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仓库养孩子 第30章

作者:三两笙 标签: 穿越重生

  路过的时候,还听到对方说签灵,回去准能说个好婚事,显然也是来求姻缘签的。

  姑嫂俩先去佛祖前烧了香,捐了一些想有钱后,才去后面找寺里的僧人求签解签。

  小王氏先抽了个,是一只上上签。

  “红玉,你也来抽一个,来都来了。”

  小王氏把签筒递给宋红玉,宋红玉纠结了一会儿,到底还是抽了一个,结果是一只中上签。

  “中上签也是好签,等会听听解签师傅怎么说。”

  小王氏赶忙安慰宋红玉,然后拉她过去找僧人解签。

  僧人先看了小王氏的签文,说小王氏很快能心想事成。

  小王氏求得就是子嗣,听僧人这么说,脸上立刻就露出几分喜色来。

  不过想到身边还有个宋红玉,又敛住笑容,让僧人帮忙给宋红玉解一下签。

  僧人看完宋红玉的签文,只说了句‘虽有波折,终得圆满’。

  虽然宋红玉没有说自己求的是什么签,但小王氏猜也猜到一定问的是姻缘。

  虽说签文不一定十足十的准,可出了这样的签语,到底让人心头上多了几分阴霾。

  小王氏见宋红玉怔楞出神,以为她为此担忧,只好好言安慰她。

  “没事没事,谁家娶妻嫁女不都是一波三折,就说我,因为守孝耽搁了一两年,后来不还是碰到了你你哥哥,再说大师也说了,终归到最后是圆满的,说明你将来肯定能嫁个合心合意的好夫婿。”

  宋红玉冲小王氏笑了笑,表示自己不要紧。

  原本姑嫂俩还打算去寺庙后山逛一逛,这下子也没有了逛下去的心情。

  从大殿出来后,俩人就打算直接回去。

  走到门口时,却迎面碰上了熟人。

  年长的那位正是医馆的金老大夫,与他随行的年轻男子,据说是金老大夫的孙儿。

  对方这两年一直都在县城,被金老大夫带在身边。

  男人年纪不大,又一表人才,打听的自然就多了。

  金老大夫也没想瞒着,介绍说是自己的孙子,只不过父母不在,便来与他做个伴儿。

  小王氏和宋红玉跟金老大夫见了礼,让出位置,打算给金老大夫先过。

  金老大夫依旧是那副慈和笑意,摆手说不用。

  “我们祖孙是来散心的,不急着进去,你们是要回去吧,还是你们先过吧。”

  崇善寺虽然香火旺,但寺庙的大门却一直没有扩修,从几十年前起,就一直是那副窄窄的,只能容纳一两个人通过的小门。

  平时一到庙会时,常常堵得水泄不通。

  看着男子扶住金老大夫往后让了让,小王氏和宋红玉也没再推辞,冲金老大夫点了点头,错身而过。

  姑嫂俩往外走出去几步,小王氏忽然又停住脚步,回头望了一眼。

  金老大夫祖孙俩正跨进门,只留给小王氏两个背影,金老大夫已经是古稀之年,身体略显佝偻。

  他身旁的孙子却挺拔修长,像是山顶上那株岿然不动的青松一般。

  小王氏的娘家离医馆很近,所以比起旁人,知道的消息也更多一些。

  金老大夫的孙子今年似乎十九了,却迟迟没有成婚,金老大夫也一直为这事愁着,只不过他孙子一直不松口,金老大夫也没办法。

  小王氏不由看了眼身旁的小姑子,下意识抿唇笑了起来。

  姑嫂俩回到家,刚好碰见初心送马大娘出来。

  小王氏跟宋昌永就是马大娘做的媒,看见小王氏,马大娘便说了几句凑趣的话。

  “我这媒保的不错吧?来年要有喜事,可得请我吃顿好酒。”

  俩人都已经成婚,再有喜事,就只能是添丁了。

  小王氏虽然脸上有些热,但到底是成了家的人,依旧能镇定自若的说话。

  “这城里谁不知道大娘的本事,要是大娘能再给我这妹子做一门好媒,来年喜酒肯定管够。”

  马大娘笑的褶子都出来了,“我刚才就跟你娘说这事呢,正好,你帮着你娘一起给你妹子挑挑,看我找的人合适不合适。”

