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347章

作者:金面佛 标签: 年代文 复仇虐渣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周秋萍坐上飞机以后,下意识地抬头,惊奇地发现可居然可以通过弹孔看到外面的天空。

  这个发现让她瞬间就激动了,她开始和曹敏莉一道担忧,要是下大雨的话,这机舱里是不是会漏雨啊?

  然后她们讨论的话题就变成了飞机到底飞在云层的上方还是下方,雨水究竟是从哪儿来的?

  曹敏莉坐了多少次飞机?而且是妥妥的名校海归高材生,这应该在她的知识体系范围内。

  但是当她瞧见机舱中除了自己一行二十多人和行李之外,居然还有一笼笼的鸡鸭,她的大脑就彻底停止思考了。

  为什么军用飞机会装这些呀?她完全理解不能。

  但是后面的行程让他们都感激幸亏机舱里装了这些鸡鸭,好歹能够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妈呀,这飞机开的实在太考验人性了,让人简直怀疑司机其实是孙悟空转世,把飞机当成翻筋斗云在开。

  这架经历过枪林弹雨,很可能年龄比他们更大的飞机一会儿在空中摇摇摆摆,仿佛在海面上颠簸,一会儿引擎发出轰隆隆的怪声,搞得人心惊肉跳,总怀疑飞机没办法坚持到目的地。

  像是为了打消他们的怀疑,直接变成肯定。两侧机翼还冒出了白烟,就跟被炮.弹打中了似的。

  在场所有的人,包括卢振军和张国富都面色凝重。周秋萍有心想问问,一张嘴差点没吐出来。

  她坐过这么多趟飞机,头回发现自己好像还晕机。

  妈呀,于是整个飞行的后半程就变成了她和呕吐的欲望做斗争。因为她压根就没看见卫生间,也根本不敢起身过去呕吐。她担心但凡她动弹一下,就能直接趴到鸡笼上去。

  曹敏莉少女时代冲过浪,到今天也热爱极限运动,倒是适应能力极强,从头到尾镇定自若。

  他这种淡定反而赢得了飞行员的赞赏,后者还回过头来跟她聊天:“你这位女同志厉害,可以当飞行员。”

  卢振军忍无可忍:“好好开你的飞机!”

  飞行员笑嘻嘻的:“首长你别担心,很快很快,一会儿就到。”

  周秋萍听了好想砍人啊,大哥,这话你好久之前就说过一次了。你的一会儿究竟是多长时间?

  呕!

  她为什么要想不开,跑来坐军用飞机呀。

  呕!

  部队真的好穷啊,这种抬头可以从弹孔里看到天空的老爷货居然还在服役,可想而知部队穷到了什么份上。

  苍天啊,该退役的是飞机不是她呀,她一点也不想跟随飞机功成身退。

  周秋萍不知道听飞行员说了多少次一会儿就到,就在她感觉自己要挂了的时候,飞行员终于说了一声:“我要下降了啊,各位首长请做好准备。”

  周秋萍才是第一次坐军用机,下降时应该好好感受一下这不一样的风景,可惜她已经头晕眼花,只期待飞机赶紧降落,她好冲出去大吐特吐。

  结果等到飞机真的降落在地上,她连站都站不起来,就这么跌跌撞撞,像只喝醉酒的螃蟹一样东摇西摆。

  还是曹敏莉和苏珊一左一右,架着她出去的。

  一出机舱门,她脑海里的那根弦终于断了,直接扶着飞机就开始吐。吐到后面吐无可吐,连黄水都跑出来了。

  可怜这时代连矿泉水都没有,还是曹敏莉拿自己保温杯里的茶水给她漱的口。

  卢振军有点担忧:“要不要先去招待所住下?明天再去找老白吧。”

  如果不是搭乘军用机的话,他们起码得三天三夜后才能抵达乌鲁木齐。

  周秋萍摆摆手,摇摇晃晃站起身,情绪已经镇定:“没事儿,动一动转移注意力才好,不然我会更难受。”

  张国富看她的样子,相当怀疑:“你现在还能坐汽车吗?不如咱们坐个马车溜溜哒哒地走吧。”

