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仓库养孩子 第28章

作者:三两笙 标签: 穿越重生

  老四宋昌永

  老幺宋红玉

第27章 多子不多福

  搬家当天, 初心特地做了几笼包子,给附近的邻居都送了些,算是彼此认个脸熟。

  邻居们也都认识初心一家三口, 知道她们在附近做馄饨吃食生意。

  馄饨铺的生意好, 是有目共睹的,加上初心一家又在县城安了家, 一些大娘婶子看到前来送包子的宋昌永后, 都纷纷热情的打听他的婚事。

  宋昌永模样长得俊不说,家中条件也不算差,听说人也孝顺勤快, 着实算得上一个不错的女婿人选。

  邻居们的热情,让饶是善于跟人打交道的宋昌永都觉得有些难以招架。

  最后不得不找了借口, 才得以脱身。

  回到家中, 初心和宋红玉得知了宋昌永遭遇的事情, 不由纷纷笑他。

  宋红玉更是打趣说, “四哥, 你打算什么时候给我娶个嫂子回来?”

  宋昌永到底是个愣头小子, 毫无这方面的经验,又被老娘和?????妹子含笑打趣, 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这事自然得娘做主,你也别笑我, 迟早轮到你。”

  “四哥!”

  宋红玉有些羞恼的瞪了眼宋昌永,她今年也十四了,要么明年要么最迟后年,她娘也该给她说亲了。

  不过在这之前, 肯定是四哥先成婚。

  宋红玉故意嗔道, “四哥你等着, 等四嫂进门,看我把你小时候干的坏事全都说出去。”

  兄妹俩一阵玩闹,初心却在认真琢磨宋昌永的婚事。

  按照时下的习俗,男子十六七岁便可以成婚。

  上个月宋昌永才过完十五岁的生日,现在也只是叫十六而已,按照周岁算,其实也十五岁。

  初心便跟宋昌永商量,“你的婚事我打算晚两年再办,眼下才买了房子,手头上没有多少现银,等上两年,家里银钱也丰裕些,到时候也可以再买上一处房子,让你跟你媳妇出去单过,这样不住一处,将来也少一些矛盾。”

  这是初心一早就打算好的,经过上个世界,她也喜欢上清净。

  毕竟她不是原主,做不到养了儿子又带孙子,分开住也能少些事端。

  宋昌永却以为是自己哪里惹了初心不高兴,急切的说,“娘,当初分家的时候不是说好了,您跟着儿子一起过,怎么现在又要把儿子撇出去,要是儿子哪里做的不好,惹娘不高兴,任凭娘或打或骂都行,就是别扔下儿子。”

  初心摇头说没有的事,“我现在年纪越大,是越好个清净,等你成了家,顶多一二年孩子也有了,再说我也不是离你们多远,到时候房子就买在附近,除了平时吃住不在一块儿,其他还是跟现在一样,没多大区别。”

  宋昌永还想再说些什么,初心却没让话题继续,岔开话题说起其他事来。

  宋昌永也只好作罢,反正距离他成婚还早,说不定那时他娘改了主意也不一定。

  *

  自从有了自己的房子以后,初心和宋红玉每天早上过去馄饨铺开门做生意,中午晚上就在自己家里吃住。

  中秋节前,宋昌平和李氏进了一趟县城,特地来找初心。

  尽管家里人都知道初心在县城做吃食生意,但县城离宋家村太远,加上又不常进城,所以一直没人知道初心有个自己的店面。

  李氏的亲戚在县城做工,也是靠亲戚打听过后,宋昌平和李氏夫妻才知道初心开的馄饨铺的地址。

  夫妻俩找过来时,刘大娘正准备关门。

  本想说已经打烊,话没出口,李氏先喊住了屋里正在打扫桌子的宋红玉。

  宋红玉停下手上动作,朝外看了眼,也有些吃惊。

  “三哥,三嫂,你们怎么来了。”

  吃惊归吃惊,宋红玉还是把夫妻俩给迎了进来。

  夫妻俩特地换了干净整洁的衣服,宋昌平的手上还提着一个篮子,里面都是些摘得干干净净的瓜果蔬菜。

  李氏也是随口问了句店里忙不忙,而后才说因为要进城买东西,所以想着顺便过来看望一下初心。

  宋昌平在一旁一句话都没说,好在宋红玉知道自家三哥一直都是这么个闷性子,所以也没指望他开口。

  “娘在后院,三哥三嫂,咱们到后面去说吧。”

  初心刚把厨房收拾干净,把客人吃的碗勺放到盆里,正准备打水清洗,宋红玉就带着宋昌平和李氏进来了。

  初心从来没打算瞒着谁,所以看到宋昌平和李氏夫妻她一点儿也不意外。

  何况,比起大房和二房夫妻,她对宋昌平和李氏的印象算是比较好。

  李氏这次上门,除了来看望初心,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初心她怀孕了。

  毕竟李氏进门都一年多了,才终于开怀,这对于三房来说,算得上一个特别好的消息。

  要知道李氏上头的两个嫂子,都是进本半年就有了生育,次年就给宋家添了人口,不像她到现在才怀上。

  正是因为迟迟不怀孕的压力,也导致李氏在三个妯娌里自觉比两个嫂子矮上一头,平时话也是最少的。

  外人都常说,宋昌平和李氏这对夫妻,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一样的锯嘴葫芦。

  “恭喜三哥三嫂,明年我又能多一个侄子侄女了。”

