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晋的养娃日常 第131章

作者:满汀洲 标签: 宫廷侯爵 重生 甜文 穿越重生

  可太后口谕都下了,谁能听她的呀?

  无奈何间,小家伙只能瞧着传信的宫人走远,瘪小嘴儿委屈哒哒地看着太后:“乌库妈妈误珠珠,回头,回头布贵人跟端静姑爸爸非误会珠珠,觉得珠珠也跟敏敏一样见钱眼开不可。”

  瑚图里宜敏比:!!!

  瑚图里宜敏比可爱歪头:“钱钱那么可爱,为什么不爱钱钱?姐姐要知道世上至少九成的烦恼,都可以用足够多的钱钱来解决哦~”

  “比如说,你最开始找不到师傅。被婉拒,婉拒,婉拒。额娘献上酒精等物后,你就陆续拥有了全天下最好的夫子们。”

  “单论这一项,别说别的皇子阿哥,就算太子二叔跟你比都略有不足。”

  虽然说在这个事儿里头,金钱所起到的作用不是绝对的。

  但也绝对是不可忽略的。

  珠珠:……

  虽然觉得哪里不大对,但还真是无法反驳。

  只能听敏敏叨叨叨,反复说金钱如美人,本身是没有罪的。是贪婪的人为争夺故频起纷争,甚至抛开良知道德,然后还无耻甩锅云云。

  等布贵人母女来的时候,珠珠甚至有那么点逃出生天的感觉。

  可是很快,乌库妈妈就着人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学了。然后,敏敏的念叨停了,布贵人母女哭声起来了。

  前头皇上有意将女儿指给喀喇沁蒙古的噶尔藏,其实是跟布贵人通过气儿的。若无那些个意外,去年秋狝的时候就该给两人指婚,这会子婚礼都办完了。

  可那个没福的玩意儿居然……

  活该他只能娶个丫鬟做嫡福晋,只是可怜了她如花似玉的女儿白白跟着受牵连。听些个怕不是真丑若无盐,才让噶尔藏宁可屈就个丫鬟也不尚主的诛心之语。

  此番听说皇上下旨给女儿赐婚,布贵人心里既喜且忧。生怕女儿才出虎穴,又入狼窝,再摊上一个不靠谱的。

  现在听太后宫人原原本本这么一说,她这心里担忧尽去。

  母女两个好一阵喜极而泣。

  接着就郑重给珠珠道谢,吓得珠珠一个箭步跳出好远:“贵人跟端静姑爸爸可别折煞了珠珠这个小辈儿,都,都姓一个爱新觉罗,理应相互照拂啦~”

  “而且,皇玛法慈爱着呢,便珠珠不问,他也会把事情调查清楚的。事关端静姑爸爸的一生幸福,皇玛法肯定小心谨慎。”

  布贵人跟端静齐齐点头,对珠珠的感谢却丝毫没少。

  自此待她如上宾。

  送纸笔,送针线,送首饰的。送不完的小爱心。让珠珠拒绝不得,又觉得受之有愧。反复思量之后,反复思量后,决定带这位姑爸爸找皇玛法求情,让她也去无逸斋。

  趁着尚未大婚之前,好好学习一二。

  免得到了乌珠穆沁需要独挑大梁的时候,再捉襟见肘,不知道从哪入手。

  端静又不比爱蓝珠跟瑚图里宜敏比两个小女孩,没有许多讲究。她都已经许婚的大姑娘了,可不好再出入无逸斋。

  不过,珠珠的提议又确实很好。

  认真学习,仔细了解后。的确更能适应、融入蒙古生活。以最快的速度站稳脚跟,挑起大梁来,为朝廷效力。

  知道公主们立起来,自己能有多享福,又能给朝廷带来多大益处后。康熙打心眼里盼着,从今往后再去抚蒙的公主们个个都是一把好手。真正做到代天巡狩,镇守一方。

  如一条强而坚韧的纽带,把蒙古各部牢牢绑在大清战船上。

  几经思考后,无逸斋女学开课了。

  跟皇子阿哥们享受一样师资待遇,也学经史子集、骑马射箭等,但只面向公主与皇室宗女的无逸斋女学。

  消息初初传来,几家欢喜几家愁。

  不甘于平庸,自己也在悄悄学习的六公主喜出望外。连夜绣了两个小荷包,里面装满了金瓜子,送给恩人大侄女跟她妹。多谢小姐俩金口,让她们这些平凡的公主也有了不平凡的机会。

  养在太后膝下,自小就娴静温雅。只喜欢读书写字的五公主茉雅奇郁闷了。

  她不喜欢一切流汗的运动啊喂!

