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夫人打断腿后我重生了 第166章

作者:猗凡 标签: 爽文 重生 欢喜冤家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梅梅的眼泪又要落下来,她抬起袖子胡乱擦了下,“没事儿,大黄转世投胎去了,说不定下辈子它就转世做了人,还来我们清风山庄。”

  “大家伙儿都散了吧。散了吧。天冷,别冻着孩子。”

  谢无苔让了让,他的身后有人抬着一口小棺材。棺材是上好的红木,雕了福寿花,看来早就准备了,很是用心。

  梅梅眼泪还在流,嘴角扯了下,在笑,“我和大娘子已经将大黄给埋啦,就埋在院子里的一棵老梅树下。大黄应该很喜欢那里。大家伙都散了吧,该干嘛干嘛去。大娘子说了,生与死本是自然,平常心就好,不必太难过。”她挥手,转身又要回去。

  勋哥儿站在人前,少年人抽条,又高又瘦,眉眼显出锋锐来,梅梅却没注意到他。他情急之下叫了声,“梅梅!”

  梅梅看见他很是欢喜,不过悲伤的情绪压倒了一切,她说:“勋哥儿你也回来啦!太好了!明儿我就去找你玩。回见!”言毕,匆匆关了门。

  谢无苔从这件事上也不知得了怎样的启发,转身靠门站着,面对大家,激.情演说了一番,大意是让大家在活着的时候要彼此爱护包容珍惜,别等死了再孝子贤孙似的大哭大嚎,那是做给活人看的,死人没落下半点实惠,没意义。说着他率先解下腰间的白布,说:“咱们听大当家的,都散了吧,往后的日子都相亲相爱的好好的活。”

  梅梅关了门后没急着离开,倒将谢无苔的话听了个完全,她蹙了蹙眉,一抬眼刚好看到叶善站在她对面,她挖了身后一眼,转过脸说:“我觉得谢叔是在指桑骂槐的骂我。”

  她声音不小,谢无苔听见了,身子一僵,转回头冲着门缝大声说:“我没说你。大黄没了,你哭你难过是真情流露。我是有感而发,稍微发散多说了几句,你别多想!”

  梅梅当然不会多想,她心直口快,哼了一声就揭过去了。

  刚刚停下的雪又下了起来,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

  很快,将梅花树下那块翻动的新土遮盖,和周遭的白连成一片。仿佛地下不曾掩埋着什么,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唯有那不平整的凸起,略略显示它的不寻常。

  梅梅转了个身从她的卧房出来,手里抱着一个皮革缝制的球,已经很破很旧了,上头都是牙印,是大黄生前最爱的玩具。梅梅抱着它又哭了,说:“刚才忘了把这个也一起埋了,大黄最喜欢了。”

  叶善:“你可以刨开土,再埋进去。”

  梅梅的哭声卡在喉咙里,“可是,老人们都说入土为安了,我这样做会不会让大黄的灵魂不得安宁?”

  叶善没什么情绪道:“要是我的话,不喜欢被埋在土里,哪天醒来挖出来还费事。”她的记忆是混沌的,只有极端的情况才会忆起死前种种,轮回让她神经质,死亡让她麻木。

  梅梅盯着她看了好一会,忽然道:“大娘子,大黄死了你不难过吗?你一滴泪都没流。”

  叶善倏忽笑了下,很轻,“不难过。”

  梅梅:“可是大黄很喜欢你啊,它知道自己要死了,这些日子才总在你身边,哪儿也不去,最后的时光它也想伴着你。”

  叶善:“我只听说过家犬要死的时候都会避开主人,找个没人的角落默默死去,为的就是怕主人难过。没听说过还特意死在主人跟前的。”

  梅梅也听老人说过类似的话,沉默片刻,双眼闪着亮光道:“因为待在大娘子身边安心啊!就算是死亡也变得不那么可怕了!将来我要是快死了,爬我也要爬到大娘子身边。”

