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晋的养娃日常 第175章

作者:满汀洲 标签: 宫廷侯爵 重生 甜文 穿越重生

  “因为你说那些,人家都不稀罕啊!娘娘嫁妆丰厚,地位卓然。她不找旁人便罢,谁敢往她眼皮子底下使坏?”伊凤摊手:“所有好处都可有可无,何不早早交出去免得劳神费力呢!”

  万一遇着什么幺蛾子,搞不好还得担着点管束不力的罪名。

  瓜尔佳氏愕然:“这……也是。是我着相了,不如大嫂跟贵妃娘娘豁达。”

  “当局者迷嘛,难免的。太子妃莫忧,你苦学多年,便开始不熟悉难上手些,假以时日,也一定能顺顺利利。而且,皇阿玛虽有考验你的意思,但也不会真瞧着你陷入困局。肯定嘱咐过贵妃娘娘,让她多教导于你。”

  果不其然。

  贵妃娘娘虽贵体不虞,但还是心念九州一统后的第一个年宴。唯恐太子妃仓促接手有所不周,常带病指导,使太子妃突飞猛进。

  也让康熙三十六年的年宴格外隆重又完美,没有丝毫不妥。

  为此,皇上连番夸奖、几度厚赏。

  言说自孝懿皇后薨后,宫中事物就多仰仗贵妃。倏忽数年,未尝一错,可惜贵妃身体欠佳,只能好生将养,倒使朕少一内廷之良佐、

  贵妃当即洒泪,连说自己何德何能,哪堪皇上这般肯定云云。

  康熙拍了拍她手背,温声劝了几句。还给了她个封号,相当于给她升了半级。

  贵妃:!!!

  万万没想到,辛辛苦苦七八年纹丝未动。卸任时候知情识趣了下,想给未来的皇后娘娘卖个好吧,还捞着封号了。

  “儿子,看见了吧?干活不一定受奖,但听话肯定没有亏吃。哎呀,温贵妃,果然比光秃秃的贵妃好听不少。你再给额娘解释解释,那个温字都有什么寓意来着?”

  难得额娘欢喜,胤俄当然积极配合。

  当打了个千儿,朗声回道:“额娘,这可是个好字儿。您听着啊,德性宽柔曰温;和顺可即曰温;仁良好礼曰温;乐育群生曰温;宽仁惠下曰温……”

第117章 罚俸

  如此开疆拓土之功, 康熙不但大办年宴,还遍赏群臣,优恤伤亡将士。

  出了正月后, 还亲往皇陵祭祖、祭太庙。向天地与爱新觉罗家的列祖列宗禀告, 他御驾亲征打了怎么个大捷, 给大清增加了多大版图云云。

  自来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皇上对此万般关注,底下的群臣们自然全身心投入,把彩虹屁吹出花来。

  “皇上幼年登基,一路擒鳌拜, 灭藩, 收复台岛, 抗击鄂罗斯,亲征噶尔丹、策妄阿拉布坦。尽灭准噶尔汗国, 迎西域故土新归。诚乃德兼皇,功过五帝。足可效仿先贤, 封禅泰山。”

  “臣以为也可大赦天下,与天下百姓一道贺这不世之功。”

  “或可开恩科。”

  嗯???

  起得太早有点迷迷糊糊, 正在朝上假寐的胤禔被这位大人高亢的嗓音吵醒。不悦地皱了皱眉:“封禅?大赦天下?恩科?听着都不错,就不知道咱们户部还有多少银子啊?”

  “神威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数十万大军月出征腊月还,这其中花费应是不小。”

  被点名的科尔坤出班:“郡王爷所言极是。”

  “一应军备,粮草,大捷之后的遍赏军, 之后对伤亡将士的抚恤等都不是小数。更何况皇上还下令加速建设蒙古甚至全国各地的快速通道,要更广泛的将水泥用在水利、城防等处。”

  也就这些年国库一直充盈,不然这般如江河般滔滔不绝的花法, 户部早就捉襟见肘了。

  他这个户部尚书,说不得就得盯上皇上的私库。

  “喏,各位大人听见了?可冷静了?”胤禔似笑非笑地看过去,满眼不服不忿但是不敢跟他叫嚣,只嘟囔这确实是亘古未有之功,再如何庆祝都不过分的。

  呵呵。

  这就骄傲自满了是吗?

