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将在七零 第34章

作者:苏佑蓁 标签: 随身空间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他点一根拿到东厢中间房间放稳,刚出来,就见张铁木共六人返回来,张铁木见房间里都有光,说:“我们来拿桌子,不用来来回回地跑”。

  张彧说:“多谢”,妇女们擦了桌子,张彧和他们把桌子拆下腿折叠,一个个地把人送走。

  张彧进堂屋,拿出茶叶,这个茶叶还是沈秋阳送的贺礼,他冲洗三个竹杯,心想现在泡茶好像和前世不一样,问沈秋阳:“茶怎么泡?”。

  问人怎么泡茶,他没觉得丢脸。

  沈秋阳笑说:“抓几个茶叶,放进杯子,冲开水就行,茶叶放少一点,喝浓茶晚上睡不着觉”。

  张彧在沈秋阳指导下泡出茶,浅浅喝一口,嘴里一股清香:“挺香,这是什么茶?”。

  沈秋阳说:“碧螺春,我二叔拿回来的”。

  凌江说:“是很香”,这茶不好买,现在有茶也不敢喝,喝了茶肚子饿得快。

  张彧又喝两口茶,看向沈秋阳问他:“这茶你拿来送我,沈爷爷知道吗?”,他有点担心这人瞒着大人悄悄拿来。

  沈秋阳说:“放心,他知道,是我奶奶包好,让我带来的”。

  那就好,张彧说:“我以后待客方便,往后你们喜欢就来玩”。

  沈秋阳嘻嘻笑说:“就等你这话,过三天星期日,我们进山玩啊”。

  张彧笑:“行吧,正好帮我背柴回来”,现在天冷,遇蛇的机会少,带他们进山也没什么。

  妇女们收拾好厨房,洗好碗筷,把各家的分开,放进不同篮子里,林三丫从厨柜里拿出一个小盆,打开盖子,里面是一小条一小条的半肥瘦肉。

  林三丫和妇女们说:“谢谢你们帮忙,一条二两,每人一条,这是铁蛋的意思”。

  有妇女不好意思说:“我们就帮忙洗个碗,下午来帮忙的拿就行”。

  林三丫浅浅笑说:“下午来帮忙的多一包饼干,拿着吧,是铁蛋的意思”。

  “三丫,你什么都听铁蛋的了”,娘听儿子的,哎。

  “铁蛋说的都是对的”。

  “……”。

  堂屋炕上,炕桌上一堆小人书,新旧都有,张彧三人看着小人书,林三丫进来叫他:“铁蛋,水热了,你们去洗澡吧”。

  张彧说:“你先去洗,我们用的热水我自己提过去烧”。

  “哎,好”,儿子有劲,林三丫不再坚持。

  凌江知道村里没有自来水,用水要去挑,遂说:“张彧,昨天我去澡堂洗澡,我洗脸洗脚就行”。

  沈秋阳也说:“我也一样,哎,张彧,现在挺冷了,在洗澡房洗澡不冷吗?”。

  张彧回他:“不会,我建的洗澡房长,请人在里面砌灶,烧热水时,房间也变暖”。

  “那还行”。

  晚些,张彧洗了澡,抱新被子和褥子到东厢中间客房,铺上褥子,凌江看盖的被子说:“张彧,我们盖旧被子就行”。

  张彧说:“你们就盖这个”,旧被子不像样。

  张彧出去后,凌江和沈秋阳说:“我们留宿是不是给张彧添麻烦了?”。

  沈秋阳说:“你想太多,我看张彧和阿姨都很高兴”。

  “搬新家当然高兴”。

  张彧回到自己房间,他住正房东间,林三丫住西间,看炕上的新被子,叹一口气,抱去西间给林三丫,和她说:“我是男人火气重,盖原来的被子就行,现在又不算冷”。

  林三丫见儿子脸上表情,不再坚持,儿子走后,她看看烛光下明亮干净的房间,心里涌出无限欢喜,儿子不让她息蜡烛,说让蜡烛自己烧完,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听来的。

  作者有话说:

