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仓库养孩子 第29章

作者:三两笙 标签: 穿越重生

  好在这时初心也赶了过来,张母立刻就拉上初心寒暄。

  从生意谈到儿女婚事,得知宋昌永还没成家,忙拿出过来人的经验,指点初心。

  “怎么能拖着不成家?????呢,你们家老四模样好,不像我们明永,没什么出色的地方,也就是他老子给他攒了些家底,人家才看得上他。”

  张母的话说着就绕到了自己儿子的头上,后来又拉出陪同的姑娘,介绍说是她娘家表侄女,今天来就是特地给俩人合八字的。

  “娘!您别胡说!”

  张明永在一旁急了眼,他怎么不知道今天来是合八字的,来之前不还说是专门来烧香求福的吗?

  张母瞪了自家儿子,然后立刻又变脸,笑着说年轻人面嫩,不好意思。

  初心淡淡笑了笑,直接祝福张母早日抱上孙子,最好是三年抱俩。

  张母当听不出来初心的嘲讽,反而乐呵呵接受,可把一旁的张明永给急的差点儿跳脚了。

  初心借口回去有事,拉着宋红玉火速远离了这一家子。

  直到走出了集会的范围,宋昌永才狠狠吐了口气,骂道,“当他是什么香饽饽不成?今天要不是人多,我非得好好教训教训他不可!”

  宋红玉低着头没吭声,情绪不是很高。

  张母的那些话外人听着是有些颠三倒四,但几个当事人却都明白张母心中的如意算盘。

  张母瞧不上宋红玉,她心中儿媳妇的人选,就是她今天带来的娘家表侄女。

  为了避免儿子有什么糊涂念头,她干脆一气把人都给得罪了。

  不管将来如何,两家都做不成亲家。

  初心倒没宋昌永那么生气,而是让宋昌永以后不必去张屠户家定猪肉,直接就在县城的猪肉摊上买,还近便些,价钱也贵不了几文钱。

  *

  四月初三,李氏生了个龙凤胎。

  亲戚们都说,李氏要么不生,一生就生两个,直接让宋昌平儿女双全了。

  初心一家回村看望了李氏和两个孩子,趁屋里没人的时候,初心塞给李氏两个小银锁,算是代替原主给两个孙子孙女的见面礼。

  店里的生意一日离不得人,当天初心一家就回县城了。

  后面洗三和满月酒都没回来,但宋昌平和李氏都没说什么。

  回去后,初心也开始琢磨着是不是该给宋昌永说门亲事。

  下个月宋昌永满十六岁,叫十七了。

  毕竟找人说媒需要时间,等确定了人选,请没人下定,两家走礼,再合八字请婚期,中间少说得耗费大几个月的时间。

  等事情都准备齐全,到了成婚那一步,宋昌永也差不多满十八了。

  给宋昌永过完生日,初心就找了邻居里擅长做媒的一位姓马的大娘,帮着暗中寻摸一个合适的儿媳妇。

  在这之前,初心特地找过宋昌永,问他想找个什么样的媳妇。

  宋昌永虽然不好意思,但还是说了自己的要求。

  模样不挑,只要不丑就行,关键是性子要好。

  马大娘听了这要求,笑着拍胸脯保证,一定给初心找一个伶俐能干又听话的儿媳妇。

  初心对此也是一笑置之,听不听话不打紧,反正也不是跟她过日子。

  只要心里有成算,一心奔着把日子给过好就行。

  马大娘的动作很快,从五月里一直到八月,连续给初心说了好几个人选。

  初心先听了对方的家庭,太过重男轻女的肯定不行,父母难缠不好打交道的也不行。

  家庭背景的和睦与稳定,对一个人将来的说话行事,以及人生选择上,是有很大影响力的。

  初心选了几个家庭背景还算和谐的,交给宋昌永让他自己决定跟哪几个见面。

  当然,这也不完全是宋昌永决定要跟哪个见面就能见的上。

  这其实是一个双向选择,宋昌永选中了女方,再有媒婆去跟女方提,要是女方也中意宋昌永,双方才会被安排见上一面。

  这会儿的古代社会,还没有被程朱理学那一套给洗脑,男女未成婚前是可以相互见面的,女子不管嫁没嫁人,都是可以在外露面行走的。

  宋昌永见了两三个未婚姑娘,选中了最后一个姓王的姑娘。

  王家同样也是县城做生意的小买卖人,家中开着一间剪刀铺,父母俱在,上头一个大姐已经出嫁,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妹妹,年纪尚幼。

