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父母图鉴 第425章

作者:一倾山水 标签: 穿越重生

  但他们俩并不在意,也并不担心。

  上进是错吗?

  你不上进,自然有别人上进。总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在原地踏步。

  就像是作坊里出产的豆干,也在不断改进。

  这次卖豆干的事情,顾细已经可以不用太过于插手,把事情交代下去,大家也都完成得很不错。

  苗翠花这次负责和和供销社的谈判,不仅是本县城的供销社,也和其他县城的供销社谈成了生意。

  顾细只掌控大局。

  这两个月也挣到了钱,大家都很开心。

  之前三四月份的时候,气温还好,豆干保存得不错,可接下来越来越热,如果保存不当,豆干很容易变味发馊。

  顾细召集了作坊的几个小组长,以及胡教授几人,还有会修理拖拉机的一些人,比如卫则和周盼盼,印象中,懂一些机械上的原理,才能够明白和做到顾细说的事情。

  有些人看到胡教授几人,略微有些诧异,可他们是最先一批愿意跟着顾细和沈青松学东西的人,对顾细和沈青松十分信任,并没有多说什么。

  顾细坐在上面,开门见山:“今天召集大家来,是有一件事情和大家讨论一下。”

  “现在天气越来越热,如果我们不能保证豆干的新鲜和品质,我是宁愿不要赚钱,也不能让买我们豆干的人吃坏肚子。因为对于做食品的作坊来说,一旦买家出现问题,不管是真是假,对我们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我们用心堆积的声誉,很有可能毁于一旦。”

  众人忧心。

  苗翠花不甘心道:“难道就这样放弃了?”

  现在距离做冬瓜糖的季节,还有好长一段时间。中间这段时间难道白白浪费了?那得少赚多少钱啊!

  顾细摇头:“当然不,所以,我今天才请几位见多识广的教授和懂修理机械的人过来。”

  “我和沈队长之前去省城的时候,特地看过几本书,有一些书上说,食物和空气发生反应,才会让食品发生变味、腐烂等结果。”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试一试从包装里,尽可能地抽出空气,达到空气稀少的条件,让里面的微生物没有生存环境,那我们的食物也就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地保持新鲜,不会发生病腐等鲜现象了。”

  作坊的人和一些懂得修理的村民瞪大眼睛,还能这样?

  胡教授几人点点头,表示认同顾细说的话。

  孙文看了一眼其他人,又在胡教授的点头示意下,道:“我是搞美术艺术的,设计一下图标、出出小学的试卷还行,胡教授是研究文字文学的,咱们都是这个就得看戴老师和江老师的了。”

  顾细淡定地和不知道胡教授等人来历的人介绍了几句。江景志和戴思弦原先就是专供器械研究。

  苗翠花这些村里人听得一愣一愣的,他们去过的最高学府,就是县城的中学,难以想象,还是胡教授这么厉害的大学教授,为什么会在他们村子里?

  他们恍然想起,在沈青松和顾细他们回来之前,胡教授等人还天天挑粪来着。

  居然让这么高学历,这么厉害的人去挑粪,他们都觉得,幸好沈青松后来当了他们的大队长哦。

  江景志和戴思弦出声:“这个需要研究一下,如果有器械,可以试一试。”

  “好,”顾细很爽快地点头,“这段时间,我们已经在村西那边建了一个实验室,那边比较少人,方便你们更安静地研究。”

  村里人这才反应过来,原来那间房子是这个作用。怪不得沈大队长没急着建自己的房子。

  苗翠花心中暗暗惊叹,原来沈大队长和顾主任早就想好了各种预案,在村里人不知道的时候,沈大队长和顾主任已经走一步看十步了。

  沈青松点头:“这些人都可以任由两位调派,需要什么,也尽管和我们说,如果能做到,我们一定做。”

  他扭头问其他会修理器械的人:“你们可以吗?”

  这可是跟着大佬学习,当然没问题。

  众人连连点头,表示自己非常可以。

  顾细处处不忘学习:“要跟得上两位老师的想法,肯定需要学习的。”

  众人:……好像的确是哈。

  于是乎,顾校长又成功新开了一个班,由江景志和戴思弦直接教授领导,卫则担当班长。

  周盼盼现在在跟着沈红飞学习医术,经过沟通后,她本人还是更愿意去学医,所以顾细尊重她的意见。

  “顾主任,我很好奇,你为什么会叫我过来?”在回去的路上,周盼盼后期问。

  事实上,她似乎时不时能感受到顾主任和沈大队长对她特别的关注。

  顾细笑了,不紧不慢道:“因为你很突出。”

  “从你第一次站出来想要学拖拉机修理开始,我们就觉得你是一个很有主见也很主动的姑娘。”

  “可能你想要学习更多的东西,所以我们就试着把你叫过来了。”

  周盼盼微微点头,“我只是觉得,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

  “这样的想法很好啊,”顾细也很赞同,“只要你想学就可以。我们也一定创造条件给你好好地学。”

  事实上,周盼盼觉得沈大队长和顾主任这对夫妻十分了不起。对于沈家村的变化,她看在眼里。

  她微微侧头,眼里带着点仰望,由衷道:“顾主任,你真厉害。”

  顾细怔了一下,而后笑道:“你也很厉害,学医的辛苦可不是谁都能忍受下来的。”

