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晋的养娃日常 第132章

作者:满汀洲 标签: 宫廷侯爵 重生 甜文 穿越重生

  “啊?”太子一愣,继而答道:“准,准备好了。太子妃满了七个月,毓庆宫上下就一直严阵以待。太医、医女、产婆、奶嬷嬷,提前许久就住进来了。”

  “小厨房热水未停过,宁可浪费,也绝不能用的时候没有。产房、孩子用品、一应药品等,悉数准备齐备……”

  横竖能想到的,能准备的都早早准备了。

  毓庆宫上下更不知道被他们夫妻俩彻查了多少遍,皇上也派人盯着,保证没有任何安全上的隐患。

  做无可做之后,胤礽可不就只能守在产房外面转圈圈了么。

  “名字呢?小阿哥的名字得由皇阿玛来,小格格的呢?或者,你可以给小格格琢磨琢磨名字。”好歹分散一下注意力,停止画圈儿。

  “名字也想好了,嘿嘿,女孩儿就叫瑚图灵阿,一听就跟小侄女是姐妹。”

  胤禔:……

  产房内,伊凤拿帕子给瓜尔佳氏擦了擦汗,劝她阵痛稍减,赶紧吃些饭食。等会子到真章的时候,也好有力气。

  同样的话,产婆都不知道提醒多少遍了。

  可太子妃只摇头,言说没有胃口,根本吃不下。当奴才的就算心里再如何急切,也不敢与主子强梁。只好耐着性子,一遍遍劝说。

  可越劝,越适得其反。

  如今大福晋一来,无谓的喊叫停了,没有胃口也能吃两个荷包蛋,一大碗鸡汤面了。整个状态都跟之前大不一样,喜得满屋子都恨不得跪下喊伊凤一声恩人。

  自古妇人生育,都是一脚踩在鬼门关上。

  而身在皇家,伺候主子生产的奴才们更是把脑袋别在裤腰上。主子顺利,大小平安,那自然各种赏赐纷至沓来。

  若主子没闯过这个鬼门关,左近伺候的奴才们弄不好吃饭的家伙事就得没。

  双胎更是险之又险。

  产妇配不配合,就成重中之重。前头……

  好在直郡王福晋来了。

  撂下筷子后,瓜尔佳氏也这般感叹:“好在大嫂来了,不然我这心里慌成一团麻,连个头绪都没有。任性妄为的,竟还……明知道让小侄女儿来产房不大妥当,但就是心慌不已。觉得若看到小家伙,便能安心几分。所以……冒犯之处,还请大哥大嫂见谅。”

  伊凤笑着摆手:“自家人不说这个,只我琢磨着,那丫头便来也幼不更事。再一个胆小被吓哭,没准连个吉祥物都做不好,反而与你添乱。”

  “所以,我就安排她们姐妹两个往宁寿宫小佛堂给你和孩子们祈福去了。咱这个有过实际经验,也算身经百战的来陪产。”

  “你啊,只要乖乖听产婆跟太医还有咱这个过来人的,保证顺顺当当,用不了许久便儿女双全。”

  “好。”

  瓜尔佳氏微笑颔首,这么说的,也真这么做了。

  接下来的整个产程里,都乖乖巧巧。

  极力配合。

  哪怕疼到变形,也谨记着伊凤的嘱咐,及时调节呼吸。绝不浪费哪怕丁点力气在无谓的喊叫上。

  太后笃信佛教,毓庆宫这边一传出太子妃发动的消息。

  娘娘就进了小佛堂为其念经祈福。

  等珠珠跟敏敏来了,就成了娘仨齐齐念。为安太子妃之心,敏敏还使人往毓庆宫传信。说自己要为太子妃母子女平安诵经,诵一整本的地藏王菩萨本愿经。

  一定,一定保佑太子妃一婶婶顺遂无恙的。

  太子妃听后果然大为感动:“本宫得好好的,顺利生下两个孩子,好好抚养他们。还,还得给敏敏打多多的金锞子,啊疼~”

