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仓库养孩子 第112章

作者:三两笙 标签: 穿越重生

  地面上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雪白,行人踏过,印出无数双杂乱无章的脚印来。

  除夕夜,两家隔着院子,吃着属于自家的热闹团圆饭。

  孩子们都盼着玩,所以吃过饭后,门口就传来木生兄弟几个敲门的声音。

  王英吃完后,还帮王兰收拾了一下嘴巴上的油渍。

  “奶奶,爹爹,我跟妹妹出去玩啦。”

  姐妹俩跟初心、王元宝说了声,就带上年前在货郎摊子上买的二踢脚跟毽子出去找水生兄弟三个汇合了。

  王元宝找了两条初心给她们打的围巾,追到院子里,“把围巾带上,仔细着凉,不要玩太晚,也不去水边,早点回来。”

  “知道了爹。”

  王英和王兰姐妹俩异口同声回道。

  铁生在门外保证道,“放心吧,王叔,我会看好她们的。”

  铁生今年十一岁,个头已经很高了。

  平时他又是最稳重的,所以王元宝对他也比较放心。

  初心跟王元宝在家收拾桌上的剩菜,顺便把明天早上待客的东西给准备好。

  王英和王兰姐妹,跟着三生在巷子口跟其他孩子们一块儿玩。

  满城灯火通明,花枝巷也不例外,巷子口的大灯笼的红光,照在一群孩子们的头上脸上,映出一张张喜盈盈的笑脸。

  铁生看了眼巷子里家的方向,跟弟弟还有王英、王兰姐妹说,“咱们把二踢脚点了吧,看完就该回去了。”

  王兰比较怕这种动静,王英得替她捂着耳朵,所以她把二踢□□给了铁生。

  “大哥,我来点我来点。”

  木生从铁生手里抢过王英的二踢脚,用火折子点燃引线,然后快速拉着水生跑到墙根下,跟王英、王兰姐妹俩站在一起。

  二踢脚被引燃后,咻的一声,飞到空中,然后才发出啪的一声巨响。

  铁生把剩下的二踢脚摆在地上,让木生带着水生过来点。

  水生胆子小,摇着头就是不肯去。

  木生见王英一直替王兰捂着耳朵,便往前占了一部,挡在了王英身前。

  “大哥你快点,我们看着就行。”

  铁生觉得自己弟弟变得有点快,但还是用火折子,快速把几个二踢脚都点着了。

  七八个二踢脚接连飞上半空,不断的在空中炸响。

  孩子们都抬头望着天上一闪而逝的火光,然后发出哇的赞叹声。

  铁生走过去,“好了,现在该回去了吧。”

  四人跟在铁生身后,准备转身回家。

  不想这时候,竟隐隐约约传出来微弱的婴儿啼哭声。

  “好像有小孩儿在哭?”

  王英耳朵尖,她看了看其他人,“你们听见没有?”

  几人面面相觑,然后在四周望了望,并没有大人抱着孩子路过。

  铁生摇摇头,“可能是小猫叫,今年天冷,估计是冻得发抖,所以才听起来像小孩儿哭。”

  木生看王英仔细听声的样子,便说,“要不找找看,万一真是谁家趁热闹的时候,出来丢孩子呢。”

  三兄弟原先在老家的时候,不是没碰到过这种事,多的是狠心的父母,趁着年节时候,把不想要的孩子扔出来。

  运气好的,能碰到好心人,被捡回去当自己孩子养。

  运气稍差一些的,领回去当个使唤丫头,好歹能吃饱饭,有个遮风避雨的去处。

  实在没运气的,被家人大冷天扔出来,没活过半夜,就冻死在外面了。

  铁生很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便让王英仔细听听,带他们找一找。

  五人从巷子口出来,绕到大街上,婴儿的啼哭声就越发明显了。

  “还真有小孩儿哭,在那边!”

  木生率先跑过去,在一个街角缝隙里,看见了被襁褓包裹的两个孩子。

  王英带着王兰小跑着赶过去,几人看着眼前的两个孩子,都露出不忍的眼神。

  木生一脸气愤,“这样小的孩子,那些大人也忍心扔出来,是真不怕她们冻死在外头。”

  王英蹲下来,摸了摸两个婴儿的脸蛋,触手冰凉。

  “先抱回去吧。”

  王英率先抱起一个,木生跟着要去抱另一个,结果被铁生拦住。

  “我来吧,你带好兰兰跟水生。”

  五人出去的时候,手上只带了玩的东西,回来却多了两个是尚在襁褓的婴儿。

  隔壁的刘木匠夫妻听到动静,也赶了过来。

  “这是哪儿来的孩子?”