第52章 更现实些

  清晨天微亮,张彧穿上宽松的破旧衣服,拿出长棍,在院子里演练起枪法,臂力和身高不够,他慢慢一式接一式地演练。

  沈秋阳迷糊醒来,听院子里有奇怪声音,客房窗户是糊着窗纸的,听得很清楚。

  声音不断,沈秋阳坐起来,披着外衣开房间门一条缝向外一看,瞬间瞪大眼睛,他合上门回炕前,穿上衣服。

  听到动静,凌江睁开眼,看纸窗外的天色说:“还早,急着起来做什么?”。

  沈秋阳激动说:“张彧在院子里练武,耍着长棍虎虎生威”。

  练武?凌江马上清醒,静听外面的声音,悠悠穿起衣服。

  张彧慢速度演练一套枪法下来,微微出汗。

  见张彧停下来,沈秋阳跑近,脸上惊奇:“张彧,你这棍法真好,能教给别人吗?”。

  擦下额头,张彧说:“这是红缨枪枪法,不是棍法,教是可以教,只是你学拳法更合适,我会一套拳法,可以教给你”,他看向凌江:“你如果想学,也可以学”。

  现在打仗不同,学红缨枪法没多大用,如果沈秋阳去当兵,学拳更合适,就算现在军队主要武器是枪支大炮,军营好像有体能训练,也有练拳。

  沈秋阳马上说:“我学!”,至于张彧说他不合适练红缨枪法,没放心里,合适练拳就练拳。

  凌江摇头说:“学是能学,但没法练,耗体力就是耗粮食”,刚刚他看了,张彧练的枪法有模有样,在某些个动作,棍子带着风,不是耍花招,拳法想来也不会差,至于他和什么人学,没必要去深究。

  张彧放下长棍,打起拳法,打前面三式停下说:“这套拳法十二式,刚刚是前三式”。

  自家粮食够吃,沈秋阳眼亮晶晶:“我跟你学,哎,张彧,要交学费吗?”。

  张彧说:“不用,别人教我,我也没给学费,只要你爷爷奶奶同意,我就教你”,救那人一命,学费自然不用给。

  他才刚想起,沈秋阳说过他爷爷奶奶不同意他去当兵。

  沈秋阳兴奋叫:“放心,他们肯定同意,张彧,我以后天天和你一起上学放学,扛粮食来住你家”,早上一起练武。

  凌江看他说:“中午你还是和你爷爷奶奶商量过再说”。

  他明白张彧的意思,自己学不用问家人,沈秋阳要经过家长同意,是顾虑沈爷爷沈奶奶不让沈秋阳去当兵,怕他学了拳法,和家里冲突加剧。

  沈秋阳信心满满:“我爷爷奶奶会同意!”。

  张彧捡起长棍说:“洗脸吃饭上学”。

  早饭是玉米碎粥和烙二合面的肉馅饼,满满的一大盆,张彧和沈秋阳吃得香,一个接一个吃,凌江心里顾虑多,吃得慢。

  张彧明白他的想法说:“凌江,放心吃到饱,我家粮食够,分粮后,我在村里换粮比较容易”。

  虽然吃不饱,有些人家用钱,就会卖出一些粮食,张彧和大家透过风,自己粮食不够吃,谁想卖就扛来,价格和市价一样。

  虽然现在还没人拿来换钱,但每年到年底,是说亲订亲,娶媳妇的时候,需要钱的自然会来换。

  扛去黑市卖,有风险不说,十斤十几斤地卖,麻烦事多,还不如扛来和自己换,安全省事。

  凌江听了张彧的话,吃饭速度稍加快,家里和封家换了不少玉米红薯,还是不太敢放开肚子吃,奶奶常说过日子要细水长流,精打细算,心累。

  吃完早饭,三人一起去上学,到公社,沈秋阳和凌江回家拿书包,两人到教室早读时间已过一半,也没人管。

  下午沈秋阳来上课,蔫头蔫脑,转身趴在张彧课桌上:“我爷爷同意我学拳,我奶奶不同意,两人还吵一架”。

  张彧和凌江不好劝他什么话,如果沈秋阳下定决心去当兵,学拳法自然更好,有能力职位升得快,还有…说更现实些,能力越强,遇事的时候活命的机会就越高。

  下午认真上两节课,放学后和沈凌两人分开,张彧来到卖水缸陶罐的门市部,山大爷架着牛车在对面,他走过去说:“山大爷,我进门市去买水缸,一会我和你挥手你就架牛车过去”。

