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仙女人设,纵横诸国 第53章

作者:朱万贯 标签: 穿越重生

  说完,桓珩松开扶着仲农的手,向后退了一大步,双手交叠,对仲农垂首一揖。

  和预想的不喜生怒,甚至重罚并不同,桓珩郑重的行为着实让仲农措手不及,甚至有些迷茫,以至于他在桓珩这一揖后,没能及时作出回应。

  直到桓珩重新抬首,仲农才犹如大梦初醒,反应过来,自己竟硬生生的受了一个大国公子的一揖,而未回礼。

  仲农乃是农家弟子,认为即便是王孙贵族,也应当亲自劳作,加上时代限制,作为士人出身,他们对王侯的敬畏并不如后世,可是面对桓珩这样慎而又慎的举止,也叫仲农难得生出了些惶恐与自责。

  他连忙深垂腰身,“仲农何德何能,能得公子如此相待。仲农先前疏忽大意,险些将神鸟衔来的种子悉数……”

  仲农一脸愧疚,然而还没等他说完,就被桓珩握住手肘扶起。

  桓珩道:“若非先生,泱泱满田的种子,如何能长成?

  圣人尚且有疏忽,何况先生。

  先生何罪之有?若有,也是珩未能及时归卫,妥善为先生处理田间事宜,偌大的田地,尽皆系先生之手。如若珩早日着人前来相助先生,四时巡查,自不会有今日之祸。

  如此观之,乃是珩的过错。”

  桓珩不愧是在无人庇佑时,尚且能在波谲云诡的卫王宫中平安活下来的人。当他想要礼贤下士时,言语情真意切,熨贴人心,叫仲农情绪激昂,完全为之折服。

  待桓珩安慰完仲农,又好一番畅谈后,才带着桯俨离去。

  在将至王宫时,桓珩突然对桯俨道:“先生觉得,仲农来日为我卫国的大司农如何?”

  桯俨一愣,但还是很快作出回答,“窃以为,甚好。

  仲农此人乃是农家弟子,学识深厚,在诸侯国间也颇有贤名。若非与闵齐有师徒之源,恐怕闵氏一族,尚且留不下他。

  虽性情有些迂,过于至情至性,但不擅弄权,又不惧公卿,若为大司农,当不会与贵族望姓沆瀣一气。”

  桓珩微微颔首,“先生所思,与珩甚为相近。”

  照常夸赞了桯俨一番,拉近了君臣的情谊后,一直到桓珩入王宫之内,都未曾再与桯俨言说过半句。

  并非是桓珩突然间不喜桯俨了,他单纯只是将心思悉数落在了另一个人身上。若非是怕自己表现得太过明显,许久未见,他只想快些见到那人。

  但正如宋国的前车之鉴,没有人会看好王侯与神女。

  哪怕仅仅是藏在心中,不曾表露的思慕,在这个崇敬鬼神的时代看来,也是亵渎。宋国从强盛到几乎被其他诸侯国压得脸面全无,迅速的衰败起来,旁人未必会觉得是那位宋王无后,为了争夺宋王之位才引起的变故,他们只会认为,这是宋王不敬神女,是天谴。

  然而就在桓珩往摘星台走去的时候,突然又顿住脚步,他看到自己沾了泥泞的步履,就连衣摆也沾染了星星点点的泥浆。

  他在边关多年,虽然生性喜洁,但是再如何艰险的处境也待过,也和普通的将士同吃同住,可当他想到自己将去见诸萦时,对待身上被溅到的泥水,竟有了和从前未去过边疆,而是待在王宫时一样的难以忍受感,只觉得碍眼的紧。

  他抿了抿唇,转过身去。

  身后的寺人不解,好端端的桓珩公子怎么又不去摘星台了,反而准备回自己的寝殿。

  但是鉴于自己今日才犯的错,寺人实在不敢再上前问上这么一趟,万一是什么不能说的缘故,等会儿桓珩恼羞成怒,他的小命可就不保了。

  这个寺人,很明显就是今日险些跪在棉花幼苗上的人。

  就在他小心翼翼的跟在桓珩身后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略带犹豫的声音,“丰,吾……可否比月前……”

