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后我改学物理了 第67章

作者:尔徽 标签: 女配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其实,让人家误会一下也没有关系是吧?等她把情报都说完了,我们再解释也来得及?

  于是,在从上到下共同的沉默之下,竹间惠子开口问:“说说吧,你们想知道哪些信息?”

  “我们想知道全部的信息。”审问的人说道。

  “你这么一说,我都不知道从哪里说起。”竹间惠子嗤笑。

  “那就从你为什么会被选入间谍培训学校,或者叫做女子间谍培训学校开始吧。”

  听到这句话,竹间惠子一怔:“你们居然连这件事情都知道。”说完,竹间惠子忍不住低头一笑:“行吧,就从我是怎么进入这所学校开始。”

  “女子间谍培训学校,或者叫妓子间谍培训营,在日本本土是从三四十年前就开始举办了的,前前后后,不敢说有几万人,几千上万人总是有的。”竹间惠子说着:“学校的老师们会从日本的底层家庭选取被认为有天赋的女孩子,进入学校进行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学习,再送到他们经营或者有合作关系的各种妓馆当中,当然也有被隐瞒身份卖去一些妓馆的。”

  工农党的同志们面色凝重,没想到日本军国主义居然是从这么早之前就开始做这种打算,但还是点头示意竹间惠子继续说下去。

  “我出身关东一个渔民家庭,听说被选进培训学校之后家里能够拿到补贴,我父母就送我去参加了选拔,被选中之后,先是在日本本土学习了两年,后面确定要让我开展对中国的任务,就被送来了上海的学校继续学习。”

  “上海这所学校在哪里?”这也是大家之前就想要知道的信息。

  “在浦东的一个村子里。”竹间惠子描述了一下:“从市区开车过去应该不到两个小时,走路要一天,周边比较荒凉,没什么标志物。”

  “竹间小姐你这种描述,让我们怀疑你和我们合作的决心啊。”这个地点的描述,说了和没说有什么区别?

  “我只能说它方圆三十里应该都没有村子,那里有个小山包,如果要过去的话,是往杭州那个方向,从学校开车出来十几分钟之后,有看到过一片坟包。”竹间惠子回忆后,又解释道:“具体的地址我也没有很清楚,在学校的时候不被允许出去,出来之后也不会再回去那里。”

  香港负责人立马明白,竹间惠子说的很可能是实话,她确实就知道这么多,地址估计也是她当初离开训练营的时候记下的。

  香港负责人朝一名同志点点头,对方立马就出去,给延安老家和上海方面发电报通知去了,虽然只有模糊的方向和路程,但是排查起来也要简单很多。

  看到有人出去,竹间惠子像是没有发现一样,继续说道:“因为在学校里面表现的比较优秀,有一天我忽然被告知要离开学校,成为一个男人的养女,假装中国人继续在上海生活……”

  竹间惠子将自己知道的情报交代了干净,组织上暂时将她关在房间里面等待日后做工作转化思想,便召开了紧急的布置会议。

  在组织紧锣密鼓抢在日本人反应过来转移之前开展排查的时候,易寒星也颁布了自己为学校制定的新规定。

  首先第一条就是:所有学生不分年龄考自己出的考卷,哪个年级的卷子能考到80分,才能上下一个年级的课,不然就是十几岁,也给我回去上初小去!

  易寒星大马金刀地站在上面把这这规定一说,整个学校的学生和家长都炸开了锅。

第95章

  学生和家长们都不能理解。

  “那家里十二三岁的孩子要是初中和高小的试卷都没有达到八十分,难不成还和七八岁的小娃娃一起上课吗?”有家长抗议道。

  “这样又有何不可呢?”易寒星反问:“十二三岁,连高小的试卷都考不到八十分,那说明他连最基础的知识点都掌握的不好,读初中估计就和听天书一样吧,还不如从头学起呢。”

  “不是。”抗议的家长继续说:“我们也没指望孩子当个大学者科学家的,这成绩过得去不就行了吗?这孩子考试一直六十多分,也及格了啊。”

  “那您应该放心才是,如果初中的卷子都能做到六十多分,高小的卷子想做八十分还是很容易的。”易寒星安慰道,并且在心里补充了一句:只要你家娃之前不是作弊的成绩就行。

  家长一听就不说话了,反正自家娃都能考得过,干啥还说?

