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第76章

作者:黄柏山人 标签: 穿越重生

  “说实话,我对他的印象确实还不错,前几天也曾在私下里见几次面,算是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可是即将出外任,不可能许诺什么,只能告诉他,以后多联系。”

  没曾想,她只说要多联系,对方就如同得了鼓励,直接申请调职要做她的随行副官,这让她在一时之间,也不免有些犹豫,不知自己该不该接下这份毫不掩饰的心意。

  何殊大概能够猜到这其中的过程,“这份诚意确实难得,不过这件事关系重大,再怎么慎重都不为过,三皇姐看着决定就好。”

  三公主再次犹豫片刻后,才开口道。

  “太子说得没错,这件事对我们双方而言,都是关系来未来终生的大事,我想再见他一面,听听他的想法后,再来讨论份申请批不批的问题。”

  何殊毫不犹豫的直接一口应下,三公主才心事重重的向御书房中的两人告退。

  等到三公主离开后,在旁边一直强忍着没出声的正宁帝迫不及待的开口道。

  “我觉得这小子还不错,愿意为老三放弃当京官,而且不介意屈居老三之下,这份诚意绝对无可挑剔,何况听你说得样子,他曾分别在户部与刑部任职过,拥有一身过人的刑侦技术,肯定能给老三带去不少帮助。”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何殊也觉得这常明松不错,是个敢于做出取舍,有魄力的,可她更清楚婚姻这件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我也觉得不错,可是两人到底如何,终究还是要看三皇姐的态度,越是在这种关键时候,我们越是要沉住气,不要给三皇姐施加半点压力。”

第八十三章

  两人沉住气的结果, 就是三公主拿着那份申请去见过常明松后,再回来,不仅让太子批了那位申请,还干脆直接的提出, 要赶在出京前大婚。

  听到这话, 正宁帝错愕的站起身, 不可思议的看着他的三女儿。

  “乐平,你不是在开玩笑?”

  三公主神色认真的回道,“父皇, 儿臣不是在开玩笑,既然常明松敢迈出这一步, 儿臣也愿意试着迈出一步, 比起其他女子,儿臣能够幸运得到您与母后,还有太子的支持与纵容,肯定不会轻易做决定, 辜负你们的一番心意。”

  这是三公主的真心话, 若没有这些亲人做为她的坚强后盾,纵为公主,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拖到二十多岁没有成亲,也难以承受周围那些非议与揣测。

  见三公主思路清晰而又理智,不像是四公主那般昏了头, 不管不顾,正宁帝才稍感放心, 下意识看向何殊。

  虽然心中十分期待三女儿的婚姻大事能够解决, 但是事到临头, 正宁帝还是不免有些紧张与不确定,他十分认可太子说女子嫁人,相当于是二次投胎的说法。

  “太子意下如何?”

  见皇上连她的亲事都要征询太子这个弟弟的意见,让三公主感到有些一言难尽。

  依三公主的性格,会做出这个看上去很仓促,甚至显得有些不理智的决定,何殊并不决定意外。

  她若没有这个魄力与担当,当初也不敢在东合府做下强制迁民,强令炸堤汇洪之举。

  “儿臣虽然觉得这个决定做得有些仓促,不过三皇姐毕竟是父皇的股肱之臣,要大婚的话,朝廷理该适当延长她的赴任期限,算是给几天婚假。”

  这就是没有异议的态度,三公主闻言,露出一抹舒心的笑容。

  她心中也清楚,这件事最主要的是看太子的意见,哪怕常明松是太子为她推荐的驸马候选人,三公主也不确认这件事能否顺利。

  毕竟她更清楚太子对她的期望,可能不会愿意看到她草草决定自己的亲事。

  但是这个看似草率的选择,对她而言,并非敷衍了事,而是经过她的慎重思考,又与常明松仔细分析过未来的各种可能后,才郑重做出的决定。

  多年的为官生涯与历练,将她锻炼得理智而又现实,早没了去追求什么风花雪月的心思,也不会考虑什么你爱不爱我、我爱不爱你的想法。

  太子为她们这些姐姐选驸马时的某些煞费苦心,固然不合情理,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离经叛道与冷酷,可是不可否认的是,太子所考量的那些,其实都很现实有用。