  问话的人是桓珩,可当他看见寺人亦步亦趋,眼巴巴的瞅自己的时候,又觉得无需问话,只怕自己样貌再如何粗鄙,也能被寺人夸赞美姿仪。

  这般一想,便觉得没有意义。

  索性歇了心思。

  而那寺人正是名丰,丰是贱民,没有姓氏,但是他的父母盼望田地能丰收,便为他取名为丰,奈何丰和他的名字恰恰相反,家乡连年遭灾,鬼神不庇,为了活下去,他就被父母头插草标,卖了出去,后来不知怎么回事,就进了王宫。

  虽然绝了以后的子孙路,但好歹能活下去,哪敢再奢求其他,也不知他爹娘拿着他的卖身钱,有没有活下去。想他那些儿时的玩伴,在荒年下,如今的坟头草都快比人高了吧。

  丰来不及晃神,见桓珩迟迟不问出来,便知道他不会再问了,深知主人脾性的丰,悄无声息的又退回去,免得绕了桓珩的神思。

  丰在后头小心翼翼的跟着的时候,脑海里又回想起儿时的事,想他从前在家乡的时候,在一众小儿里,生的也是顶顶好看的,为了这个,也是有不少小姑娘喜欢他的,也不知道总给在他家门口堆花,笑起来脸圆圆的那个小姑娘出嫁了没有。

  他隐隐记得那个小姑娘名字里带个芳,忘了是叫芳姑,还是芳弗了,但是那个明亮的笑容总叫他记着,即便是再难熬的日子里,叫他想上一想,就觉得日子也不是那么苦了。

  害,但他如今也不过是一个寺人,纵使那姑娘没有出嫁,又与他有什么干系,总不好平白误了人家。

  也是今日随桓珩公子出了宫,见了那茫茫的一大片田野,倒叫他想起从前遭灾的家乡了。他不过是一介卑贱的寺人,也不知自己哪来的那么多想头。

  丰在心头暗暗的啐了自己一口,连忙收紧心神,他这等下贱人,还是愁着怎么见到明天的太阳好。

  余光撇见身后的一个面色隐隐有些雀跃的寺人,丰在心头暗骂一声,不就是见他今日挨了公子的训,竟乐成这样,肯定是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呵呵,看他怎么把这些冒头的按下去。

  也叫他们见识见识丰爷爷的厉害。

  在底下人心思浮动的时候,桓珩难得没有注意到,因为他现在心心念念的都是诸萦见到他会否嫌弃。他不是多注重容貌的人,可是月余的奔波,免不得黑了些。

  往常倒也罢了,可是对上诸萦,他即便知道二人没有可能,却总也盼望着诸萦所见到的他,都是好的一面,不能有一丝纰漏。

  其实桓珩完全多虑了,他的容貌皮相本就上佳,说句形貌昳丽完全不为过,毕竟他的生母本是一介庶民,正是因为容貌出众而被卫王偶然遇见后,惊为天人,带回王宫后日日宠幸不说,甚至愿意力排众议,立其为王后。

  可见是何等偏爱,又是何等美丽。

  否则以卫王凉薄自私的性子,又怎么可能做到这个地步。

  而卫王本身也算容貌俊秀,生下的桓珩自然不会差。

  是落到史书中,都要至少特意提上一句美姿仪的程度。

  哪怕经过月余的风霜,与烈日灼晒,虽然较从前黑了些许,但因为底子好,所以仍旧是白皙的,只是不像从前,犹如白玉般通透。

  其实他昔日在边境时,风吹日晒就从未在意过容貌,甚至因为怎么晒都比旁人白皙,落在一群黑黝黝的大老粗中间如同鹤立鸡群而苦闷过。

  后来回到卫王宫,很快便养了回来,莫说和男子比,就是养在内室的贵女们,恐怕也比不上他白皙。

  好在桓珩如今手握大权,执掌政事,威势愈发显盛,又有驻守边关多年而养出来的血气,寻常人连待在他身边都有深深的压迫感,更莫说注意他的容貌了。

  否则,桓珩大抵得像从前刚从军时一样,杀鸡儆猴,在众人面前好好的立威,也免得他们只盯着他的容貌,生出轻视来。

  等到桓珩在内室沐浴完出来时,难得在铜镜前停留了一会儿。

  从小服侍桓珩的丰怎么可能瞧不出来,他暗戳戳顶开其他人,凑到桓珩身旁,恭维道:“公子丰神俊朗,卫国上下无人能及。”