  为此,她还找太后撒娇,试图恩免。太后倒也跟皇上提了一嘴,但架不住赶得巧,正在伊凤一家子来宁寿宫请安的时候。

  “茉雅奇那孩子自小就喜静,不擅骑马射箭的那一套。哀家琢磨着,索性她也不必抚蒙。不如就随了她的愿,只做些个自己喜欢的?”

  康熙对嫡母那还是相当孝顺的,闻言想也没想地就点头。

  倒是伊凤想起上辈子温宪公主随太后行宫避暑,老太太没事儿,她年纪轻轻中暑而亡的憾事。不由就接了句:“便不抚蒙,也该有个好身体。不然日后怀孕、生产等,可道道都是鬼门关。”

  嗯,孕产期知识之:久静少动,身子过于孱弱,也是造成难产、孩子先天不足等的原因之一。

  康熙曾细细翻过,当然伊凤这么一提,他就想起来了。并当即肃然:“此事已成定论,皇额娘不必多提。不过茉雅奇身子弱些,朕会嘱咐谙达,按着她身体情况,适度教学。”

  也就是放水,放大水的意思,让五公主适当跟着练练即可。

  太后跟五公主对这个答案也算满意。但是她们忘了,无逸斋里头有爱蓝珠那个小卷王。有她的积极引导,连敏敏都得含着小眼泪包包跑步,更何况五公主这么个大姑娘呢?

  她只板着小脸儿往五公主面前一站,教养嬷嬷既视感扑面而来:“皇玛法日理万机,还在关注着皇女、皇孙女们的教育与身体情况。五姑爸爸体力都没敏敏好,竟不努力锻炼,是诚心想要皇玛法担忧么?!”

  守着姐姐妹妹们,五公主又不敢说自己不必抚蒙,不用去适应那恶劣环境。

  只得苦哈哈扎马步,练布库。

  每天汗唧唧,好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让她万般排斥抗拒,却又摆脱不得。因为小侄女尽职尽责且火眼金睛,总能抓住试图逃课的她。

  等坚持一个月头上,她脸色红润了、饭量见涨了,个子也跟春笋拔节似的往高窜。

  十月里一日冷过一日,往年手冷、脚冷,早早就得裹上貂皮斗篷,离不得汤婆子、暖手炉。就这还一不留神就要请太医,享受苦药汤子加净饿三天套餐的她竟连喷嚏都没打一个。

  这下不用旁人说,她自己就积极努力起来。

  更拿了珍藏许久的米芾书法送给珠珠:“以前只道你这小人事儿多得很,连皇玛嬷、皇阿玛都不强板着我做的事儿,偏你这小辈吹毛求疵。跟个小夫子似的,烦人得紧。现在才知道多动动的好处,这个给你,多谢,还有对不住。”

  谢谢你坚持不懈,对不住,曾因为太累背后偷偷埋怨你。

  珠珠笑:“无功不受禄,现在既然珠珠受了,就得加倍努力干活哟~五姑爸爸准备好了,确定不再当逃兵了么?”

  “好个不讨喜的小孩儿,本,本公主是你的长辈!”

  爱蓝珠才不上她那个当呢,当即挺胸抬头:“无逸斋女学里都是同窗,帮扶后进,是每个同学应尽的义务。”

  后进同学五公主:!!!

  就这样,爱蓝珠带着穿梭于男女学之间,每天快快乐乐学文习武。时间很快到了三十一年冬月,从九月下旬,太子妃腹中胎儿约莫满了七个月还是,阖宫上下就严阵以待着。

  随时等着两个小家伙提前到来,偏两小只像知道提前到来代表着危险一样。

  硬是在万众瞩目中过了太后千秋接、颁金节,赶在冬月初八这天早上。大雪初霁,阳光漫天的时候,发出了要来到这世间的信号。

  太子亲自把太子妃抱进了产房,百般抚慰。

  疼到不行的太子妃却挣扎着说了声心里慌得很,想见见小侄女。

第89章 龙凤

  “啥东西?”胤禔看着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何玉柱:“你家主子急蒙圈了, 不知道个体统规矩,你当奴才的也不在身边提醒着点?”

