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57章

作者:将月去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佩兰也觉得有点贵,可又抵挡不住馋意,心里想着我就尝尝,不好吃下次不买就是了。

  结果吃完之后又从姜棠那儿要了一碗,幸好跟她们收的钱比其他院子丫鬟便宜些,不然一天的工钱真全花吃上了。

  姜棠道:“这个别多吃,不顶饿,吃完待一会儿就饿了。”

  佩兰揉揉肚子,“嗯,我不多吃。”

  姜棠总共卖了十六份,宴几堂四份,其他院子十二份。总共拿了二百二十个铜钱,抛去成本,赚的有八十多个铜钱。

  才把钱串好,月云就过来传话,“大娘子叫你过去说话。”

  冰粉陆锦瑶吃了大半,白瓷碗摆在一旁的小几上,阳光洒进来,上面一片细碎的光。

  姜棠行了一礼,“奴婢见过大娘子。”

  陆锦瑶抬了抬手,“坐吧。”

  她一直说做生意要一步一步来,像烤鸡烤鸭这些,她觉得好吃,若是真拿出去卖也能赚钱。但开铺子意味着租铺面,请掌柜帮工大师傅,这么一来没半个月弄不好。

  铺子越多越费心神,所以陆锦瑶一直拖着。

  但有的东西能拖,有的不行。

  就像这个,虽好吃,但只有夏日炎热的时候才有人买,等入秋天凉了就吃不得了,满打满算也就卖一个多月。

  再加上是甜口的,放在锦棠居卖就成,不用单独再租个铺面。

  陆锦瑶叫姜棠过来想问问成本如何,能不能做生意。

  做生意,想的自然是赚钱。

  陆锦瑶道:“这下面的粉是什么东西做的?”

  姜棠道:“是魔芋,从外头医馆买的,这东西能入药,绕了几个地方只有医馆有。”

  陆锦瑶道:“价钱可贵?”

  姜棠:“这个在医馆按两卖,五文钱一两。”

  也就是五十文一斤,但因为医馆的魔芋是炮制好的,所以比湿的价贵,贵个五六倍吧。

  五斤的干魔芋能出一斤粉,一斤粉能做几十碗冰粉,姜棠卖的也贵,总的来说是赚钱的。

  除了这个冰粉,其他的东西陆锦瑶都知道价钱。

  卖是能卖,只是这个做出来用什么装呀,这个是湿的,不像点心一样油纸一包就行。铺面就那么大,客人多的时候转身都费劲,根本没地方堂食。

  这么一来就犯了难。

  “这个做好了怎么卖……”

  姜棠听陆锦瑶这么说就是想做生意,只要想做,什么事的都不是难处。

  这个时代也没有塑料,连纸都没有那么厚的,放在纸盒里也不成。

  姜棠试探着道:“大娘子,晨起巷子里有卖豆浆的,那老伯支一个小摊位,旁边四五个小马扎。能在那儿喝,也可以自己带碗去盛。”

  碗虽不同,但盛豆浆的勺子一样。

  陆锦瑶一下子就明白了,她笑道:“行,我再琢磨一下,你先回去。”

  姜棠行礼告退,她这冰粉,怕是只能卖白日那一回了。

  傍晚,露竹叫她去书房,陆锦瑶已经把文书写好了,“你看看,因为这个只能卖一个多月,故而没点心方子那么贵。”

  陆锦瑶想给十两银子,姜棠如果觉得合适,就签。还是三年,三年之后,陆锦瑶不能再用这个方子做生意。

  姜棠要想靠卖冰粉赚够十两银子,得卖两千多碗,还不算自己做冰粉花的时间,把方子卖给陆锦瑶,虽然以后她不能拿这个做生意,但一劳永逸。

  姜棠点了头,“大娘子,奴婢已经看过了,这就把方子写下来。”

  除了怎么做冰粉,还有各种小料,都一同写了下来。

  陆锦瑶看姜棠字越来越好,不由一笑,也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写完方子之后姜棠签上名字按上手印,就能跟着露竹拿银子了。

  这回直接给的银票,姜棠现在都有不少张银票了,都锁在了柜子里。

  露竹嘱咐了两句,“财不外露,省着些花。”

  她估摸着姜棠现在存了不少钱了,单是赏钱存不下这么多,但不全是上头给的赏钱,还有卖方子的钱。

  露竹倒没觉得嫉妒,各人有各自的命。要说嫉妒,锦棠居每月都能赚几百两银子,当丫鬟的不就是这样。

  像姜棠这般也挺好的。

  就是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总觉得姜棠攒钱另有它用。

  姜棠拿了银票就放袖袋里了,短时间陆锦瑶应该不会再买别的东西,怕是得等入秋之后再看别的点心。

  陆锦瑶这人谨慎小心,一件事没十足的把握不会去做。

  姜棠不能再卖给侯府的丫鬟,剩下的冰粉就自己做来吃吧。

  好快点把暑热熬过去。

  没错,就是熬。

  除了等雨,就是等傍晚,夜里在院子坐着还凉快些。

  宴几堂的丫鬟人手一把蒲扇,就这么过了两日,天还没凉快下来,顾见舟准备上职了。

  陆锦瑶以为顾见舟能歇个四五日,这才两天而已。

  顾见舟道:“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我怎能一直闲在家中。”

