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323章

作者:鹿子草 标签: 年代文 爽文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我们给村里找了一个赚钱的路子,想让你帮着参详参详。”项英雄搓着手说,“主要是这次要花的钱太大了,大家都拿不定主意。”

  宋恂基本算是瑶水村的编外大队干部了,队里有什么事都要把他叫回来商讨商讨。

  “新闻里不是总说铁路客运和货运的压力大嘛,一直在找缓解运输紧张的出路。”贾支书介绍道,“前段时间,报纸上有个专家说,可以由农民群众兴办交通运输。而且海上运输前景广阔。”

  “你们要搞海上运输业务?”宋恂问。

  几个大队干部赶紧点头,张会计语气激动道:“我们得到了消息,上海那边有几艘便宜的万吨货轮在卖。我们想买一艘回来!”

  宋恂:“……”

  瑶水村已经这么有钱了么?

  “咱们村里一直用机帆船打渔,从来没人开过轮船,”宋恂提醒,“买万吨货轮需要有船长、轮机长、大副和船员,船上至少得配备十几个人。”

  贾支书说:“这些我们已经提前想好了,可以在上海港和砚北港招聘船员。到时候我们就在上海到海浦之间运营。”

  “对啊,铁路运输有压力,咱们买艘轮船帮铁路部门分担一下。”项英雄咧嘴笑。

  “既然村里已经想好了,那就干呗。”项小羽插言,“我目前还没听说谁做生意亏本的。咱们村要是买轮船,即便不赚钱也亏不了本。大不了把船再转手卖掉嘛。”

  项英雄假咳一声说:“我是想问问小宋,渔业公司想不想跟我们合伙买这艘轮船?”

  “我们的主要资金都用在渔轮上了,不会投资运输船和客船。”公司里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宋恂不能开这个口子。

  “不用渔业公司出太多钱,只出1%也行。我们就是想把船挂在大单位下面。”

  “队里自己干不好么?为什么要让渔业公司来掺一脚?”宋恂劝道,“你们要是资金充足,最好不要这么做。我在渔业公司当书记的时候一切好商量,一旦我调职离开,可能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到时候吃亏的还是队里。”

  “这就是我们吃过亏以后,深思熟虑的结果!”

  项英雄叹着气跟女婿说了最近队里发生的事。

  原来,队里有人发现了客运紧张的情况,就找了几家人合伙买汽车,办起了客运。不过,刚办了两个月就干不下去了。市区里没有个体客运户停车的地方,汽油是计划供应的,他们没有来路,公路和市政管理部门也对个体户另眼相待。

  “咱们村里的车是跑长途客运的,报纸上一直说火车客运紧张,那几个人就跟火车站商量,在售票窗口放一张牌子。要是乘客买不到火车票,可以搭乘他们的长途汽车。结果火车站的领导根本不搭腔,生怕咱们抢了生意,影响他们的奖金。”项英雄说,“个体不好干,我们不想单独干,就想挂靠到大单位下面,省了以后的麻烦。搞汽车客运都差点黄了呢,要是真的把万吨货轮买回来了,万一在港口遇到意外情况被人拦住,那损失可就大了。”

  宋恂蹙眉说:“既然是由队里出面买轮船,那就算是农村集体财产,算不上个体户,你们照常买船就是了。”

  “队里有一部分人不同意用集体财产冒险买船。”张会计笑道,“所以我们不打算动集体财产,只让想买船的各家各户一起集资。多的能出三四千,少的也有三四百。现在登记的钱还差一点,我们打算跟信用社贷一部分。”

  宋恂心说,这瑶水村的渔民可真是挺有钱的。

  “你们如果只是想找个单位挂靠的话,与其找渔业公司,还不如找自己队里的集体企业,反正都是队里的,一切好商量。”宋恂想了想说,“咱们队里不是有修造厂和海味品加工厂么,可以让其中一个单位出资一小部分,到时候把这艘船挂在下面。”

  宋恂觉得他们完全就可以自己干,没必要挂靠在什么单位下面。

  不过,集资的人数太多了,有些人有顾虑也可以理解。

  几个大人正在屋里谈事情,在外面疯跑了一圈的延安也带着杨玉环和二黑回来了。

  他想把自己的小伙伴介绍给姥姥姥爷,还想让大家欣赏他跳的交谊舞。

  进了院子他便大声嚷嚷:“姥姥,快给我倒杯水,我快渴死啦!”

