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界 第5章

作者:打瞌睡的田园猫 标签: 穿越重生

  李关山不放开妻子的手,“素白,我真的知道错了,将军府里那些女人我都打发了,一个都没剩下,以后就咱们两个好好过日子,我再也不敢昏了头!”

  夏素白淡淡道,“我何曾不和你好好过日子,可你母亲想着法糟践我,这我是不能忍的,李关山,我嫁给你也不是什么下嫁,当时我和刺史公子有婚约,只他不幸跌下马摔死了,那时人人说我克夫,正好你拜见我父亲,我父亲才想撮合你我,也是我和我母亲亲眼见了你,同意了,我才嫁给了你。”

  “我自问从未端着大家小姐的架子在你面前体现优越感,也是一心操持将军府,就是宝珠……宝珠丢了,我也觉得是我的责任最大,我不该逞强,我该立马回来,或是在娘家生了孩子再走……是我的疏忽才弄丢了宝珠……我的,我的女儿啊!”

  夏素白现在想来还是心疼难忍,忍不住落泪。

  李关山眼眶发红,搂住妻子小声安慰。

  夏素白忍不住道,“她生下来小小一团,那么小,那么小……我却把她弄丢了,我弄丢了她啊!呜呜呜……”

  李关山忍不住陪着落泪,“苍天有灵,咱们宝珠定会好好的,素白,素白你别伤心,宝珠肯定好好的!”

  夏素白擦了眼泪,“我也一直这样盼望,我供着菩萨烧着香,就期盼咱们宝珠遇着个好人,把她好好养大……”

  “李关山,谁也不能替代宝珠在我心中的地位,谁也不能!你母亲把周月娥带来是什么意思?想让周月娥替了我的宝珠?她配吗!我只要看到周月娥享受着原该宝珠享受的一切,我这心里就抓心挠肝的疼,止不住的怒!我不是不想和你好好过日子,而是你们逼得我过不成日子!”

  李关山悔愧万分,“素白,都是我的错,我不敢请求你的原谅,可我还是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机会,你放心,母亲再也不会在你面前说些什么了,我也不会允许,从此以后将军府还交给你好不好?”

  他小心翼翼的看着妻子。

  夏素白道,“这倒是奇了,我答应替你管着庶务,这几年不也好好的么,怎么突然之间你要我回将军府,出了什么事?”

  李关山低着头,把燕王说的话,把丈人来的信都告诉了夏素白,“我以前糊涂,现在醒了,但我不想和你分离,素白……”

  夏素白不是笨蛋,一想就明白了,家中确实不缺她一口吃的,可要是真的和离,她就是去当姑子也不会回娘家,她不能让兄弟们家的女儿嫁不了人,时下女子和离肯定会引来非议。

  之前就有她克夫的流言,再和离回家,她倒无所谓,却会把娘家侄女们坑惨了,也会让弟媳妇们含恨,夏素白当然不能这样置兄弟们于不顾。

  只他们愿意支持她,有这一点就足够了。

  有依仗就有底气。

  夏素白瞟了李关山一眼,“我不想见到周月娥!”

  既然丈夫主动求和回心转意,夏素白也不会端着不接,婚姻得两个人共同努力,之前丈夫和她离心,她也不挽留,既然李关山回心转意,她就愿意再看他一回,毕竟两人夫妻情分还有一些,儿子也大了,要是和离了,儿子们将来也娶不到好的闺女。

  这碗混着泥水的汤不好喝,夏素白却只能喝下去。

  李关山顿时大喜,“不见就不见,我打发她回去!”

  夏素白摇头,“你想的太简单了,我是不想见她,可老太太毕竟养了她多年,你把人送回去,老太太必会郁闷不开怀,到时候憋出病来还是我们不孝,我在江南有别院,你若是同意,就让老太太带着周月娥过去安养,江南气候宜人,也适合老人居住,不像边关,飞沙走石,遇着蛮人扰边还得惊慌失措。”

  “你要是觉得好,也别说那院子是我的,就说是你的,老太太住着也舒心,关山,我不是不想奉养老太太,实在是她伤我至深,我和她不见面最好,你要不舍得,就当我没说!”

  李关山哪能不同意,将军府被老娘管的这几年都成了个乱营,他已经是同僚中的笑话了。

  既然李关山同意,夏素白就开始准备。

  老虔婆到了江南,身边服侍的都是夏素白的人,夏素白当然不会虐待她,潜移默化下可以让她不干涉儿子儿媳的生活还是行的。

  李婆子听闻要送她去江南安养,一开始不太愿意,她舍不得离开儿子。

  新来的嬷嬷就劝她,“您在这边关也住了这几年了,遇着蛮子扰边,可受了不少惊吓,那江南鱼米之乡,丰丰富富,您老去了只有享福的,还少了担心受怕,为什么不去?”

  “留在这里,人人都知道您刻薄过夫人,偏王爷王妃还向着夫人,您老留着才是委屈呢!到了江南,天大地大您最大,一样的当家作主还不用被人背地里嚼舌!”

