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仓库养孩子 第120章

作者:三两笙 标签: 穿越重生

  秦夫人让嬷嬷转告沈若俞,要另给他寻一门亲事。

  不想沈若俞却不同意了。

  “还劳烦嬷嬷替我转告伯母,侄儿愿意再等上两年。”

  沈若俞在王意的成衣店附近开了一家书肆,两家店属于斜对门,一眼都能看见。

  这倒不是沈若俞故意,而是下面人经手买的店铺,不想就这么巧。

  俩人偶尔会碰上,王意认出是曾经的客人,便点头示意。

  一来二去,俩人也算认识了。

  虽然算不上熟悉,但也能说上两句话。

  沈若俞的意思被嬷嬷转告给秦夫人,秦夫人倒是很高兴。

  沈若俞才是最优选,这样女儿才能回到自己身边。

  秦夫人和嬷嬷没有过多打扰王意,只是让人暗中照看,所以初心一家子都没有发现躲在背后的秦夫人。

  *

  随着姐妹俩年岁渐长,外甥王秉安也到了进私塾开蒙的年纪。

  因为沈若俞的书肆就开在成衣店的对面,所以王意特地去挑了一些开蒙的书,以及笔墨纸砚,打算送给王秉安。

  沈若俞帮着挑了一些,结账的时候,还送了一本字帖。

  王意本想一起付钱,沈若俞却不肯收。

  “好歹咱们也算是朋友,就当是我送给外甥的礼物。”

  沈若俞含笑看着王意,心中却在想,不知道伯母有没有请媒人上门提亲。

  王意回到家后,才后知后觉的反应沈若俞那句话有些不对。

  只是沈若俞往常给她的印象太过于君子,所以王意也没有往其他方向想,以为沈若俞只是一时说错而已。

  王秉安收到书后,带着妹妹王秉莲一起摆弄。

  王英看了一眼,便笑着跟王意说,“最近上门提亲的人这么多,你就没有自己中意的?”

  王意摇了摇头,“奶奶跟爹满意就行,我相信奶奶的眼光。”

  王英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有王英和王兰姐妹俩的婚事在前,前来给王意和王珍提亲的人,家庭条件也拔高了不少。

  初心和王元宝都快挑花了眼,这个合适,那个也不错。

  “好好挑两个,回头再给她们姐妹俩自己选选。”

  这一下子要嫁两个女儿,王元宝是又欣慰又舍不得。

  可没办法,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木生一样,能够无视他人的异样眼神,坚定入赘到他们家。

  母子俩从提亲的人家中,挑选了四五个出来。

  刚把剩下的帖子收拢起来,媒人又再次上门了。

  “邓婶子,我又来了给你道喜了。”

  媒人脸上的褶子都快笑出来了。

  最近这阵子,她都来初心家报过七八回喜了。

  可这一回,媒人的腰杆挺的比以往都直。

  “邓婶子还记不记得两年前的那个沈氏商行,我知道当初婶子是觉得两位姑娘年纪小,舍不得定人家,人家沈家六少爷巴巴等了两年,一听到婶子要给姑娘选人家,就找了我来,专门给你们家三姑娘提亲。”

  初心不动声色跟王元宝交换了一个眼神,也没有一口否决,“不知道妹子对沈氏商行了解多少,这既然要做亲家,我肯定是要打听清楚的。”

  媒人也没多想,把自己知道的消息全都告诉了初心。

  初心听完心里就有数了。

  “麻烦妹子了,这帖子我先留着,容我考虑考虑。”

  见初心没一口回绝,媒人脸上笑容更深了。

  “行,婶子慢慢考虑,要是有准信,可一定通知我。”

  “一定,一定。”

  王元宝忙起身答应,然后把媒人给送出了门。

  回来后,王元宝才问起这个沈氏商行的事情。

  初心就告诉他,两年前这个沈氏商行的六少爷就上门提过亲。

  只是那个时候,她觉得两个孙女年纪还小,就一口回绝了。

  “沈家高门大户的,要是把小意嫁过去,万一受了什么委屈,咱们也没本事给她撑腰。”

  王元宝觉得不大靠谱,有些不喜欢这个沈氏商行的六少爷。

  沈家那边等了几日,却等到了王家相看的消息。

  沈若俞有些坐不住,一直在书肆等着王意回店里。

  这一等就是一整天,第二天王意才来到成衣店。

  不想刚进门,就被沈若俞给叫住了。

  俩人就这么站在门口,沈若俞当着伙计的面,问王意为什么不同意他的提亲。

  王意这才想起来,“那个沈家六少爷,就是你?”

