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姐手握爽文剧本 第51章

作者:不问参商 标签: 重生 打脸 东方玄幻 穿越重生

  “若非有国师施法止住北地连绵数日的大雨,北地早成一片湖泽,又哪里轮得到太子去邀功。”

  “这么多年,从未见北地有这般大雨,占星监竟然什么都没能算出来,真是一群尸位素餐的废物!”

  裴行昭低下头,北地的大雨,或许不是天灾,而是**。

  能引动北地那样大雨的修士,会是如何修为?

  在一片嘈杂人声中,数名白鹿书院的弟子簇拥着温松云前来,他面貌如同温雅青年,但年纪其实比当今晋王都要大上许多。

  在温松云出现之时,周围顿时一静。

  “我等拜见国师!”在场之人无论身份如何,此时都齐齐俯身,恭敬向他行礼。

  温松云含笑向众人点头,神情温和,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缓缓向白露台行去。此时,跟随在他左右的白鹿书院弟子都是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太子何在?”一旁负责白鹿书院入学试的大臣面上露出急色,国师都到了,怎么还不见太子?

  晋王贪图享乐,如白鹿书院入学试,早在几年前,便都交由太子钟离烨代为主持。

  迟迟没有看见钟离烨人的大臣拿袖子随意擦了擦头上的汗,吩咐身旁仆从道:“快去看看,书院外可有太子府的车驾!”

  太子行事一向周全,怎么今日迟迟不到?

  话音刚落,人群中忽然传来一阵哗然之声,他抬头,只见远处有人抬着步辇向白露台而来。

  轻薄白纱垂下,远处望去,辇中人的容貌显得有些模糊。

  许多人脸上现出惊色,白鹿书院中的规矩便如晋王宫,除了当今晋王和国师温松云外,无人能在此处乘辇车代步。

  随着步辇靠近,透过薄纱,隐约能看见少女身形。

  更叫众人惊诧的是,身为当朝太子的钟离烨,此时竟然跟随在步辇旁。

  “这是何人,竟敢如此无礼!”有依附于温松云的朝臣看了一眼他的脸色,当即怒道。

  他快步上前,拦在步辇前,高声对钟离烨道:“太子,敢问这辇中可是我王!”

  钟离烨并不意外有人出面发难,平静答道:“不是。”

  朝臣闻言冷笑一声,当着在场众人道:“白鹿书院中,除我王和国师大人之外,无人可乘辇而行。如今国师当前,此人却安坐车辇之中,不曾下拜,当治冒犯之罪!”

  薄纱被风吹起,露出太上葳蕤有些苍白的脸,她神情淡淡地看向了在场修为最高的人,温松云。

  裴行昭神色一怔,是她……

  他当然认出了,前日破庙中被虎子背回来的,正是现在坐在步辇上的少女。她是什么身份,又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温松云对上太上葳蕤的目光,他竟然看不出这少女境界。

  她是有法器遮掩,还是因为修为境界更胜自己?

  温松云当然希望是前者。

  目光在钟离烨身上一掠而过,他眼中意味不明。

  “不知道友来此,未曾远迎,请道友见谅。”脸上勾起温和笑意,在无数道意味不一的目光下,温松云躬身,向太上葳蕤一礼。

  因为他如此行事,所有人的视线都不由自主地落在了太上葳蕤身上,这少女是谁,不仅能让尊如太子的钟离烨在旁伴驾,还能让晋国地位尊崇如王上的国师如此恭敬以待?

  “白月宗温松云,请教道友名姓。”

  太上葳蕤没有回答,钟离烨示意太子府的仆役抬着步辇上前,围在白露台周围的人群见此,不自觉让出一条路来。而这一次,没有人再拦在步辇前。

  不过片刻,步辇重重落在白露台上。

  太上葳蕤居高临下地看向温松云,直到他觉得有些不耐时,终于缓缓开口:“本尊,小孤山派,太上葳蕤。”

第55章

  小孤山派?

  温松云肯定, 自己从前不曾听说过这个门派,想来只是个名声不显的小门派罢了。

  太子带此女前来,意欲何为?

  温松云当然知道, 钟离烨一向对自己颇有不满, 随着年纪渐长,这样的不满越发不加掩饰。

  可惜钟离烨只是太子, 他的不满并不能撼动温松云的地位,这么多年来, 温松云始终是晋国地位尊崇的国师, 受万民敬仰。

  如今太子带了一个不知深浅的女修来, 是想推一个人出来,动摇他国师的位置?

  步辇上, 太上葳蕤居高临下, 温松云只能抬头看着她,心下很是不快。

  他来晋国几十年, 见晋王也无须下拜, 反而是晋王见了他需要行礼。一国之主尚且如此,何况其他人。整个晋国上下,无人敢对他不敬,而现在,太上葳蕤却高高在上地俯视着他。

  温松云实在不喜欢这种被俯视的感觉, 但他尚不清楚太上葳蕤的修为境界,便不敢贸然做什么。

  钟离烨上前向他一礼:“国师, 葳蕤仙长是我的救命恩人, 前日刺杀,多亏仙长,孤才能逃过一劫。”

  “听闻白鹿书院今日遴选学子, 仙长前来一观,国师不会介意吧?”