  苗玉兰端着水瓢从灶间出来,刚要递过去,便看到了光头延安,以及跟他身量差不多的杨玉环。

  她忍不住跟闻声走出来的小闺女嘀咕:“你们咋把吉安打扮成这样啦?”

  项小羽:“……”

  这也太离谱了!

  “娘,你再好好看看!”她拉着洋娃娃似的杨玉环上前,“这哪是吉安呀?吉安前几天去省城参加围棋比赛了!这是他们的好朋友,叫杨玉环!小杨是从美国来的小客人,延安邀请她来咱们家一起玩的!”

  听说面前的娃是个美国孩子,苗玉兰犯愁道:“那这孩子得吃啥呀?我正包包子烙饼呢,她能吃吗?”

  “能,我给她吃过牛肉馅饼和猪肉馅饼,她都挺喜欢的。”杨玉环似乎不怎么挑食,什么都往嘴里送。

  头一次跟外国人打交道的苗玉兰又克制地瞧上两眼,低声问闺女:“那她能听懂咱说话不?”

  项小羽给两个娃喝了点水,扭头对亲娘说:“能听懂,她的南湾话说得可溜了。她爸爸祖籍是南湾的,妈妈是美国人。”

  苗玉兰恍然,作出一副“我很懂”的表情说:“哦哦,电视里讲过,她这种就是那什么,南美混血儿!”

第203章

  杨玉环的到来在瑶水村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这还是社员们第一次见到活的外国人呢!

  除了已过耄耋之年的张夫子有些见识, 其他人都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纷纷找借口来队长家看稀奇。

  南美混血儿跟双胞胎同岁, 苗玉兰怕村里人吓到孩子,便将人全部拦在了门外。

  然后端出不少好吃的招待国际小友人。

  杨玉环在瑶水村可谓是如鱼得水,与延安的姥姥交流起来畅通无阻,毫无障碍,小嘴一直不认生地叭叭叭。

  南湾话说得贼溜。

  本来家里有一个延安就已经很聒噪了,如今又来一个更能说的南美混血儿,再加上老项家的其他孩子, 吵得宋恂的太阳穴突突直跳。

  杨玉环虽然没来过农村, 但是对农村吃食来者不拒。苗玉兰原本只做了包子和烙饼, 但是为了招待外国小朋友, 愣是让老头子出海捞了不少鱼虾蟹回来。

  见她吃得实在太多了, 宋恂冒着得罪小朋友的风险, 将她手边的两只梭子蟹挪开了。

  “螃蟹吃多了容易拉肚子, 你要是喜欢, 一会儿叔叔给你装几只回家。”

  杨玉环似乎也觉得自己今天的食量不太淑女,张开占满汁水的十根手指头说:“我今天太饿了,刚才延安一直拉着我跳舞。”

  所以多吃点是正常的。

  宋恂笑着点头, 作出一副“你确实应该多补补”的表情, 给她夹了一点鱼肉。

  然而,千防万防还是没能防住,返程的吉普车刚开到半路,杨玉环就捂着肚子说想要上厕所。

  延安也凑热闹说想尿尿。

  宋恂只好把车停下,让他们去路边的小树林里方便。

  “走吧, 男女分开, ”项小羽拉着杨玉环往小树林深处走, “延安,你在旁边解决吧。”

  延安却不听话,生怕自己的屁屁被杨玉环偷看到,像个小媳妇似的夹着腿跑远了。

  尽量远离女生们的视线。

  宋恂:“……”

  他在车里等了将近十分钟,合计着延安也该回来了。

  这么久没回来,不会是需要手纸吧?

