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第29章

作者:黄柏山人 标签: 穿越重生

  即便是公主,八公主生来就接触的也该是君臣教育,她是君,蒋家是臣。

  蒋家就算是皇后的娘家,在皇后与公主面前,也该是臣,不管何殊内心认不认可,当下就是这么大环境。

  可八公主完全是以普通人的心态,对外祖蒋家十分尊敬,这绝对不是能用‘年龄小’所能解释的事。

  所以这种心态出现在一位公主身上,绝对不正常,让何殊十分警惕。

  江卫功也没含糊,干脆利落的回道。

  “回禀殿下,经查实,八公主身边那个名叫秋仪的大宫女,与蒋家三姑娘身边的一位侍女是亲姐妹,姐妹二人过往从密,八公主十分信任那个大宫女。”

  知道这里面有蒋家的手笔,何殊并不觉得意外,八公主被教成这样,受益的明显是那蒋家,从这一点上,就不难看出幕后主使。

  只能说蒋家太蠢,吃相太难看,可能是仗着自己的皇后母家,近乎是明目张胆的在做这种事,才能这么快就被曝露出来。

  “我出宫前,不是说过要将那些公主伴读都给换一遍吗?现在的情况如何?”

  江卫功恭敬的回道,“原本的那批伴读已被皇后娘娘遣离,新伴读的候选人已经备好,现在只等殿下抽时间过去做最终挑选。”

  何殊点头,“看来就算没了当伴读的机会,这蒋家也没闲着啊,行了,这件事到此为止,剩下的交由母后负责处置。”

  说完这件事,何殊又安排下另一件事。

  “税改方案的各地反馈,近期应该会陆续被送回京,你派人盯好了,防止某些人在路上动手脚,还有建言箱的安置与看管问题,你知道都该怎么做吧?”

  江卫功斩钉截铁的回道,“臣定当不负殿下厚望!”

  江卫功比崔景怀小几岁,虽因遭遇家庭巨变,以及做暗卫的经历,性格变得沉稳谨慎了许多。

  但是比起打小就寄人篱下,还是寄居在皇宫这种顶尖名利场中的崔景怀,他的性格还是要更为开朗,言行之中的情绪表现得更为直白一些。

  次日再去凤元宫时,正当何殊打算避开正宁帝,在私下里与皇后提提八公主的事情时,就遇到景华宫派人来请正宁帝过去。

  看着正宁帝皱着眉头离开的背影,何殊此前虽然也曾见到过,却没多在意。

  毕竟这是她爹私事,搁她前世,还能声讨渣爹对家庭不忠,可是现在,这只是十分寻常的一件小事,连她娘都只是挑挑眉,情绪丝毫不受影响。

  挥退周围的宫女内侍后,何殊才问道。

  “我不在宫中时,惠嫔也经常打着小公主的旗帜,来您宫里请走父皇?”

  皇后早已习惯这些,她与正宁帝是患难与共,相互扶持走到现在的夫妻,彼此间相敬如宾,不存在所谓爱情,也就不存在什么争风吃醋的想法。

  “你不在宫中的那段时间,你父皇每天在御书房里对着那些政事头痛,很少有心情来后宫,就算来了,也经常是坐一会儿就走,那位就算有心,也很少能赶上。”

  何殊虽然能够理解后宫这些嫔妃的想法,但是对于这种做法,她只觉得膈应。

  “小公主出生不满三个月,真是……算了,别人的事,我们就不必操闲心了。”

  何殊想说惠嫔这次拿小公主哭着‘想父皇’来叫走正宁帝,上次以小公主身体不适叫走正宁帝,实在有些不像话。

  但是想到后宫中的这些让人提起来就头痛的事,她宁愿呆在御书房批奏折,也不想掺合后宫的人与事,所以何殊果断决定放弃这个话题。

  要不是八公主的事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给她自己留下隐患,何殊连这位一母同胞的亲妹妹的事,都不太愿意多操心。

  因为操心太多,就容易用生出较为深厚的情谊,可是以她这未来储君的身份,还是不要有太多情感牵绊得好,与人只论君臣与利益交换,更轻松简单。

  “上次听到小八说您的那些话,我回去之后,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就让人在暗地里查了一下。”

  身为一个母亲,就算发现女儿有不妥当之处,也只会往好的方面想,认为她是因为天真纯善,才会没心眼,还需要多教、多提醒。

  听到何殊这话,皇后的一颗心瞬间提了起来。

  “皇儿的意思是说,这里面另有隐情?”