  宋红玉在一旁听着,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有脸烧红的厉害。

  马大娘也知道姑娘家脸皮薄,没打趣宋红玉。

  送走了马大娘,小王氏才跟宋红玉一起回到院子里。

  宋红玉知道她娘要跟嫂子说她的婚事,便找了个借口回房了。

  初心招小王氏商量,主要是想让她回娘家,让亲家公亲家母帮着打听打听男方的情况。

  王家毕竟是土生土长的县城人,打听起消息来,也比她要更方便。

  这次马大娘给了三个人选,条件跟初心家差不多。

  一户姓陈,家里开杂货铺,是独生子,年纪跟宋红玉差不多。

  一户姓刘,家中专门做白事生意,是家中幼子。

  虽然初心不是很忌讳这些,但小王氏觉得不合适,考虑到宋红玉是土生土长的古代人,初心便先把这个放到了一边。

  另一户人家,不是县城的,而是镇上的小地主,对方姓吴,家里有几十亩田地,还有两个大鱼塘。

  准备说亲的这个,是吴家的老二,他们家三个儿子,最小的那个才刚满十岁。

  初心就让小王氏帮忙打听姓陈的这户人家,至于吴家,就只能让宋昌永去打听了。

  打听的事急不得,眼看年关将近,一家人最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准备过年上。

  因为小王氏曾私底下把宋红玉求的签文告诉了初心,所以年后正月里庙会,全家去了趟崇善寺。

  初心诚心诚意的烧香,还特地多多捐了香油钱,希望宋红玉的婚事能够顺遂一些。

  不是初心迷信,这要是在以前,初心是从来不弄这些东西的,但自从她自身经历过奇特的事情之后,对一些神佛道家的事,不说完全相信,但也多了些尊重。

  庙会过后,王家那边打听到一些消息,小王氏回娘家听消息,顺便在家吃了顿饭。

  正月里的菜都是荤腥较多,小王氏刚碰上红烧肉,看到那油汪汪的颜色,顿时感觉胃里翻滚,捂着嘴干呕不止。

  小王氏的娘自己是生养过四个儿女的,经验十足,立刻就明白过来女儿这八成是怀上了。

  一家人高兴不已,立刻送小王氏去金老大夫那看了看,确认有孕后,小王氏的娘就想让女儿在家住几日,她好好教导教导。

  可小王氏却坚持要回去,小王氏的娘再不舍得,也只好把女儿送回去。

  好在离得不远,时常都能见到。

  小王氏有孕后,初心就不让他再去馄饨铺帮忙了。

  *

  经过打听,县里杂货铺陈家的家风还好,听说那独子也是个聪明上进的,人孝顺但不愚孝。

  镇上的吴地主家,则有些偏心眼,全家更疼爱幼子,老一辈则疼长孙。

  吴老二横在中间,爹娘不疼,祖父祖母不爱的,也导致他性子有些沉闷。

  于是,出了正月,初心就让马大娘安排,让宋红玉跟陈家杂货铺的独子开始相看。

  两家相看的地点定在酒楼二楼的雅座里,四周通开,却用屏风隔住前后桌的视线。

  既保证了隐私,又多了几分热闹。

  马大娘作为陪客,又是媒人,自然是帮着两家说话。

  场面虽然不算热络,却也不至于太尴尬。

  初心打量过陈家独子,容貌平平,但眼神清正,为人处世也很不错。

  只是每每接触到宋红玉的脸时,年轻人的羞涩便体现出来,处处都透露着几分愣头青的局促来。

  初心背后的屏风后面,十分巧合的坐着金大夫和其孙子。

  金老大夫本来是打算出来会友,结果老友放了他鸽子,为了不白跑一趟,祖孙俩打算就在酒楼里吃过饭再回去。

  没想到,居然能碰到初心带着女儿相看。

  金老大夫有些感叹的说,“我还记得当初宋五姑娘被她娘带来医馆看病的时候,还是瘦瘦小小的样子,如今一转眼,居然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了。”

  人一旦上了年纪,似乎就喜欢怀念从前。

  金老大夫透过孙子的脸,似乎看到自己早早过世的幼子。

  他忍不住喟叹一声,“要是你爹娘还活着,也该替你打算婚事了,如今你年纪越发大了,总拖着不说,万一我那天去了,你爹娘问起你来,你叫我怎么跟他们交代呢。”

  金老大夫见孙子依旧是那副闷性子,不免有些头痛,万般心思都在心中略过,最终也只得长叹一声。

  “怀舟,你也该成家了。”

  金怀舟垂着眼帘,骨节分明的手却有规律的摸索着杯盏。

  良久之后,他才回应金老大夫,“祖父替我安排吧。”

  金老大夫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喜意,“好好好,我这就通知你伯父伯母,让他们在府城,为你挑一位闺阁小姐。”

  金怀舟却摇了摇头,“不必,孙儿不想麻烦伯父伯母,祖父就在本地让媒人替我寻一门亲事即可。”

  本地媒人?

  金老大?????夫下意识偏了偏头,想到了一座屏风之隔的马大娘。

  作者有话说:

  还有一更大概在6点

第29章 多子不多福

  相看过后, 双方对这桩婚事都十分的满意。

  事后,陈家立刻请了马大娘,正式上门提亲。

  三月底, 宋红玉跟陈家的儿子陈忠生定了亲事, 现在就等着选日子下聘礼,请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