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晋的养娃日常 第44章

作者:满汀洲 标签: 宫廷侯爵 重生 甜文 穿越重生

  边说,他还边把个包装好的锦盒塞给伊凤:“额娘准备的,多少给大哥大嫂添个喜气。”

  “祝大哥大嫂夫妻和顺,两个小侄女喜乐安康。”

  伊凤笑:“十弟有心了。外间冷,皇阿玛跟诸位弟弟们屋里叙话吧!”

  比起叙话,几小只其实更盼着开席。好好见识见识能让大嫂那么胸有成竹的新鲜菜,看会不会比皇阿玛的御膳都美味。

  可惜才进屋,裕亲王跟恭亲王就带着厚礼而来了。

  又是见礼,又是好一阵寒暄。

  等伊尔根觉罗家的人到时,就看到这一屋子的皇与皇亲国戚。

  吓得老油条如科尔坤都有些腿抖:“奴才何德何能,竟敢劳皇上、太子跟两位亲王与诸皇子等久等?只不巧路上车子出了些许故障,还请皇上、太子两位亲王与诸皇子海涵。”

  康熙微笑摆手:“今儿不在朝堂,不讲君臣。都是给保清夫妻与他们这双女儿来庆祝的,都是亲戚,亲家公不必拘礼。”

  这一声亲家公叫的,差点把科尔坤吓趴。

  连说皇上抬爱,奴才何德何能。

  康熙亲自上前把人扶起:“亲家公不必自谦,你养出嘎珞这么个好女儿,你就有德,就有能。保清家的自大婚以来,上孝敬长辈,下抚育一双女儿。把直郡王管得井井有条,还几度为社稷江山做出不可磨灭贡献。”

  “有此佳媳,是保清之幸,大清之幸。”

  这话说的,连伊凤都得跪下,说句皇阿玛谬赞,儿媳何德何能了。

  胤禔则笑得跟盛放的太阳花一样:“皇阿玛慧眼,说得中肯极了。立即就把咱们家的三喜升级,变成四喜了。好福晋,快把爷珍藏的好酒拿出来,再把你精心准备的佳肴端上来,咱今天不醉不归!”

  这提议……

  好好好,总比跟皇上论亲家好!

  科尔坤点头,看着郡王女婿的目光中充满了感激。

  再怎么是亲戚,也到底尊卑有别。勉强坐一起,彼此都拘束。所以,伊凤就安排着皇上跟裕亲王、恭亲王他们老哥仨一桌。几位皇子一桌,伊尔根觉罗家的男丁与几位姻亲家的小少爷们坐了两桌。

  再给女眷摆两桌,也就是了。

  只是安排得挺合理,执行的时候却出现了点偏差。

  科尔坤被康熙拉着论亲家,硬留在了他们桌上。爱蓝珠难得见她好四叔一面,说什么都不肯分开。说男女七岁才不同席,她还早着呢。

  瑚图里宜敏比呢,则跟把她捞起来的漂亮九叔迅速交好,正打得火热。

  坐在胤禟跟胤俄之间,坚决不跟额娘回后院。

  从没被小侄女这么欢迎过的胤禟欢喜:“大嫂去忙吧,把敏敏交给咱们兄弟俩就好。保准照顾得妥妥当当,不带有丝毫差头的。”

  这话,伊凤其实不大信的。

  毕竟这俩还都是熊孩子本熊,再带个表面乖巧,实际上更熊的……

  还不得三个孩子一台戏?

  但胤禟跟胤俄都坚持,她也不好太驳面子。正踟躇呢,胤禔就轻拍了拍她肩:“福晋忙去吧,这里有爷呢,保准把大孩子、小孩子都照顾得妥妥当当。”

  “那就劳烦郡王爷了,妾身这就去瞧瞧,并亲自做两个新颖的。”

  新颖的!

  一听这词儿,吃货胤禟就来了精神:“大嫂快去!咳咳,不瞒大嫂,为了出宫参加这个宴,弟弟们这阵子就差头悬梁,锥刺股了。几经辛苦才终于成行,可,不可就得留点肚子?”

