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134章

作者:金面佛 标签: 年代文 复仇虐渣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苏珊一边说一边摇头。

  曹启龙在后排座位上暗自撇嘴。

  没想到那位北姑居然还跟周生有这层关系,难怪自以为是的让人讨厌。

  至于周生。

  曹启龙想摸自己的鼻子。自从香帅风靡大江南北之后,似乎男人都染上了摸鼻子的习惯,仿佛这样自己就变成了风流倜傥的盗帅楚留香。

  周生似乎也不简单啊。

  曹启龙是曹氏集团的太子爷,即便是个挂名角色,但只要他想打听,照样会有一堆人将消息送到他耳朵里。

  据说虎姑婆去年会决定投资海南的地皮,就是因为这位周生信誓旦旦说,海南即将建省。

  事实证明,他居然说对了。建省之后,海南的地皮果然一夜翻番,到现在还在往上涨。大家猛然间发现,海南也是块投资热土。

  这样神通广大的周生居然被虎姑婆弃若鄙履,可见虎姑婆难成大气候。过河拆桥,难以笼络真正得用的人才,是上位者的大忌。

  曹启龙眼皮微耷,一副惫懒无赖的模样,心中却暗暗思量: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将这步棋盘活呢。

  周秋萍还不知道曹总的弟弟和周良彬居然也算半个牢友。就是知道了,她又不是人家肚子里的蛔虫,还能猜到人家想干啥不成。

  眼下的问题来了,她一开始重点敲定的选择目标别墅被否了,下一步该买什么房呢?

  陈自强又带着周家母女陆续看了几个楼盘。没盖好的楼房永远让人心慌慌,加上没有样板房,即便有模型和沙盘,周高氏也瞧不出来好和坏。周秋萍自己也觉得不习惯。

  说实在的,如果购房者能选择,大家永远想要现房。

  谁知道卖家秀和买家秀之间是不是珠穆朗玛峰跟马里亚纳海沟的差距?

  最后别说周家人了,就是陈自强都被说的心慌手抖,感觉自己看中的房也挺不靠谱的。

  万一烂尾了呢?万一盖出来的房子奇形怪状呢。

  周家奶奶说的没错,真是没这规矩。

  连个样子都看不到,就让人掏钱买房。

  还当自己是国营商业的营业员呢,姿态这么傲慢。

  人家傲慢是因为奇货可居不愁销售,你们凭啥拽啊?

  一行人忙到天黑,返回老四家的小洋楼时,周高氏难掩羡慕:“最好还是像你家这样,自己盖楼房,打了多深的地基,用了什么材料,心里有数。”

  老四急着给人去放录像带,拿了块沓米饼一边走一边吃,随口回道:“想买地呀,布吉那边有地卖呢,荒郊野岭的,阿姨你要买吗?”

  周秋萍还没来得及追问,外面有人喊,老四就迫不及待地跑出去了:“来了来了,催什么催?晚看一分钟又不会死。”

  周高氏先摇头,荒郊野岭还是算了。到时候房子盖好了住进去,叫狼叼走了都不知道。

  陈自强笑得直拍腿:“那就麻烦了,人家拿出来卖的地肯定偏啊。好地都抓在手里拿出来拍卖呢。今年,啊,应该是去年了,拍了一块地。本来差不多1,200万就成交了,突然间冒出个公司叫万科,就是卖股票的那个万科,一口气抬价到2,000万。好家伙,一下子涨了2/3,简直不给人活路。我都等着看他后面房子得卖多贵才能把本钱收回来。”

  周秋萍笑了:“要是有万科的股票,也可以买。说不定以后很快会涨呢。”

  陈自强来了兴趣,追着问:“为什么?他家有什么独到的地方吗?”

  周秋萍张口就来:“你看他一开口将价格拉到了2,000万。原本放眼全国,谁都不知道万科是哪号。但深圳的土地拍卖是全国老百姓都关注的,尤其它一下子把价格拉着这么高,是送到记者笔端的爆点。谁写报道的时候,不重点提两句?这么一来的话,那就是现成的广告呀。”

  陈自强摇头:“那这广告的代价也太高了。电视上铺天盖地的打广告不过几十万而已。他这一开口就是800万,能打多少广告了。”

  周秋萍笑道:“放心吧,钱都花出去了,他家肯定会疯狂营销的,到时候股票价格肯定能上来。”

  万科盖房的水平如何她不知道,她家掌门人营销的水平她却清楚,这人很长一段时间恨不得天天挂在热搜榜上。

  陈自强虽然不接受周秋萍的解释,因为现在国内股市都是摸石头过河,谁也说不清楚是咋回事,更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那就买吧,反正对现在的大家来说,这些股票也就是名字上的区别。

  细微末节,不用过于关注。

  还是说重点吧,房子的事情怎么办?