  沈若俞点头,然后推开两步,冲王意欠身拱手。

  “若是平时有什么得罪之处,还请告知。”

  “你没有得罪我,只是咱们两家家世不般配,我只是平头百姓,高攀不上。”

  王意对沈若俞也却有好感,只是这点好感还不足以让她踏入高门大户,以后就缩在那小小一方天地里,再也不能出来。

  沈若俞从没想过会是这个缘故,他还想替自己辩解什么。

  王意却忽然问他,“你们沈家是不是有个嬷嬷,容长脸,下巴上有颗痣,平时不怎么爱笑。”

  沈若俞想了想,“你说的应该是我大伯母身边的季嬷嬷,她的确曾到过你的店里,买过几个样式图。”

  王意垂下眼皮,低声问道,“你知道这位季嬷嬷是哪儿的人吗?”

  “季嬷嬷家乡何处我并不知道,但我大伯母是梓州人士,季嬷嬷跟着我大伯母多年,应当也是梓州人士。”

第88章 子孙满堂

  “你能帮我约见一下那位季嬷嬷吗?”

  尽管沈若俞并不知道王意为什么要见季嬷嬷, 但还是替她带了话。

  约见的地点就在成衣店附近的茶楼,王意专门找了一个雅间,好无人打扰。

  季嬷嬷应邀前来, 进门前心里其实已经有了些许猜测, 甚至已经做好了被质问的准备。

  只是当季嬷嬷进入雅间时,王意取下颈子上戴了十几年的小金锁, 放到了桌上。

  “姑娘?”

  季嬷嬷看了眼小金锁, 而后抬头看向王意。

  王意抿着唇,眼神中带着些许愠怒,“你以为撮合了我跟沈六少爷的婚事, 就能弥补你当年扔下我们姐妹的事,那就打错了算盘, 我们平头百姓, 配不上沈家, 也不想高攀, 嬷嬷还是免了这份心吧。”

  季嬷嬷先是一愣, 下一秒回过神来才知道王意是误会了。

  “姑娘, 当年是奴婢做的主,狠心丢下了两位姑娘, 夫人她不忍心,可奴婢是看着夫人长大的, 不忍心夫人因为两位姑娘,而毁了前程性命,姑娘要怪就怪奴婢私自做主,与夫人无关, 与六少爷更是毫无干系。”

  季嬷嬷把小金锁仔细收起, 捧到王意跟前, “这些年,夫人从来没忘记过两位姑娘,只是京城离梓州隔着数千里,山高路远,夫人即便有心也无能为力,前年沈家出了事,要搬离京城,夫人费尽心思才说动老爷举家搬来了梓州,这当中有大半的心思都是为了两位姑娘啊。”

  这些话,季嬷嬷都不敢高声,怕?????隔墙有耳,至于其中细节,就更不能在外说了。

  “六少爷他是真心喜欢姑娘,所以才会让夫人帮忙提亲,还望姑娘千万不要误会了六少爷。”

  季嬷嬷人老成精,自然知道那些话有利,三言两语间,就让王意态度软化了许多。

  虽然季嬷嬷话没说全,但她所说出来的事,也的的确确是真的,只是当中略有缩减而已。

  季嬷嬷见王意不似一开始那么生气,便试探着请她进府做客。

  “夫人对两位姑娘日思夜想,这几年身体都差了许多,有些事做奴婢的也不好说,姑娘要是心中还有什么不悦的,不如当面问问夫人。”

  “当初既然扔了我们姐妹,如今也权当我们死了便是,何必又再见呢。”

  王意瞬间冷了脸,起身扫了眼金锁,“这金锁麻烦嬷嬷帮我还回去,我如今是王家的三姑娘,我爹是王元宝,实在不好再留着别人的东西。”

  王意走的过段,季嬷嬷在后面追都没追上。

  从茶楼离开后,一连好几日,王意都没去成衣铺子。

  跟季嬷嬷见面的事,王意没有告诉家里人。

  可她这几天都在家里待着,心情又不大好,任谁都看出她有心事。

  王珍跟她是双生姐妹,又从小一起吃一起睡,家中诸人便让王珍去打探王意为什么不高兴。

  王意看到跟自己长相十分相似的妹妹,也没有瞒着,而是告诉她秦夫人和季嬷嬷的事情。

  王珍虽然吃惊,但却没有王意反应这样大。

  “姐姐到底是在生气她扔下我们姐妹,还是怕沈六少爷对姐姐的提亲,是从她人处起的头,并非发自内心。”

  王意被妹妹给问住了。

  王珍没有说话,而是等着她自己想清楚。

  对于自己的身生父母,王珍并不怨恨。

  现在的生活就很好,怨恨会让人心态失衡,她没有必要为了两个不要她们的人,而多费心神。

  初心和王元宝从王珍那得知了王意不高兴的缘由,既心疼又无奈。

  谁能想到当初狠心扔下姐妹俩的人,会在时隔十六年后,再次出现在梓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