  周盼盼有点羞涩:“我现在只是跟着沈医生学点皮毛。”如果能进大学系统学习就好了。

  可惜,这只是一个期盼。

  顾细和沈青松也知道现在村里学习的弊端,书本知识多,而且有些知识点只能靠想象。

  他们更要让大家勤奋学习,才能减少一些差距。

  夏天来了,在真空包装机器还没有研发出来之前,豆干肯定要停买。

  作坊的人虽然很可惜,很也能理解。

  也有一些眼尖的村民发现,之前那一批修拖拉机的人又聚在一起了,这次还是学习书本知识。

  因为大家都没有基础,那肯定是从最基础的开始学起。

  顾细还挑了几个数学比较好的孩子跟着一起学习,别的不说,进去感受一下氛围也好啊。

  李雨芬会开拖拉机,会修拖拉机,这次也入选了。

  而狗蛋的数学很不错,也被顾细给推了进去。

  母子俩在一个班学习,这成了村里的一个奇景。

  不少人打趣这母子俩呢,狗蛋儿爹这回一点都没觉得没面子,而是大声道:“这说明狗蛋儿厉害,他这么小呢,就能和大人一起学习。咱们家雨芬,以前都没上过学,现在竟然能和那么多人一起学习,她高兴着呢。”

  可能狗蛋儿的数学天赋是来自于李雨芬,李雨芬一开始学得比较吃力,后来就越来越得心应手。

  顾细特地问了卫则,卫则对李雨芬多加赞扬。

  她突然想起以前看到的一则新闻,有个不识字的老太太,因为在景区卖水,而学会了多国语言。

  不少评论都在可惜,如果这个老太太,生在能读书的人家,那她的人生,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或许可以成为外交官,或许能成为语言学家,总之,会比老太太如今的生活情况好很多。

  这就是教育的意义。

  有多少人,因为没有得到合适的教育,终生都不知道,都没发现他们身上的长处,都没能发挥出潜藏的天赋。

  特别是女孩子。

  顾细由衷地希望,沈家村的女性,能活出她们最喜欢、最精彩的样子。

  就像是沈广莲的写作得到发挥,像是李雨芬的机械天分的苏醒,下一个会是谁呢?

  顾细心中存着这个心思,没想到很快有了机会。

  县城举办七一文艺汇演,请了文工团过来,沈青松和顾细去开会,他们一个是大队长,一个是妇女主任,届时有资格过来观看汇演,至于其他观众,一般都是县城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

  顾细抱着好奇的心思,问了问负责人员到时会有什么节目,没想到正好被路过的袁镇长听到了。

  “顾主任,怎么?你想上台表演一下?”袁镇长开玩笑道。

  沈青松和顾细向来会做人,和很多大队的大队长以及妇女主任的关系都不错,大家纷纷打趣。

  顾细眼睛转了一下,忽然计上心头:“也不是不可以。”

  “哦?”袁镇长来了兴致,“你想表演什么?”

  顾细抬头挺胸,朗声道:“镇长,光是我一个人表演,那太没有代表性了,我强烈推荐我们村的合唱队过来表演。”

  沈青松:很好,现在村里又莫名多了一个合唱队。

  这显然是顾细临时编的,他作为大队长,也作为她的丈夫,都不能对顾细的表演视而不见。

  他点头,朝其他诧异的人笃定道:“嗯,没错,我们合唱队唱得可好听了。”

第150章 龙凤呈祥(28)

  夫妻俩的默契总是体现在这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上。

  有了沈青松这个大队长的保证,原本将信将疑的袁镇长以及其他人都来了兴趣。

  顾细一向是大蛇随棍上,抓住机会道:“镇长,这是我们县城自己的文艺汇演,怎么能没有咱们本地人的节目呢?”

  她介绍道:“咱们合唱队,全是咱们的村民在劳动过后,因为兴趣组织练习的,一点都没耽误劳作。”

  “这支合唱队全是女同志,可以很好地展现女性劳动人民的风采,”顾细就差按头安利了,“镇长,您要不看看?如果合适,咱们之后再说要不要上台的事情。那都是其次,主要是咱们的合唱队队员知道能在您面前表演,一定很开心。”

  镇长对这个提议狠狠地心动了。

  的确,如果本地能有出彩的节目,大家都这次文艺汇演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再好的文工团,都是别人的,如果自家人能出节目,能搞个本地人的文艺汇演,那再一上报纸,绝对出彩。

  负责人察言观色,主动道:“顾主任,被你这么一说,我都想看看了,要不,咱们挑个镇长在的时间,让沈家村合唱队的女同志们,给镇长表演一个?”

  顾细立马接上话头:“当然没问题啊,镇长,您说呢?”

  袁镇长微微点头,矜持道:“我还有工作,你们和我秘书确定一下时间。”

  顾细按捺住心中的高兴,微笑点头,和秘书以及负责人商量了一下时间,暂定三天后的中午。

  等走出县城小楼的大门,她这才露出毫无顾忌的笑容:“青松,这回她们该高兴了。”

  沈青松牵起她的手,嘴角不自觉勾起:“走吧,快点回去告诉她们。”

  背后几个大队长跟着出来,看到这一幕,有人感慨:“这沈大队长和顾主任的感情真好啊。”

  这都是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