  早起就没吃,现在饿极了。

  伊凤力持淡定,坚决不让自己笑出声:“好,九弟稍等,大嫂就这安排上菜。”

  这下不止胤禟了,所有人都开始期待。

  毕竟从雪糕、双皮奶、布丁、蛋糕再到烧烤、火锅,伊凤这个大福晋在饮食一道上,总有股子化腐朽为神奇的意思。

  能被她称一声新巧的,得多与众不同啊?

  众人翘首以盼。

  结果,萨其马、牛奶小馒头、金丝花卷、蜜三刀、清炒玉兰片、白切鸡?

  寻常到让胤禟想问问,新巧到底在哪里?

  胤禔用公筷夹了个牛奶小馒头给他:“不是饿了?先垫垫,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你大嫂说有新巧的,那必然是有。这清炒玉兰片跟白切鸡原本可不在菜单上,是爱蓝珠为她好四叔强加上的。”

  被点名的爱蓝珠笑咪咪点头:“嗯,四叔喜欢~”

  再没想到还有这故事的胤禛勾唇,心里暖意盎然。忙夹了一筷子:“不愧是珠珠叫厨下准备的,果然格外鲜美些。”

  “嘿嘿~”

  爱蓝珠把小脑袋看在他腰上,笑得好像成功偷鸡的小狐狸。

  小爷俩边说边聊,边互相投喂。可把胤禔酸的,日常想跟老四保持距离。

  既然说好了要新巧,当然得摒弃掉宫里各种炖菜。

  从做法上丰富,再从原料上入手。

  大雪纷飞,整日见不到点绿意的时候,谁能抗拒新鲜蔬菜呢?

  蓑衣黄瓜一出,就让人食指大动。金黄酥脆,里面还夹着浓香肉馅儿的茄盒更让小阿哥们赞不绝口。太子跟胤禔寒暄几句的功夫,那盘子都光了。

  连用了三块的胤禟笑:“这可不能怪弟弟,这茄盒虽不算新奇,但奇在这寒冬腊月里啊。”

  整天各种肉配白菜萝卜的,谁不想来点新鲜的?

  对对对。

  其余几个齐点头,连惯来不忿胤禔的老三胤祉都频频下筷。

  韭菜炒蛏子、蟹酿橙、番茄炖牛腩、一鱼四吃、九转大肠、双椒鱼头。要么反季节菜,要么新鲜做法,吃货胤禟好一阵风卷残云。

  等伊凤带着几道土豆菜回来的时候,他都已经开始喝消食茶了。

  倒是康熙一直与福全、常宁、科尔坤叙话,每样只是浅尝辄止。这会子正好把油炸土豆饼、香辣土豆条、干锅土豆片等一一试过,当然他最喜欢的还是土豆炖鸡。

  那绵软香糯的口感,一口咬下去还带着浓浓的鸡肉香。

  让他连用了四五块不止,梁九功都要开口提醒了才停下笑问:“这物倒好,竟能许多做法,风味不一而足。只以往未曾用过,不知是何物啊?”

  其实不止土豆,桌上的绝大部分菜色,他都没用过!!!

  伊凤笑:“说好了让九弟期待,儿媳当然要绞尽脑汁,否则九弟岂不得问句就这?至于做菜的这个,儿媳叫它土豆。顾名思义,是在土里长的,大概明万历年间传过来的?”

  “可煎炒烹炸,也可随肉一起炖。实不耐烦,洗洗蒸了、煮了,也能果腹。”

  “只可惜少了些,儿媳收罗许久也只种了两顷地。收了能有个四百五六十石?都被我着人窖藏起来了,明春再种一茬,就能再烧烤坊、火锅城的售卖了。”

  “多,多少?”康熙霍然起身,目光炯炯地盯着伊凤。他身后,福全、常宁跟科尔坤也都是同款震惊表情。

  正抚肚子的胤禟嘴巴大张:“我滴个长生天,一石等于一百八十斤,四百五十石,那就是八万一千斤啊。一顷四万零五百,一亩就是四千斤???!!!”