  乌鲁木齐街头有不少六棍马车,周秋萍上次来的时候坐过。

  但这会儿她可不想,因为冷啊,现在的乌鲁木齐已经入冬了,一缓过神来,她就觉得寒风萧萧,只差飞雪飘零。

  曹敏莉和苏珊也感受到了寒意,也不想啥体面了,赶紧在停机坪就拉开了箱子,将高女士事先给她们准备的皮袄都翻了出来。

  哎哟,真暖和,虽然这个式样一言难尽,但架不住穿在身上暖融融的呀。

  老陆事先联系过这边,飞机停下没多久,很快就来了两辆车。

  货车是为了运送鸡鸭,级别高的让周秋萍怀疑它们其实是种禽,所以才这么隆重的待遇。

  客车是为了运他们,把人先送去招待所,好放下行李。

  上了车之后,周秋萍的脸色又白了。可诡异的是车子开着开着,她居然缓过劲了,反而没之前那么难受。

  到了招待所,秋萍看到人家有酸奶卖,还瞬间嘴馋了,愣是要了一碗酸奶自己加上无花果干和葡萄干还有核桃仁一道吃。

  曹敏莉和苏珊也来了兴趣,同样一人一碗酸奶,好像刚才完全没经历过飞机惊魂。

  倒是前面表现的镇定自若的男同志们,这会儿却一个个都表示没胃口,谢绝了酸奶的邀请。

  严重叫女同志们怀疑他们其实是强弩之末,全是硬撑着的。

  三人吃完酸奶也没耽误时间,只简单归置了下行李,就跟着大部队出发。这回他们没好意思再麻烦人家的车子,而是直接去坐了公交车。

  乌鲁木齐日照时间长,即便到了10月下旬,下午六点多钟外面还是亮堂堂的。

  老白正站在门口吼着嗓子喊大哥大呢,瞧见这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而来,顿时惊的手里花了好几万才弄到手的黑疙瘩都差点掉地上。

  “我的妈呀,政委,你这架势可不小啊。”

  得亏他们自己解决了住宿问题,不然他还真害怕在旁边的旅馆突然间订不到这么多房间。

  卢振军朝他伸出手,跟他握了握,眼睛四下梭巡一圈,赞叹了句:“这儿可真热闹。”

  人头攒动,挤挤挨挨。跟他从小受的教育里面新疆地广人稀的概念,完全不同。

  老白哈哈笑,语气难掩自豪:“人多,真多,等到晚上天黑了,吃过晚饭来逛街的人更多。”

  周秋萍惊讶,试探着问:“你们这儿没戒严吗?”

  “戒严啥呀。”老白不以为意,“反正对我们没啥影响。走吧,好歹进去坐坐喝杯茶。”

  周秋萍看这人山人海的架势,立刻摇头:“算了,你还是先带我们去看看地方吧。趁着天没黑,好歹我们还知道是啥模样。”

  老白有点为难:“大家伙儿一块去吗?那车可能坐不下。”

  现在他有两辆车,大货车肯定动不了,到处运货呢。能动用的就是一辆小货车,刨除他自己这位司机之外,最多也就坐10个人。

  张国富点了点人头:“你们几个跟我们走,你们几个就在市场里逛逛,看看行情。”

  这一趟出来他特地多带了不少人,倒不是做好了立刻开工的打算,而是到了生地方,他们要跟人谈判买土地投资盖市场,人要少的话,很容易被欺负。

  他领着来乌鲁木齐的,都是精兵强将。

  老白放下心来,亲自开着货车带大家上路,一边开车一边介绍情况:“时间太紧了,我只找了两个地方可能还凑合。一个是家木材厂,这两年越过越不行,现在已经停产好几个月了。工厂不介意卖房卖地,但有个要求,他们要求安置职工的工作。另外一个是石锁厂,情况也差不多,卖房卖地都没事,得管员工的工作。”

  这也是八.九十年代国营单位的特点,员工以单位为家,单位就得管人家以后的出路。

  正因为如此,所以好多停产的单位虽然因为地价持续飞涨,实际持有资产相当可观却无法变现,买地的人只想买地,可不愿意接受对方员工这么大一包袱。

  卢振军慢条斯理地问:“他们的职工都是什么情况?大概什么年纪?又各自是什么工种?”

  老白愣住了,嘿嘿干笑:“政委,你这不是为难我吗?我哪晓得这么清楚。”

  卢振军调侃他:“我看你是忙着挣钱,顾不上这点小事儿吧。”

  老白矢口否认:“这怎么可能?政委,在我心中,您的事儿都是大事儿。”

  张国富笑骂了他一句:“你这家伙,光嘴上花花。”

  老白趁机叫苦:“哎哟,我的哥哥,你就会挤兑我。我这也是没办法,我真恨不得把自己劈成几瓣用,三头六臂都抵不上。”

  卢振军若有所思:“你这生意够好的呀,怎么不多请几个人?”

  “哦哟,政委啊,这真请不了人顶上。我实话实说吧,现在新华市场的铺面我都已经顾不上管了,全是我老婆带人忙。但是外贸生意,必须得我出面。这么说吧,阿拉伯人不跟女同志打交道,只能我去跟他们谈。”

  周秋萍惊讶不已:“你都跟阿拉伯人做上生意了,哎哟,可以呀,都到中东了,你还真是做遍全世界的生意。我还以为你只跟苏联加盟国家来往呢。”

  “嘿!都是朋友介绍朋友过来的。一开始我是跟苏联人做买卖,但我这边有货的消息很快就传出去了。之前我不是有巴基斯坦的客户吗,卖衣服的时候。听到我这有货,也要找上门来了。喀什那边同行也找我。他们把东西卖到印巴那边。他们那边都是一个圈子的,阿拉伯人就找过来了啊。送上门的生意,我总不能往外面推吧。”

  曹敏莉听了都来了兴趣:“这边这么热闹吗?”

