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夫妻在逃荒 第33章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标签: 穿越重生

  马氏点头:“这里的人可都是种麦子的,说是土地肥着呢,亩产3石哟,可比咱蜀地的地肥多了。”

  “不然这里的上等田咋能卖35两一亩呢,咱蜀地20两一亩的上等田还不是随便买,贵有贵的道理。”

  马氏看着正在做晚食的两个儿媳妇,肚子都挺起来了,心头一片火热,她老袁家日子要红火起来了呀。

  三爷子现在每个月能赚个三四两银子,家里开支又不大,养点鸡鸭,种点菜,今年要再租些良田,把口粮能挣回来,这日子不要太美哦。

  水泥官道上,五架马车驶来,车厢里,还有童音:“爹,马上就要见到爷奶了哟!我可想死他们了!”

  “还有家公家婆,叔叔舅舅们,小山哥哥和小川弟弟!”

  “我给大家都带礼物了,我保证那些贝壳海螺他们都会喜欢,那可是大海里捞的呢!”

  “晓得啦,这是我们二头的一片心意,他们一定会喜欢的。”袁千总附和着,想想家里人看见他们,会怎样的惊喜。

  马车驶入大宅里,半天功夫就整理出来的宅子,敞开着大门,迎接新主人。这座宅子离大梨村最近,离枣子村和红果村也不远。

  “哇,姑姑,这个家好大啊,比我们以前住的地方都大!”小草惊呼,这把家里所有人都接来,也住得下啊!

  可不是嘛,三进三出的四合院呢,大门靠右,左手边是一排的倒座房,开门就是一片影壁。一进是三间前院房,二进里面非常宽阔,左右各有三间厢房,有独立的花墙和圆形拱门隔断,拱门一关,都能关门过小日子了。

  三间正房宽宽绰绰,后面还带着一溜的后罩房,这个宅子的整体布局都很方正,里面还带着成套的家具,木料很多都是黄花梨。两口子对望,这要放现代,得卖多少钱啊,可真真的亿万豪宅了。

  选了正房右手边的屋子安顿下来,中间和右手边留给老袁头两口子挑,在这不分家的情况下,他们这当家人也不好住厢房不是?

  范先生也跟来了村里,这老头还拒绝了新皇的邀约,乐得继续做袁家的家庭教师,人直接带着老仆和护卫去了前院,没有半分客气的。

  给丁甲和李老大夫妻安排在了倒座房,卢绣娘带着囡囡和袁大妹暂住左厢院儿,右厢当然是留给袁老二和袁老三家的,这会大家还不知道两兄弟都已经成家了呢,后罩房是大厨房和仓库。

  娘家就跟好安排了,这片不都是闺女家的嘛,给划出地基来,随便修。

  等大家稍微安顿下来,在皇后娘娘派来的一个护卫的带领下,翠花一家四口,袁大妹牵着小草步行去了村里,很近很近,不到二十分钟的距离。

  “袁爷爷,袁爷爷,你家来贵客啦!”一群小孩子前来院门呐喊。

  还没等大家放下碗筷,两个小牛犊子已经飞奔进来了。

  “爷,爷!你最宝贝的小孙子回来啦!哈哈哈....”袁老头惊喜得合不拢嘴,搂着他的两孙子,抬头又看见了大儿子夫妻俩还有他大女儿。

  擦着眼角,不知道说啥是好“吃,吃过了吗?”哆嗦着。

  “爹,我们回来了,已经吃过啦!”黑娃扶着老爷子坐了下来,一群人七嘴八舌的问话,袁家两妯娌兄弟也上来和哥嫂问好,正热闹着。

  胡老爹一家也闻讯赶来,他家也就隔了几户人家,反应快得很。

  “亲家,亲家,我闺女回来了吗?”胡老爹甩着大步走了进来,满面红光。

  翠花迎了上去:“爹,我们都回来啦,整整齐齐的哈!”

  张氏看着翠花就想打她两下,这都让他们等了多久了?才回来,眼尖的看到了她的肚子,喜悦更上一层楼:“这是又怀上啦?”见闺女点头,她拍着巴掌笑着说:“这可真是好消息哟,多子多福啊!”

  小草看着她爹,还有跟着他爹旁边,一看孕像就很明显的后娘,眼睛红红的,明明就是大团圆的事,为何她那么想哭呢?

  胡三牛手足无措,看着眼睛红彤彤的女儿,不知道怎样解释。钱阿兰倒是大方的拉着小草的手:“闺女,咱回家了,你爹可想你了,家里给你准备了新床哟,咱母女俩以后慢慢处,娘有啥做得不好的,你直接说哈。”

  翠花和自己娘小声嘀咕:“这新媳妇儿咋样啊?”

  张氏乐呵呵的说:“比以前那个,强太多了,很是能干,都怀孕了,家务活也没落下,你三哥这次总算没眼瞎。”

  看来因为对照组实力太弱,这新媳妇老娘的满意值很高啊,不过,日久见人心嘛,不急不急。

第七十四章 新主家居然是她!