  陈自强有些不好意思,领导交代他办的事没办好,对不起,每个月领的那42块钱兼职工资。

  周秋萍安慰他:“没事,又没有中介,已经麻烦你跑了这么多地方了。回头再看,这种事就是赶早不如赶巧。要说顺心,肯定是自己找人设计自己盖最顺心。可哪有事事顺心的事儿呢。”

  老四给人开了录像机,不耐烦自己从头盯到尾。香港电影就那样,一回两回新鲜,看久了烦,来来回回的拳头加枕头,没意思极了。

  他趁着录像播放的空隙,跑回来继续吃沓米饼,随口接话:“那你就买布吉的地好了,修好了住在村里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多自在。要是将来再拆迁,能补偿不少钱呢。”

  周高氏头个拒绝:“住在村里图什么?我们村还不够热闹吗?”

  陈自强解释:“她们要迁户口过来的,买了村里的地也派不上用场啊。”

  周秋萍却心动,索性追问:“布吉的地怎么回事,现在又是什么价钱?”

  买地盖房子她暂时没想过,大型商品房开发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复杂了。你买下地只是头一步,你还得拉起自己的人马,还要跟有资质的国有建筑公司合作,不然你根本进不了这个行当。而且这里面的水相当深,一不小心,你的钱打水漂不说,人也会陷进去。

  她想的是投资土地,等到海南地价彻底疯狂时,全国能开发商品房的地区地价势必也会闻风而动。如果那个时代出手,她肯定能赚不少。

  现在已经是198.9年了,距离那个时候不远。她也不用担心买了地迟迟不开发会被收回头。

  老四只是听自家远房叔叔说了句,听说一块地只要一万块。具体多大的地,地又是什么个情况,他完全没概念。

  反正他现在挣钱多,拿一万块出来玩玩也就是沙沙水。

  对上众人一言难尽的眼神,老四也难得不好意思了,赶紧保证:“我马上打电话问我叔叔。”

  结果电话过去,他不仅什么都没问到,还挨了一通骂。接电话的是他婶婶,他那死鬼叔叔又去赌钱了,这回还跑去了澳门赌,现在是死是活都不知道。买地,谁晓得地在哪里?

  老四被吼得耳朵疼,胆战心惊地挂了电话,才长舒一口气,半晌都只眨巴眼睛。

  周秋萍好心劝告他:“你先搞搞清楚到底有没有卖地这个事吧,亲兄弟也要明算账。”

  烂赌鬼和瘾君子一样,都是没底线可言的人,别说骗自家亲戚了,卖儿卖女的都不计其数。

  老四尴尬:“布吉那边有地卖是肯定的,就是具体情况我还要再打听。”

  周秋萍微微笑:“那你打听出结果了,可记得通知我一声。我相信你的投资眼光。记住,一定要在政府备案,私人交易可不成。”

  被信任的人打着哈哈,赶紧又拿了块沓米饼溜出去了。他不能离开的时间太长,不然还不知道那群人会怎么折腾呢。

  陈自强目送舍友离开,转过头却朝自己的上司摇头,认真地告诫她:“周经理,买地这事你要慎重,就是政府部门也不可尽信。”

  他不是张口就黑,而是去年深圳就闹出了轰动一时的首宗卖地收回案。

  这桩名为H404-5官司起因是深圳国土局在报纸上发布公告说要卖地,公告上说土地用途是商品宿舍楼和单身公寓。结果到了合同上,土地用途又变成了商品楼及单身公寓,而到了使用规则又注明是单身职工宿舍及公寓。

  有家公司按照公告上的商品宿舍楼及单身公寓的用途进行测算,以高出底价差不多七倍的一千七百多万高价拍下了这块地。结果交了50万定金后,签合同时,公司才赫然发现合同突然多了一份补充合同,表示已经将土地用途更改为单身职工宿舍及公寓。