  何殊点头道,“是的,经查实,小八身边那个名叫秋仪的宫女,与蒋三姑娘身边的一名侍女是亲姐妹。”

第三十一章

  皇后可以接受自己的女儿不聪明的事实, 但她很难接受娘家人对她女儿的算计与利用。

  所以当她听到何殊的话,顿时气得火冒三丈。

  “真是过分,蒋家因本宫才有今日的一切,本宫有哪一点对不住他们, 他们竟然敢在背地里这么教唆算计我女儿?”

  脑子拎不清的公主有多惨, 看看四公主的现状就能知道, 被婆家拿捏,一再听婆家的撺掇进宫跟皇上闹。

  等耗完皇上对她的最后一点怜惜之情,她一个公主还不知道会落得怎样的境地。

  想到自己的女儿若被教歪了, 将来也有可能会变成那样,皇后想要杀人的心都有了。

  何殊知道这件事对皇后的刺激有多大, 安抚性的拍拍她的背挑唆。

  “还好, 我们发现得还算及时,小八的年龄也还小,只要您以后盯紧点,再派人好生教导, 再禁止她与蒋家人接触, 继续受他们的影响,应该还能扭得过来。”

  皇后深吸一口气道, “是啊,还好被你及时发现,都怪我粗心,连发生在眼皮子底下的事, 都没注意到,我教过小八, 见她没什么长进, 我还以为她就是生得笨, 或是年龄小不开窍,闹了半天,她身边竟然有个负责拆台的。”

  关键是八公主明显更信任那个拆台的,才会让皇后与她安排的人教导的那些,都没被八公主放在心上,做了无用功。

  “蒋家算计小八,是冲着你和我来的,你说得对,小八的年龄也还小,只要不再给他们机会,应该还来得及纠正,你放心,这件事我会处理好的。”

  有四公主这个前车之鉴,知道蒋家做的小动作后,皇后一眼就能看出她娘家在图谋什么。

  竟然打算靠着拿捏住她的小女儿,以她这个皇后作为桥梁,从而达到可以影响太子的目的。

  这让皇后如何能忍,太子就是她的根本,她再怎么维护都不为过,从没想过要算计利用,结果她娘家人早早的就开始算计上了。

  何殊不放心,她想要的是能早点彻底解决,以绝后患,但她此刻只是面带惭愧的点头。

  “说到底,还是我这个蒋家外孙是太子,是父皇膝下唯一‘皇子’的事,让蒋家底气十足,才会让他们觉得,只要能让小八嫁回蒋家,来个亲上加亲加深联系,靠着我们娘俩对他们的感情,蒋家就能飞黄腾达,这也是人之常情。”

  皇后一想到那种何殊所描述的那种未来,就觉得头皮发麻,她绝对不能允许这种丢人现眼的事情发生在她的女儿身上,更不能纵容娘家的野心。

  更何况太子这个‘唯一皇子’的身份本就是假的,她自己都没底气,她娘家倒是因此而底气十足,简直是荒唐。

  “我此前只想着让你的姐妹们尽量疏远蒋家,现在看来,这样还不够,他们既然敢生出这种大逆不道的野心,就别怪我狠心,回头我就给你父皇上表,请他收回赐给蒋家的爵位,我这个皇后没能为江山社稷做出什么贡献,岂能让蒋家靠着外戚身份,就能得到爵位?”

  何殊心中满意,面上却露出迟疑之色。

  “母后,这样不好吧?再怎么说,那蒋家都是您的娘家,是我的外祖家,若真将他们家的爵位收回来了,这也太让蒋家丢脸了,也会丢您的脸。”

  听到太子如此为她考虑,皇后更加坚定自己的打算。

  “就是因为你重视我这个母后,对蒋家多有尊敬,你父皇也愿意给我们娘俩面子,才会让蒋家的野心与胃口越来越大,趁着还未酿成大祸前,早点断了他们的念想,才是真正为他们好,他们不理解,外人怎么看,都不要紧。”

  何殊感动的点头,“好吧,我听母后的,不过再怎么说,那毕竟是我外祖家,我一定会让人看着,不会让人欺了他们,也不会让他们受穷。”

  听到这话,皇后就想起她母亲之前为了阻止太子的税改计划,迫不及待的进宫跟她哭穷的事,心中对蒋家更为不满与愤怒。

  同时也意识到,那其中就透露出蒋家想要左右朝廷决策,试图通过她拿捏太子的野心。

  而她当时并没深想,以为她娘家人只是因为心痛需要多交的那些税,才拖太子后腿。

  “以后除了逢年过节,与你外祖母的寿辰,可以按例赏些东西,其它时候,你与你父皇可不要再给蒋家赏钱赏物了,蒋家可不缺钱。”