  终于忍不住,喊了一嗓子,攥着伊凤的手都不由用了真劲儿,疼得伊凤一激灵。

  产婆过来一检查,宫口都开了快五指。

  赶紧把人扶上了产床。

  伊凤被安排在了产床边,靠着太子妃头部的位置。既不耽误产婆们行动,又能让太子妃随时看到她,接受鼓励与约束。

  伊凤拿着帕子,仔细与她擦汗:“别慌,深呼吸,攒着点儿力气。产婆喊使劲儿的时候,咱们再一鼓作气。”

  “来,随着嫂子的口令来,吸气,使劲儿,把全部的劲头都使出来。很好,已经看到孩子的头了,再来……”

  瓜尔佳氏觉得下身割裂般的疼,连呼吸都透着股子吃力。

  只能机械地听着大嫂的吩咐,吸气,攒劲儿,使劲儿。也不知道到底过了多久,才终于听到呜哇一声婴啼。

  产婆喜气洋洋地喊,生了生了,是个小阿哥。恭喜太子妃,贺喜太子妃。

  而她心中再怎么喜悦,却连勾唇笑笑的力气都不大有了。

  偏大嫂还在给她擦汗,严肃地吩咐她:“很好,哥哥已经出生了。咱们再加把劲,把妹妹也生下来。”

  瓜尔佳氏:???

  伊凤手疾眼快,一片老参塞进她手里:“可别说咱吓唬你哈!这一万步都走九千九百九十九,剩下最后一步你若是撂挑子,那腹中孩儿可就没生路了。”

  “太子一国储君,不可能为你守着的。甚至为了照顾这个孩子,用不了多久,毓庆宫就得再进新人。到时候新人花你嫁妆,睡你男人还打你的娃儿。”

  “用你拼命生下来的孩子,树自己的慈母形象。等站稳了脚跟,有了自己的血脉,没准儿还嫌你拼命生下来的孩子碍眼,然后……”

  别然后了,只这几句就听的瓜尔佳氏头皮发麻。

  瞬间精神抖擞,都不用伊凤喊号儿了。

  觉得孩子在往下走,就赶紧蓄力。差不多了一使劲儿,果然第一声婴啼也随之响起。

  “生了,生了,又生了个小格格。恭喜太子妃,贺喜太子妃喜得龙凤。”

  所有的辛苦,惶恐与忐忑在这一瞬间尽数消失。

  瓜尔佳氏喜极而泣:“大嫂,大嫂,我真的做到了。呜呜呜……”

  “对,咱们太子妃特别厉害。一番辛苦,两份收获。打今儿起,你就是儿女双全的人了。可不敢掉泪儿哦,仔细月子里哭,回头眼睛疼。”

  伊凤给她拭泪,还给她捋了捋发,声音都温柔极了。

  让瓜尔佳氏非但没止住哭,还越发伤感了:“呜呜呜,我想额娘了。当年,额娘生我,也一定这般苦楚……”

  这事好办,伊凤笑:“莫哭,莫哭。半个时辰前,我就告诉太子,让他请令堂进宫了。之前怕你在额娘面前爱娇,反而对生产不利。如今孩子们都顺利出生了,倒是可以让当额娘的好生抚慰你了。”

  再没想到妯娌竟然如此体贴的瓜尔佳氏泪中带笑:“此番,真的多谢大嫂了。”

  伊凤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小傻瓜,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啊。”

  产房之内,妯娌相得,一派温馨。

  产房外,胤礽也是欣喜若狂。儿子出生,他就抱着胤禔嗷嗷叫:“大哥,你听到了吗大哥?孤有儿子了,嘿嘿,孤当阿玛了哈哈哈~”

  等女儿出生,凑成一个好字儿的时候,欢喜加倍。

  他不但抱着胤禔嗷嗷叫,还狂拍他后背:“哈哈哈,龙凤胎,竟然真是龙凤胎。大哥啊,弟弟儿女双全了。太子妃,太子妃怎么就这么厉害?”

  被拍到五脏六腑都险些移位的胤禔黑脸:“是是是,好好好,现在能松开爷了吗?等会子,产婆会把孩子抱出来让你瞧瞧。”

  “还不把自己弄热乎点儿,免得冰着你儿子女儿?”