  如此一来,公司肯定不干啊。按照这个用途搞开发,他们不仅一分钱不挣,还得倒贴六百多万,疯了他们才做这事。

  国土局那边以开拍致辞时曾口头更改了土地用途为由,认为拍卖有效,因对方没有及时交剩余的地价款,直接扣下了五十万的定金。

  如此一来,中拍的公司不仅赔了钱,还坏了名声。人家都认为他们没经济实力,是皮包公司。贷款给他们的银行提前追贷,准备跟他家接洽的港商也立刻打了退堂鼓。

  走投无路的公司就闹上了广东法院,豁出去打官司了。

  就是几十年后,“民告官”也需要巨大的勇气和不死也得脱层皮的思想准备,何况是八十年代呢。

  周高氏听得心惊肉跳,一叠声地念佛,赶紧表态:“这事可别沾。”

  五十万打了水漂不说,万一人家说你是刁民闹事,把你往大牢里一丢呢。

  周秋萍也无语,只能表示:“地还是能买的,就是得小心。”

  希望这官司能有个好结果吧,不然以后谁还敢相信政府公告啊。

  不过从这事来看,现在深圳的土地开发已经开始进入火爆阶段。那家倒霉的公司之所以愿意掏1700多万买地,就是因为深圳已经过了“分田分地”的白捡钱阶段,土地资源紧俏,才会这么迫不及待。

  周高氏叹气:“这要怎么小心,再小心都没用。我看啊,还是得买现成的房子。”

  问题又兜回了头,上哪儿找盖好了的商品房呢?

  陈自强又要积极做自我检讨。

  周秋萍笑着招呼大家吃晚饭:“行了,这种事本来就要碰运气。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说不定吃过饭睡一觉,明天房子就送到我们面前了呢。”

  这回还真让她说准了。

  第二天上午,他们逛完中英街,中午去西丽湖度假村的旋转餐厅吃饭时,碰上了陈自强的老师韩教授一家人过来游玩。

  双方干脆拼桌吃饭。

  大家一边看着窗外的湖光山色,一边品尝特色美食,一边闲聊,眼耳口鼻都没歇下。

  说到买房的话题,韩夫人突然间开口问:“你们想要什么样的房子呀?”

  周秋萍笑道:“起码3室1厅,最好带院子,不能太狭小,光线条件要好。周边配套设施要有,什么商场医院学校还有菜场都得有。”

  她最想住的还是成熟社区的大平层或者独栋的别墅。

  当真挑剔。

  没想到韩夫人居然双眼一亮,直接追问:“那你介不介意有人住过,不是新房?”

  “这无所谓,反正少不了重装修。但房子不能太老。”

  “不老不老。”韩夫人摇头,“我们单位的房子才盖了不到4年。”

  周秋萍惊讶:“您在房地产公司工作吗?”

  韩教授笑了起来:“不是,房子是他们单位的宿舍。”

第137章 买房迁户口

  原来深圳特区成立以后, 设置了一堆机关企事业单位。招牌挂上去,人得从内地动员过来。

  这么多人来了深圳,总不能睡在大马路上吧。单位得给他们解决住房问题, 于是买了不少楼给职工当宿舍。

  一开始这事儿挺好, 到后面问题就越来越多。

  80年代公家分房分的是居住权,每个月还得给单位交房租。但这房租特便宜, 一平方米1到2毛, 大部分单位都取一毛。

  这就意味着,你从单位租一套实际使用面积为50平方米的住房,你只需要每个月交5块钱。

  深圳的工资本来就比内地高两三倍。5块钱对大部分职工家庭来说压根不算什么。

  于是夫妻双方都有单位,单位都给分房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两口子各拿一套,多吃多占。

  对此, 周秋萍非常理解。这么大的便宜, 换成她也少不得会去占。这时代的低工资本来就是和高福利捆绑在一起的。况且大家都这样啊, 你手上多一套房,来个亲戚朋友都不用安排人住旅馆了, 多方便。

  时间一长, 政府也觉得这事儿不行。所以去年启动房改的时候, 他们就引导职工买下自己的承租房。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将房租一下子上调为每月每平方米2.06元。这就意味着职工如果不买下产权的话,同样50平方米的房子, 每个月房租就得掏100来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