,她从小就和别的姑娘不同,不喜绣花,就喜欢拳脚功夫,每次听话本子里三侠五义的故事都热血澎湃。

  她从心眼里就感激妙娘,连忙要磕头行礼。

  妙娘就道:“不闹这些虚礼,好了,你下去吧。”

  把俞青青的事情处理好,顾成家的忙道:“隔壁汪夫人这些日子一直探头探脑的,您看?”

  “不必理会,这和我们无关,她们当初若真是扛着不退亲,男方难道还敢强行退不成?况且,外面的事情二爷自会有区处,我不欲多说什么。”

  以前谁都有打抱不平热气上涌的时候,但她意识到你必须有那样一个地位,才好发言,否则你跟个小蚂蚁一样,空有热血,还没开始就被人踩死了。

  但妙娘也没有闭门不出,家务办好后,她就见了另外两位通判夫人,吴夫人和袁夫人,吴夫人颇为年轻,别看她在叶夫人面前谄媚至极,甚至还在叶夫人面前诋毁妙娘,但在妙娘这里,她又是另一幅模样了。

  “早听说程司马年少俱大才,我等真是佩服不已,其实说来,我娘家也是南直隶钱塘人呢。”吴夫人丈夫举人出身,人也算年轻,能做到六品官早有意往同知上升,没想到居然空降程家过来。

  叶知府夫人都以为她是最憎恨程家的,其实吴夫人也未尝没有自己的看法。

  若她而言,当然愿意坐山观虎斗,不参与其中。这叶知府早已闹的上下民怨沸腾,治下严苛,在他们手底下做下僚,哪里是好相与的。

  程晏虽然被叶知府忌惮,但程晏背景深不可测,公然骂皇上和宋徽宗一般,本来要发配罗州的,都能改判泉州,人家也不是一般人,她当然也不会得罪。

  妙娘就笑:“还是钱塘人?不知你可知道沈家?我表姐夫就是沈家迁来江宁的一支。”

  “那哪能不知道,钱塘沈氏可是望族。”吴夫人侃侃而谈。

  又听妙娘道:“我们原本准备去罗州,又被改判到泉州,对泉州是一无所知,还望吴夫人你能知无不言啊。”

  袁通判的夫人一直是个老实人,她前几天在叶夫人那里见到的吴夫人对程家似乎极其不屑的,她当时虽然帮妙娘说了一两句话,但是依旧心存顾忌,毕竟对叶夫人那是畏惧如虎。

  她本以为以吴夫人平日对叶夫人的巴结,在程同知的夫人面前应该不屑一顾的,却没想到吴夫人在程夫人这里又是另一幅面孔,完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只听她道:“咱们泉州本地有三大家族,其中以林甄俩家为翘楚,林家以茶发家,也做盐的生意,这江南乃至于北方都有他们的生意,算得上是大家了。近来也出了不少读书的子弟,其中还有一人由咱们叶知府亲手取的。”

  “至于甄家,正争取皇商的身份呢,甄家有位姑娘还嫁到了宗室。”

  不过寥寥数语,妙娘就了解了,林家本是大商户,现在也准备推人入仕途,叶知府为一府父母官,在府试上做点手脚当然可以。甄家就更不得了了,若是皇商,日后巧取豪夺,地方官都不会放在眼里。

  况且还聪明的和宗室联姻,大临宗室别真以为都是皇家子弟就如何,大多数穷的都成不了亲,故而和商户成婚,商户要身份,宗室要钱,一举两得。

  这俩家算是当地巨富,既有钱又有身份。

  妙娘又问:“那还有一家呢?”

  吴夫人想了想就道:“还有一家就是容大善人家,他们家是做海船生意的,平日容家人深居简出,不大和我们往来,但是乐善好施,这城里的乞丐都知道若是肚子饿就往容家跑呢。”

  其实就连吴夫人也很少见过容家人,她们家时常往来的都是甄家林家,但因为容家出手阔绰,大家虽然没怎么见过容家人,但容家人就送钱也没什么要求,大家也乐于往来。

  袁夫人见吴夫人说的起劲,也插了一嘴:“程夫人,汪通判家的事情你还是不要管了。甄家和林家本就是泉州本地大族,彼此联姻也正常。”

  妙娘一愕,倒是没想到袁夫人说这些,她脸一板:“这婚姻大事怎能当儿戏,长此以往,岂不是纲常全无。”

  袁夫人脸一红,她们当然都知道甄家林家这是仗着上下关系好,又摸透了这汪家没什么后台,汪通判日后升迁难,林家才敢肆无忌惮的悔婚,再和甄家成婚。

  但是,即便知道,谁会戳破呢?

  吴夫人赶紧解释:“这退婚也是汪家自己同意的,程夫人,您初来可不能进了她们的圈套。”

  妙娘果真是一脸感激:“今儿若非袁夫人和吴夫人提醒,我还真是不知道此中深浅呢。”

  这二人连道不敢。

  妙娘又笑着温言说了几句话,吴、袁二位方才准备告辞。

  等他们一走,妙娘才把吴夫人说的信息整合好了让人送给程晏,别小看这内宅门道,林甄俩家的婚事其实也是家族利益的纠葛和整合,这位吴夫人倒是个聪明人,袁夫人也还算老实。

  程晏其实在路上就找毛师爷打听清楚了,现在看到妙娘送来的资料,还特意在容家这里圈了个红圈,写了一句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其余林甄俩家,批语为普通平常。

  “夫人倒是和我想一块去了,泉州本地乡绅可是了不得。”程晏笑道。

  毛师爷则问道:“那您怎么办?”

  “叶知府让本丞做采珠使,那是不可能的,他既然想陷害我,我也不会让他好过。”采珠使这种是由省再分摊给下面的各府,分明是秦劭助长了皇室的贪婪。

  若非秦劭,皇帝怎么可能予取予求,无视泉州刚经历台风居然下如此严令。

  叶知府想对付他,一来是打击他讨好秦劭,二来也是为了让他去背负骂名。

  好好好,现在正愁没空收拾叶知府呢,他倒是送上门来了。

  毛师爷见程晏下定了决心,立马道:“那二爷,咱们还是要容家帮忙吗?”

  “不要了,与虎谋皮,最后吃亏的一定是我们,去找漳州孙家。”

  毛师爷讶异:“可孙家没那么多货呀?”

  “其余的我再找甄家,我相信他肯定会帮忙的,你告诉他,若是这次帮忙,他们皇商的事情我替他们拿下。”程晏笑道。

  毛师爷忙领命而去。

  程晏也回了房,他见倦哥儿正在妙娘跟前背书,一直没打扰,等儿子背完,才让乳母带他下去,妙娘就笑道:“怎么了?你儿子刚刚还要跟我说悄悄话呢,就被你赶走了。”

  “我是来多谢你提醒我,其实我不是没有怀疑过容家,但我这个人性子就是这般,觉得任何人都在我掌控中,所以不怕,但你说的是,与虎谋皮,最后被虎伤不值得。”

  让俩家先出真珍珠,之后再调换成假珠,叶知府抢了功劳自以为讨好了皇上,到最后被皇上发现是真假混珠,头一个死的就是叶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