  皇后算是看出来了,送得越多,她娘家的胃口越大,要的越多。

  她这个出嫁女唯一能依靠的,果然只有从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娘家人是一点都不会替她着想。

  何殊面带难色的勉强应下,“好吧,我听母后的,不过母后也不要因为这些事太伤心,当务之急还是要考虑小八的教育问题,她可是嫡公主,盯着她的人多着呢,这么容易被人拢络,可不是个好现象。”

  听到这话,皇后瞬间将心中的那点犹豫和遗憾抛到脑后,神情凝重的点头。

  “对,是我这个母后失职,这次竟然毫无所觉,还好有你在,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接下来我一定会亲自将小八带在身边教导。”

  得到自己想要的处置结果,何殊满意的回东宫。

  经过这几年当大老板的历练,本来性格有些温婉柔弱的皇后,现在的性格已变得雷厉风行,办事效率非常高。

  在何殊离开后,当晚就写好奏疏,次日在早朝上亲自上表,请求正宁帝给自己的娘家罢爵。

  这种史无前的操作,让毫无思想准备的正宁帝愣在龙椅上,不知该作何反应,满朝文武也都震惊不已。

  争相将女儿送入后宫,图的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可以带着娘家人飞黄腾达。

  蒋家当年运气好,嫁给一个不受宠皇子的女儿,不仅当上皇后,还为皇上生下唯一的皇子,当年只被恩封个伯爵,本就有些低。

  没想到就这么一个伯爵之位,还被皇后这个蒋家女亲自上表提议要罢免掉,看皇上那难掩惊愕的反应,显然这确实是皇后自己的意思。

  这种让人摸着脑袋的操作,令朝堂上的众人面面相觑之余,纷纷不动声色的暗自打眉眼官司,询问同僚此前是否听到什么消息。

  可是谁都没听说皇后与娘家产生什么矛盾,除了太子康复刚现身的那两天,蒋家女眷曾进宫请安外,再没听说还有别的什么消息。

  “皇后德才兼备、母仪天下,堪为天下女子之表率,所出太子温良恭俭、宽容大度,朕时常感念皇后之德,恩泽蒋家,乃是应有之义,朕万不可批准这份奏表。”

  皇后很感谢她丈夫的这份心意,可她主意已定,要不然,她也不会郑重其事的亲自来朝堂上奏表。

  “妾身感谢陛下之恩,只妾身虽深居宫中,也知陛下日理万机的不易,我蒋氏一族因妾身而得恩宠太过,容易让蒋家上下起短视之心,后辈不思进取,为至亲虑,妾身不得不为之计深远。”

  这话顿时令朝堂上的众臣肃然起敬,虽然那些也想靠女儿封官拜爵的人,忍不住在心中暗骂皇后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可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官员十分赞赏皇后此举,随即不吝溢美之词的盛赞皇后的品德。

  作为相处多年的老夫老妻,正宁帝当然能够从皇后此举中,看出她的决心与态度。

  所以他也跟着将皇后的品格再次大夸特夸后,以感念皇后对娘家人的一番苦心,实在不忍拒绝为由,勉为其难的应下皇后所求之事。

  何殊作为小辈,在这种事情上,当然不好掺合,所她全程都是以各种表情配合这场演出。

  从初时的震惊、无措和欲言又止,到后来的感动、敬佩,都表现得无懈可击。

  不得不说,当太子也是一门非常考验演技的活。

  还好上辈子的何殊因情商不高,总显得与周围人格格不入,为了能在职场立足,就曾专门钻研过‘表演这门艺术的自我修养’。

  这辈子则是打小就开始演,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在这些人情世故方面的演技说是炉火纯青都不为过。

  毕竟为了能取信于身边的这些人精,她的表演必须要发自内心,达到能让自己都能深信不疑的浑然天成之境。

  因皇后这突如其来的一出,当天的朝会结束得很早。

  回到御书房后,正宁帝迫不及待的挥退周围侍奉的人,小声问道。

  “皇儿啊,你母后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会突然对蒋家下此狠手?”

  这事实在太过毫无征兆,他昨晚还去过凤元宫呢,虽然没过多久就被叫走了,可他当时实在没看出皇后有什么心事啊。

  正宁帝十分确定,能将皇后气得这样不留面,一定是蒋家犯了她的大忌讳。

  与此同时,经过此事,正宁帝也从中得到一个深刻经验,那就是女子实在不能惹,惹狠了她会不管不顾的直接掀桌子,让大家都没得玩。

  想当年,他妻子多重视娘家人,对娘家人多言听计从啊。

  结果他登基的时候,想给蒋家给封个侯爵,以示自己对发妻的重视,对太子的满意,却被皇后坚持推拒,最后只封个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