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反派女配 第78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况且,程晏也要借此事闹大,不能再让秦劭这种人在内阁混下去了。

第119章 御状

  程晏带着师爷以及一班人手奉叶知府的命去办珠子,程添在做官时压根就不怎么去旁处,但现在却是成日出门,这次程晏走,他老人家也坐着独轮推车跟着走。

  这两人走了,府里全权交给妙娘管着,她就闭门谢客,很少与人往来。

  叶夫人也满意她当缩头乌龟,反正程晏一倒下,妙娘也就打道回府了,她也不必担心。妙娘则有机会一边检查倦哥儿的功课,一边也时常教俞青青一些孙子兵法书里的内容。倒不是她想让俞青青成为女将军什么的,只是俞青青对诗词歌赋不感兴趣,讲些兵法她倒是很快就能融会贯通。

  俞青青在程家过的生活是如鱼得水,要多快活就有多快活,她身份是女护卫,所以和府里的丫头管事们都没什么利益纠葛,她们对她也都很和气。再者,程家后宅也是风平浪静,一个妾侍通房也无,俞青青也没什么禁忌,况且程家无论对下人还是对她,生活上都是非常充足。

  她还能认字习武,这样的日子是她爹娘去世之后最快活的日子了。

  况且,她真的很喜欢程夫人,她不仅生的好看,而且也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人,她的好不是说给她吃穿她才说她好,而是她从来不会说自己是女子就如何的。

  反而鼓励她多认字,甚至认字的空余还会让何二家的教她针线活。

  程夫人的很认真跟她说过,没有人会负责别人的一生,所以要多学些一技之长傍身。

  很快她觉得自己能跟同龄的丫头子们玩在一起了,不是以前乡间那个野丫头了。

  同时,妙娘也发现她很快展现了很强的统御能力,她说话条理分明,即便年纪最小,但是却很容易让人信服,再者根据教她的那个谢家护卫说俞青青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习武奇才。

  她忽然冒出来一个想法,但这还要等程晏回来和她商量,现在她作主又增派一人教俞青青武艺。

  期间,她也接到娘家弟弟安廷来信,他已经顺利通过乡试,成了一名举人,打算明年就参加春闱,这又是另一等好消息了。

  虽然程晏不在,但妙娘和倦哥儿说了,倦哥儿和安廷也相处了很久,安廷虽然讷言,但是非常耐心,很会一些机关玩意儿,经常带着倦哥儿玩,因此倦哥儿一听说大舅舅中了举人,就很是高兴。

  “娘亲,你说我送什么给舅舅好呢?”

  “你现在还小,不需要你送什么,娘早就准备好了。你真的要恭喜舅舅啊,就写几个大字,你舅舅看到你写的字儿,那会更高兴。”

  妙娘含笑。

  倦哥儿也猛点头,不一会儿,他又问妙娘:“可是舅舅什么时候跟我带舅娘回来呢?”

  “人小鬼大。”妙娘用指头戳了儿子额头一下。

  偏顾家和程家不太一样,程家因为子嗣少,所以巴不得先成婚再立业,像程时那样多生几个儿子即便没什么功名也是好的。

  可程氏本人就挺能生的,一共生了四个儿子才罢休,她当然希望儿子考取功名,再结一门好亲事,反正慢慢挑选,也没那么着急。

  就在这个时候,汪夫人又求上门了,妙娘这就有些不喜了,她们汪家的事情怎么总是找别人,这都已经退婚了的事情,怎么还找她了?

  “不见,我不是都闭门了么?怎么还找我?”

  说真的,程晏自己还一肚子委屈呢?叶知府让他做采珠使的时候,汪通判可没有通风报信,现在让她帮忙倒是跑的够快。

  顾成家的领命去打发,却见不一会儿顾成家的也急着进来道:“夫人,不好了,倒真是一件大事。”

  “到底是何事?”

  “庆王府的人已经准备好轿子来接汪小姐过去了,汪夫人说谁都知道进了庆王府就是死路一条,她求您帮忙。”

  庆王府?妙娘来泉州这么久,倒是略有耳闻。

  庆王的藩地在江西,江西和福建挨着很近,所以福建官吏不少和庆王府走动频繁。

  一般的藩王势力都很大,像当今圣上那时候就是齐王,封地在山东,还有兵权皇城,有时候厉害点的连盐铁都想染指。

  若是庆王让汪姑娘过去,妙娘大概率知道汪家拒绝不得,但找自己有什么用。她不是不帮忙,难道汪家认为她能抗的过庆王吗?