  他正想下车去看看情况,就从后视镜里看到了提着裤子跑回来的延安。

  延安嗖嗖跑过来,站在车外大喊:“爸爸,我在马路边捡到一个大袋子!”

  “嗯,”宋恂只以为是尿素袋子之类的,翻出军用水壶,倒水给他洗手,“洗了手赶紧上来,别乱捡垃圾。”

  “不是垃圾!”延安激动地嚷嚷,“袋子里有钱!可多啦!”

  他回想刚才看到的,猜测道:“估计得有好几千块呢!”

  宋恂只好下车,跟在儿子身后去了他刚才尿尿的地方。

  “你看,这么一大袋呢!”延安让爸爸去看躺在地上的麻袋,鼓鼓囊囊的,“我刚才抠开一点看了,里面都是五块钱!”

  宋恂顺着他打开的口子往里面瞅一眼,果然是一捆捆五元票面的钞票。

  这里的钱可不止几千块。

  “爸爸,咱们把麻袋撕开,看看里面有多少钱!”延安怂恿。

  “然后呢?”

  “然后就交给警察叔叔呀!”延安一边扒拉麻袋上的口子,一边哼唱道,“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我这次捡到好几千呐,比一分钱多多啦!”

  宋恂在他脑门上弹了一下,本想去了公安局再清点的,不过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的小孩实在是兴奋,非要让他赶紧倒出来数数。

  爷俩把麻袋提回车里,将一捆捆钞票倒出来清点,一共50捆,全是五元票面的,合计25万元。

  这会儿项小羽也带着小姑娘回来了,见到车里突然多出来这么多钱,忍不住“哇——”了一声,又赶紧捂住嘴。

  这年头家里有几千块存款就是有钱人了,万元户甚至是能登上报纸电视的。

  25万着实是一笔数额相当巨大的巨款了!

  杨玉环将脑袋探进来张望,见到麻袋下面写着字,便喃喃地念出来:“很行。”

  “那是银行啦!”延安有模有样地给小伙伴讲解,“银行就是半克的意思,存钱用的。这个麻袋里的钱就是银行丢的!”

  本来他们的车已经快要开进市区了,但是因为这一麻袋钱,宋恂只好将车调头,去了距离最近的南湾县公安局。

  因着是礼拜天傍晚,公安局只有三两个人在值班,见到两大两小提着一麻袋钞票进来。

  值班民警全都震惊了!

  这也太多了!

  宋恂事无巨细地描述了发现这包钞票的经过,并跟着民警同志重新清点了一遍麻袋里的钞票。

  几个民警先后跟宋恂握手,赞扬他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

  宋恂接受了民警的称赞后,刻意透露自己的身份:“我是海浦海洋渔业公司的党委书记,作为一名党员,这是我应该做的。”

  然后他又强调这些钱是孩子发现的,为了给孩子留个纪念,麻烦公安同志给他们出具一份25万现金的接收证明。

  宋恂心想,就当他是小人之心好了,这么多的钱交过来,绝不能不清不楚稀里糊涂的。

  几位公安同志很好说话,不但给他们出具了失物接收证明,还对宋恂保证,如果找到了失主,会给他往单位打电话告知的。

  一家人从公安局走出来,心情都很美妙,延安感觉自己干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整个人都神气十足。

  *

  杨玉环回家就将今天的见闻学给了自己的爸爸妈妈,详细问了经过的杨爸爸,这回对宋家人的人品更放心了,鼓励女儿可以多跟宋家的小朋友一起玩耍。

  于是,杨玉环往宋家跑得更勤了,几乎长在了宋家。

  不但她自己要来串门,有时候还要把她妈妈也带过来,顺便带一些她们自己做的蛋糕和水果派。

  项小羽应对讲南湾话的杨玉环还行,但应付说英语的杨万里就很吃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