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56章

作者:将月去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陆锦瑶笑了笑,“这也是我从别处听来的,可不是我想出来的主意,不过既然对百姓有益,那就是好法子。”

  “对,不在功劳多少,能救百姓才是真的。”顾见舟笑了一下,当着母亲和兄长的面,他不好做什么,只是暗自勾了一下陆锦瑶的手腕,轻轻碰了一下就快速放开。

  郑氏笑得眼角出现细纹,两个儿子都得圣上看重,这下可是光宗耀祖了。

  “好了好了,知道你们为国为民,你看你这幅样子,南香,快传饭。”郑氏知道顾见舟这幅样子,一定是在滇南吃了不少苦。

  怎么可能不吃苦,那边没有丫鬟伺候,也没有现成的饭菜,他是朝中官员,但有官阶更大的。

  不过没给永宁侯府丢人。

  露竹留在里面布菜,姜棠去外面守着,很快,大房二房三房也来人了,除了顾见山,一家人都在正院。

  屋里热热闹闹,丫鬟们去了耳房,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姜棠一直好奇白薇是怎么从别的丫鬟那儿打听消息的,怎么什么都知道。

  这回明白了。

  一开始姜棠只静静地听,几个丫鬟说的不外乎是胭脂水粉,哪家的口脂好用,哪家的胭脂最好看。

  直到有人问姜棠,“你平日里都用什么呀?哪种最好用。”

  永宁侯府,就算算上主子们,最好看的也是姜棠。

  其他院子的丫鬟没少偷偷看她,真的像仙女一样。哪怕和别人穿着一样的衣裳,也能一下就注意到她。

  无论是动还是静,都能让人感觉到不同的风采来。

  姜棠张张嘴,这种时候不该说什么都不用,我本来就长这么好看。

  她笑了一下,“我平日睡得早,多喝花茶,多喝水。胭脂水粉不用抹太多,就在脸颊这里轻轻蹭一点点就行了,口脂也是,点一点抿一下就行了。”

  有人带了胭脂水粉,当场试了试,果然比以前看着好看许多。

  姜棠:“还有珍珠霜,早晚涂一层就好了,平日走阴凉的地方,千万别被太阳晒到。”

  “哇,原来是这样吗!”

  丫鬟们你一言我一语,然后就闲聊了起来。

  哪家的公子又养了外室,谁家被参了一本,各家的私密事,这群丫鬟知道的门清。

  消息最灵通的往往不是各院的大丫鬟,而是常往外跑的。别的府上的事说的再起劲,也不会说自己主子半句。

  也许有关系还不到的原因。

  宴方堂的丫鬟道:“还有你们屋子每天都那么香,都做什么吃的了,我能不能从你那儿买呀。”

  姜棠笑着道:“这个你找白薇吧。”

  她偶尔打听一下消息还行,久了就不行了,宴几堂的丫鬟,各自有各自的用处。

  从正院回去,姜棠去了小厨房,赵大娘给她们留了饭,是米饭和炒小白菜,用猪油炒的,清甜可口。

  偶尔吃一顿清淡的也挺好。

  另一边,陆锦瑶两人回来之后,她先让顾见舟去梳洗,顾见舟道:“等会儿,让我……抱一下你。”

  那里疫病太严重,顾见舟曾一度以为自己回不来。

  他那时常想起陆锦瑶,想起他们的孩子,有时也会想起顾见山。

  想他一个人在西北是不是也这样孤独无依。

  他知道自己身上脏兮兮的,就是想抱一下,在正院的时候就想这样了。

  “阿瑶,我终于回来了。”

  顾见舟下午不必上职,再上职应该也不是去翰林院了。

  顾见舟在,屋里连伺候的丫鬟都不必留,怕打搅两个主子,门口都不留人,全在耳房待着。

  陆英继续绣帕子,打算绣好之后做个荷包,第一个她想给姜棠,装银钱用。

  姜棠好不容易得了空,准备做点吃的往外卖。

  白薇比姜棠还要急,“你都不知道有多少人找我从你这儿买东西!”

  除了正院和三房,还有晏明堂晏安堂,大房二房的丫鬟也过来了。

  看来各院都慢慢安稳下来了,主子安稳,下头的丫鬟就松快。

  加起来有十四个人,每人她提一文钱,那还有十四文钱,就能在姜棠那里多吃一顿肉了。

  白薇觉得有钱不赚是傻子,就算这事捅到前面去,大房二房的只会不痛不痒地刺两句。

  这日子是有多差,都自己寻摸着赚钱了。

  大娘子估计会四两拨千斤,是呀,吃的是有多差,自己院子的饭菜还吃不饱吗。

  一想就觉得痛快。

  宴几堂体面,她们做丫鬟的也体面。

  佩兰:“要不做点甜甜的东西卖吧,夏日吃甜的东西最好了。”

  陆英道:“我看是你想吃甜的吧。”

  姜棠觉得做甜品也行,她问道:“咱们从哪儿能弄到冰?”

