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偏执战神后 第112章

作者:妩梵 标签: 甜文 阴差阳错 因缘邂逅 穿越重生

  年轻男子的身侧还跟了个气度不凡的老者,观相貌, 是中原本土人士。

  霍乐识即刻透过此前从暗桩那儿了解到的消息, 辨认出眼前的这人便是逻国的皇长子——苍琰。

  他即刻朝阮安使了个眼色, 阮安会出了霍乐识的心思,倒是没料及, 苍琰最终还是来这儿竞价了。

  其实阮安在最开始想要钓的, 就是苍琰这条大鱼。

  可如今,这整个大厅里, 都是揣满了银子的大鱼,阮安倒也没因着苍琰的到来, 感到过分的欣喜。

  而且她对他的装束颇感费解,不晓得他穿那么严实做甚。

  虽说两国不日内就要开战, 但剑南与逻国接壤, 单益州这地界, 就有不少逻人在经商。

  苍琰属实没必要这么谨慎,做这么副装束,反倒看着有些奇怪。

  “那好, 这位侠客也赶紧落座吧。”霍乐识道。

  苍琰携着那名老者落了座, 众人虽看不清这人的面庞, 却觉他的气质异常冷淡, 周身似裹挟着草原的凛冽,给人一种生人勿近的感觉。

  他坐稳后,福庆酒楼的大厅,也正式开始了对这两块朱砂和雄黄原石的竞价。

  阮安在栖霞桥旁同虚空见完面后,他便在昭觉寺里闭关不出,前几日好像又去别的监察道云游去了,归期未定,僧人四处云游,本就是修行方式的一种,可放在虚空身上,却衬得这位僧者更为神秘。

  虚空极少给物品开光,且开光仪式也只能在佛寺里举行。

  是以,在霍乐识眉飞色舞的宣讲下,这两块原石的价值变得更珍贵,价格也自然不菲。

  “好了,诸位可以开始竞价了。”

  霍乐识说着,亦让小厮给在座的所有人都发了块巴掌长短的漆木板,这般,谁若是想要提价,就可以通过举起漆木板来示意。

  起竞的价格,定在一千两。

  每次提价的区间,则定为五百两。

  霍乐识说完后,在场的诸人纷纷举起漆木板,争先恐后地提着价格。

  不经时,两块开光圣石的价格就从一千五百两、提到了两千两、再到三千两。

  等价格提到了五千两的时候,举漆木板的人突然少了许多,阮安也听见了众人窃窃私语的交谈声。

  霍乐识负手问:“五千五百两,还有要加价的吗?”

  袁欢赶忙将那漆木板举了起来,扬声道:“六千两!”

  另个衣着华贵,看着像是个世家子弟的年轻公子也加了价,他的母亲笃信佛教,平素待在府里,也经常带发修行,好几年都没吃过荤菜了,是个很虔诚的佛教徒。

  这年轻公子便想将这两块开光圣石,当作寿礼送给她。

  苍琰也再度举起漆木板,他戴着面具,旁人无法看清他的神情,可透过他的动作,却能让人觉出他已然失了耐心。

  苍琰亦用不太流利地中原话提了价:“七千两。”

  场面胶着了片刻后,又有几人退出了竞价。

  可退出的人却没有立刻离开酒楼,一是因为霍乐识尽到了地主之谊,早就备好了茶果。

  二则是,他们都很好奇,到底是谁才能将这两块圣石囊括于手。

  这时,阮安已基本确定,那位世家公子、袁欢、还有苍琰就是会掏银子买下这两块石头的买主。

  现在就要看看,到底是谁出的价格最高了。

  竞价的人只剩下了他们三个,是以,这三人举那漆木板的动作也越来越快。

  到最后,竞价之人只剩下了袁欢和苍琰两个人。

  “五万两!”