  山大爷黝黑的脸皱起来,笑说:“行”。

  张彧走进门市部:“张大姐,我来买两个小水缸,三个粮缸,几个腌咸菜的小瓮,几个小罐”。

  张大姐吃惊问:“小同学怎么买这么多?”。

  张彧微笑说:“昨天搬家,家里什么都没有”。

  分家搬家啊,那倒是,张大姐说:“行,我给你挑,是装上对面的牛车吧?”。

  “是,谢张大姐”。

  “……”。

  张大姐帮忙挑好,张彧付钱,向对面挥挥手,山大爷把牛车转过来,张彧把水缸粮缸搬上牛车,小瓮小罐摞在缸里,用麻绳绑。

  山大爷看铁蛋买这么些东西,开口问:“铁蛋,怎么买这么多?”。

  张彧绑着麻绳说:“都是有用的,家里缺”,他麻利绑好说:“行了,山大爷,可以走了”,山大爷全名赵里山,和两个半大的孙子相依为命,过日子非常俭省。

  牛车启动,张彧和柜台里张大姐挥下手,跟牛车后面回去。

  到了家,牛车停大门口,张彧把缸罐搬到院子里,和山大爷说:“山大爷,等我一下”,说着来到东厢最里间,开锁进去,拿个小小竹篮,抓两把干蘑菇放进去,出来门口,把两角钱和小竹篮给山大爷:“蘑菇我晒得多,山大爷拿回去和菜一起煮,添个味”。

  张彧的好意山大爷没有推辞,接过说:“多谢了”。

  “慢走”。

  张彧回房间放了书包,搬两个小水缸到后院猪圈里,猪过年后才养,猪圈是空的,也干净。

  挑几担水倒进小水缸里,各倒半缸水,倒进适量石灰,用小木棍搅匀,一个缸里放进多张兔皮,一个放野羊皮和两张狍子皮,他用棍子戳戳,将皮子都按压下去,盖上竹篾盖子。

  “咯咯”,听到鸡叫声,张彧从猪圈里出来,看向鸡圈里的木头方形两层鸡笼,里面有两只母鸡,亲娘速度挺快,这就换到两只母鸡。

  刚回到前面,叶昆刚好来找他,他把人迎进堂屋坐下,边给他冲茶,边说:“你又早下工”。

  叶昆嗤笑:“不下工也是在摸鱼,浪费时间”,这个时候上工一天,摸鱼半天。

  “茶”,张彧冲两杯淡茶,一人一杯,倒不是他不舍得放茶叶,这个时候肚子空空,喝浓茶,肚子更难受。

  叶昆喝两口热茶说:“我昨天看过你家后院,看见从猪圈右边到墙根,有块长空地,你要不要建个小暖棚?冬天种点小青菜吃”。

  冬天到春天时间比较长,记忆中吃的菜是大白菜,土豆,白萝卜,咸菜,量还很少,过年后就没有,年后到野菜出来的那段时间,没有菜吃。

  张彧心动,问叶昆:“暖棚怎么建?”。

  见他意动,叶昆说:“很容易,猪圈侧面一面墙,和后墙右墙围成三面,你只要在前面围用茅草围起来,顶上去买白色厚塑料布或者白色油布覆盖固定住,就是个小暖棚,种一些耐寒的小青菜没问题,最冷的时候在里面烧两个火盆就行”。

  张彧想了想,觉得这个方法可行性很高,问他:“白色厚塑料布哪里有卖?”。

  叶昆尴尬笑:“这边,我也不清楚哪里可以买到”,他希望张彧做成,冬天能换到一点绿的吃。

  张彧明白他想法,没觉得什么,说:“我试着找找看,星期日一早我和同学进山,你和贺知文要不要一起?”。

  叶昆听了高兴,说:“当然要!最近进山的人多,我想去,没人愿意带”。

  当晚吃完饭,有两个妇女上门,想托张彧买上海布料,想让他先垫上钱。

  张彧听了,和她们说:“我不会给你们垫上,你们真想买就拿钱拿白面来,我负责转达,费心费力,一分也没拿你们的”,让自己垫钱垫白面,想得挺美。

  一个妇女语气不满:“铁蛋,我们钱只是一时不凑手,你有钱先帮忙垫着,之后慢慢还你,怎么不行了”,可以分几年慢慢还,又不是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