  一直静静听着的露竹抬起头,把绣棚上的针别起来,“咱们哪里能用到冰,冰就不是咱们能用的上的。”

  顶多在大娘子用冰时去屋里伺候。

  “没有卖的吗。”

  露竹:“有是有,可谁花那么多钱买冰用,井水也凉快的,实在热了买个凉席,睡前用井水擦一遍。”

  姜棠是想做吃的,这么热的天,不吃冰多难受。可没冰用就做不成,她就记得以前上学时学过怎么制冰,用硝石做。

  但就算会制冰她也不敢堂而皇之地拿出来。只有贵族用的起冰,不仅因为贵,更像是身份的象征。其他东西只是可有可无的吃食,而冰意味着钱和权利。

  硝石能制冰,但也只是听说而已。

  以前有冰箱,谁会自己做冰。姜棠暗自把这个想法从脑海里扔掉,有些东西可以做,有些不行。

  就像那日随口和陆锦瑶说的石灰水和醋可以消毒,明明是以前人人都知道的事,但这里没人知道。

  幸好陆锦瑶没说是她说的,不然问她怎么知道,姜棠也说不上来。

  没冰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做冰粉,用井水冰一下,做出来也是凉的。

  明儿怀兮出府采买,姜棠可以跟着一块儿去,她看看有没有卖魔芋的,到时候做红糖凉粉。

  今儿看来是不成了。

  姜棠:“明儿吧,得等把东西买齐了。”

  白薇:“什么东西?”

  上个月月底姜棠请了月假,出来添置了点东西。这月的月假还没请,可以留到月底。

  出来采买也就半个多时辰,能找到就找,找不到就算了。

  姜棠道:“魔芋,芋头的一种,不知道这边有没有。”

  丫鬟们就数怀兮出去的次数多,但怀兮不会做饭,出来买的最多的就是羊肉和新鲜鱼虾,很多食材听都没听过。

  一群人面面相觑,最后箐湘道:“这个得去医馆买,魔芋主治痈疮、肿毒,医馆肯定有卖的。”

  这群丫鬟中,姜棠和箐湘相处的最少,她和静墨一样话少,再加上不住一间屋,她最不了解的就是箐湘。

  原来懂医理。

  能在侯府做丫鬟,都不是简单人。

  姜棠笑着道:“那正好了,明儿我去医馆看看。”

  次日,姜棠和怀兮从西南角的侧门出去,怀兮去买羊肉,看铺子,说半个时辰后在永安布庄门前回合。

  姜棠直接去了医馆,果然有魔芋。

  她直接买了两份。

  给宴几堂买的,还有自己留用的。

  医馆的魔芋是炮制晒干的,价钱不按斤卖,按两卖,幸好平日开这个药的少,姜棠可以多买一些。

  姜棠没买多,一来怕干魔芋做不成魔芋粉,二来觉得价钱贵,准备到时候去下头村子问问,毕竟医馆的药材也是从别处收的。

  如果冰粉能做出来,陆锦瑶吃着好吃的话,根本不用她去找,就能把魔芋给弄来。

  除了魔芋,还有葡萄干、花生米、瓜子仁儿、桂花蜜、山楂片,能做小圆子最好,味道好的酒酿可以锦上添花。这些东西置办齐,差不多花了一个时辰,姜棠就抱着东西去永安布庄门口等了。

  等了一会儿,怀兮从南面的街赶回来,两人这才一道回府。

  回去之后,姜棠就开始弄魔芋粉。

  做法和红薯粉差不多,其实像红薯土豆莲藕这种主吃根茎的植物,都能做粉。

  木薯可以搓小圆子,红薯粉可以做调料,各种豆类磨成的粉可以做凉粉,放点醋和辣椒,拌一拌贼好吃。

  魔芋做出来的粉没有奇奇怪怪的味道,浇上红糖汁,再撒上葡萄干儿和其他各种小料,夏日吃一碗,晚上觉都比平日舒服。

  第一碗是赵大娘尝的,姜棠眼巴巴盯着,不等赵大娘咽下去就问:“如何?”

  赵大娘嚼了嚼,口感说不上来的奇怪,看姜棠做的时候感觉像在做粉坨子,可比粉坨子脆。

  红薯粉有种粘稠感,吃起来有些钝,这个却没有。

  红糖汁粘稠,花生泡了一下,有些软。葡萄干和山楂片一甜一酸,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桂花香气。

  这么吃甜而不腻,清爽解暑。

  “挺好吃呀,冰冰的还,无论是饭前吃一碗还是饭后吃一碗都成。”赵大娘觉得这个东西,喜欢吃粉坨的肯定爱吃,喜欢甜口的也爱吃,“小棠,你说放点那个拌料,当凉菜也成吧。”

  把这个做成粉条不就是凉拌魔芋丝了。

  姜棠道:“肯定成,若是给大娘子吃,就不能放山楂糕了,酸的东西……放酸杏干也成。”

  赵大娘又试了放酸杏干的,味道也不错。

  尝着哪里都合适之后,这才用白瓷小碗盛出来一碗,上面撒好花生碎等小料,再淋上一勺粘稠的红糖汁,摆上配套的白瓷小勺子,这才往正屋送去。

  姜棠自己买的东西做了十来碗,这东西也就做粉时费事儿,弄好之后就是往里面放各种小料。

  因为里面的魔芋贵,所以冰粉不能按素菜算,还是十六钱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