  温松云笑了笑,神色如常道:“仙长来此,是我白鹿书院的荣幸。”

  “时候不早,入学试该开始了,还请太子上前主持。”他看向钟离烨,唇边始终噙着温和笑意。

  钟离烨点头应是,冷峻的脸上看不出太多情绪。

  走上白露台,钟离烨站在中心,目光扫过四周,最后掠过温松云。

  在他要开口之时,人群中忽然传来一道声音:“太子殿下,小民有话要说!”

  突兀传来的声音,引得在场之人齐齐寻找起来源。

  骚.动之中,面目平凡的青年上前两步,向钟离烨重重跪了下去。

  他一身粗布褐衣,满是老茧的双手颤抖着,从怀中取出血书捧在额前。

  青年躬身叩首,声音中满是悲愤:“血书在此,请太子殿下为我北地枉死的万余民众,为无数流离失所的百姓做主!”

  听完这句话,周围的人无一不是面露惊色。

  北地大雨以致洪水决堤,分明是天灾啊。

  温松云眼神微深,此时发生的变故,是他的确没有想到的。

  钟离烨负手而立,冷声问:“你有何冤情需孤做主?”

  “敬告太子,北地大雨连绵七日,致河水决堤,并非天灾,而是**!”青年神情悲恸,一字一句道。

  这句话出口,在场之人多露出不可置信之色,这怎么可能,难道还有操控天时不成?

  淹没在人群中的裴行昭握紧了手,没错,北地的这场灾难,的确是**无疑!

  他死死盯着跪在白露台下的青年,嘴角紧抿。

  温松云不动声色,藏在宽大袍袖中的手掐诀,一道无形的灵力便陡然袭向捧着血书的青年。

  知道太多的人,都活不长。

  只是他的灵力还未来得及落下,便在空中消散。

  温松云转头,对上太上葳蕤似笑非笑的脸,眼中现出几许阴翳。

  看来今日一切,都是早有预谋。

  几日前,绛京太子府中。

  “请仙长替我晋国北地万余民众,杀大晋国师温松云!”钟离烨掀袍跪在太上葳蕤面前,震声道。

  晋国国师温松云出身白月宗,为金丹修士。他来晋国至今七十余载,知天象卜吉凶,帮晋国避过不少劫难,因此深受当今晋王信任和市井百姓爱戴。

  而现在,钟离烨却请求太上葳蕤,杀了这位德高望重的晋国国师。

  见她不言,钟离烨解释道:“烨想杀温松云,并不为排除异己,而是因晋国北地洪灾,是由温松云而起!”

  温松云为蕴养法器,在河道之中布下引水之阵,致北地数日大雨。

  助他布下法阵的,正是几名白鹿书院弟子。法阵结成后,温松云当即杀了这几名弟子。却不想其中有人看出异处,提前留下血书,辗转交到家人手中。

  绛京城中,听闻被洪水肆虐后的北地哀嚎遍野,官吏却无所作为,因此引发□□,钟离烨不愿坐视不理,向晋王请命,亲自前往北地赈灾。

  贪图享乐的晋王实在不明白这个儿子在想什么,以北地如今情形,堂堂太子何必亲自前往涉险。

  不过钟离烨再进言下,不肯放弃,他终于是烦不胜烦地答应了。

  钟离烨带着人到了北地,夙兴夜寐,与北地几位能吏一起,终于平息下事态。而因此次北地之行,他得到了那封书有洪灾真相的血书。

  派亲信四处搜寻,花了数日,钟离烨终于在几处河道内找到了没有被大雨完全抹去痕迹的阵法,这些便是证据。

  但就算有血书,有证据,钟离烨也很难将温松云如何。

  因为他是白月宗门人,更是金丹修为的大能。

  将温松云所做之事告到晋王处没有任何用,钟离烨敢这么做,必定难逃一死,连晋王也保不住他。能审判温松云的,似乎只有晋国背后的白月宗。

  但白月宗远在数万里外,平日联系都是靠温松云和绛京之中的门人。何况就算传信过去,钟离烨也不知他们会不会为了晋国百姓向温松云问罪。

  太上葳蕤,是钟离烨遇见的唯一一个有实力杀死温松云的人。

  但听完他的话,太上葳蕤只是冷淡地看着他:“我与晋国并无干系。”

  钟离烨的话说得很是冠冕堂皇,只是晋国枉死的百姓的确无辜,却并非因太上葳蕤之故而死,她没有责任杀温松云为他们报仇。

  而钟离烨这么一说,不杀温松云,她便好像有了不是。

  太上葳蕤一向不喜欢被别人利用。

  钟离烨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话有些不合适,他连忙补救道:“我晋国有灵石矿脉数十,自温松云来后,每年开采所得,除献与白月宗的数百万,剩余有一半归于他。温松云若死,烨愿将此尽数奉于仙长。”

  太上葳蕤没有说话。

  她如今虽然缺灵石,但若是收了钟离烨的灵石,便意味着之后会和晋国有更多的牵扯。

  见太上葳蕤不为所动,钟离烨只好又道:“只要能杀温松云,凡我所有,都可献给仙长!”

  他将平日与朝臣博弈的法子用在太上葳蕤身上,显然并不奏效,她什么也不用说,便令钟离烨交出所有底牌。

  太上葳蕤为自己斟了一盏茶,水声响在安静的屋内,钟离烨的心高高悬起。

  轻啜一口茶,她终于开口:“温松云的性命,拿玉衡来换。”

  玉衡是天然而生的灵物,能承载蕴养离体魂魄,令之不至消散。

  以晋国之力,想寻一件玉衡,并非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