  王二姑娘今年十六,跟宋昌永只差几个月。

  按理王二姑娘早该出嫁,只是前两年祖母去世,被守孝耽搁了两年。

  王家正愁耽搁了女儿的婚事,怕女儿找不到合意妥帖的夫婿。

  没想到竟这样巧,碰到了宋昌永。

  宋昌永和王二姑娘彼此都看对了眼,两家很快说妥了亲事,照旧请马大娘做媒人,开始下定礼,走流程。

  婚期定在次年八月,那时俩人都差不多叫十八岁。

  不是初心不想往后拖,能把婚期定到次年八月,都已经是初心能做到的极限了。

  王家不想把女儿留成老姑娘,让人说闲话,同时也怕其中时间拖得长了,万一生了什么变故,到时候耽误女儿一生。

  婚期定下后,两家日常走动就频繁了起来。

  逢年过节,宋昌永也常上门拜访。

  在这期间,宋昌永和王二姑娘也越来越熟悉,偶尔宋昌永还借宋红玉的名义,约王二姑娘去庙会。

  宋红玉自然得陪同在列,当一个锃光瓦亮的电灯泡。

  宋昌永同王二姑娘成婚前,初心不仅把原来租的房子给买下,并且还买了一套五间的小院子,给宋昌永和王二姑娘做婚房。

  两套房子买下来,家里的银钱也算是彻底空了。

  不过好歹完成了原主的一桩心事,剩下就只有宋红玉的婚事了。

第28章 多子不多福

  宋昌永和小王氏成亲后, 就住到了新房子里,平日里吃住都和初心、宋红玉分开。

  白日里小王氏却会常来馄饨铺里帮忙,初心倒是说过不要她劳累, 可小王氏却坚持如此, 初心也只好随她去。

  宋红玉跟小王氏这个小嫂子相处的很好,姑嫂俩平日做什么都邀着一起, 外人不知道的只怕会把俩人误认为姐妹。

  平日里馄饨铺关门后, 小王氏还会带宋红玉出去闲逛散心。

  小王氏打小就在县城长大,十分熟悉县城的一景一物,知道哪里好玩。

  只不过等天气渐渐转凉后, 俩人就不大爱出门了。

  小王氏是个畏寒的性子,宋红玉也差不多。

  尽管现在宋红玉的身体被初心调养的十分健康, 但长久以来的习惯, 让她并不是很喜欢冷天。

  今年冬天难得下了两场雪, 不过雪下的薄, 还没过夜就化了。

  眼看着马上要进腊月, 宋红玉的生日也快到了。

  宋红玉今年的生日有些特殊, 过了这个生日,宋红玉就十六周岁, 叫十七了。

  若是寻常人家的女儿,到宋红玉这个年纪, 已经说了人家了。

  可初心却迟迟没替宋红玉找婆家,平日里有人上门说媒,也让初心给挡了回去。

  时间一长,上门的人也就少了。

  如今眼瞅着宋红玉年纪越发大了, 宋昌永不免替自己的妹妹着急。

  为此, 他特地私底下找到初心商量, 是不是该给宋红玉选婆家了。

  毕竟婚姻大事,都需要慢慢磨,不是说要找就立刻能有的。

  虽说自己的妹妹容貌方面是越长越好看,可要是再蹉跎个一二年,那时再想找一个年纪品貌都相当的夫婿,可就有点儿难了。

  这世上少有二十来岁还未曾成过婚的男子,基本上不是已经当爹,就是有什么毛病。

  宋红玉的婚事可是事关初心的任务完成与否,对此她自然比谁都要重视。

  过完了生日,初心就找上了当初替宋昌永和小王氏做媒的马大娘,让对方帮着寻摸一个合适的人。

  宋昌永这桩婚事就做得好,所以初心对马大娘也是充满信任。

  小王氏得知初心在给宋红玉找婆家,姑嫂俩个一起做针线活的时候,小王氏少不得说上几句促狭之语。

  “凭咱们红玉这样的人品样貌,必须得挑个十全十美的好人家,否则嫁谁那都是白瞎了。”

  宋红玉到底还是个姑娘家,面嫩的很,每次被小王氏打趣,也只是红着脸,闭口不接话。

  宋红玉越是这样,小王氏心中就更乐了。

  “怎么?嫂子说错了?不信你问问你四哥,但凡每一样拿得出手的男人敢上门提亲,你看你四哥打不打出去。”

  “嫂子!”

  宋红玉咬唇嗔怒,“你要是再说这些,我可再也不理你了。”

  小王氏笑也笑够了,见宋红玉快要恼了,便赶忙哄了宋红玉几句。

  不过说笑归说笑,小王氏还是打心底里觉得一般的男人,肯定是配不上自家小姑子这般品貌。

  又过了几日,天气放晴,小王氏就约着宋红玉去崇善寺烧香求签。

  小王氏也不敢说是带她去求姻缘签,怕宋红玉羞恼不肯去,就借口说是去求生子签。

  小王氏和宋昌永才刚成婚不到半年,远不到去庙里烧香求子的地步。

  宋红玉心里也明白,小王氏这个嫂子是故意这么说,给她留几分面子。

  她心中虽然觉得不好意思,却还是跟着一起出了门。

  崇善寺的香火旺盛,签也灵得很。

  每年开庙会?????的那几天,前来寺庙求签的人不计其数,平时则就冷清一些。

  小王氏和宋红玉来到庙里时,刚好碰上一行两三人从寺庙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