  面无表情的脸一寸寸龟裂,像面具碎裂,那一瞬叶善身上气息陡变,眼底的黑暗似能吞噬一切。垂在身侧的手蜷曲成爪。

  梅梅抱着鞠,垂着头,一声叹息,无限感激,“大娘子,我和大黄都要感激你,没有你兴许我们早就死了,生前没享过一天福,死也死的凄惨孤独。我知道的,大黄就算死了,也是知足的,它肯定是很幸福的死去,没有一点遗憾。我抱着大黄的尸体,我看得出来,它很安详。谢谢你大娘子,我知道的,大黄死了你肯定难过,只是我大哭大嚎,你是怕我难过才故作坚强。其实没关系的,我已经是大姑娘了,再不是胆小怕事的小女孩子了,你要是难过伤心也可以哭出来,大声的哭,像我一样,哭出来就好受了。就像现在,哭过后,再提起大黄,我已经不觉得太难以接受了,我想我明天就能找勋哥儿玩了,生活照旧。谢叔说得对,因为生前无愧,死后才没遗憾。我和大黄是好朋友,它活着的时候我们一直很好,所以我送了它一程,哭过了,也就没事了。大娘子,你要是难过,你也哭出……”

  “啊呀!”

  梅梅正抒发感情呢,谁知后背忽然挨了一脚,整个的往前扑去,她急忙调整身形,还是一跟头载到院子里的积雪上,打了个滚,看见房门嘭一声关上。她揉了揉撞疼的胳膊肘,莫名其妙。

  叶善眼底的黑色缠绕,像是不得开解的怨气,急切的凶残的想要吞噬什么。

  人人都要依靠她,人人都要死在她面前,把死亡的恐惧展现给她,把生的绝望留给她。凭什么?他们凭什么?

  这世上谁人能做她的依靠?谁人能承载她的孤独?

  她砸碎了花瓶,劈断了桌子。恍惚中,她又觉得这番诘问有些耳熟,似乎听谁说过。这些她不曾宣之于口的幽怨。

  啊,想起来了,是他了。

  他说,从今后,他来做她的依靠,他将倾尽一生相伴左右。他说,只要他活一天,绝不让她感到孤单。

  一点怪异的感觉在心口蔓延,像是火星在心口燃烧,这点火在经过短暂的酝酿之后,腾一下,火光漫天,点燃了她的四肢百骸,她感到愤怒,一种无法言说的愤怒冲撞她的神智,燃烧她的冷静。

  他骗了她,他该死!

  她压下了那一瞬想掐死梅梅的冲动。这一刻,来势汹汹的怒火却要将顾诚置于死地。

  淡薄烟消云散。

  理智荡然无存。

  **

  一年四季,各有各的忙碌。

  到了年底,一个轮回,没了农事忙碌,人们也绝不叫自己闲着。譬如这大年小节,采买宰杀。年底了,也是清算的好时节,要账的还钱的收租子的都赶到了一起。

  官府也是忙得不可开交,为这一年的忙忙碌碌有个交代,还要为来年的筹划列出个章程。归纳整理,书写入档,零零总总。

  也有那平日就兢兢业业,日忙夜忙的,年底倒是清闲了许多。每日里点个卯,或者干脆不来,让同僚帮忙顶着,去做些别的有意思的事。

  年底也是说亲的好时节,先头有中意想头的,只等着年节里真的清闲下来了,互相走动,或撩一眼或见上一面,若是能说上几句那就再好不过了。

  而这些忙忙碌碌中,顾家的门庭尤其的热闹。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6-22 22:00:20~2022-06-23 14:55: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花開半夏夢醒花落、、23381239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52章

  临安城的暗潮汹涌自李恩继位后就没有停歇过。

  顾家处在风口浪尖,无数双眼睛盯着,背后议论着,还有暗暗搞小动作的,只等时机到来取而代之。

  顾诚新婚,感情冲昏了头脑,卸了一身职务,带着妻子游山玩水。他那样的潇洒快活落在顾家敌对势力的眼里就是:顾家竖子太猖狂!

  心思不正的人总喜欢以己度人,把顾家想象成大权独揽,顾家子得意忘形。“君子无罪怀璧其罪”大概就是这种道理了。无论你做什么怎么做都是错!