第36章 叮嘱

  不怪胤禟激动, 好巧不巧的,他们前两天上过课。

  知道一亩好田,也不过产稻谷五担, 一担稻谷一百三十斤。亩产稻谷六百五十斤,舂米四百五十斤。

  极好的上等田,精心伺候着, 也不过三石之数。一石一百八十斤,三石五百四十斤而已。旱田三亩若能得一千四百斤粟谷, 都可传为佳话。

  而他大嫂这个什么土豆, 亩产四千斤?

  一亩快顶十亩了啊喂!

  精心策划了这一场的伊凤却装得一手好迷茫:“啊?这, 不能这么算的吧?土豆虽然产量颇丰但毕竟水汽大。若制成淀粉的话, 一百斤土豆也就出八到十斤?”

  “算算也就三百二到四百左右,若不是它生长期短, 条件适宜一年可种两三茬,跟稻麦之类也大差不差。”

  啥,啥东西?

  一年能种两三茬???

  康熙整个呼吸都重了,生平第一次庆幸自己够任性。为了口子吃的,放下政务就溜到好大儿府上了,这才没跟如此嘉禾擦肩而过。

  到底是公爹, 还当着亲家的面儿,康熙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但事关社稷!

  再怎么不好意思,他也得开这个口:“咳咳,保清家的, 你这先育种再推广的想法很对。不过,你的庄子还是太小,老把式也少。这样吧,你把那两窖土豆都移交给户部, 让户部接手。”

  “嗯,后厨没用完的土豆,也都保存起来吧。你那烧烤坊、火锅城的,就晚些上新,先把此等好物推广到民间再说成不?”

  伊凤困惑眨眼,紧接着问询的目光就看向了胤禔。

  俨然一副他才是一家之主的姿态。

  胤禔在一片羡慕的眼神里,笑着打千儿:“皇阿玛有命,儿子岂敢不从?马上就让人移交,保证不出丝毫差错。”

  “只是福晋还有好多种土豆吃法,还没一一做得。皇阿玛能不能开恩,把厨房这几百斤留下,让……”

  让什么让呢?

  几百斤土豆,都不知道要种多少地了,可不能这么浪费!

  康熙想也不想地就摆手拒绝了,只让留出十个大土豆来。宁寿宫六个,延禧宫四个,算是让他们夫妻全了孝道。

  因为吃得太饱,都没什么空间尝尝土豆美味的胤禟:!!!

  就很后悔,特别后悔,早知道他说什么也留点肚子。

  当然在此之外,他还替自家大嫂心疼:“可惜了,这么个奇货可居的机会。要不凭着这几个土豆菜,大嫂就能挣笔好钱。”

  胤禔也有点类似的遗憾。

  当然他不是疼钱,是疼自家福晋:“可怜见儿的,一弄出点什么好东西,就要被皇阿玛截胡了去。亏得嘎珞心怀天下,大气又大义,远超凡俗女子。”

  “换个主儿被这么薅法儿,还不得恨得想揭竿而起?”

  伊凤笑锤了他一拳:“说得什么浑话?不知道的,还以为皇阿玛是那拦路抢劫的匪类呢。”

  胤禔嘟嘟囔囔,小小声说他还不如匪类。

  至少匪类不会可着一只羊薅毛。

  伊凤笑搂了搂他:“知道你心疼我,怕我委屈。可类似的‘委屈’,我不介意多受几回的。有国才有家,若大清风雨飘摇,咱们就是做了铁帽子王又如何呢?不过……”

  胤禔赶紧以吻封缄,把人亲了个气喘吁吁:“没有不过,好福晋可莫当着别人打如此比方知道不?皇阿玛龙心大悦,自然瞧着你千好万好。可帝心难测,越是得宠越不能猖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