  家长不提了,但是显然学生对自己的水平心里有数,忍不住接过抗议的大棒,说道:“人家外面六十分都能升级了,这八十分要求太高了,万一有个地方粗心错了呢?”

  易寒星眨巴眨巴眼睛:“一套试卷七十多题,那绝对要很粗心才可以。”

  “但是……”学生想继续说。

  古惑仔的老大忍不住了,打断道:“但是个屁!我看你就是没好好学!就应该让你回初小高小好好重造!”

  古惑仔老大这话一出,易寒星就忍不住露出微笑:怼得好!会说话你就多说点。

  “之前我孖哥把他儿子送去岸对面的广州求学,人家那是冬练三伏夏练三暑。”

  古惑仔老大的话没说完,就被打断了:“那是形容练武的,而且冬天没有三伏。”

  “就你废话多!领会精神!领会精神懂不懂!”古惑仔老大瞪了开口的小少年一眼:“反正人家就是头悬梁锥刺股,所以才考得上军校,你们现在天天羡慕人家骑大马当大官,给你们学习的机会一点都不知道珍惜?怎么?想当一滩烂泥啊?你经过我同意了吗?啊?!”

  “说的好像学好了就能骑大马当大官一样。”有人嘀咕着。

  古惑仔老大看向易寒星,易寒星明白这是让自己发言,于是微笑道:“大家要知道,学好了不一定能够骑大马当大官,但是学不好是一定当不了大官的。”

  “所以大家即使为了自己,也应该好好学习才是。”

  “就是!”古惑仔老大附和道:“人家古人都说了,这书里有的是黄金和美人,你们把书读好了,想要什么没有?!咱们就算在英国佬这地界是当不了官,但是可以去对岸当官啊!”

  易寒星只能保持微笑想:这个饼是你们老大画的,不是我画的啊,我只能保证学得好了有机会骑马当官,我们工农党的官一个比一个苦逼,可没什么黄金美人。

  和能听懂话的初中高小生说完之后,古惑仔老大还不忘帮着怼一下初小的熊家长:“谁家孩子要是上初小了还不会拉屎,趁早带回家养着,我们不收傻子!学校里的老师都是学问人,不是香港那些总督的菲佣!”

  这话古惑仔老大不说,易寒星也是要说的,都这么大孩子了,基本自理能力都没有,这正常吗?

  开完这么一场大会之后,易寒星问古惑仔老大接的壮汉们就派上了用场。

  “我们现在就开始考试,有人会搬桌椅过来,一人一张桌子,不允许东张西望,卷子都给你们,捡自己会的最高年级的做。”

  易寒星说完,壮汉们拿着桌椅蜂拥而出。

  听到易寒星让帮内的兄弟帮忙监考,不少小少年心里都在偷笑,想着这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让帮里的兄弟们来监考大家有什么用?谁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她到时候还能一个个盯着不成?

  这么想着,就有少年对着自己边上的壮汉笑道:“风鸡哥,待会儿手下留情啊!”

  风鸡咧嘴一笑:“小子,放心吧!”

  少年的笑容还没来得及扩大,就听到壮汉风鸡继续说道:“待会儿我肯定主要就盯着你,保证你全程都没办法作弊!”

  “风鸡哥,你这就未免有点不讲武德了吧?”少年不可置信地说道。

  “嘿嘿!你不懂!小易先生和老大可是承诺了,我们只要抓到一次作弊,就可以带薪休假一周或者奖金翻倍,然后会扣你们家里相应的奖金或者带薪那一周工资的数额,其实钱不钱的无所谓,你山鸡哥的奖金也不多,但是为了我的假期,我巴不得多抓你们几次,凑个一个月的假期舒爽舒爽。”

  杀人诛心啊!少年闻言只觉得风鸡良心大大的坏了,都不顾念大家之间的情谊,竟然这么容易就被收买了,等少年看向自己家长的时候,就发现家长在边上也知道了这一消息,正警告地瞪着自己:就算丢脸你也不能作弊!你老子挣钱容易吗?!

  边上的家长们恨不得对监考官们以身替之,要知道这年头古惑仔可是全年无休工种,要不是规定了监考人员只能由家中没有考试年龄孩子的人担任,恐怕要被大家挤破了头!