  后来顾诚自梁国回来,先头叫人看不上眼的不思进取忽然就头悬梁锥刺股的日夜勤勉扎根官府衙门了。一个衙门的事总是有限的,但事情也可能是相互关联的,对于一个寄情于公务的人来说,却恨不得拔出萝卜连着须。顺手削削减减,将周边的事也给解决了,最好每天都想着这些事儿,越烦心越好,就不用去想别的事了。

  弹劾的奏章雪片一样的往皇帝的案上飞。立志要做一代贤君的皇帝遇上一个比他还卷的臣子,皇帝的心里没有大臣们危言耸听的“被夺权”的恐慌,只有被刺激到的斗志。撸起袖子加油干,比比谁更卷。更何况还有一个梦想名流青史的何不忆。三光棍凑在一起,每天搅动的朝堂不得安宁。

  那些想养老混日子的也被迫卷了起来,私下里无不怨声载道,叫苦不迭。可抱怨归抱怨,谁也不敢撂挑子不干。因为之前就有臣子这么干过,口口声声这事儿做不了,爱谁干谁干去,若是再强逼,他就辞官。他仗着资历老,自以为没谁能接手这烂摊子。不仅如此,他还鼓动同僚使绊子一起罢官相胁。事儿确实不容易,要推进起来属实费心费力。老油条心里想的美,就算不能逼得上头停手,至少也会妥协一二——要求不要那么高,时间不要那么紧。他们是人不是骡子。

  怎么说呢?有时候啊,这人啦,真不能将自己想得太重要。

  顾大人对这句话深有体会,情伤让他对自我评价降至最低。他是这样的脑子转不过来弯,愤世嫉俗,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得罪人。

  行吧,你不干是吧?好,我来干!

  卷王亲自出马,白天黑夜,一边捋顺推进,一边物色人选。

  等一切进入正轨,那些倚老卖老的想看顾大人笑话,不想自己腾出的位置已有了人。这世上多的是想干官家差事的人,你不干,自有人前仆后继。人都是这样,懒散惯了,再要干点正常的活,就会觉得有各种难处,各种不情愿,殊不知你嫌弃的正是旁人求而不得的。

  老油条对此傻了眼,后悔不已,先前梗着脖子推三阻四,真到失去了,又悔不当初,出钱出力求人情,只怕真丢了差事。

  可这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你的位置已经有了人,至于你,当初大放厥词,既那么厉害,哪逍遥就哪里待着吧!

  顾诚对类似这样的结果总是既欣慰又难过。看,果然不是没你不行吧?你不是这世上的独一份,她离了你照样能好好的活。你呢?

  他自虐般,明明不相干的事却总要联系到一处,以此来伤自己的心。

  他不清楚这样的情况要持续多久。据说时间能治愈一切,刚开始大概都是这样子,他等着,等着自己好起来的那一天。

  可心里又不愿意真的忘情,仿佛真到那时候自己就不是自己了。一想到有一天他真的忘了这段情,变得麻木不在乎,他心里又感到一阵茫然的痛苦,一抽一抽的。

  一个人想法多,忽悲忽喜,就容易喜怒无常。他自己都处在糟糕的情绪中,更不可能去在乎他人的想法。

  喜怒无常也就罢了,自我认知的降低,让他对外在形象也变得无所谓。蓄了须,整日里阴着一张死人脸。阴阳怪气,脾气大。

  敌对势力暗搓搓的低语,呔!顾家终于露出真面目了。瞧顾诚那一副权臣打扮!

  相比而言,先前不受待见的老顾国公反而可爱了起来。

  背后议论归背后议论,但面儿上的巴结讨好谁都不能输了谁。

  这不,顾诚和少夫人分开的事已不是什么秘密,传言很多,最让反对派信服的是,顾诚一开始就不是真心求娶,而是为了掩盖他的狼子野心,三年多扮作一副有妻万事足的模样,不过是扮猪吃老虎。如今一朝露出真面目,连遮羞布都不要了。然而私下里骂的越凶,面上越是逢迎讨好,生怕落了人后。各自回家划拉着族中小辈,挑挑拣拣的又往顾家女性长辈跟前送。

  谁不想结了顾家的这门亲事,从此身后有依仗,官运亨通,平步青云!

  皇帝那边?哼,也不知被顾家灌了什么迷魂汤,都听姓顾的!都听他们的!哼!

  而女眷们私下里又流传着怎样的谣言呢?

  顾少夫人死啦!

  死于意外,恶疾,凶杀……

  总之就是不在了。

  长眼睛没?瞧见顾大人那副憔悴不堪的模样了吗?

  真叫人心疼啊。

  姑娘们那腔柔情爆发,恨不能以身相替,抚慰顾大人那颗孤寂受伤的心。

  男人们想结下这门姻亲,为着官职仕途家族荣耀,女孩子们早先就被顾诚的爱妻人设掳了芳心,顾大人风采迷人,便是继室,无儿无女的,嫁过去同那原配又有何区别?