  这种事情不应该是他们做爹娘的问题吗?如果实在是不肯,就拼个鱼死网破吧。

  但在顾成家的转身之际,她想起了汪小姐,这姑娘的命也实在是太苦了。

  妙娘倏地就叫停了顾成家的:“你等等,我有话吩咐你。”

  “您是要管她们家的事情吗?”顾成家的很是急道:“我的小姐,这事儿咱们可管不了,庆王可是皇帝最看重的弟弟,在藩地那是要风得风,谁敢得罪啊。况且咱们就是想管也管不了啊,别忘记了,您可是生的这般模样,庆王万一害她不成,反而夺臣下之妻,您可怎么办?”

  这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

  要顾成家的说这汪通判夫人实在是可恶的很,若是真的怕庆王如何就辞官回乡,早早了解此事不就成了么?现在找个同知夫人做什么。

  难道他通判在王爷面前说不上话,自家同知就能劝服了不成。

  妙娘却道:“我也不是要管,你知道的,现在二爷不在家中,知府对我们家是虎视眈眈,我即便有法子,现在也使不出来。但我有个主意,你且说给汪通判夫人听。”

  说罢,她在顾成家的耳边耳语几句,顾成家的眼睛一亮,连忙下去。

  却说甄家小姐甄心儿正倚门看着雀儿打架,见一丫鬟走来,忙问道:“如何?庆王管事到了泉州么?”

  “已经是到了,您就放心吧。汪家那个狐媚子这次进了庆王府,就别想出来了。”

  甄心儿虽然现在和林登升定了亲,但她察觉到未婚夫总是心不在焉,她心里清楚未婚夫其实是不想和汪家退婚的,那汪小姐她见过,生的文文弱弱,人就像风中的丁香一样,很容易让男人怜惜。

  但汪通判实在是个迂腐胆小之人,他明明两榜进士出身,却因为得罪上峰被贬到泉州一直无升迁机会,林家见汪家升迁无望,自然选择了更好的甄家。

  况且林家和甄家同为泉州三大家族之一,自古联姻也是时常有之。

  只是汪通判的夫人不识抬举,居然到处说甄家和林家的不是,让甄心儿越发不喜,若是不给汪家点颜色看看,她们还真的不知道泉州到底谁作主。

  庆王喜炼丹药,又素喜采阴补阳之术,甄家有位叔父在江西管分会,只要甄心儿这位大小姐随口让他叔父在庆王面前说几句话,此事水到渠成。

  庆王那王府,进去容易,出来可就难了。

  **

  车水马龙的泉州街上,官轿正在路上缓缓走着,衙役们拿着牌子,分别是“回避”“御史”“巡按”等字样。

  内里坐的是皇帝特派总督御史徐慎中,他这次要去漳州府查一桩大案,他面如沉水,这次是一定要办一件大案子出来才行。

  他在先皇时期就以清廉耿介出名,不卖任何人的面子,所以即便是秦劭上来,他依旧不动如山。

  可就在此时,人群中却有一素衣姑娘冲了过来,她其实生的很柔弱,眉宇间却神情坚毅,再抬眸,只觉得这姑娘清雅可人。

  “民女有冤情想请青天大老爷作主。”

  她咬着下唇最终说出了这句话,说完她看了看人群中的顾成,只见顾成微微点头示意她不要怕,汪小姐顿时升起了无限的勇气。

  因为程夫人传话给她道:“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世道有什么比性命没了更可怕的,抛头露面这些小事比起性命一概不如。”

  徐慎中一听有人拦轿伸冤,遂吩咐外面的官兵:“停下。”他向来如此,民众有冤情,他不管对方官位多高,权利多大,他是一定要做到的。

  他又掀开轿帘,看着下方女子道:“你有何冤情请速速报来?”

  汪小姐又朗声道:“民女要状告藩王庆王强抢民女。”

  本来百姓们就最喜欢看这种告御状的戏码,现在更是听到强抢民女这四个字,一下子哄然,都跟着愤愤不平。

  徐慎中一听眉头一皱:“你在状告宗室,可有证据。”

  “民女父亲为泉州通判,庆王府的管事罗二亲自带人过来要带民女去江西庆王府,罗二带着他的狗腿子来的,他来的时候还去了叶知府府上。民女被逼的走投无路,才从家中逃出来。正好看到大人的轿子,才打算死马当活马医,若是大人不受理,民女反正进庆王府也是一个死,那不如就上京告御状去。”

  老百姓闻之伤心,有那好心的也帮忙说着:“青天大老爷,您就帮帮这位姑娘吧。”

