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第22章

作者:黄柏山人 标签: 穿越重生

  先向两人行过礼后,她才笑着问道。

  “先生和舅舅也要一起去听泉山吗?”

  听泉山正是他们将要去爬的那座山的名字,崔景怀笑着解释道。

  “吴教谕给我介绍过一位在听泉山结庐而居的大先生,正好你们也要去听泉山,我们这次打算带上你们一起去拜访对方,那可是位多年前就名扬大安,能文能武的人物。”

  听到这话,沈卓等人都眼睛一亮,对他们这些少年学子而言,能有机会拜见这种前辈,实属难得。

  何殊却能从中听出崔景怀话中潜藏的意思,这是要给她推荐人才。

  对于这种事,何殊当然不会拒绝,而且她相信,会被像来行事谨慎的崔景怀推荐到她面前的人,绝对是人品能力过关,经得起重重审核的人。

  “好啊,能担得起舅舅如此盛赞的人,肯定非常不凡,这是我们的荣幸,谢谢先生和舅舅。”

  沈卓等人也紧跟着拱手施礼道谢。

  面对这些真诚的道谢,吴教谕其实有些心虚,毕竟他给崔景怀介绍那位老友,是存有私心的。

  崔景怀一出手,就能在短时间内,将陈阳城给整得翻天覆地,还没有生出一点动乱的本事,让吴教谕暗自心惊。

  同时也让他更加深刻的意识到对方的背景来历之强。

  他挺喜欢自己现在的生活,日子过得平淡而又充实。

  家中虽然不富裕,但他一边可以在府学领取朝廷俸禄,一边在青山书院这边领取兼职先生的授课补贴,住的房子也是由府学提供的公房。

  所以家中并无经济压力,对仕途也没什么野心。

  即便知道自己的这位救命恩人能量大,吴教谕没想过要借彼此间的缘分沾光。

  但是为了自己的好友,他在几经思量之后,终于还是选择鼓起勇气去找崔景怀,向对方推荐了自己的好友。

  前些天介绍双方认识过后,就没了下文,吴教谕本以为这事黄了,还忍不住在心中暗自为好友感到遗憾。

  却没料到,崔景怀再联系自己时,竟然提出要带上他外甥与这些这些学子,一起去听泉山拜访他好友。

  此举让吴教谕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他能隐约意识到,这场拜访对他的好友而言,应该是件好事。

  只是他现在也不便派人去给好友送信,让对方早做些接待准备。

  想到这些,已经坐在马车里的吴教谕感到有些遗憾。

  虽然计划临时有变,何殊也没忘记先去武院见柳平的打算。

  所以马车还是先拐到青山武院,从门房处得知这边也是这一天休沐,便托人去将柳平叫出来见面。

第二十五章

  近半个月没见, 柳平整个人的气质,给人的印象,都已发生明显改变,他身上原本的那种有些跳脱的孩子气, 已然淡去不少。

  不过接到消息, 快步跑出武院大门见沈卓时, 他还是高兴得连蹦带跳,相隔还有段距离就迫不及待的挥手打招呼,活力十足。

  见其眉间舒展, 笑容灿烂,沈卓就知道对方在武院中的生活应该还不错, 不过他还是关心的问道。

  “平弟, 在武院可还适应?”

  柳平两眼发亮的笑着点头,“适应、特别适应,卓哥,我特别喜欢这里, 这里的教头们都特别厉害, 你看我给露几招。”

  说着他便当场扎起马步,挥舞着拳头‘嘿、哈’的展示的几下, 姿势挺标准,出拳也略带力度,跟以前在家比划着玩时,虚软无力的状态截然不同。

  何殊轻笑着走过来点头, “看得出来,柳小弟这些天确实下功夫了, 不错。”

  被何殊这么一夸奖, 柳平有些不太好意思, 不过他还是郑重其事的躬身施礼道。

  “小弟还要多谢三位兄长的关照。”