  袁欢的脸涨的通红,那颜色甚至盖过了她面颊的胭脂色。

  她想,大不了就将手底下的那两间铺子也赔进去,无论如何,她也要想办法得到虚空亲自开过光的圣石。

  见着同他竞价的人只剩下了个年轻女子,苍琰身上存的烦躁气焰也褪了褪,举那漆木板的动作,也更气定神闲了些。

  阮安本以为,这两个人竞价到五六万,就该打住了。

  却未成想,苍琰和袁欢竟然将价格竟到了十万两以上。

  周遭坐的其他人看的心惊肉跳的,且他们瞧着袁欢这姑娘的模样,好似没有那么多银子可掏,却还是硬要逞能。

  反观那个任侠装扮的神秘男子,倒是一副势在必得的模样。

  “十三万两。”

  苍琰的薄唇几未可察地往上扬了扬。

  阮安隔着袁欢的面纱,都能觉出,这姑娘快要哭了。

  可她的财力,肯定是跟苍琰没法比的,他可是拥有两座金矿山的逻国皇子,几十万两银子于他而言,简直是九牛一毛。

  袁欢却在心底算了算账。

  她对虚空却然是有些痴恋,却没完全丧了理智,这要是跟这陌生男人竞价到二十万两以上,那她的嫁妆本都没了。

  到时候,她得比那穷医姑还没钱。

  袁欢咬了咬唇,终是在十九万两的时候,将手中的漆木牌放了下来。

  霍乐识见袁欢那处有了收势,又对在座的诸位询问了遍:“还有要加价的吗?”

  一时间,酒楼的大厅鸦雀无声,众人的视线亦纷纷落在了苍琰的身上。

  局势终于明朗,霍乐识举起了提前从这里的说书先生那儿要来的惊堂木,“啪——”一声,敲定了这两块开光圣石的买主。

  “那就恭喜这位侠士,竞得当朝佛子虚空亲自开过光的两块圣石。”

  话落,众人拊掌,都在暗自咋舌,感叹着这神秘男子的财力。

  阮安的心里愉悦至极,这里最大的赢家,其实还是她和霍乐识。

  借着虚空的名气,她竟然赚了这么大一笔钱,先前还在长安,她的药圃一个月盈利最多时,流水也就三四百两。

  阮安想着,不能让霍乐识白白为她做事,准备将这钱分他几万两,全当是辛苦钱。

  苍琰派身侧的老者走到他们身前,递上了银票。

  阮安接过一看,却见这财大气粗的苍琰干脆给了她个整数——二十万两银票。

  银票上面还盖着益州最大的钱庄,宝嘉钱庄的朱红契印。

  阮安震惊之余,丝毫没注意到,那名老者看她的眼神颇为幽深。

  这位老者是苍琰的谋士,却并不是逻国人,在二十几年前,他还是骊国的剑南人士。

  赞普苍煜当年为了避祸,在蜀地待了十余年,在二十几年前,这位老者就成为了他的家臣。

  故去的夫人也是蜀地人,她先生下了苍琰,没过两年又为隐姓埋名的赞普生下一女,后来在战火中,那名女婴不知所踪。

  苍煜派人多次派人寻过她的踪迹,可却无果,战火中被弃养的死婴遍地都是,许多百姓自己都吃不饱饭,更不会去收养一个女婴,苍煜便以为自己的女儿已经不在人世了。

  可眼前这个生得极为俊俏的公子哥儿,样貌倒是与先夫人有七八分像,不过,他却是个男子。

  虽如此,苍琰的谋士还是将阮安的样貌仔细地辨了辨,准备在回逻国后,将这事呈给赞普,顺道再打听打听这人的身份。

  袁欢非但没得到那两块开光圣石,还白白地忙活了一场,她觉自己在那阮姓医姑的面前丢尽了脸,回府后就痛哭了一顿。

  另厢的魏菀那儿,也得知了阮安将两块石头卖出了天价的消息,她对一个江湖侠客花二十万两银子买下它们的消息,感到惊奇,甚而有些难以置信。

  那晚益州的夜空忽地冉起了数以万盏的孔明灯,魏菀亦透过轩窗,看见了如此胜景,她在打听后方才得知,原来是定北侯为了给他夫人过生辰,才命人放的。

  魏菀这几日,本就因为这件事倍觉心中堵闷。

  前世的霍平枭,压根就没怎么表现出对那医女的喜欢,怎么这一世,就对她这么宠爱了?