  胤禔皱眉,脑海中回想起当初福晋跟他坦诚梦境之后的那番感慨,当即决定刹刹这浮夸风,赶紧冷静起来,好生励精图治。

  别好好的,再死于安乐了。

  “的确。皇阿玛绝对是一方英主,诸般功劳也足可彪炳青史。但……此战已经过去数月了,诸位也该歇歇了。”

  “少躺过去的功劳簿里傻乐,多襄助皇阿玛缔造更多辉煌才是正理。”

  “有劳师动众封禅泰山那个银子,还不如练练海军。杀到倭寇老家去,而不是只能瞧着他们往咱们沿海烧杀抢掠。而且……”

  胤禔冷笑,接着就抛出去个让所有人都再不敢言的理由:“而且诸位是不是忘了?白山黑水之间,才是咱们大清的龙兴之地。皇阿玛要拜,也得拜长白山吧?”

  “那大赦天下……”

  这几个字一出,胤禔就眉头紧皱:“大赦天下,固然能彰显皇阿玛仁德。但,不管是坐牢还是流放,都是对罪犯应有的惩罚。”

  “若因大捷便大赦,万寿、祈福等等都赦。罪犯倒是感恩戴德了,那些苦主们该与谁诉冤去?而且,从此以往,会不会降低百姓对律法的敬畏?那些被大赦之人,有没有就此弃恶从善?还是变本加厉,愈发猖狂了?”

  啊这……

  被问的大臣们支支吾吾,根本答不上来。

  然后,直郡王就唇角轻勾,立即开启了嘲讽模式:“说不上话,答不出来?那诸位不如回去好生调查一二,做到心中有数了再来建议。别将常例当必须,不问情由,不分对错。”

  “尔等能站在朝堂之上,就都是我朝栋梁。最该做的,就是辅佐皇阿玛开创无双盛世。别整天德兼皇,功过五帝地夸着,带累得皇阿玛骄傲自满。说句不中听的,李隆基若开元二十年便死,何尝不是千古一帝?”

  原本,康熙还饶有兴致地听着好大儿舌战群儒。结果说着说着,这火就烧到他身上了?

  群臣:!!!

  就·做梦都没想到,直郡王能这么敢。

  胤礽、胤祉、胤祺跟恭亲王常宁、简亲王、简亲王世子雅尔江阿等人多方求情,举例不当的直郡王才止罚俸一年,挨骂一顿。

  为此,科尔坤这个老岳父还亲自上门规劝。

  不料皇子女婿乐:“岳父安心,您女婿我啊心里有数着。有还热乎的大功在,皇阿玛再怎么气也舍不得拿我如何。索性趁此良机,把以往瞧着不应当的事儿说说,也算为国为民做点贡献?”

  所以,您不但没吸取教训,还打算变本加厉么!

  磨破了嘴皮子得到这么个结果,科尔坤整个人都暴躁了:“行行行,郡王爷主意大,奴才劝不得。只烦请您下回再这么作死之前,先给咱们嘎珞一封和离书,免得带累了她。”

  胤禔:!!!

  胤禔懵逼,整个人都惊呆了。

  不过他到底是当女婿的,也不好跟岳父说什么不好的,只抱着自家福晋嘤嘤嘤:“嘎珞你看啊!爷明明说的都是利国利民之事,就算有些用词不当,也得到了惨重惩罚。”

  “整整一万两白银了,都够爷几年零用了?损失都惨重如斯,还不够吗?岳父居然,居然还……”

  “咱们可是皇阿玛赐婚,拜过天地的正经夫妻。生同衾,死同椁,谁,谁也别想把咱们分开。就,就算岳父也不成。”

  被紧紧抱住的伊凤推他:“是是是,你是圣旨赐婚的,本福晋啊想离都离不掉。所以,你以后能稍微为咱们娘几个考虑考虑吗!”

  “拿唐玄宗举例子,你可是真敢呀。仗着皇阿玛宠你,舍不得送你去宗人府吃牢饭呗?”