  三个嫂子里,宋红玉对李氏算是比较亲近的,所以也真心替李氏高兴。

  初心也代替原主说了几句关切的话,本想留宋昌平和李氏吃个饭,李氏却说要赶回去,家里还有一堆事。

  夫妻俩放下带来的东西,就告辞离开了。

  事后,初心买了一些柔软的细布,和一些对孕妇好的东西,让宋昌永顺便送回去给李氏,为此周氏和王氏自然没少在家说酸话。

  *

  经过一年的调理,宋红玉的身体已经比往年好上很多了。

  入秋变凉后,宋红玉的手脚不再冰凉,脸上也多了些红润之色。

  今年过年初心不打算回宋家村,所以早早的置办了年货。

  按理说年底事多繁忙,该没时间说媒拉纤才是,一般都是正月里闲暇的时候,串门走亲顺便替人做媒。

  可轮到宋昌永这,时常有人打听介绍,要替宋昌永说一门媳妇。

  初心对此也是好生谢过,却没松口,只说找庙里和尚算过,不能过早娶妻,少不得要到十八之后说亲,才能保证运道。

  古人对神佛向来敬畏,有了这个借口,也就只好作罢。

  毕竟谁家适龄的女儿,也不可能为了还没影儿的事,耽搁上一二年的光景。

  过年期间,巷子里时常能听见放鞭炮的声音。

  除了孩童买鞭炮玩耍,还有那趁着年里的喜气,嫁女娶媳。

  正月里初心也没回宋家村,亲戚们的年礼都是交给宋昌永带回去,挨个拜年送礼。

  初一至十五,崇善寺都有庙会。

  等宋昌永从宋家村回来,一家三口就往崇善寺去参加庙会了。

  寺庙里来参拜的人多,寺庙外也同样热闹,不少小贩货郎都齐聚于此,竟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集市。

  从庙里参拜出来,三人在寺庙外的集会上慢慢逛着。

  逛到一处货郎的摊子前,宋红玉瞧上了一个梳子,打算掏钱买下,旁边却忽然过来个人,抢先把钱付了。

  宋红玉看向那人,半天都没认出来。

  “是我,红玉妹妹不记得了?镇上张屠户家的,张明永。”

  来人露出往常一样的笑意,却没有以往看着讨喜,或许是瘦了的缘故,那双眼睛越发像张屠户的媳妇,隐隐带出几分刻薄来。

  “原来是张二哥。”

  宋红玉也才想起来对方是谁,只是俩人原先就不熟,不过见过几次面,才礼貌称一声张二哥。

  “梳子的钱还是我自己付吧,无亲无故的,怎么好让张二哥破费。”

  这一二年里,初心时常跟宋红玉谈心,教导她为人处世,以及必要的提防。

  宋红玉此刻也是拉开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从荷包里拿了银子递给货郎。

  “别,也没多少钱,咱们长久没见,又是正月里,就当是我送给妹妹的年礼了。”

  张明永拦住货郎,不肯把钱收回来。

  宋红玉拧起眉头,下意识四处张望,直到看见赶过来的初心和宋昌永,内心才松了口气。

  宋昌永老远就看见有人在纠缠自家妹妹,大步赶过来,先把宋红玉给护到身后,然而才拿正眼去看男人。

  “张小老板,怎么是你?”

  张屠户生了两个孩子,头一个是女儿,就张明永这么一个儿子,将来家里的生意都得交给他,所以人们都称张明永为张小老板。

  张明永喊了声宋四哥,然后解释他陪家人一起过来逛庙会,没想到会碰见宋红玉,也是巧了。

  宋昌永可不觉得巧,反而觉得张明永意图不正。

  这时,宋红玉在背后扯了扯宋昌永的衣服,小声说了张明永替她付钱的事情。

  宋昌永立刻意会,从货郎处接过银子,还给了张明永。

  “非亲非故,实在不好让张小老板破费,这银子,你还是自己收着吧。”

  还完银子,宋昌永就准备拉着宋红玉离开,张明永还想再多说上两句话,他的家人却找了过来。

  “明永,跟谁说话呢?”

  双方打了个照面,宋昌永是常去张屠户家拿猪肉的,所以跟张屠户的媳妇,张明永他娘跟前也算是熟面孔了。

  彼此打了个招呼,张母的眼睛就开始往宋红玉身上瞄。

  知子莫若母,张明永的小动作和眼神可骗不过她。

  张母长相平平,偏偏生了一双略显刻薄的眼睛,不笑时,让人瞧着便觉得难缠几分。

  “这是红玉呀,一年多没见,真是越长越标致了,回头到说亲的年纪,你娘可该头疼了,那说媒提亲的还不得把你们家门槛给踏平了。”

  宋昌永和宋红玉兄妹俩都没搭这个茬,俩人都是未婚,说什么都容易让人觉得不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