  于是,临近年末,顾家的热闹可想而知。

  作为顾家长辈,自是希望儿孙都过的好,孩子不幸福,心疼的先是至亲。

  顾老太太琢磨着,顾诚这驴劲儿估计还有不少日子才消停,她不急着劝,省的撞上去,祖孙俩个都不落好。至于叶善那,她每每想亲自过去清风山一趟,又打消了主意。

  那丫头是不同寻常的,她从来没看透过她,老太太时常觉得她是招人心疼的,又扪心自问,自己和普通人一样,畏惧她。

  若她是真心想离开顾诚,老太太晓得自己肯定是劝不动她。她面上软如棉,实则心坚如铁。

  叶善和顾诚成婚三四年,老太太连想抱重孙都不敢和叶善提。她面上装作老糊涂,实则心里门儿清,她的孙儿不能生?怕是有人不想生。偌大的顾府冷冷清清,她时常告诉自己,自个与那些狭隘的老太太是不同的,她见多识广,心胸广阔,她不会掺和晚辈的事,不会叫自己的私心搅合的小夫妻过不好。她也不是那等迂腐守旧的人,成天的香火传人,将人一辈子的价值就看重在生孩子上。可是当别的老太太小妇人抱着孩子在她跟前转悠,她总忍不住往那孩子身上瞧,瞧着瞧着生出些许羡慕,又过一会,竟又演变成了恼怒。她晓得,她是嫉妒了。

  她想抱重孙儿,不论男女,想听到孩子甜甜的叫她曾祖母,想拿出自己的私房宝贝哄孩子玩儿。她知道她的那些宝贝儿孙们都不稀罕了,她又做不了真大方的谁人都给。小孩子需要人照顾,谁人对他好,他就热乎谁跟谁亲。就像顾诚小时候,闯了祸了要找祖母,他爹揍他,他也大呼小叫的找祖母。一头栽进祖母的怀里寻求庇护,怎么撕都撕不开。

  老太太心里明白,她年岁大了,越来越依赖旁人照顾,可她不想承认自己是个老废物,她也希望被人需要,想照顾人。

  她想看着自己血脉的延续,看着重孙儿慢慢的长大,孩子身上的朝气欢笑能一扫她身上的老气。

  她说不清,叶善离开了顾诚是好是坏。人老了总容易相信缘分。有缘天涯海角也能聚头,无缘强按头也只会是一对怨偶。所以,相对于顾夫人的愁眉苦脸,老太太要淡定的多。因为年轻,有足够的时间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因为年轻,也能及时回头。她不掺和,不多嘴多言扰乱孙子的思想。

  然而,老人家想事总是比较周全。这些日子以来,夫人小姐们时常来顾府拜访,或盛情相邀她们过府一叙。老太太若是身体便利,心情也不坏,便不拒绝。她心里知道她们什么意思。她不会答应什么,也不会表现出什么,不会给人希望,也不会严词拒绝。她总是留神观察人家青春貌美的小姐。她心里告诉自己不要掺和顾诚和叶善的事,但她总要做两手打算,若是俩人真的再无可能,顾诚也过了心里那道坎,将来再论婚嫁,她心里至少也有个数。老太太相信,在刚好的时间遇到刚好的人,那便是缘分。

  时间眨眼便到了除夕。皇宫设宴,邀文武百官携家眷文华殿君臣同乐。

  皇帝未婚,何大人未婚,顾大人丧妻,各级勋贵官员们揣着小心思,女眷们各个拿出了珍藏,打扮的那叫一个争奇斗艳。

  何不忆喜欢热闹,也喜欢看女孩子们打扮的花枝招展。老风.流鬼了,虽不会对良家女子胡乱动手,可并不妨碍他欣赏美。相对于顾诚的全程黑脸自斟自饮,何不忆就觉得他这不解风情的样儿太讨人嫌了。

  何不忆并不为顾诚和叶善分开感到任何不适,在他心里这是早晚的事,剃头挑子一头热从未听说过长久。倒是挚友在朝堂上搅动风云让他感到心头发热。果然,男人一旦专注仕途,身上都发光。奈何这样的光芒持续并没太久何不忆就看到这光芒背后的憔悴和日渐消瘦。

  身为挚友,何不忆不愿看到顾诚阴沉冷郁背后的萎靡不振。那个活力四射充满生命力的顾诚才是他熟悉的友人。见他这样,何不忆心里就免不了要怨怪叶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