  他穿原来的衣服不太合身,这身夏衣是府中绣娘赶制的,一共两身,一身月白,一身草青色。

  陆锦瑶道:“夫君说的是,那你去上职,我去铺子看看,现在天热,姜棠做了一种新吃食,能消暑,我看看能不能在铺子里卖。”

  顾见舟拉住陆锦瑶,“我是说如果,如果朝廷派我去滇南治水,几个月不回来,你会不会怪我。”

  陆锦瑶:“不会,你若真去治水,能解滇南百姓之危,那只能说明那里的百姓比我和孩子更需要你。”

  顾见舟是她的夫君,也是朝廷官员。

  顾见舟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

  等晨起太阳出来,姜棠还有箐湘就跟着陆锦瑶去了锦棠居。

  天越来越热,铺子的盈利每日都往下点银子。

  佩兰说街上的铺子就数春秋两季生意最好。

  天热嫌太阳大不愿意出来,天冷的时候又嫌太冷。

  这都是佩兰买吃的时总结出来的经验,尽管一年也就出来十几次,但这十几次就不一样。

  除了严寒酷暑,天气差的时候生意也不好。

  六月下了几场雨,那几天的流水才几两银子而已。

  抛开成本人工和租金,相当于……没赚钱。

第39章 当丫鬟的第三十九天

  在这里, 几乎所有活动都受天气影响。

  只有油纸伞蓑衣马车的时代,没人愿意顶着狂风骤雨出门。

  在姜棠看来,生意有好有差都是正常的, 毕竟像农桑河运这样的大事都有天气息息相关,做生意不可能不受影响。

  掌柜的也知道这个道理, 但给陆锦瑶看的只有账本而已,她能看到的, 只是生意跌了。

  十天下了四天的雨,算上铺子的人工和租金,若是天气一直如此, 这铺子便开不下去了。

  陆锦瑶低头看账本,掌柜的在旁边胆战心惊。

  五月初开铺子, 一月有余,卖饼干那两日生意最好。

  这下雨的几日生意最差,昨儿和前天生意好了些, 但和预想还差许多, 不知卖了冰粉能不能好。

  掌柜的一开始还心里兴奋,觉得能赚很多钱, 想锦棠居能成为第二个五香居, 现在那点心思已经被这几场雨浇灭了。

  十天的生意,账本也就几页而已,陆锦瑶很快就翻完了,“五香居生意好吗,在这些天里。”

  掌柜答道:“下雨那几天不太好, 这几天尚可。”

  陆锦瑶把账本合上, “姜棠, 你怎么看?”

  姜棠道:“奴婢觉得做生意都这样, 五香居一开始也不是就生意红火门庭若市的。在外面摆摊的小贩雨天连出摊都不能,锦棠居好歹有生意做。除了雨天,总归是赚钱的。五香居虽然卖的贵,但无论是谁,一有钱了总想着去买五香居的点心,而不是去别的铺子的,咱们铺子胜在独一无二。”

  五香居可能是最早的品牌效应,人人都以吃五香居的点心为荣。

  锦棠居才开张一个多月,自然不可能达到。

  陆锦瑶:“没错,我有时也会让怀兮去五香居买点心。”

  这样想就宽心不少。

  姜棠:“奴婢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咱们铺子卖的点心,太少了。”

  习惯吃各种绿豆糕红豆糕的人,吃这个只能算作尝鲜,虽然只有锦棠居有这样的点心,但尝尝鲜之后,又去买红豆糕绿豆糕了。

  再说了,点心又不能当饭吃。

  而陆锦瑶行事谨慎,在没有回本前是不会在她这里买大量的点心方子的。

  姜棠想靠卖方子快点攒钱赎身行不通,锦棠居也不可能一直生意稳定。

  陆锦瑶笑了一下,她也是期望太高,但无论如何,哪怕一个月有半月下雨,那锦棠居的生意也比胭脂水粉铺子的生意好。

  陆锦瑶道:“张掌柜不必担心,更不用自责,生意我心里有数。冰粉中午就开始卖,牌子挂上价钱写好。”

  她想的不就是赚钱吗,锦棠居才开业一个月而已,以后还有无数可能。

  冰粉的定价是两钱一碗,各种小料都加。

  陆锦瑶能弄来冰,做出来的冰粉比姜棠做的更凉爽。

  中午开始卖,下午天热时应该是生意最好的时候,卖冰粉能带动别的生意,也是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