  最后,少年凭借自己三十多分的卷子,迎来了一场男女混合双打,和降级到高小的通知。

  准确地说,整个初中都给易寒星考没了…

  第一次考试“圆满”举行,易寒星就开始考虑起推动考试常态化的进程,通俗点说,就是要在期中、期末考之外,额外增加月考、半月考、周测试、随堂小考等形式,并且考虑根据大家的测试成绩布置差别化作业。

  “听闻南京有鸭极为出名,名为南京烤鸭。”再再一次开始考试之后,有少年贫嘴:“诸君观我是否像一只被烤熟的鸭子呢?”

  在边上听到了的易寒星:“那应该加上一些佐料,再多考几场,好把你考的外焦里嫩才是。”

  被魔鬼女教师听到自己说话的少年干脆利落的闭嘴。

  其实易寒星本来应该离开听不到的,实在是因为今天收到周毅之的信,心虚之下逛了一圈,正好把吐槽学生逮了个正着。

  周毅之在信里说道:听闻寒星你已经安全到达香港,我们都替你松了口气,我这边生活平静,每天唯读书耳,只是不知道校长从哪位同仁哪里听说了题海战术这种模式,每周小测验一次,每半个月普通测验一次,每个月大考一场,还传出了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种闲话,据风传学校以后要根据测试成绩分开布置作业,成绩越差作业越多!真是前所未见啊。

  易寒星一看到周毅之的信,顿时心虚不已:虽然历史进程之下这些必然会出现,但是在这个世界是自己提前搞出来的事儿啊,只是没想到,连千里之外的周毅之都被祸害到了?

  易寒星决定,以后出门小心点、马甲也要捂住,不然随时都可能会天降麻袋的!

  这时候的易寒星不知道,很久以后,等待自己的不是麻袋,而是自己也被考成了烤鸭的事实,或许这叫做坑人者,必自坑吧,天道昭昭,报应不爽啊。

第96章

  易寒星还没把熊孩子们都理顺,报纸上传来消息:南京沦陷,武汉告急!

  “这都是怎么回事?”程老太爷气的将报纸扔在了桌面上:“上海都坚持了三四个月,南京这才多久?有没有两个月?就沦陷了?这可是首都啊!”

  “现在的首都早就是重庆了,政府里的人都走干净了,军队怎么可能还把南京当首都守?”

  听到这个消息,易寒星默默地想,原本的世界南京在上海沦陷之后大概一个月就完全被占领,在这个平行世界,时间线都不一样了,南京的惨案,应该不会发生了吧?

  易寒星是有试图让组织上动员南京的居民们尽快离开南京,离城逃亡的人员也确实不少,但是偌大一个城市,总是有不愿意离开的人。

  因为日占区没有流露出消息来,易寒星不由一直揪着一颗心,在自家亲人们讨论南京这么快沦陷的时候,易寒星一直沉默,等到了上课时间,易寒星出门却看到大家没有特别强烈的反应,不由找到人问道:“你们知道,南京沦陷了吗?”

  “南京沦陷?首都也被日本人占了?”听到的人反应一下:“不过听说上海离南京挺近的?这打到南京也是正常的事情。”

  听到这个消息,易寒星只觉得心酸,又马上认识到,其实平时要教给熊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必须要教会大家怎么爱国。

  不是说这附近的人们就不爱祖国,而是他们从小没有受到过相关的教育,也不懂得那么多人努力要赶走租界的洋人、赶走日本人的意义,即使听说南京被攻下,也没有一种国家的屈辱感。

  这些感情都是需要从小通过教育树立的,以前易寒星没有办法,但是现在既然有机会,还是应该教一教自己的学生们,要知道唇亡齿寒不是一句空话,如果易寒星没记错的话,为了切断国内的运输线,很快日本也要攻打广州港了。

  除了记下要安排爱国教育之外,易寒星还专门见了组织里的同事。

  因为竹间惠子的配合,组织上找到了好几处日本人的安全屋和联络点,当然还有很重要的间谍培训学校,都派人专门做了监控,找了擅长画画的人画下了相关人员的画像,至于为什么不拍照?