  柳平之前还不太懂,不过他现在知道了,因为张二田在武院宣扬他与怀安客栈有关系,使得同窗们对他都挺客气。

  直到他结交了几位性格相投,关系不错的同学后,他才知道,原本进入武院的新生,绝大多数都曾受到过来自老生的‘□□’。

  若是不小心得罪,或者只是不小心怠慢了老生,那处境会更艰难,毕竟他们主课是锻体习武。

  在每天都有的对战训练模式中,老生只需稍微做点手脚,就能让新生吃足苦头。

  只要把握好度,不会真伤到人,武院也不会管那点皮肉之伤,想要报仇,或是自保,就只能付出比旁人更多的努力,拥有比那些人更强的武力。

  柳平算是比较幸运的,有何殊等人主动借给他的伞,足以护着他不受任何老生的‘□□’。

  毕竟这段时间以来,王同知的儿子与城中一些豪族纨绔子弟当街纵马,惹到怀安客栈的人,被怀安客栈的人报复。

  从而使得以王同知为首的一大批官吏丢官下狱,好几家豪族大户也被抄家下狱的事,早在武院内被传得沸沸扬扬。

  柳平当然也曾有所耳闻,也正因此,武院中的学生,连那些高年级的学生在内,都知道了他,也明显对他客气不少。

  柳平清楚自己与怀安客栈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为此难免感到有些心虚,但他虽然心思简单,也知道不去向人解释更好。

  反正他又不打算借用怀安客栈的名头在武院称王称霸,只想借势保护自己。

  也是直到这时,他才隐约明白何殊他们送自己来武院时,告诉对方自己等人来自怀安客栈的用意,对何殊三人十分感激。

  这声道谢也再次证明了柳平的成长,何殊笑着用手中的折扇敲敲手心道。

  “柳小弟不用客气,看到你能这么快适应武院中的生活,我们都很欣慰,我们今天打算去城外听泉山,你要不要一起去放松一天?”

  毕竟正处好动爱玩的年龄,柳平顿时来了兴致,却下意识看向沈卓。

  “你若无事,就听谨恒兄的,一起吧。”

  柳平十分惊喜,他早听说过陈阳城的热闹繁华。

  有心想与同学一起去城里玩,却因牢记家人的再三叮嘱,以及沈卓让他无事不要离开武院的要求,拒绝了同学的邀请。

  虽然现在不是去陈阳城里,但是能有机会去大名鼎鼎的听泉山见识一下,他更高兴。

  为免显得太过兴师动众,崔景怀等人乘坐的马车没有拐到武院这边来,而是先行一步。

  何殊他们接上柳平,让马车与骑马的护卫快速跑了一段路程,就已顺利赶上前方的几辆马车。

  出城之后,透过被掀开帘子的车窗,可以看到官道两旁有不少的行人和各式车辆。

  陈阳城中虽然发生较大变故,但是对这些普通老百姓而言,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甚至可以说是还出现了一些好的变化,至少进城之后,不用再像从前,总会提心吊胆的担忧自己会不会不小心冲撞了贵人。

  要知道在现在的陈阳城中,即便是那些没有受到牵连的大户人家,也变得尤为低调谨慎,深恐自家也不心步了后尘。

  毕竟外人并不知道王同知与韩氏等大族所犯的那些主要罪行,只知道他们被覆灭的始因是家中不肖子弟当街策马打人。

  “还是府城这边热闹,人多车也多,路还又宽又平,这么多人和车,也不挤,听说这路面上铺的是种叫水泥的东西,特别好用。”

  柳平兴致勃勃的看着车窗外说道。

  “商大哥,听说京城内,还有京城周边的路,都铺的有这种水泥?”

