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将在七零 第1章

作者:苏佑蓁 标签: 随身空间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宋小将在七零》

  作者:苏佑蓁

  简介:

  金兵南下

  小将张泽彧率先锋营抗击敌人右翼

  全营惨烈覆没

  张泽彧不曾想,人死了还能活过来

  张泽彧成为几百年后七零年代张彧

  封建包办婚姻原配之子

  从络腮胡子大汉成为小弱鸡

  天下太平,现世安稳,可以悠悠南山下了

  见鬼的安稳,见鬼的悠悠,

  鸡飞狗跳差不多

  亲娘被迫离婚不离家

  张彧跟着亲娘随祖父母生活,过得,真惨!

  没吃过一餐饱饭

  亲爹寄来的钱物,奶奶捏着,全用在五叔身上

  神奇的自行车,手表,收音机:想要

  神奇的汽车:想开

  传说的火车:想坐

  曾经战死的地方:想去看看

  见到胡澜第一眼

  上辈子临死还是光棍的张彧不可抑制地心动了

  有人说张彧是个痞子

  胡澜却不觉得

  那个男孩,吊儿郎当后面,挺可爱!

  本文架空

  内容标签:随身空间穿越时空种田文 年代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张彧胡澜┃配角:林三丫张建设┃其它:张家及三家里大队人

  一句话简介:现世安稳,随心所欲不逾规

  立意:自己挣的就是底气

第1章 很吵!真烦!

  平常的日子,晚饭时间,张贵山家堂屋,看不出什么颜色的方木桌上,饭菜已经摆好,饭菜非常简单,饭是一大盆玉米面糊糊,菜是一海碗煮的野菜,野菜颜色发黄。

  八个人齐坐下,为首的是张贵山老夫妻,两边是两人的儿子,老二张铁木和老三张铁河,接着是张铁木的两个儿子,后面是老大张铁石的儿子张彧,小名铁蛋,最后是张铁河的儿子张建设。

  张贵山婆娘王大花开始分饭,堂屋里坐的张贵山夫妻俩和家里男丁,媳妇和孙媳,孙女另在厨房里吃。

  王大花从自己男人张贵山分起,份量也最多,接着两个儿子,两个大孙子,分到铁蛋时,想到他上午淹河里,被人救上来,下午家里送出去的谢礼,半斤红糖和十个鸡蛋,王大花心里肉疼。

  本来就非常不喜欢这个孙子,现在更厌恶了,骂一句,“怎么不淹死算了”,语气十成十的真,不是什么刀子嘴豆腐心。

  泄愤地给他分了小小的一勺,多的糊糊到了旁边张建设的碗里,张贵山看一眼铁蛋,没吭声,桌上的其它人都视而不见。

  被薄待的人仿佛已经习惯了被薄待,像块木头一样坐着,面无表情,等张贵山说吃饭,他两口就把碗里的糊糊喝完,起身闷不吭声地出去。

  王大花咽下嘴里的糊糊,看这个孙子离去的背影发出“呸”的一声,其他人脸上没什么表情,安静喝糊糊,吃着没有一点油水的野菜,一脸菜色。

  张彧出了堂屋,向东厢房最外间走去,来到门口,向正房望一眼,正房五间,中间三间是青砖瓦房,两外间是黄泥砖瓦房,青黄颜色很不协调,难看!