  “你说啥?老头子,快,大头娘说这新来的庄子主家就是咱家啊!”马氏都要乐疯了,不可置信的和翠花黑娃再三确认,还掐了自己好多下。

  “奶,是皇后娘娘赏给我娘的啦,地契上是我娘的名字哟,我娘给皇后娘娘赚大钱了。”大头再次给快要晕过去的奶奶申明。

  “哎哟,奶知道啦,赏给你娘的,你娘也是咱老袁家的呀!这下,咱家不愁没粮食吃了。”在马氏心里,儿媳妇的嫁妆,便宜的也是自家呀。

  下游村的村民闻讯赶来,正赶上了这个好消息,喜悦加倍啊,他们不愁涨租了。

  “这刚换新主家,我暂时不打算改规矩,不过,咱下游村的乡亲,我就收五成租了,种子这些我都管!”翠花也大方的承诺着。

  “太感谢了,太感谢了,今年不愁吃不饱了,日子看着就要红火起来了啊!”

  “老袁家就是大方,这一路,可真是得亏了他家啊,尤其是大头娘,太能干了,皇后娘娘都认识,还给了这么大一个庄子,这下真的是发达咯!”

  老袁家和胡老爹家都一晚上兴奋得没睡着,张氏得意洋洋的对着胡老爹说:“得亏我生了这么能干的一个闺女啊,她爹,你说咱这老了老了,还能享到闺女的福,这搁以往,谁敢想啊?”

  胡老爹更是膨胀:“最感谢的还是我家祖宗啊,这千斤之力的传承,到了闺女这,要不是闺女那会在成都府,帮着杀敌,也没有后来这许多啊!”

  “是,是,是,感谢你家祖宗十八代!”“咋说话的呢,怎么说得这么不中听!”

  “哈哈哈,你这老头子,看把你乐的,咱明儿去好好看看,到底要修多大的房子,你这心里有没数啊?”

  “去看了再说啊,我倒是想给一个儿子修一个大宅啊,可我也没这么多钱不是?”

  袁家,樊青荷捅了一下袁老二:“当家的,咱大嫂和我想的不一样呢?”

  袁老二也在兴奋中,闷头闷脑的人,和自己媳妇还能说几句:“你想的啥样啊?”

  “就亲家婶子那样嘛,没想到嫂子这么好看的,还这么能干,你说以后我们要被分家出去不?都说这是大嫂的私产啊!”小媳妇有些不安,她觉得还是跟着爹娘好过些。

  “看爹咋说,我都行!”袁老二倒是不太担心,他大嫂不是那般小气的人,再说了,他觉得不靠哥嫂他养活家里也没问题。

  樊青菊听着袁老三吹着自己的大嫂:“我给你讲,我大嫂可牛了,在蜀地那会,杀狼,土匪都不带怕的,她力气可大了,我们逃荒那会,不是我大嫂的话,我们没能耐活到今天的....”

  小媳妇星星眼,她大嫂可太厉害了,比大哥都能干啊。

  “我大哥也不弱好吗?现在都是千总了,说还在帮皇帝办差呢,我家改换门庭可全靠我大哥,媳妇儿,你们可太幸运了,嫁过来就过上了好日子,你都不知道那会,我们缺水得厉害,田里不长庄稼,饿死多少人了哟....”

  成家后的袁老三,现在也醒事了很多,知道赚钱养家,也不出去打逛了,媳妇儿对他那么崇拜,每天都干劲十足。

  第二日,村里都炸锅了,这伙逃荒来的家伙了不得啊。

  “听说了吗,这新来的主家,就是新来的逃荒的那个老袁家,他大儿家!”

  “啊,那他家大儿不逃荒啊?”“逃荒啥呀,说人家大儿现在都是千总了,这庄子,就新皇赏的!”

  “这也太厉害了,你说,咱们对这伙人也不算差哈,能和老袁头拉拉关系不?”

  “人家已经说了,租子不变,以往咋样,以后还咋样,规矩不变。”

  “这个好,这个好,咱以前连主家可都没见过,都是管事的来,估计还不是大管事,这新东家,咱熟啊,哈哈....”

  在村民的艳羡目光中,老袁头全家搬家了,虽然也不远,可那片大宅子,可是村民心中的天堂啊。

  摸着一水黄花梨的家具,看着这带着洗漱房的大屋,已经习惯了炕头的一群人,把这房子里里外外看了一个遍。

  带着大家认识了范先生几人,得知家里居然还有仆妇,都磕巴了。人家李大娘和卢绣娘看着,穿着打扮可比他们这些主家还强啊,能给咱做下人?