  汪小姐重重的磕了三下头,浑然不怕,这个世道,人人都在欺凌弱小,反正前有狼后有虎,她要豁出去一回。

第120章 荣升

  有了徐慎中亲自来查,庆王府的人虽然面上还看起来蛮横,但并不敢在此盘桓,兴许是回庆王府找强援来了,这个结果是妙娘意料之中的,她让汪小姐去拦御史,并不是真的就能铲除庆王,平息冤屈,而是有一个缓冲,让庆王府暂时动不了汪小姐。

  趁这个机会,汪家一家就赶紧回他们老家四川就是了,古代不比现代,去哪里都快。隐姓埋名赶紧逃了也就安全了。

  庆王毕竟是藩王,他的人马能来泉州府,但是去再远的四川,那就是鞭长莫及,更何况藩王也并非毫无顾忌。

  “夫人,汪小姐要找您道谢。”

  妙娘摆手:“这事儿是她自己求的御史,与我何干,当不得她这声谢。”

  她此时若出来,旁人不都知道是她出的主意吗?妙娘还没那么傻。

  顾成家的领命前去,汪小姐颇为遗憾,但她很聪明,也想到了关窍之处,这次爹爹因为她的事情要辞官回乡,尚且愤愤不平,几个哥哥弟弟也是颇多怨言,她虽然有劫后余生之感,但也因为家里人这般觉得郁闷。

  自家人尚且如此,更遑论程同知一家人才刚到任,正是大有作为的时候,人家现在怎么会为了她坏前程。

  “那请你替我转告程夫人,她的恩情我铭记于心。”

  汪通判辞官辞的很快,她们走的时候是一大早走的,那时人都还没起床,所以回过神来的时候,汪家人就已经是走了。

  对这个结果,妙娘就已经很满意了,汪小姐能保住一条命,比什么都强。

  波澜不惊的过去了两个月,程晏着人带着珠箱回来,他先去见了叶知府,叶知府能做到府尊之位,当年也不是毫无能力,他耳目众多,已经听说了,程晏采珠闹的民怨沸腾,甚至还自掏腰包为了政绩从太湖买珍珠来。

  这样的事情叶知府也能理解,年轻人嘛,总是想做些政绩出来,他收上来也好,反正他也是为自己做嫁衣。

  叶知府立马挥手就要交在库房,程晏有点着急道:“府台,我可是冒了大力气才收上来这十万箱,您可千万……”

  “老弟,此事请你放心,你的功劳我不会忘记。”叶知府拍着程晏的肩膀道。

  程晏又急不可耐的说了几句,好像生怕叶知府抢功,叶知府心道,都说程晏如何如何,但到底年轻,这般沉不住气。

  叶知府沉下脸来,才让程晏回家。

  但他心里也总怕程晏闹出事情来,故而,让官差次日就准备好人手,送珠子上京,当然,在信中也只表自己的功劳。

  他在泉州已经三年多,做梦都想往上调,这次差事若是做的好,升迁完全有望。

  这些事情早就在程晏的算计之内了,他回来后,见着妙娘便只说路上一些玩笑话,“怎么样?我走的这几个月,你如何了?”

  “也无甚大事,无非就是隔壁汪家的事情……”她窝在他怀里说着她替汪小姐出谋划策,汪家一家已经辞官回乡的事情说了。

  程晏笑道:“原来汪家是因为你才辞官归故里的,我是说那汪通判在这里熬了九年都不走,怎么就突然走了呢。”

  他又摸了摸妙娘的脸:“做梦都天天梦到你,你有没有想我?”

  妙娘咬着下唇,忍不住露出小儿女情态来:“我哪里能不想你,每天晚上睡前都会想你如何了?相思之情实在是无法排解。晏郎,但是我知道你做的是大事,所以也不敢露出分毫。”

  她觉得只要有他在,她就很安心。

  程晏听了十分受用,他知道妙娘生的美,又是个完人,这样的人谁不喜欢?但自己走的这条路总是让她受苦,他日夜担心妙娘不喜他,和别人走了。

  毕竟她这样好,谁不喜欢呢?

  可没想到,妙娘也会和他一样每天都想对方,程晏瞬时就满足了。

  他对妙娘的喜欢表现在时不时摸摸她的头,揉揉她的头,或者亲亲她的手,一直到妙娘被他弄的不耐烦,才讪讪的起身。

  以前程晏不在时,同知府上都是闭门谢客,但程晏回来后,本地大族林家和甄家都分别有子弟上门拜访,说是想请教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