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仓库养孩子 第59章

作者:三两笙 标签: 穿越重生

  余母则去拾柴火,安安跟着余母,帮着捡一些能引火的茅草。

  初心把从家里带来的旧铁锅放到灶台上,打水洗了一遍,等余母和安安捡回柴火后,就开始引火下油。

  食材都是在家里提前处理好的,只需要直接舀进锅里煎就行了。

  初心用的是从随身仓库拿出来的花生油,比起菜籽油来说味道轻一些,也不用完全烧热,就可以直接煎。

  油滋滋的土豆饼,裹着花生油的香味,被风一吹,整个大集上都能闻到。

  安安早上没吃饭,初心先煎了一块,让安安坐在一边吃。

  她吃饭向来香得很,让人看着就有食欲。

  附近有带了小孩过来的,看到安安吃的喷香的样子,一个个都眼巴巴的盯着安安看。

  在家里受宠些的,就直接嚷着要吃了。

  这年头日子虽然是越过越好,但谁家也不舍得花钱在外面买吃的。

  这大集顶多半上午的功夫就散了。

  家家都带了干粮,饿了就顶上两口,等回去再吃也是一样。

  可是随着初心煎的土豆饼越多,孩子们就越闹腾。

  一些被孩子缠的受不了的家长,就带着孩子过来问怎么卖。

  “三分一个,一毛钱四个。”

  初心的土豆饼有成年人巴掌大小,小孩子顶多吃一两个就饱了。

  可是买一个要三分,买四个就能省两分钱。

  于是这大人就要了四个土豆饼,一脸肉疼的把一毛钱掏出来。

  余母负责收钱,然后把煎好的焦黄酥脆的土豆饼用洗干净的桑叶包着,递给这家的两个孩子。

  土豆饼一拿到手,两个孩子就迫不及待的大口吃了起来。

  土豆饼外皮焦焦脆脆的,里面却带着浓香和淡淡的咸鲜味。

  这家大人还没反应过来,一张大饼就被孩子狼吞虎咽的给吃完了。

  “就你们会吃,也不知道给你妈留一个。”

  大人抢过其中一张饼,回去自家的位置上,把土豆饼递给了媳妇。

  两个孩子剩下一张饼,便平分着吃了。

  生意一开张,其他观望的大人也就都过来买了。

  毕竟也才三分钱,说不上贵,但就是难免肉疼。

  可谁让自己孩子馋呢。

  总不能让孩子看着别人吃,白淌口水的,看着也不像话。

  来买土豆饼的基本上都是带着孩子来的,大人们就算嘴馋也能忍住。

  好在初心第一次也没有准备太多,慢慢的也就卖光了。

  期间家里的西瓜也卖出去不少,大多人都是拿别的东西交换,只有少部分是拿钱买的。

  太阳出来后,初心就给安安带了个草帽,让她坐在树荫下。

  吴婶子家今天没来赶大集,所以没有小伙伴陪着,安安也就不太想动弹。

  余父和余母时常关注她,生怕她被不认识的人给吸引,拐走了。

  为了让安安不觉得无聊,余父还给她破了个西瓜。

  安安啃着西瓜,悠闲的吐着籽儿,余母还时不时给她扇风递水的,就跟伺候小祖宗似的。

  附近其他的孩子都眼巴巴看着安安,羡慕的不行。

  等安安吃完后,洗过手,就接过余母手里的扇子,给余母、余父和初心轮番扇风。

  尽管这风不大,但心里舒坦。

  差不多九点半钟的样子,大集就开始散场了。

  来的时候装了满车,回去的时候车上就空了不少。

  余父推上板车,安安坐在上面,身前堆着一把柳条,慢慢的编着花环。

  回到家差不多十点钟多一点,安安下了板车,拿上她自己编的花环就去隔壁找吴月娟。

  初心跟余母把东西拿回家归置,余父则去还板车。

  东西归置好后,初心就开始算账。

  今早的土豆饼除了安安吃的一块,卖出去有六七十张,有的人只买一个,有的家里孩子多就干脆买四个划算,剩下有人凑单,两家一起买,单价也划算。

  于是土豆饼的收入差不多在两块钱左右,西瓜差不多有二三百斤,真正拿钱买的少,加上西瓜也便宜,只卖了一块钱多几分。

  赶一次大集,挣三块多钱已经算可以了。

  毕竟乡下人完全是靠种地吃饭,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十块钱,不像城里人有工资。

  要照这个势头下去,一个月赶两次大集,一年下来也能收入个大几十块钱。

  虽然补不了城里那些拿工资的职工,但在农村已经算可以了。

  毕竟这里头并没有算上卖粮食的钱,单单只是赶大集的额外收入。

  余母听着初心算账,笑容爬了满脸。

  “下次大集,咱们多准备点儿,到时候把这些钱攒着,除了安安的学费,年底还能给她做两套新衣裳。”