  “太子妃生孩子要见我们小格格, 怎么着?她是太医还是医女, 或者什么灵丹妙药。有她,你们家太子妃就能不疼了?”

  连着几问,把何玉柱逼得连连后退, 一个跟头直接坐地上了。

  他也知道这要求有些……

  可太子爷有命,他也不敢不来呀。

  吱嘎一声门响,伊凤领着两个孩子进来。结果才一探头,就遭到了某人申饬:“大冷天的,你把孩子们都领出来作甚?赶紧回去,仔细风寒了!”

  已经知悉前因后果的伊凤笑:“都穿了棉袄,戴了围脖、手套,捂得严实着呢。爷放心, 保管不带有任何闪失的。”

  说完, 她又对何玉柱颔首:“我们爷脾气急,有什么不当之处, 公公多担待些。”

  连太子爷都说怼就怼的主儿, 何玉柱又敢说什么呢?

  只能躬身行礼:“福晋客气了,此事, 确实……只是太子爷也没办法。太子妃头胎又是双胎, 骤然临产不免心慌, 只想见见咱们小格格……”

  “想都别……”

  “咳咳!”伊凤眼看着胤禔要急, 赶紧轻咳打断:“按说太子妃生产乃整个皇室,甚至全大清的大事儿。她有所命,咱们就该全力配合。”

  “但敏敏还小,便去了也只有添乱的份儿。不若让她们姐妹俩往宁寿宫太后那小佛堂帮着祈福吧, 本福晋随公公走一遭。宽慰太子妃一一,与她鼓劲儿。”

  眼看着直郡王都在狂怒边缘了,何玉柱哪里还敢强梁?

  忙恭敬行礼:“如此,就有劳福晋了。”

  “应该的。”

  一家四口急急入宫,毓庆宫内,太子妃已经满头是汗。正在嬷嬷服侍下,艰难地在屋里地上来回走着。

  太子已经被请了出去,这会子像热锅上蚂蚁似的,急得在产房外一打转转。

  边转还边跟屋里喊话:“太子妃莫急,孤已经着何玉柱去大哥府上接敏敏了。到时候我们爷俩往门外一站,保准你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正把这句听在耳朵里的胤禔轻嗤:“你自己乐意当门神,可别拽着爷家爱女!”

  “大哥来了啊,敏敏呢……”

  “当……”

  伊凤赶紧拦住自家这鲁直不会转弯的傻男人,微笑给出解释:“当然是往宁寿宫小佛堂那边,帮她太子妃一婶跟弟弟妹妹祈福去了。”

  “这紧关节要的时候,她一个小孩子在这儿也帮不上忙,反而裹乱。倒不如诚心祈福,由妾身去看看太子妃。”

  胤礽拱手:“如此,就有劳动大嫂了。”

  “分内之事,太子爷不必客气。”

  说完,伊凤就信步上前,示意通禀。少顷,房门吱呀一声打开。胤礽急忙往里瞧,却什么也没瞧见,只听得太子妃长一声短一声的呼痛。

  大嫂冷静的叮嘱:“这时候可不敢浪费体力去喊疼,不然等会子生产时候该乏力了。”

  这么一句,就让太子妃嘴变成蚌壳。

  好么,胤礽在外头连个声音都听不着了。越发焦躁,更勤快地在外头转圈了。

  那慌乱无主的样儿,很轻易让胤禔想起福晋生瑚图里宜敏比的时候。惶恐,无助,像被困在笼子待宰的兽。

  拼死拼活,也挣不开那命运的牢笼,只能卑微祈祷,盼着上苍饶自己妻儿一遭。

  别让他大喜变大悲……

  因为理解,所以包容。习惯性对太子正曲为直的直郡王难得拍了拍他肩膀:“行了,你可别再画圈了。吩咐下去,把一应供应准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