  虽然他确实是这么想的,但是……

  胤禔清楚地知道,一旦今儿点了头,晚上就得往书房。

  所以直郡王摇头,连说自己举例失当,以后会多多注意。不过……

  “赦非善政,利于宵小而不利于善者,不是福晋你说过的么?爷深以为然,正好今天碰到了,所以就不免多说了几句。便举例不当,心也是好的呀。岳父再怎么,再怎么也不能……”

  也不能说帮着女儿讨合离书呀。

  “嗐!阿玛那是跟你要和离书么?那是担心你,一时口不择言了。他有多疼你,别人不知,爷你自己还不知?”

  接到女儿眼神示意的科尔坤笑:“郡王爷亲耳听见之后,知道这举例不当有多噎人了吧?当时,皇上的表情也是震惊且愤怒的。只他到底是个慈父,才小惩大诫。您……”

  您以后可长点心吧!

  别自己倒霉,还连累我闺女跟外孙女们。

  胤禔含笑称是,特别听从教诲的样子,至少在态度上是挑不出丝毫错误来了。至于以后还会不会再犯?那就看那些大臣们会不会再提类似蠢主意了呗!

  有心振聋发聩也好,单纯举例不当也罢。作为帝王,被最最看重的儿子类比成唐玄宗……

  没直堂赏他大哥几廷杖,胤礽都觉得皇阿玛很有慈父之心了。

  这事儿啊,根本不是干巴巴几句劝就能解决的。也不能任由其发展,让皇阿玛心里存下小疙瘩。日后但凡跟大哥意见相左,就想起这茬儿来。渐渐父子生隙,君臣相疑。

  为排除隐患,太子也安排了人手加紧调查。

  以京城一地为例,询问百姓对大赦天下的看法。苦主自然咬牙切齿,恨不得那些贼子恶人们被关到地老天荒。普通百姓则各有各的看法,少数人读过书的认为此举能体现皇上宽仁。

  这更多一部分觉得与自己无关,并不会为此觉得欢喜,甚至还隐隐担忧。

  怕那些个恶贯满盈的畜生都放出来后,会更变本加厉。

  被解释了何为十不赦后,先长出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那许多本身没坏过事,却因亲人或者族人连累的就能有点子盼头。不过,那些小偷小摸、调戏良家妇女、打架斗殴的都出来了真能改好?”

  真谋逆、造反、杀亲的能有多少啊?多是这等让人避之而唯恐不及的小恶……

  数万份调查结果,只有区区不到千人觉得大赦是好事儿。

  这其中还有不少是犯人家眷。

  从顺治元年而来至今,大赦数次。仅京城一地的卷宗里,被大赦后再度犯罪被抓记录在案者就有成以上,甚至还有人在得知快要大赦之前故意犯罪。

  拿到资料的胤礽喜悦参半:“喜的是皇阿玛瞧了之后,肯定不会再怪大哥鲁莽,胡乱比喻。忧的是,又被大哥不幸言中,这个弊端咱们要怎么改。”

  康熙认真看了后,也是眉头紧锁。

  没几日,就诏修大清律。增加了对遇恩赦而故犯、遇恩赦减刑而复犯等罪的专项惩罚。

  同时帝王应慎用赦令。

  力争做到避免滥用赦令使罪犯有侥幸心理的同时,还用其体现矜恤人命、慎刑、轻罪,使过失犯罪有改过自新机会等特点。

  虽然跟现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还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但在伊凤看来,也是当下所能做到的极致了。

  毕竟康熙爷珠玉在前,连光复新疆这等大功都未曾大赦,后来的们没有点大功于世还敢擅动?

  “喏,百年极品女儿红。快拎去宫里跟皇阿玛、太子喝几杯吧。难免你整天正曲为直,太子还这么为你着想。为了不让你那个破例子不在皇阿玛心里留下点隔阂,这般劳心费力……”

  伊凤把酒塞进某人怀里,再把人撵出家门。

  告诉他不事情处理好,就别回来。

  书房警告升级到了有家回不得的程度,直郡王还能怎么办呢?

  只好苦哈哈抱着酒坛子往乾清宫:“福晋特意准备的,让我谢谢太子再与皇阿玛道歉。你们,你们要是不愿意就算……”

  “这怎么能算呢?”康熙跟太子异口同声,接着又齐齐咳咳了两声:“难得儿媳贤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