  虽然这年头的照相机已经做的只有钱包大小了,但是谍战剧当中那种微型相机还是不存在的,当然相机的应用场景是很广的,前两年美国刚上市的固定镜头相机售价只要十二美元,但是日本人在路上经常会拦住人搜查,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带着相机,在路上被搜查的时候是很不方便的,因为需要解释为什么要拿着相机,而且如果被没收走洗出了底片,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不过,不管是利用科技还是利用画工,组织上最后获得了日本一些潜伏人员的信息,甚至因为认出了其中的一个人,避免了一次针对组织上人员的陷阱,收获如此巨大,以至于上海党委都在想,以后有机会,要不要再绑两个人?

  因为在香港的工作都完成了,组织上从上海过来的三名同志计划通过广州港返回内地,看后续安排是否仍然去上海潜伏,离开之前三人不仅和易寒星告别,还为她引荐了香港这边负责和她接头的同志。

  “其实香港虽然没有那么危险,但是斗争形势十分复杂,甚至可以说这里是亚洲最大的情报集散地,我们的任务并不轻松,夜芒同志你要做好心理准备。”负责人说道。

  易寒星点头:“我明白的,请组织放心,坚决完成组织布置的任务。”

  看到易寒星板着还带着婴儿肥的脸说坚决完成任务,负责人不由露出笑意:“你不用太紧张,其实你现在的身份很好,九龙城里这些人虽然不被香港上层的人们放在眼里,但是他们的消息是最灵通的,特别是那些平时打扫卫生做小买卖的,会知道很多不为人知的消息,而你作为他们的一份子,作为中心人员孩子的老师,想要打听消息,是有先天优势的。”

  毕竟组织上的人即使要进入那里,一时半会人也混不到中心层去,外围的消息可不一定有中心的灵通,这就是蛇有蛇道、鼠有鼠道,古惑仔们打听情报的能力也不容小觑的。

  组织上的人继续说道:“既然有这个优势,我们就要继续利用起来,所以你平时要注意多和大家聊天,打成一片,日常注意信息的收集,如果有奇怪的地方,可以马上传讯给我们,我们这边也会立刻核实调查。”

  易寒星闻言点头,组织上安排的这个工作不算困难,就是和边上的人们打听消息而已,但是也不算轻松,毕竟怎么和全部几千人或者说重点的几百人打交道,并且还要从中筛选出有效信息,是一件非常耗费体力脑力的工作。

  易寒星听了组织上的安排之后,心里大概就有了计划,自己应该先对人群进行一下分类,分为重点关注的人员和偶尔关注的人员,才能确保保质保量地完成这份工作。

  这么一想,易寒星就觉得:家访也是时候安排起来了。

  一个正常教学的学校,老师是必须要掌握自己的学生的信息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少了家访?

  易寒星回家就找了二姐和二姐夫,说明了自己打算按照学生居住地址安排家访的计划。

  “你这当个老师,还要去人家家里?”程深非常不理解:“我当年的老师,不管是私塾的还是中学的,在学生家长的邀请之下能去个别自己重点关注的学生家里,都是给面子了,哪里有你这样逐户拜访的?”

  易寒星一听,立马反驳:“二姐夫你读书都是十年之前的事情了,那时候连现在的政府都才刚成立呢,大家基本读的都是私塾,自然是没有家访这种事情,但是现在的教育方法已经不一样了。”

  “怎么不一样?你的老师们也没有家访啊?”田修德插了一句嘴问。

  “现在的教育,讲究老师要了解学生,特别是要了解学生的家庭,这样才能确定平时的教育方法,不仅因材施教,也要考虑学生家中家长是否可以监督他完成任务、家长是否会影响学生学习。”易寒星不慌不忙地解释了之后,又对着田修德说:“其实之前政局平稳的时候,我们班的老师是来家访过的,当时是大哥的掌柜接待的,后面还有我们社团的老师带着学生来家里家访,这件事情爹娘应该写信和你说过吧?”

  这件事情田修德当然知道,毕竟小妹离家两年才回家,而且还有同学老师来家里拜访,这么难得的事情,就是寒星爹和寒星娘不说,族里也会有消息传过去田修德那里。

  听到易寒星的话,田修德虽然不想加班,但还是妥协了,干一行爱一行,不就是家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