  几人你一句我一句解释了发现孩子的经过,大人们也是一脸唏嘘不忍。

  刘木匠的媳妇赵氏说,“怎么有这么狠心的父母,两个娃娃还没睁眼,就舍得往冰天雪地的大街上扔。”

  刘木匠赞同点头。

  王元宝也有些义愤填膺,“女孩儿难道就不是人命,就不是她们辛苦生的?”

  初心扫了一圈,喊了赵氏,“咱们俩先去房间给孩子检查检查,要是没什么伤,就先给孩子弄点吃的,等过两天衙门开门,再去报案,让衙门帮着找找孩子的父母。”

  不管孩子父母能不能找到,但流程总是走的,总不能就这么稀里糊涂把孩子留下。

  只是众人心里大都明白,就算孩子父母听到消息,也未必会出面领走孩子。

  能够在这种天气,把两个女婴扔在大街上,摆明了就是任由这两个孩子自生自灭,又怎么可能会后悔呢。

  初心跟赵氏一人抱着一个孩子进入房间,把炭盆挪到床边,然后打开了两个襁褓。

  红色的襁褓里面,是水红色的绸缎,明显不是穷人家用得起的,孩子的脖子上还挂着拇指大的小巧金锁。

  “这……”

  赵氏有些动容,“既然舍不得,又何必把孩子扔掉呢。”

  或许是有苦衷吧。

  只是在初心这,不管什么苦衷,都不至于用这种手段。

  万一两个孩子没有让家里几个孩子发现,大冷天里,刮着北风,天上还有可能飘雪粒子,很有可能冻死在街头上。

  大可找稳妥信得住的人,把孩子送给别人养,也比出此下策强。

  俩人检查过孩子,身上没什么伤,就是在外面冻的时间有些久,脸色有些青紫。

  初心弄了点儿米汤,给两个女婴喂下。

  喝过米汤后,两个女婴的脸色才慢慢恢复了正常的血色。

  晚上两个女婴就暂时留在初心家,跟初心睡在一起。

  赵氏倒是想照顾两个孩子,只是她家里小子多,住不开。

  初心家的库房早就收拾出来,给王英和王兰姐妹俩住,过年女儿们回来,王英和王兰两姐妹就暂时跟初心挤一床,等出了正月,她们再搬回去。

  因为家里多了两个女婴,王英和王兰也不怎么出去玩了。

  正月里刘木匠也不歇着,在院子里敲敲打打的,做一些家具。

  铁生就在家帮忙,木生闲不住,就过来找王英、王兰,跟她们一起看着两个女婴。

  今年不光王元慧一家来了,大女儿王元清、三女儿王元玉、四女儿王元娇也都拖家带口来看望初心,以及弟弟王元宝。

  几个姐妹齐聚到一块儿,才知道是王元慧给她们都寄了信过去。

  女儿、女婿、外孙、外孙女多,初心便让王元宝在客栈开了四间上房,让几个女儿女婿都住在客栈里。

  大女儿王元清除了来看望初心外,也是特地来报喜的,她嫁的早,头一年就生了儿子。

  今年儿子议亲,明年八月里的好日子。

  “到时候娘可一定要来,您大外孙人生一?????件大喜事,您可不能缺席,还有你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得上门。”

  老四王元娇就笑着说,“行啊,我就是扔下生意不做,我也得去喝我大外甥的喜酒,到时候你可得安排好上房,不是上房,我可不住。”

  “瞧把你美的,我家就几间破茅草屋,爱住不住,你要是不来,我就告诉你大外甥,他四姨母是个小气的,舍不得喜钱银子,所以不肯来。 ”

  “你们听听,大姐夫都开了两家客栈了,连上房都舍不得让咱们姐妹住,越发小气了啊。”

  姐妹们一处笑笑闹闹,倒是让院子热闹不少。

  家中也是分作几拨,四个姐妹一处,几个连襟带元宝这个小舅子一处。

  初心最受孩子喜欢,被外孙外孙女们围着,叽叽喳喳的跟小家雀似的。

  四姐妹们在梓州住了两晚,临走的时候,都有些不舍。

  姐妹们从小一块儿长大,成婚后便天各一方,想要见上一面难上难。

  除此之外,她们也担心弟弟王元宝的婚事。

  虽说前面娶的媳妇不靠谱,但也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王元宝还年轻,总得想法子,再找一个。

  对此,王元宝倒不是很在乎,家里有了王英和王兰两个女儿后,他也真心把她们当做亲生的,所以娶不娶媳妇对他来说,根本不在首位。

  姐妹几个都见过王英和王兰,对两个孩子又怜又爱。

  各自给了见面礼不说,还合伙凑钱,给姐妹俩打了两套银首饰,从项圈到手镯到脚镯。

  倒不是她们单个买不起,只不过凑在一起是个意思,也整齐些。

  初心也没让她们太破费,给几个外孙外孙女们都包了红包。

  每个人一个二两的银锞子,初心特地叮嘱孩子们不要说,等回家后再交给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