  “哦哦哦。”

  胤礽提线木偶式点头:“嘿嘿嘿,多亏了大哥提醒。嗯,大哥也一起来吧,瞧瞧咱们大清立国以来,皇家第一对龙凤胎。”

  见面之前,胤礽真的把所有溢美之词都用在了自家儿子闺女身上。

  觉得太子妃虽然只是中人之姿,但气质超群。他虽然比大哥稍逊一筹,但也是俊逸潇洒,卓尔不群。

  他们的孩子肯定也白白嫩嫩,玉雪可爱,如同掉落人间的小仙童。

  结果……

  顺产刚出生的小孩经过产道挤压,头部有些细长。胎毛未落,小脸儿有点毛茸茸。

  脸色也是红红的,皱巴巴。

  不像小仙童,反而像两只小猴子。刚刚出生的,红彤彤还没有毛的小猴子。真是没一处符合胤礽的审美。

  可血脉就是那么神奇的东西。

  上一息,胤礽还在遗憾,这闺女怕是无法一家有女百家求,反而得圣旨赐婚,搭上许多陪嫁。

  下一瞬,两个小家伙微微睁开爱新觉罗家祖传的丹凤眼,懵懵懂懂朝他看过来。胤礽就马上笑成了一个傻子:“大哥,大哥他们在看孤,是不是知道孤他们阿玛?”

  “那谁知道?也许,孩子们在琢磨,这傻子是哪个呢!”

  胤礽:……

  反正不管,他只小心翼翼地按着私下里抱了无数次枕头的经验。把两个小襁褓都挨个抱了抱,接着就吩咐产婆把孩子抱回去仔细照料。

  再传太医,细细问了太子妃状况,然后才是赏赏赏。

  毓庆宫上下一片欢腾。

  乾清宫中,康熙当公爹的也不好守在儿媳妇产房外面。只跟胤礽同款画圈儿,着人随时听着信儿,千万别错过了太子报喜。

  可等啊等,都快下晌了,还没传来喜讯。

  康熙这心里那就不免有些慌,唯恐最疼爱的太子跟自己一般命运。赶紧着人往库房里又寻了个八百年的山参送往毓庆宫,顺便问问太子妃如何了,一切可还顺利。

  光顾着傻乐,把报喜事忘到九霄云外的胤礽:……

  赶紧把求助的目光看向自家大哥。

  胤禔摸了摸自己尤自发疼的后背,拒绝趟这趟浑水。只说太子妃这边无事了,福晋累了许久,也该回去好生歇着了。

  后续种种,太子自己瞧着办吧。

  直接脚底抹油,走得那叫一个干脆利落。太子还得好生好气道谢,说今儿多亏了大哥大嫂小侄女们。今儿弟弟宫中事多繁杂,等回头洗三,一定好好敬大哥大嫂几杯。

  胤禔本来要走了,听着这话又顿了顿脚步:“你初得龙凤,定是满心欢喜。侄子侄女虽是双胎,但难得将近足月,一个五斤三两,一个五斤六两,瞧着竟不比寻常轻多少,哭声也有劲儿,真真健康无比。”

  “不过这都冬月了,天寒地冻的。要爷说,能少折腾,还是少折腾吧。不如把洗三挪到满月时候办,孩子大人都安省些。”

  胤礽再拜:“多谢大哥为弟弟万般思虑,等会子弟弟会把大哥意见转给皇阿玛,如何定夺还得请皇阿玛示下。”

  胤禔瞪他:“最烦你这样假假咕咕的。”

  伊凤刚从产房里出来,就听到自家傻男人这么……咳咳,这么堪称大逆不道的话。赶紧歉意微笑,要帮忙找补两句。就,就算一切没有改变,这位最后还是与皇位擦肩而过。人家在一把手的位置上,还得干十几一十年呐!

  且不宜过分得罪呢。

  只不料她才刚起了个头,太子就已经很熟练的自我开解了:“大嫂不必多言,孤懂的。大哥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把所有关怀都放在利嘴之下了。实际上,他最最关心孤,处处替孤着想。”

  “一切的正曲为直,都是怕孤走错了路,怕辜负了皇阿玛重托。孤懂的,是孤错了。亲兄弟之间,不用言语上多千恩万谢,只牢牢记在心里。以后,以后孤再不假假咕咕了。孤还得往皇阿玛那边报喜,先行一步,大哥大嫂自便。”

  说完,太子就迈着喜悦的小步伐往乾清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