  在她的既往印象里,新疆就是找棉花长瓜果的地方,以农业生产为主,没想到贸易也这么发达。

  老白狂点头:“那当然,新疆是个好地方,真的。我们那边穷山恶水没有田,从小就跟着大人出门做生意。有往新疆来,也有去深圳。留在新疆发展的挣钱不比深圳少。”

  他滔滔不绝,“哎呀呀,我也是做了这门买卖之后才知道世界有多大,前面的路有多宽广。不说中东和中亚,就说东欧吧,别看他们现在政治上闹腾得厉害,经济上真是闭着眼睛赚钱。”

  周秋萍心念微动,追着问:“东欧现在很来钱吗?”

  “来钱,超级来钱。”老白唾沫横飞,语气难掩羡慕,“我这么说吧,你坐火车从京城出发,经过莫斯科抵达布达佩斯,对,就是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我的老天爷啊,你上车的时候一包口香糖卖一卢布,等你坐几站车,又变成了10卢布,到下火车的时候,你一包货就变成一包现金了。10倍20倍的赚钱,你说是不是跟捡钱一样?”

  苏珊难以置信:“利润这么高啊?”

  虽然她知道香港货流入大陆市场很挣钱,但在她的印象中匈牙利没那么穷。毕竟也是欧洲国家。

  老白十分笃定:“那当然,东欧的轻工业都不怎么样,什么东西都缺。现在好多人一边旅游一边走私,靠这个挣钱呢。物以稀为贵,我这么跟你打比方吧。就说咱们新疆,刚解放的那会儿真是啥都没有,东西贵到什么程度?一块砖茶,就一块砖茶,你得拿一头羊来换。一匹布,这是种普通的布啊,3000~6000斤小麦。洋火知道吧?就是火柴,一盒火柴能换一公斤羊毛。锄地的那种坎土曼,一把就是400斤小麦。你说这地方那会儿一亩地能产多少小麦?”

  苏珊目瞪口呆,半晌才点头:“那你可真是发大财了。也别换小麦了,直接换羊毛,我们可以收购做加工。”

  老白哈哈大笑,作为把新疆当成第二个故乡的外乡人,难掩自豪的语气:“现在可不行喽,几十年,好多内地的工厂都搬迁进来了,还有好些派人过来援建。现在新疆火柴根本不稀奇,你上哪儿换一公斤羊毛?人家不把你当成骗子才怪呢。”

  作者有话说:

  贴一点写文的时候我查到的资料。

  如果时间退回到1949年那时的新疆工业基础极其薄弱,使用机器生产的企业仅有 14 个,而且规模很小,其他大部分为手工作坊或手工工厂,全部职工人数不过 1100人。

  全疆没有一寸铁路,只有几条简单的公路,交通运输依靠骆驼、毛驴驮运。

  当时的新疆连各族人民的一些必须的生产生活资料也生产不出来,很多生活必须产品都需要从苏联和内地经过长途跋涉才能运输进疆。

  一把坎土曼要近 200 公斤小麦交换,一块砖茶要换1只绵羊,一匹平纹布要换1500~3000公斤小麦,一盒火柴要换一公斤羊毛。

  农牧民耕地使用的是二牛抬的木梨,平均每 5 户人家才有一把砍土曼,3 户人家才有一把镰刀,两块大洋才能换一斤苏联运来的铁。甚至打马掌用的铁料,也要从苏联或者关内购买贩运。

  这就是当时因为新疆工业落后,新疆人民生活的真实的写照。

  1951年2月5日王.震在六军党代表会议上作的 《驻疆解放军斗争方针与任务 》的报告中指出“我们计划三年内完成与修建 20万公顷水利工程,今年计划修建几个电厂、纺纱厂、汽车修理厂、中苏石油公司、有色金属公司、军事院校、市政马路及修建新藏公路和其它省道、国道公路及修建营房等工程。”

  ?

  根据这一讲话精神,新疆军区制定了两个三年经济建设计划 (1950~1955年 )计划中提出在工业方面从重工业的钢铁、水泥、电力以及急需的轻工业如纺织、面粉、制糖等方面做起,为今后工业建设打下基础,进而逐步发展新疆工业。

  但发展新疆本地的现代工业体系,一离不开资金,二离不开外部力量的支援。

  资金方面除了中央投资一部分外,主要来源于驻疆人民解放军的资金积累。首先驻疆人民解放军将节省下来的军费用于创办现代工业。

  ?

  当时,部队指战员的生活非常艰苦,伙食标准很低,每人每天粮食一斤多一点,菜金不到2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