  丁甲这个准姑爷,也前来问安,看着眉目清正,体格健壮的新姑爷,袁老头没有二话,催促婚事赶紧办。

  胡老爹看完大宅很满意,正和女婿比划,他想修的房屋,哪里想到,他这女婿对这事可不要太懂了哟,说得头头是道。

  胡老爹打算修三个小院,他们两口子跟着胡一牛家住,老二家和老三家就让他们独门独院过日子去。

  老二和老三的媳妇都是能干持家的,想来他们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不过这一下地基就占得有点多。

  “爹,你这太见外了,别说这片都是皇后娘娘赏赐翠花的,就是咱家买的,还能不给您留点地?你女婿我,回头给你搞些水泥,咱用青砖修,水泥铺地,你们就准备好木料和家具就行,材料你女婿给包了。”

  “说啥混账话,我这一修三个院子,那得用多少砖头,我让我老脸往哪里搁?”胡老爹不是贪便宜的人,死活不同意。

  “爹,你听我讲啊,我现在可负责修水泥坊的,水泥对别人来说得花大价钱,可我们这些管理组,可都是有份额的,我都还没用过呢,存了不老少,不花钱。”

  “砖瓦就更容易了,我们烧水泥的那些砌高炉手艺,修几个砖瓦炉可太容易了,要多少烧多少,就费点人工。”黑娃对怎样为老人省钱,经验都是半辈子的。

  胡老爹听完,这还有什么好说的?那他这三个院子修完,真花不了几个钱啊,他这女婿,真是捡着了。

  “等这些砖瓦窑修出来,下游村的那些乡亲,想要修房屋的,你们也可以让他们出工,自己来烧,让大伙早点把砖瓦房修起来,也算给乡亲们做点好事。”

  “这,女婿,这可不是一点啊,这一座宅子都可以传几代人,大家都要念你的好哟!”胡老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要是真这样,他可太有脸了。

  袁老头也听了半天,不住的点头,他这大儿子一出手,可是大手笔啊,免费提供砖瓦,他都要和老二老三嘀咕嘀咕,要不,也给他们修一个院儿?

第七十五章 子嗣延绵

  听闻黑娃有办法,让大家不咋花钱修新房,大伙都激动坏了,几个大舅子把胸脯拍得邦邦响:“只要砖瓦炉能给咱修出来,摔砖瓦看炉子这能费啥事儿?”

  袁老二和袁老三也赶忙和自己的媳妇商量,现在可是有条件自己修一个大四合院啊,有房契的那种,这事干不干?姐妹兄弟嘀咕完,这事得干!大嫂家的宅子是很大,但是也不属于咱啊!

  胡家三院加袁家两院,还有丁甲和袁大妹家,这已经不算少了,袁千总看着村里地形,往他家大宅出去,五百米左右有一片二十多亩的荒地,说土地很深都是石头,没法种庄稼,开荒都没人稀罕。

  要是把这片利用起来,修十个四合院都没问题啊,派人去把下游村的其余人请来。

  一刻钟不到,钱屠户和袁大伯他们就来了,离开蜀地时的11户人家,虽然中途死了一些当家人,户头还没散不是?

  听到老袁家要帮大伙修砖瓦炉,自己出工就能修上大宅子,大家都要乐疯了。围着老袁家,好话不断。

  “黑娃,哦,不,大头他爹呀,你可真是好本事哟,咱们这辈子都没敢想住砖瓦房呀,你这是帮咱全村大忙啦。”

  “这一路上,是你媳妇带着咱们走出来的,落了户,又沾你家光,惭愧啊惭愧。”

  “大侄子,你可真是我们老袁家的出息人,大伯我,走出去,脸上有光啊,咱把袁家祠堂也修一修啊,得告知祖先,咱后辈有出息人了!”

  袁千总的休假时间只有半个月,带着二十多个劳力汉,加班加点的,在他离开前,把砖瓦炉给修了出来。

  当第一炉青砖和黛瓦出炉,大伙都想杀鸡宰鸭庆贺了,太成功了,损耗极低,砖瓦都好结实,大家都可以不吃饭睡觉来烧砖。

  又一次分离,一村人都很不舍,再次见面,估计得年底了。

  仲秋,大梨村村口。

  “杏花儿婶,听说你家也买砖瓦啦?咋样,价钱贵不贵?”一群婆子围着一个婆子正在问询。

  “不贵,比起镇上那些个砖瓦窑的,便宜一半,人家袁府说啦,这只是对咱三个村的优惠,外村的没这好事。”

  “哎哟,这袁府可真是好东家啊,今年咱的租子真没多收,那些个果子,还分了咱不少,厚道人啊,看看人家以前都还是逃荒的,现在家家都是大瓦房。”

  “谁说不是呢,咱谁不羡慕这伙人啊,抱团得很,一人得道,全村沾光啊。”

  “子嗣也旺,那三个新媳妇全都生了儿子,听说没有,这袁府的主子,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这命也太好了!”大家没人不羡慕袁家大宅的。

  刚生完娃的翠花,看着两个红彤彤的猴崽子,满眼的喜悦。一直有着空间水调养,她的肚子也没有如其他双胎那么大,没想到,居然又生了俩。

  她比两妯娌和三嫂生的晚,人家三人都出月子了,马氏成天在袁老二和袁老三家转悠,生怕两个儿媳妇不会带孩子。

  翠花这边就很多人伺候了,灶房专门买了两个婆子,还买了两个十二三岁的丫头帮忙看孩子。奶妈她就不需要了,喝着空间的牛奶和鱼汤,她的奶水足足的。

  小丫头主要是白天帮她看孩子,醒了,饿了,拉了有人管。

上一篇:我有废物老婆光环

下一篇:鸿蒙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