  李婆子一想也对,于是同意走了,只三郎四郎她要带着,因为没娘的孩子可怜,她还怕夏素白容不下这两个孩子,夏素白当然不争这个,给孩子挑了新的嬷嬷下人服侍,原本的都打发了,将军府里那一干仆妇也全都打发了,夏素白自挑了人去服侍婆母,把人热热闹闹送走了。

  送去江南享福,不是回老家受罪,没人能挑理。

  等人走后,将军府大大打扫清理了几天,这才把主母迎了回来,大郎二郎脸上也有了笑,李关山忽然就觉得日子轻松起来。

  他回想过去那几年,简直想抽自己耳光!

  所以,哪家媳妇和婆婆之间不对付,肯定是丈夫不作为,只要丈夫愿意维护妻子,他就能想办法把自己母亲给安抚住,他不愿意,潜意识里有可能就是喜欢看到母亲折磨妻子。

  从此以后李家彻底消停了,燕王见李关山识相,对他也满意不少。

第7章 第一界七

  秋水和秋林生一直过着不富裕却也很满足的日子,这天秋林生给县里张员外家操持酒席用的食材,他家孙儿要办满月,原本食材是够用的,谁知道同县曹家的女儿进了宫被皇帝看中成了妃子,虽然位份不高,到底也是皇帝的女人。

  于是阖县跑去恭贺曹家,曹家更是大摆几天筵席,这样就用掉了端阳县一大半的食材,古代物流不发达,端阳县还是个小地方,一家突如其来办这么大的筵席,那食材肯定是接不上趟的。

  张员外也不敢去和曹家理论,只能央告到秋林生面前。

  反正也不要山珍海味,只要鸡鸭猪羊和蛋类就行了,张员外只想体面的把自家孙儿的满月礼办好,银钱上不计较。

  秋林生和秋水分头跑,跑了两天,终于把这些东西寻摸给了张员外家,父女俩得了两贯钱的跑腿费加抽成。

  秋水和秋林生道,“爹,那曹家筵席听说要摆四五天,这吃的东西烧的柴火肯定要的量大,曹家我们是插不上手,可他们要走了东西,别的地方也就缺了,不如咱们辛苦点多跑几趟,几个月的嚼用也就来了!”

  曹家烈火烹油,围在他家的买办团头都十好几个,肯定轮不上秋家父女,但秋水的提议很靠谱,于是父女两就继续跑。

  家禽家畜蛋类还有柴火都要,因为他们是团行出身,附近乡民都认得,所以秋林生和秋水拿货全是赊账,拿来转手卖掉再去和人结账。

  这种活不是团头也能干,但你得垫本钱,乡民们不认得你,不认可你,你就是说破嘴皮他们也不会把东西免费交给你,你得真金白银买下来,秋家父女却不用,这就是信用。

  秋林生和秋水为这个跑了大半个月,很是赚了一点钱,端阳县因为曹家这一办好几天的筵席,GDP都升高了几个百分点。

  转眼秋水十一岁了,在现代她还是个小学生,在古代却能相看人家了,她从小就跟着秋林生四处奔波,机灵的很。

  且她这具身体的底子好,一夏天晒黑了,冬天捂一捂就白了。且团头这份工作要的是亲和力,秋林生就整天带着笑,秋水当然也是如此。

  父女两在家里或许不用端着笑脸,可一出门,不约而同摆出同一副笑脸,连嘴角弯曲的弧度都差不了多少,见到他们父女笑脸的人忍不住也会露出个笑脸,“秋团头好啊,哟,小秋团头也好啊!”

  小秋团头是人家调侃秋水呢,可她就能厚着脸皮应下。

  随着秋水日渐长大,铁行首的婆娘就越发眼热,一个机灵会来事,还能识字记账本的媳妇哪里去求?

  她的两个儿子都喜欢秋水,小的那个还没开窍,只是喜欢玩伴的喜欢,大铁蛋却情窦初开,见着秋水会忍不住脸红。

  近些年秋水会跟着秋林生去铁行首家上供做客,她想当团头,就只能和铁行首搞好关系。

  不过每次见到大铁蛋和小铁蛋秋水都牙疼。

  大铁蛋今年十五了,小铁蛋也十三了,长的和铁行首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全是虎背熊腰那一款。

  小铁蛋比秋水大,可还是一团孩气,只想着玩,大铁蛋却会对着秋水脸红。

  表面小萝莉,内心怪阿姨的秋水看着大铁蛋就觉得好笑,这么大个块头见着她就脸红扭捏,很惊悚好不好!

  而且你脸红个蛋蛋啊,本人今年才十一,十一!老子还没发育呢,平胸平屁股,你得多眼瘸!