  何殊把玩着手中的扇子道,“目前也是只铺了一些主干道,听说户部的水泥作坊生产的水泥,大多都被工部征去修提坝了。”

  工部征用的水泥虽然会算成钱,但是工部不可能会给户部付钱。

  为了不让户部还得负责往水泥作坊贴人工与成本钱,作坊会以超高价对市场出售一些水泥。

  水泥这种建筑材料具有极好的防水防火特性,特别受市场欢迎。

  在相关产业由朝廷垄断,严格控制对市场的供应量的情况下,纵然它的售价极高,也依旧多的是有钱人愿意为之买单。

  王同知与韩氏等豪族所犯罪行中,有一条就是他们派人打听到一些水泥生产工序,安排人手试着进行烧制。

  水泥这种东西,其实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只要能弄到大概的配方与烧制流程,不难试制出来。

  受限于当前的道路交通状况与百姓的经济条件,就算公开配方,不搞垄断生产,市场上能买得起水泥的普通百姓依旧不多。

  所以何殊干脆让官方垄断水泥的生产与销售,从而实现‘劫富济贫’,也就是让户部借机从那些豪族大户身上多搞些钱,用来支持工部的大量基建工程。

  目前的效果相当不错,随着大安境内的一条条更加牢固的堤坝,与配套的泄洪渠道相继修成,近几年来,总算不用再经常接到哪里又有大坝溃堤,受损多少的急报。

  随着朝廷在各地的引水渠道与储水工程的成功修建,也大幅提升了许多地方的抗旱能力。

  柳平发自内的感慨道,“朝廷可真好,竟然舍得用这么贵的东西修路、建堤坝,听说我们三河县修了好多处水库,就用了好多水泥。”

  用水泥修的水库大坝与水渠,都具有防垮塌的作用,日常维护也相对更简单。

  何殊随口回道,“在民生基础建设上多投资一些,朝廷划算。”

  听到这话,沈卓不由得心中一动,明明只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他感到有种茅塞顿开、醍醐灌顶之感。

  在书中看到历朝历代都曾兴持修建过什么工事的内容,或是听说朝廷又在哪修路、修堤坝时,他都曾生出过诸多感触。

  但是现在想想,用再多言辞去夸赞,都不及这‘划算’二字用得贴切与生动。

  “是啊,朝廷划算,听说去年悬河涨大水,沿岸河堤都没有出现溃坝,那些提前修好的泄洪渠道,也发挥出巨大作用,沿岸百姓的收成虽因连阴大雨而减产,却没遭受洪灾。”

  纵观过往的历史,这绝对是一桩非常值得大书特书的功绩。

  因悬河大水而引起的洪灾,基本是每隔三五年,就会发生一次。

  每次都会令灾区大批百姓丢命,就算能侥幸逃得性命,也会流离失所,沦为衣食无着的灾民。

  朝廷前几年不惜耗费巨资,出钱招募大批劳工在悬河沿岸筑坝挖渠时,有不少批评朝廷劳民伤财的声音。

  沈卓就曾听到过不少,只是他当时的年龄还小,隐约觉得那些人说得不对,却又说不出到底是哪里不对。

  从悬河去年虽然涨大水,而且水深远超以往,却没有酿成洪灾的结果上,不难看出朝廷不计投入的提前修筑水泥大坝,挖泄洪渠的决定有多划算。

  此刻听到沈卓提及这件事,何殊的心情也很好。

  当了太子后,她可以,也不得不全面了解大安的情况,所以看了许多被列为机密的案卷。

  何殊在里面看到许多让她感到触目惊心的记载,其中最让她感到难以接受的,就包括因灾难而导致的食人事件,几乎是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

  哪怕因先帝早年的励精图治,大安之前有过三四十年可被史称盛世的太平年,即便在此期间,那种民不聊生的食人事情也没少发生。

  当上这大安的太子后,何殊对自己的最低要求,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阻止那种人间炼狱般的惨况再次出现。

  事实证明,只要上位者能豁得出去,某些事情不是不能改变,代价是正宁帝一直握在手上用来吓人的刀,在那几年没少见血。

  “是啊,悬河流域的百姓现在总算可以安民乐业,不用担心睡到半夜,突然变得一无所有了。”

  几人说话间,马车已经行至听泉山下,因听泉山的声名远扬,山下已经发展出热闹的集市,卖什么的都有,还有专门存放车马的店家。

  上山的路已修成蜿蜒而上的石阶,不愿亲自爬山的人可以选择雇人抬上去。

  何殊一行年轻力壮,当然选择亲自爬山,不过在此之前,她没忘记崔景怀与吴教谕一起来听泉山的事。

  “舅舅,您说的那位先生住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