  桓珩面色平淡的睨了丰一眼,没有说话。

  旁人或许认为是桓珩生性最不喜旁人提及自己的容貌,丰拍马屁拍到马脚上,引得公子嫌隙。

  但深知桓珩脾性的丰却知道自己这马屁恰好拍到了点子上,公子应当是极为满意的。

  等桓珩遣开他们,独自一人出殿门的时候,丰对上那些不时耳语两句,不经意间就显露点幸灾乐祸神色的其他寺人,嗤了一声,然后昂着头走了。

  留下旁边的那些寺人窃窃私语了起来。

  “也不知道他得意个什么劲。”

  “可不就是,一连两次遭公子厌弃,迟早有一日被公子赶出去。”

  丰可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就算听到了也不会计较,这些人都是桓珩从边关回来后才到公子身边伺候的,哪有他清楚公子的脾性。

  有后面一遭,今日就算是了了,公子可不会再计较。

  而被这些人心心念念想着讨好的公子,如今正在诸萦摘星台前。

  不是他不进去,而是守门的小纸人不肯让他进去。

  许久未见了,这些小纸人压根没有记住桓珩从前对它们是如何好。

  好在桓珩深知小纸人的脾性,也不在意这些小没良心的,而是早有准备,取出一些小纸团收买小纸人。

  小纸人见到纸团,闻着墨香,兴奋得先是蹦了起来,后来反应过来,又矜持的把小手手交叠,露出一副不为所动的样子。

  直到……

  桓珩又拿出了一整袋的纸团,诱得小纸人直盯着纸团,目光离都离不开。

  换做从前,抢了纸鹤的、拥有双份口粮的小纸人还不会如此禁不住诱惑,可是如今诸萦严格管制它们的口粮,一只纸只能吃自己的一份,可不就难以抗拒了吗。

  看在这些纸团的份上,小纸人“勉勉强强”同意了进门帮桓珩禀告。

  很快,桓珩就得以进门。

  他先是向诸萦行礼,跪下伏地,端端正正的行完大礼后,也并未起身,而是双手交叠,头微垂,目不直视,“神女仁德,留得一份生机。”

  一听桓珩的话,诸萦就知晓一切如自己所料。

  她笑得端庄持重,抬起手来,“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只盼尔等珍之重之,勿要费了吾的一番心意。”

  桓珩仍旧是跪着的,他缓缓抬头,望着诸萦,目光内敛自持,却又郑重无比的承诺道:“珩与卫国,皆不敢相负。”

  他像是在回应诸萦的上一句话,却又像是不止如此。

  诸萦并没有听出不对劲,她微微一笑,“甚好。”

  桓珩看得出诸萦没有放在心上,但他也不甚在意,而是顺着诸萦的话,缓缓扬起笑容,神情是说不出的柔和。

  若是让旁人瞧见了,恐怕要震惊不已,原来桓珩也能有如此温和的目光。

  但这样的目光,却仅仅只有上首的人能瞧见。

  可惜,她从不曾在意。

  诸萦没有再继续聊棉花种子的事,既然桓珩回来了,那么曲辕犁的事情自然要尽快做出来,上次她做出来了白纸,虽然传扬了出去,却总觉得有所欠缺,卫王的行事手段着实比不过桓珩。

  所以诸萦决定将这些交给桓珩。

  再说了,桓珩回来还带了桯俨。即便她不亲眼看着他们私底下怎么相处,但从城门口众臣相迎他们二人的场景上来看,都能看出来桯俨甚是信服桓珩,如此一来,让桓珩去做再是合适不过。

  不过,她先要解决的,是另一样东西。

  铁。

  作者有话说:

  桓.以色事人.珩

第94章

  诸萦隐隐知道这个时代应该是有炼铁技术的,但是相对并不发达,而且就诸萦这些时日的观察,也较为少见。

  她不准备一上来就提出帮卫国炼铁,而是先试探一番,如今卫国的炼铁技术究竟到了何种程度。

  说实话,她的初衷是希望能让农业得到发展,如果能有曲辕犁的出现,又将农具悉数换做铁锄等铁制农具,那么对于耕种的效率应当会有显著的提升。

  既然一时不能从农作物身上提升产量,那么就提高效率,以此来增加粮食最终的产量。

  但是这也会造成弊端,以桓珩的聪明恐怕不会想不到,可以运用这些锐器来杀伐征战。而即便他不想,那些臣子难不成便不会劝谏吗?

  任谁都能想到,拥有利器的加持,一边是水平低下,容易脆裂的武器,一边是刚强锋利,经过淬炼的铁器,只要主将稍加有些运筹帷幄的才能,对上其余诸侯国,岂非是稳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