  “妈,不用年年都给安安做那么多衣服,她人小长得快,没两年就穿不下了。”

  家里其他三个人那是一年到头都舍不得做新衣服,但却舍得给安安做衣服做鞋子。

  “那怎么行,人家孩子年年都有新衣服穿,咱们安安差哪儿了,别人家有,咱们安安也得有,何况咱们安安模样长得多俊,就该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初心觉得自己已经是榆树村里比较宠孩子的了。

  可跟余母和余父比起来,只能往最后面排了。

  余母把钱交给初心,自己则去摘菜煮饭。

  家里的西瓜陆续成熟,摘回家里都堆在床底下阴凉地方放着。

  平时给邻居送两个,剩下就紧着安安吃。

  六月的第二次大集在月底,有了先前的经验,这次赶大集前一家子就忙碌的准备起来。

  这次初心准备了两种饼,一个是上回卖的土豆饼,一个是新增的韭菜饼。

  韭菜饼里加了虾皮,更添了几分鲜味。

  价钱都是一样的,但土豆饼就是卖的比虾饼要好。

  安安本来这回不想跟着来,估计是觉得没什么意思,但是吴婶子带着孙女吴月娟来赶大集,安安这才说要一起来。

  有人作伴安安也活跃不少,拉着吴玉娟去摘柳条,然后俩人坐在树荫下给对方编花环,做哨子。

  初心给俩人煎了饼送过去,又破了个小西瓜。

  吴婶子见状,也从自家篮子里拿了两个水灵的西红柿和香瓜过去。

  安安和吴月娟吃的肚子溜圆,玩累了就靠在眯着,安逸的让人看着好玩又好笑。

  等土豆饼和韭菜饼卖完,西瓜还剩下十几个,余父就推着板车,跟余母从前面逛到后面。

  回来的时候,板车上的西瓜已经没了,多了些七七八八的日用品和应季的蔬菜粮食。

  吴婶子带来的蔬菜瓜果也卖光了,两家开始收拾回程。

  安安自发的爬上板车,还招呼吴月娟一起上车。

  吴月娟有些不好意思,还是余父笑着催她坐上车,她才坐到安安一起。

  回到榆树村已经快十一点,该准备做午饭了。

  不过这回换的东西多,余母把黄豆单独拿出来,打算过几天来做点豆腐。

  余母手巧,往年过年都会做上几板豆腐,当天吃一盘新鲜的豆腐,剩下则拿来做豆腐乳。

  安安听余母说过几天才做豆腐,便拉着余母撒娇说,“奶奶明天就做吧,安安想吃。”

  安安倒不是馋豆腐,而是馋甜甜的豆腐脑。

  余母对安安向来都是百依百顺,哪里受得了安安这么求着她。

  “好好好,咱们明天就做。”

  初心刚好从房里出来,笑说,“那不行,家里白糖没了,要是明天做,就只能吃咸豆腐脑了。”

  当地基本上都是吃甜豆腐脑,但初心走南闯北的,甜咸口味的都吃过。

  说不上更喜欢那种,各有千秋吧。

  前几年的时候,初心就给他们安利了咸豆腐脑,安安接受不了,她更喜欢甜的,但余父和余母则比较喜欢吃咸豆腐脑。

  余母只好安抚安安,“明天你跟奶奶去供销社买白糖,后天奶奶就给你做,好不好。”

  安安答应的很爽快,不过她要跟着余母一起去供销社。

  作者有话说:

  还有一更!

  第 49 章

  去供销社那天, 初心没跟着一起过去。

  余母带着安安,回来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安安的东西。

  除了花头绳,还有两块嫩黄色带印花的布, 估计又是买给安安做衣服的。

  “妈, 过年的时候不是才给安安做了衣服,而且咱们不是说好了, 等年底再做吗?”

  余母脸上闪过心虚, 尴尬笑笑,“这不是碰到好看的布料,忍不住吗, 你看这颜色这印花,做成衣服穿到安安身上准定好看。”

  一旁安安鼓着嘴, 盯着房梁左右看, 就是不跟初心对视。

  初心哪能不能明白, 一定是安安自己喜欢, 余母才会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