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偏执战神后 第3章

作者:妩梵 标签: 甜文 阴差阳错 因缘邂逅 穿越重生

  而更擅外科刀法的孙也则接替了阮安,为昏睡过去的霍平枭接着缝补伤口。

  明间的支摘窗开着,青石板地上雨痕未褪,孙也顺势瞟了眼地上不远处,那条被松解开来的蹀躞带。

  待定睛一瞧,孙也“嚯”了一声,直呼好家伙。

  这腰带可真华丽,连带扣都是金玉所制!

  孙也咂摸了番这条蹀躞带的市价,若是拿到当铺换成银两,足可以买下三个茅屋。

  不过这位军爷受的是臂伤,怎么腰带还被阮安给扽下来了?

  孙也又忽地想起,他适才回来时,阮安好像换了身衣物。

  她今晨下山去清泉镇,穿的是件牙色的素布襦裙。

  恁地回来后,就换了身绀蓝色的褙子?

  孙也忖不出缘由,也没再往深处想。

  不管了。

  他得赶紧将这军爷的伤口缝补好,好让阮安少罚他抄几遍医书。

  另厢,阮安只身来到庖房,纤手紧紧地攥着那条皱皱巴巴的牙色襦裙,小脸煞白。

  摊开一看,这襦裙定是不能要了。

  那多褶的裙摆遍及着星点血迹和液渍,腰间以上的收身衫袄则被男人像撕纸一样轻易扯碎。

  霍平枭单手的气力也大得惊人。

  阮安将那襦裙扔进了烧得足旺的柴火堆里,又将自己研制的避子药丸混着清水饮下,身下黏腻不适的感觉并未消弭,思绪仍处于混乱状态。

  她大致理了下失去意识前的事——

  一个时辰前,霍平枭将唯一的灌药器失手打碎。

  阮安很怕仅剩的麻沸汤折损,因为用特质的器具来喂他,他也会将药汁咳出去,寻常的汤匙更是无用。

  那时雨还下着,孙也和药童又都回不来。

  情急之下,阮安想起,她此前曾用过孙神医传授的法子解救过自缢的妇人。

  方法是,先用竹管吹其耳,再用双手熨其两胁,如不得解,便会用嘴给病患夺气。

  救人要紧,阮安顾不得男女大妨,也准备嘴对嘴喂霍平枭饮下麻沸汤。

  她将麻沸汤吞含入口后,又突觉,霍平枭的神情不甚对劲,是以又为他诊了番脉。

  男人竟然中了烈性的春药。

  先前他曾尝试过用内力压制,可她一开始就喂他饮下的参汤却催化了药力。

  行差踏错,阮安万万没料及,她竟将口中吞含的麻沸汤误饮进腹。

  那麻沸汤里的曼陀罗,会因各人的体质,起到催情或致幻的效用。

  这之后的事,阮安也记不大清了。

  唯一能够确定的事,却让她的心脏骤然跌沉——

  她应当是失身了。

  长安城,太兴宫。

  皇帝站于承天门阙台,身后是严整齐凑的华宇宫殿,他则俯瞰着夜晚的皇城。

  朱雀门内,天街宽阔,若白日观之,依稀可见两侧槐杨和御沟。

  三省六部、鸿胪寺、太庙,乃至东宫朝堂等中央官署皆位于此。

  再往远眺,便是百姓居住的善和坊和兴道坊。

  月华如绸,春风拂槛。

  皇帝神情凝重,大太监的尖细的声音从他耳侧蓦然传来——

  “丞相霍阆到!”

  话落,皇帝循声转身,宫人推着霍阆的轮椅,朝他的方向而来。

  霍阆的腿脚不大方便,故而外朝修建了许多汉白玉坡道,以方便他出行。

  他也是举朝官员中,唯一不用在皇帝面前下跪的臣子。

  霍阆的手虚搭着轮椅的楠木扶手,夜色浓黯,他深邃的双眼旁布及着岁月余留的纹路,看人时,眼神颇带狼顾虎视的阴忪。

  “臣腿脚不便,望陛下见谅。”

  皇帝态度和蔼,摆手道:“仲洵在嘉州遭人暗算,下落不明,朕已派百名北衙高手前往嘉州,丞相也当放宽心绪。”

  仲洵是霍阆长子霍平枭的表字。

  霍阆淡淡回道:“犬子年轻气盛,做事难免有疏,让陛下挂心了。”

  立侍一侧的大太监手持拂尘,悄悄地眨了眨眼。

  皇上都急成什么样了,霍阆倒是一点都不急。这元妻留下的唯一子嗣死生不明,他为何还这么淡定?