  虽然在太子推荐的候选人中,大半是家中父母双亲俱在,且待人慈善的幸福家庭出身,很符合时下人结亲时的优先选择,只是她与两位姐姐挑中都是这种特殊类型而已。

  常明松不像别的男子,表面敬重有加,甚至是讨好谄媚,但是三公主毫不怀疑,那种人旦离了她的视线,就会毫不客气的非议她的一切。

  常明松应该是真心敬佩与认可她做的那些事,那种毫不掩饰的钦佩、敬重与激动无措,三公主并不陌生。

  因为她此前在何昌逸,与其他一些人的身上都曾见到过,早就能分得清其中的真心与假意。

  经过后面几次的接触,加深对其性格习惯的一些了解后,三公主就已生出一些想法,若真要成亲,她并不介意选对方做自己的驸马,所以她才会说出那句‘以后多联系’。

  而对方在得到这句后,做出的反应,也确实让三公主感到满意,所以她才在与常明松进行一番立足于现实考量的深谈后,做出直接举行大婚的决定。

  听说三公主已经决定好人选,将于近日举行大婚的消息,本没抱指望的皇后可谓是大为震惊。

  “怎么会这么突然?妾身虽然惦记着这件事,但是为了不给她施加压力,一直没敢召她进宫询问,前些天一点下文都没有,怎么现在突然就要大婚了?”

  看着慌乱不已,还因惊喜来得太过突然,感到不敢置信的皇后,正宁帝表示,他其实也是这么个着急忙慌的状态。

  可他不敢说,更不敢表现出来,还要努力摆出一切尽在掌握的淡定姿态。

  “老三跟朕说了这件事后,朕便将那常明松叫进来见了一面,看着确实是个对老三颇为仰慕的老实孩子,更何况还有太子亲自把关,这个人选应该错不了。”

  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的皇后抚着胸口做深呼吸,又喝了一大口气,才将这个消息给她带来的巨大冲击压下去,冷静的问道。

  “那孩子家里是个什么情况?可要妾身将他们召进来见见?”

  正宁帝闻言,脸上那淡定的笑容瞬间凝了一下,随后才若无其事的回道。

  “他是家中独子,双母双亡,得荫恩入六部为官,能力不错,才二十一岁,就已因功晋为六品,很受太子的欣赏。”

  皇后却已经皱眉不满的质问道,“怎么一下两个的,选的都是这种无父母双亲在堂的孤儿?”

  皇后嫁给正宁帝时,亲婆母早已去逝,再加上皇家不比普通人家,也不讲究什么儿媳要孝敬侍奉公婆,心中对此没有多少概念。

  但她知道,别家给女儿选亲时,都有很多讲究,最喜欢双亲俱在还身体康健,甚至是兄弟兄弟多的。

  正宁帝清了下嗓子道,“结亲要考虑的重点是驸马的人品能力,别的并不重要,反正要与老三过一辈子的是驸马,又不是旁人,而且我们的女儿是公主,不用与普通百姓家的姑娘比。”

  皇后还是隐约觉得这件事有些不大正常,相似的事可一可二,不可三,这可是第三个了,怎能这么巧?

  可是这些驸马虽然都是太子推荐的人选,但是太子推荐的人多,亲自从中选出驸马的是公主自己,太子没有做任何干涉。

  “话虽这么说,妾身就是觉得,除了老四,咱们的三个公主都给自己挑这类家中人丁不兴的驸马,怎么让人觉得,这么不对劲呢?”

  正宁帝虽然也已从中看出一些端倪,但是想想大公主与二公主婚后的情况,再对比婚后将日过得一团糟,最后除了给他与太子添一堆乱,什么都没着的四公主,他就觉得,还是太子英明睿智。

  但是这种事自家心里明白就行,实在不能说出去,所以正宁帝连皇后都不敢明言。

  “没什么不对劲的,我看你啊,就是为了老三的亲事问题,忧心太过,才会这般多想。”

  想到自己的那些难以控制的莫名情绪,皇后也觉得可能正是这个原因,努力抛开心中的那些疑惑,精神抖擞的问道。

  “好吧,不管别的,我们还是商量老三的大婚事宜,哪怕时间赶得紧,该走的流程也不能少,她的嫁妆,除了按宫中例该给的那些,妾身这几年也为她攒了一些,虽说妾身不是她的生母,但是妾身毕竟养了她一场,待她跟老大老二都一样。”

  听到这话,正宁帝的心情有些复杂,三公主的生母是为他教导人事的启蒙宫女,是他的第一个女人,是个真正老实本分的女子。

  当年的皇后连生两女后,给这些妾室通房停了避子汤,她才因有孕,被从无名通房提为正经的妾室,上宗室名册的那种。

  “梓童待老三的心意,朕尚多有不及,真是惭愧,不过除了按例该有的那些,朕也额外为她准备的有份嫁妆,回头让人将单子与东西给你送来。”

  “陛下言重了,您对这些女儿们的心意,谁都挑不出一点不是来。”