  事实证明,眼瘸的人很多,铁行首的婆娘看秋水的目光就十分热烈,她还对自己的丈夫说了这个提议,“年纪相配,近几年听说秋水越发厉害了,还能替人家盘账,一点错处都没有。”

  铁行首叹息道,“再好也没用,你以为我没想过,秋水不光是会识字记账,模样长的也水灵,见人就带笑,还特会说话,天生团头的料子,只林生养着她是要将来养老的,林生想要招赘。”

  他婆娘还想争取一下,“秋水就是嫁到我们家,我们也承诺将来给他养老啊,这有什么难的!”

  铁行首摇头,“招赘不止为了将来养老,还能让孩子姓秋,秋水嫁了人,便是能替林生养老,还能让孩子跟林生姓?这个就别提了。”

  古人讲究传宗接代,前一个还能解决,后一个就没法商量了,铁婆娘嘟哝,“可是害了孩子,说是招赘,哪有那么好的人呢,还不如把闺女嫁出去……”

  铁行首道,“林生就养了秋水一个闺女,自然得替自己想的多些,你可别再提了。”

  铁婆娘只能偃旗息鼓。

  其实秋林生根本不在意姓什么,他就是想有人能给他养个老,然后被秋水忽悠瘸了。

  可秋林生真把这事上了心,看到那些比女儿大上一些的郎君他就再三打量。

  这几年父女俩已经攒够了买个小院子的钱,可秋水觉得买房子不合算,现在他们住的地方反正不要钱,那就是省了一笔开销,钱留着可以应急。

  也不能买了院子还住在这里,这就真的是厚脸皮了。

  不过秋林生是觉得自家条件还不错,给女儿招赘也得挑看得顺眼的。

  晚上两人吃饭的时候秋林生还会同秋水商量,“西街赵家的小儿子怎么样?”

  秋水正在啃一个卤鸭头,“不怎么样,他结巴,我是吃团行饭的,将来跟他学结巴了怎么办?”

  “我,我,我,想,想,想……生意就别做了!”

  好吧,这个pass,下一个,“苗家的小子呢?”

  “他家这么多儿子!和我年纪相当的只有苗大郎吧,底下二四六七八一串萝卜头,就是召了回家,苗大郎能不管家?到时候咱家养他家一大家子!爹你得背多大一个包袱在身上?”

  对啊,那就没多少可选的余地了。

  秋水把啃干净的鸭头放下,“爹,我还小呢,这事过几年在提也行,现在不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让人知道了,不定以为咱们多着急,然后全给介绍歪瓜裂枣,不急!”

  秋林生也就放下了,对,女儿还小呢。

  上层大人物考虑的是家国天下,升斗小民能在冬天多一些柴火取暖就是好事了。

  眼看天气一日日变冷,秋水和秋林生也往家中囤了不少柴火,他们可用不起炭,能用上一些实心煤饼子就不错了。

  秋水知道蜂窝煤是新中国早期才发明出来,现在这里的煤都是实心饼子,秋水更知道如今她和秋林生身份低微,这蜂窝煤的法子她不能传出去。

  说她私心也好,这法子她传出去好处一点都没有,那她干嘛替人做嫁衣裳。

  到了冬天,团行也就少了很多事,大家都要猫冬呢。

  只今年,远在天边的皇室消息被传的满天飞了,端阳县居然也传到了。

  团头也算是消息灵通的一批人,可这种皇家新闻,秋水听过就扔了,实在和她全无干系,据说英明神武的当今皇帝今年六十多了,在皇帝里也算高寿。

  他的儿子也多,什么襄王,赵王,蜀王,燕王等等,秋水至今都没闹明白皇帝到底有几个儿子。

  不过这么多儿子中,燕王的名字最响,因为他是唯一一个被皇帝派去镇守边关的皇子。

  秋水那时候就心想,掌握兵权的皇子?这个要么一辈子待在边关,要么当皇帝,否则怎么死都不知道。

  其他皇子都围着老爹转,朝廷里太子也有,可是老爹不下台,太子只能熬着。

  秋水就想到康熙,将来儿子争夺起了皇位才叫好看呢。

  这些事和她太遥远了,这辈子都接触不到,她顾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

  天气刚入冬,就有富裕些的人家用起了煤饼子,煤饼子烧不透,芯子里还留下不少,秋水用一二十个钱哄人家小孩给她捡这些烧剩下的煤饼子。

  秋林生道,“活计不见你干,这种黑乎乎的玩意你要了干啥?”

  秋水没理他,自然是收集剩下的煤做蜂窝煤啊,她也不要做出中规中矩的蜂窝煤,只要在上面打上几个孔,能让煤充分燃烧就是了。

  这里冬天冷的厉害,又没暖气空调,秋水得想办法让自己舒服些,晚上放个火盆在屋子里也好啊,火盆上放上一壶水,到了第二天洗漱的热水也就有了。

  秋林生的手上脚上都长了冻疮,对于升斗小民来讲,这些都是极为正常的事。

  边关的夏素白也在准备过年,她一早就把送去江南的年礼给李关山看过了,里面还有小孩子用的东西,李关山也得感念妻子的好。

  她只是避开自家老娘,却不是不奉养老人,李婆子如今已经富态的像个老封君了,带着周月娥和三郎四郎生活的颇为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