  还有,那侠客到底是哪里来的,上来就给她掏了二十万两银子。

  魏菀再一想起,自己手头拥有的置业,譬如铺面、田庄、农地等,全部折算成银钱,价值也就有个六七十万两。

  况且她手头里可供周转的现银,还真没二十万两,就连十万两都没有。

  这阮医姑还真奸诈,一夜之间,手里就多了这么些银子,依魏菀来看,益州所有的世家小姐手头上有的嫁妆,都比不过她了。

  数日后,阮安被霍平枭在军队中安排了个职衔,做为负责掌管医药的军医之一。

  通过这次随军,阮安方才了解到,军队之中,单这负责后勤的编制人员就有几千名,这些人员的职守很是纷杂,除了他们这些军医,负责随后押运粮草的,就有好几个军衔。而掌管兵器、军服、军费开支的军衔更多。

  军医们处于随军的中段,几人分坐在一辆牛车,同时看管着上面的药物,这些医者里包括还在长安时,就被朝廷的御药局选派给霍平枭的医者,这些人大都是家学渊源的世医出身。

  当然,这里面更多的,是军队在剑南各郡招募的医者。

  阮安化名为安怡,她的军籍上,自然写着她是地方招募上来的医者。

  她所坐的这辆牛车,只坐了三个人。

  除她之外,另两个都是军队里资历最深的医者,他们的年纪都过了五旬,一个是折伤医,专门负责给骨折的兵士接骨,另个则是金疮医,同孙也一样,十分擅长为伤员缝补伤口。

  其实军医在军队中要负责的事,不仅是治病救人,阮安身后的那辆牛车上,就坐着负责马疫的兽医。

  而像阮安这样的,负责为兵士施针断脉的医者,不仅要管药,也要时时防疫,勘查水源。

  都言药食同源,身为军医,军中的饮食她也要负责,每日清晨都要去庖厨那儿检查食材。

  不过随行的军医看似数量不少,可按照比例来说,一个军医,大抵要负责两千名兵士的安危,是以他们在军中的地位算是比较高的。

  霍平枭在蜀地招募医者时,虽然给他们提出了较高的俸禄,但因着行伍艰苦,肯随军的医者还是很少。

  许是看她是个小辈,又颇为好学,虚心求教,阮安问什么,那两个老头就耐心地传授什么。

  金疮医和折伤医在行军的途中也是无聊,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小郎君生的乖巧,在传授医术时也颇有兴致。

  阮安心中倍觉信息,觉得她此次随军,算是不虚此行了,她还特地备了碳笔和纸张,将他们说的话都誊在了纸上。

  在专注地写字时,阮安忽地意识到,从前这种有人教她医术的日子,好像已经离她很远了,她也有些想念故去的孙神医和师娘了。

  牛车略有些颠簸,金疮医捋了捋斑白的胡须,无奈地叹了口气:“这一次,也是在为朝廷打仗,军粮都拖了多久了?幸好咱们将军当年在剑南做节度使时,就在边地屯好了田。不然,军粮都不够吃,这仗还怎么打?”

  折伤医附和他道:“是啊是啊,听说这次,是敦亲王负责的运粮事宜。”

  话落,阮安看向远方煦日下,那一大片金灿灿的谷地,今年剑南边地的收成不错,沿途她也看见了霍平枭一早就命人建好的,用于存储粮草的邸阁。

  萧闻已经从郡王,被皇帝加封成了亲王,想必他在这次运粮的事给霍平枭下绊子,也是还记恨着霍平枭拿鞭子抽了他一顿的事。

  阮安其实一直想让霍平枭在行事时,不要那么的跋扈桀骜,这样很容易得罪别人。

  可转念一想,霍平枭既然敢如此行事,到底是有底气和资本在的。

  这时,拉着牛车的将士吁了声,军队已经行了大半日,眼下已经得了令,可以短暂地休息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