  霍平枭失踪的消息被皇帝压了下来,惟几个重臣和他这近侍的宦官知晓。

  却说这霍家,乃三大柱国家族之首,享一门两侯之荣光。

  霍阆的父亲为开国侯,他后来继承家中爵位,并在前朝夺嫡之战中,立扶当今圣上登临大位。

  皇帝登基后,拜霍阆为相。

  霍阆典领百官,秉掌枢机,无所不统,可谓权倾朝野。

  帝王对重臣的心思总是复杂的,皇帝对霍阆忌惮归忌惮,却也深知,如霍阆不在,骊国将有巨变。

  大太监自幼便侍奉皇帝,深知霍阆手段了得,身为人臣,却颇善驯君。

  当年他任凭皇帝自己行事,却能一早料准,他会犯何种错误。

  霍阆会故意纵之,而皇帝才能平庸,等他稍酿祸端时,霍阆又会及时帮他化解。

  久而久之,皇帝便对霍阆产生了一种极为依赖的情绪,如遇事不决,必会问询丞相意见。

  都说虎父无犬子。

  霍阆的儿子霍平枭,自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他是嫡长子,在将来自然能够继承霍阆的爵位。

  可他在十九岁那年,却自凭战功,被皇帝赐邑封爵,未到加冠之龄,已是声名赫赫的定北侯。

  霍平枭极为善战,颇受将领军士拥戴,骄子少年英勇无畏,持旌旗任麾三军,便能荡平九州,摇撼大骊山河。

  这样一个有兵权的郡侯,本该让皇帝更加忌惮。

  可骊国近年内忧外患,外有群国环伺,内有藩镇割据。

  皇帝离不了霍阆,更离不了如霍平枭这样骁勇的将领。

  是年骊国内外虽无战火,然北境突厥虎视眈眈,剑南道嘉州一带亦有匪患横行。

  霍平枭恰任剑南节度使,皇帝便命他在回京驻军前,平息此地匪患。

  不想,霍平枭突然失踪,了无音讯。

  几日前,突厥骑兵频扰关内,若被那些蛮人得知大骊战神失踪消息,难免会动犯境心思。

  一旦过了朔方,突破宁、邠两州,长安城岌岌可危,京畿道的那些兵力可支撑不了多久。

  这几日,皇帝没睡过一夜好觉。

  君臣又聊叙了数句,皇帝目送着宫人将霍阆的轮椅推走。

  大太监劝道:“陛下,您也早些回寝宫休息吧。”

  皇帝眉宇深锁,未回话。

  正此时,天边忽有数万盏孔明灯冉冉升起。

  转瞬间,长安夜空乍亮,犹如浩瀚星河,如梦似幻。

  皇帝抬首,眼中划过熠熠灯火,嗓音骤沉:“是谁将定北侯失踪的消息泄出去了?”

  大太监收回视线,忙恭声回道:“奴才也不知,皇上若不喜这些灯火,大可派街使制止。”

  “罢了,这消息本也瞒不了多久。”

  皇帝身着朱红衮服,振了振华贵宽袖,神情凝重地走向飞廊。

  大太监挥了下拂尘,命仪仗队和黄门郎赶紧跟上。

  每逢定北侯出征,就有无数女郎声势浩大地齐放孔明灯,为他祈福。

  不过,这全长安女郎的梦中人生死未卜,倒是造福了那些专卖孔明灯的百姓。

  三日后,杏花村天朗气清。

  孙也想考校考校药童们的课业,临时抽考了他们几个药方。

  “黄柏、紫草、茄花各二分,夹竹桃一分,柴胡七分,良姜一钱……”

  “等等!”

  孙也突然打断,“你背得是什么玩意?”

  女药童怯声回道:“避子丸方啊。”

  孙也蹙眉,小大人似的又命:“你接着背。”

  女药童撇了撇嘴,“杏仁两个,桂枝少许,白葵花七朵……”①

  孙也的面色越来越难看,“这根本就不是避子丸方!”

  两个药童怔住,都微张了张小嘴。

  “前面的方子是对的,可后面的…你怎么还把当归附子汤和调经补真汤给弄混了?”

  孙也有些慌了,未变声的稚嫩嗓音也透着哭腔。

  背错药方本是件小事,可前阵子阮安命他研配的避子汤丸,孙也却交给了两个药童做。

  原以为这两个药童已将它背得滚瓜烂熟,没成想半道却出了这么件事,阮安可是准备在端午时将这些药拿去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