  这是皇后的真心话,皇上没有因为她们这些妻妾没生出儿子而迁怒,对那些女儿们也都十分疼爱。

  要不是还有个太子从旁把关,宫里还不知道会出多少个像老四那么没分寸的公主。

  这种父亲实属少见,至少皇后自己不曾遇到过,成亲前的那些闺中好友中,也没见谁能有机会得到父亲的这般宠爱与重视。

  三公主将在近期大婚的消息传出,在京中也迅速掀起轩然大波,各家都忙着打听选定的驸马是哪位,是什么出身。

  远比其他公主大婚的消息引起的的关注大,毕竟三公主的情况与其他公主不同,除了公主这重身份,还是堂堂三品大员,即便不是京官,也属位高权重。

  毕竟身为公主的身份,让她圣宠在握,即便出京外任,也依旧简在帝心。

  不管彼此间的关系如何,在三公主大婚一事上,各家都需要拿出自己的诚意。

  等到三公主将要大婚的驸马人选的生平信息,被调查出来后,大家才知道三公主选的驸马竟是一个家世不显,父母双亲俱亡的孤儿。

  那常家只在祖上曾出过一个三品官,到了三驸马的祖父这辈,只勉强混了个在京中不起眼的七品小官。

  三驸马的大伯虽已考取举人功名,却屡试不第,蹉跎至今。

  而只读过武院的三驸马之所以能够入朝为官,也是因其父亲是因公殉职,从而得了荫恩。

  这么一位不仅家境普通,也没有什么文采学识之人,竟能成为尚三公主这只真凤凰的驸马,实在让人想不通这其中的缘由。

  倒是普通百姓的想法很朴实,认为这是因为当今皇上没有忘记为因功殉职的功臣,才会将自己的公主下嫁给这么一位各方面都普通的驸马。

  由此也再次引发众人感念朝廷从不辜负尽忠职守的官吏,还史无前例的特别厚待为国英勇献身的功臣讨论。

  看到下边人递上来的奏报中提及的那些舆论,何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就是民心,也是她的布局算计,但她从没勉强过任何人。

第八十四章

  三公主的大婚虽然办得仓促, 但是人多力量大,礼部与宫里分别派出大批人手,短时间内就被筹备得十分周全,办得规模盛大而又隆重。

  正宁帝这个亲爹除了给些嫁妆, 再赏赐一些宝物外, 不用亲自忙什么, 还没皇后操心多。

  只是他身为老父亲,将要嫁出这么一位情况有些特殊的女儿,这心情着实有些复杂, 欣慰之余,更多的是担忧以女儿那性格, 能否在将来维持好这段婚姻, 会不会受到伤害。

  太子则是全程当甩手掌柜,除了让东宫按例准备贺礼外,再无其它,没因三公主是她颇为欣赏的姐姐, 就特殊对待。

  大安百姓们的生活也不会受到三公主大婚的影响, 各种没完没了的政务,更不会因此而给她放假, 所以她仍需心无旁骛的继续奋战在御书房中。

  所以门下省也依旧跟着忙碌着,连私下里聊几句三公主大婚这一热门事件的时间与精力,都极少。

  不知道的可能还真信了上边是在借三公主的亲事,行邀买人心之举的说法。

  听到何昌逸为给上边打抱不平, 讲起太子亲自操办的那场‘驸马选秀会’盛况后,门下省的官员们也都相信, 这桩亲事中绝对不存在什么邀买人心的政治目的。

  要不然日理万机的太子, 根本没有必要多此一举的亲自操办那场选驸马聚会。

  而其愿意亲自出面, 就是他对三公主足够关心并重视,还愿意尊重其个人意见的态度。

  何况当天参选候选人出身与背景多种多样,从长相、身材,到性格、脾气,再到各种才艺,都各不相同,选择多到能让人挑花眼。

  是三公主从众多人选中挑了这个三驸马,与只在最后的宴席上短时间露下面的太子有何关系?

  早在在不经意间,但凡听到外人所揣测的圣意,门下省的官员都已习惯自动换算成太子的意思。

  借被派往御书房办正事的机会,何昌逸对自己那天没能尽到责的事情表示歉意,何殊却笑邀请他与自己坐到一旁,还再次亲手给对方倒好一杯茶。

  “昌逸堂兄不必觉得愧疚,孤要感谢你还来不及,孤是真没料到,母后邀请的那些个世家公子们那么……多,幸有昌逸堂兄帮忙招待,才不至于让人觉得怠慢。”

  那个有些微妙的停顿,让何昌逸立刻领会到其中的深意,感同身受,实在是那些世家公子哥们给他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不由得干笑着回道。

  “他们,确实有些热情过分,殿下不怪臣没尽到责就好,臣可当不起殿下的感谢。”

  这是个难得的实心眼,聪明有能力,就是心思还相对较浅了些,没有那么多弯弯绕。

  不过想想瑞王府败落后,他们由天堂跌入尘埃的经历,若是瑞王有意将孩子培养成像这样没威胁的样子,倒也能够理解。

  何殊笑着点头道,“好吧,你不用觉得愧疚,孤也不再谢你,这事就算是过去了,我们兄弟说些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