  张彧进房间,直进里间,房间分外间里间,他住里面,外面住着亲娘林三丫。

  转身关上门,他手里出现两个黑黄色蒸饼,蒸饼是热的,没那么难咬,他一口一口把蒸饼吃完,脱鞋上炕,这炕是半截炕尾,和外面林三丫睡的一截炕头是同一个炕。

  盘腿打坐,运行少得可怜的内劲,一周天,两周天,三周天……

  鸡鸣声叫起,张彧睁开眼,外间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是林三丫起床了。

  等林三丫开门出去,张彧下床,穿上露出两个脚趾头的布鞋,出了房间,外面漆黑,农历四月初的清早,微凉。

  拿木盆到水缸前打水洗脸,林三丫见儿子这么早起来,问他一句:“铁蛋,怎么这么早起来了?”。

  鬼的铁蛋,张彧腹诽,嘴上回答:“饿醒了”,打了大半盆水,端起木盆转身出去,也不看背后林三丫难看的脸。

  用快没毛的牙刷,没有牙膏,刷了牙,洗完脸,回房间,拿出两个黑黄蒸饼啃下肚,又上炕盘腿打坐。

  “一群讨债鬼,还不起来!”,天微亮,王大花叫骂声准时响起。

  随着王大花叫骂声响起,农家院热闹起来,各个房间木门“吱呀”开开关关的声音,男人说话声音,女人、小姑娘说话声音,王大花叨叨骂人的声音,后院猪叫唤起来的声音。

  很吵!真烦!张彧皱眉头,随即想到,今天是星期一,上学的日子。

  张彧眼睛睁开,人动了,下炕穿上烂布鞋,角落里的书包拿过来,把里面的书拿出来一本一本地翻过,用钢笔和铅笔在作业本子上写下几行字。

  放下笔,他双手摊开身前,握了握,十六岁少年的手黑黄又瘦,软绵绵的,没多少力量。

  把书和笔重新收好,书包放炕上,整理一下身上的衣服。

  张彧来到堂屋,人都到了,王大花在分糊糊,见他进来撇下嘴,脸上、眼里毫不掩饰的厌恶。

  张彧面无表情,心里无比厌恶这个能下手折磨自己亲孙子的毒妇,该用什么方法让她瘫了或出什么意外没了。

  还不行,先想办法从这个家里分出去,这个老女人出事,就不好分出去。

  余光扫过张贵山,这个男人也恶心,不是个东西,明知老妻对长子儿子苛刻甚至恶毒,无动于衷。

  眼光掠过桌上其它人,心里冷哼,目光在自己身边的张建设身上停留一下,垂目看碗里分的大半碗玉米糊,拿起碗慢慢喝。

  桌上其他人几下把玉米糊喝完离开,张彧喝完玉米糊,从林三丫手里接过纸包的两个玉米饼,他中午的午饭,回房把玉米饼放书包里,出了院门。

  出了农家院,还早,没到上工时间,外面没几个人,一路走出村去,听到最多的是猪叫食的声音,转过一个拐角,张建设往张彧手里塞一个东西就跑了。

  张彧把温热圆溜的小东西放口袋,向村外走去,穿过几片零碎麦地,麦穗根上开始发黄,走更远的地方,要转弯时,张彧回身看村庄。

  村庄清早平和,白天傍晚热闹,生机勃勃,这是个没有战乱,没有铁骑,没有烽火,不是被敌方攻陷、满目疮痍的家园,是个和平的世界,真好!

  张彧把口袋里的鸡蛋拿出来,剥掉皮,两口吃下肚,去学堂,哦不,是学校。

  。

第2章 顾忌我就行了

  张彧顺着记忆沿着大路走,脚上的鞋子不好,走得不快,边走边啃下两个黑黄蒸饼。

  转过两个山弯是一条较直的路,身后传来”铃铃”声,他向路边靠过去,一辆自行车从身边快速过去。

  张彧停下脚步,眼睛直勾勾盯着自行车远远去了,才抬脚继续走,神奇!过阵子想办法弄一个来骑。

  向前走不到一里,就是公社中学,张彧踏进校门,脚下是平坦的水泥路,他用鞋子磨擦地上,很硬,向前走一段路,向右转,走向一排平房,找到初二一班,在自己的座位坐下。

  他的座位在门侧边第三排,坐外面,两人桌,两人凳,他伸下脚,这种桌椅坐着不错,当然,如果桌子和凳子没这么破,动一下就有小小“吱呀”声更好。

  班里三十六人,有八个女同学,男女一同上课,有点稀奇,现在班里人差不多到了一半。

  教室中间关系好的几个同学在说说笑笑,少年的笑容青涩干净。

  张彧心里感慨,行军杀敌多年,自己最怀念的就是十三岁前在学堂上学、那段无甚忧虑的日子。

  没想到,还有机会坐下来读书。

  张彧坐直,把语文课本拿出来翻开,从第一页看起,熟悉简化后的文字,文字横着看,有些不习惯,加上繁简对照,看起来有些费劲。

  凌江踏进教室,从张彧身后过去,意外看一眼张彧笔直的背后。

  “吱呀”一声,同桌坐下,张彧抬头转头,向对方点头示意,算是打招呼。

  凌江惊了一下,同桌这个向来独来独往的闷葫芦居然会主动点头打招呼,今天太阳没从西边升起,意外。

  “铃铃”,晨读开始,张彧顺着记忆慢慢小声地读起书,余光留意教室里的同学,认真读书的没多少个。

  晨读完,上数学课,尽管有记忆,张彧听得颇为吃力,上完一节课,老师走了,他看向同桌,同桌是同年第一名。

  凌江长很瘦,骨架小,小脸,偏他长得高,比张彧高出一个头,他一走动,看上去像行走的骨架,有些吓人,讲真,夜里小孩不经意碰到,会被吓哭。

  凌江见张彧看过来,先开口:“同桌,有事?”。

  张彧摇头:“现在没有”,以后有,“你们城里最缺什么?”。

  凌江:“肉!”。

  张彧“嗯”一声。

  嗯一声就没有后文了,什么意思?真是惜字如金,凌江想翻白眼。

  上了一个上午的课,张彧心里有点底,中午放学,家在公社和附近大队的同学回家吃饭,远的带干粮来吃,更远的住学校,吃食堂。

  张彧拿书包里的掉漆绿色水壶去洗,从水房打回开水,啃下两个玉米饼和两个黑黄的蒸饼。

  勉强填了肚子,张彧提着书包出校门,来到主街,走一段路,看到供销社,便进去看透明柜台里的东西。

  看了一圈,在售货员白眼中出去,继续走,主街走完,走次街,公社不大,和一个小镇差不多大小。

  房子是青砖瓦房的比较多,临街的房子都是两层,其它是黄泥砖房,没有熟悉的木制房的。

  转了半个多时辰,公社全转完,摸到偷偷交易物品的地方,叫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