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夫妻在逃荒 第34章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标签: 穿越重生

  大头这会看着还没变白净的弟弟发愁:“娘,我爹回来估计得不乐意了,两个都没有一个妹妹。”

  “那能咋办?生啥是啥呗!”翠花满不在意,人家黑娃在空间里,每晚都当奶爹的,稀罕得不要不要的,连他儿子拉屎他都能凑上去闻闻,判断一下健康不健康。

  “嘿嘿,等五头和六头能跑了,我就能领着他们出去玩儿啦,娘,咱们庄里的果子还有好多哩。”

  “吃和玩娘都不拦着,念书和习武不能落下,等娘出了月子,可是要好好问范先生,你们最近的表现。”

  俩人有点心虚,最近半个月,娘都很紧张,没天天过问他们的功课,好像,好像是有点放松,晚上得再写几篇大字。

  他们上的是村里的学堂,袁家族学,袁府修的,对三村的村民免束脩,还有大儒范先生坐镇,赵秀才负责启蒙,还有村里的一个老秀才加入,在这一带名气不小。

  高龄孕妇袁大妹拎着几个猪蹄子来了袁家,丁甲跟着几个小舅子也修了一个大院子,婚后二人居然很快就有了娃,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袁大妹经常叨叨,他们青县的文大夫可真是神医,才吃了一个月的汤药就给她看好了。

  翠花心里翻着白眼:我空间那些食材和水才是大功臣好吗?不过看着年近三十的大姑子,因为当了母亲的幸福模样,又咽下了喉。

  “大姐,你注意饮食啊,不要吃太多,少食多餐,回头孩子太大了不好生!”

  “嗯嗯,知道啦,那会二弟妹可把我吓坏了,那个大胖小子,他娘吃的东西可全长他身上去了!”

  “还有多走走,你看以前村里那些人,生孩子前都还在地里干活,生得可利落了,我也是每天都在走路。”翠花不厌其烦给自己大姑子传授经验。

  这古代的医疗水平太差了,稳婆水平也参差不齐,她这双胎幸好是胎位比较正,孩子不算大,所以生得比较顺利。二弟媳妇这次生产,很是凶险,生了三天两夜才生出来。

  看着并排睡觉的两个崽崽,袁大妹轻手轻脚的给他们掖被子,满脸姑母笑。

  “你说,真奇怪哈,人的心真是偏的,三头和四头,我怎么看都没有五头和六头稀罕,光看着他们我都能不吃饭。”

  “瞎说什么大实话,那你说咱娘,她看三头和四头是不是和你一样想呀?”

  “嘿嘿,肯定的,别看她住你这儿,一天要去老二和老三家多少趟?亲的就是亲的!”

  “人之常情嘛,这眼下,砖瓦窑的生意那么好,大家钱赚得多,心就宽了。”

  “这就日子,她们还有啥可闹的?还有人能心窄?那叫不知足好吗?”

  马氏这会正抱着自己的大孙子(三头),眉开眼笑的对二儿媳妇说:“这小子,可真壮实,老二媳妇儿,娘给你和老三家的又买了几只鸡,你们炖了慢慢吃!”

  产后元气大伤的樊青荷还在休养,幸亏婆家有钱,她这身子可得好好补补,还指望这三年抱俩呢,谁也不嫌弃儿子多不是?

第七十六章 天顺元年袁家很顺

  这大半年里,翠花因为有身孕,除了对她的两亩辣椒地上心,庄里的麦子,山林的果子,她都交给庄头打理,他们家现在的总庄头是李老大。

  李大娘是内管家,管着两个灶房婆子,两个小丫头,卢绣娘都不归她管。

  青辣椒是不舍得摘的,两亩辣椒都是为了做种子,成熟晒干后,剥出种子来,干辣椒都被做成了辣椒面和辣椒段。

  孕妇没有口福,但是不妨碍翠花过过手瘾,给大伙做了几次水煮鱼、水煮肉牛片、辣子鸡丁,把范先生吃得连连叫好,成为辣椒死忠粉。

  麦子归仓后都没卖,她打算月子后把挂面折腾出来,原材料的深加工才能利益更大化。

  五六头可真是两个乖宝宝,喝完奶就睡,拉了就吭叽几声,不爱哭,晚上在空间里面睡得那一个伸展。

  比起记忆里的大头和二头,简直是天使宝宝。

  坐月子的人可没有老实的窝在炕上,人家每晚都在空间里面溜达,还天天用空间水洗淋浴。二头都说:“我娘坐月子,房里也不臭,我俩弟弟也是香香的!”

  “你还跑谁家去了?”翠花对她家老二无语。

  二头小声的和他娘嘀咕:“这不是偶尔也去看下三头和四头嘛,他们房间里都有屎尿味儿,难闻!”

  “你还嫌弃人家哟,你们哥俩小时候,自己拉屎都还用手抓的!尤其是你,有一次,娘没看住你,你差点就把粑粑塞自己嘴里了!”娘是儿子黑历史的见证人。

  “啊!娘,你太坏了!人家才没有,你说的太恶心啦!”二头都气得跳起来了,哇哇大叫。

  “哈哈哈,你自己被自己恶心到了呀?哈哈哈哈!”无良的娘亲笑出鹅叫来。

  二头:气鼓鼓,斗不过。

  俩婴儿被娘和哥哥吵醒,吭叽吭叽的,翠花赶忙拍着襁褓,不打扰人家睡觉。

  大梨村的砖瓦窑,现在每天可出砖几千块,瓦片上万,大师傅是袁老二和胡三牛,这两人看火候最有天赋,袁老三和一路卖手艺过来的嘴甜哥主要张罗买卖。

  胡老爹在镇上开了一个皮货铺子,胡一牛和胡二牛负责收货,经常要进山里。因为离京城近,他们这里的物价是真不低,生意也好做。

  他们几兄弟一家租了妹子5亩地,死活不要租子的那种,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砖瓦窑的收入,翠花分了三成给袁老二家,三成给袁老三家,胡三牛只分得了两成,一个月每家能分七八两银子。

  剩余两成用来给族里办学,付先生束脩,维修学堂等,用剩的给族里参加科考的娃做基金。

  天顺元年可是开了科举的,缺人才得很,但是,这三个村子一共才二十多个男娃娃在读书,胡家和袁家都占了四个名额。

  袁老头帮十户人家做完了家具,还别说,他大儿媳妇指点过的家具,尤其是那衣柜,可太好用了,大梨村的人都下了不少订单,人还带了俩新手的徒弟。

  袁家两兄弟也各得了嫂子5亩地,不收租子,一年的粮食三口之家都吃不完。

  丁甲开了一个小镖局,走短途的那种,古代版的货运公司,媳妇儿娘家近,他出门在外也很放心。

  这大半年来,皇宫里暗潮汹涌,几位新晋妃嫔有开怀的,却都落了胎,高皇后也时不时被太后拎去训话。

  当然,这么能折腾人的肯定不是她的亲婆婆,上圣皇太后活得好好着呢,三五不时需要去点卯。

  宫殿里,气氛很僵硬,还没说到一刻钟,上圣皇太后就忍不住了:

  “皇后,你可要好好查查,婉儿都三个多月了,太医都说胎很稳,怎么就落胎了,哀家看你这后宫十分松散啊,可不像先皇那会,子嗣艰难!”

  “是,太皇娘娘息怒,本宫定会禀告皇上,好好查一查,想那会在蜀地,蜀王府可没夭过一个婴儿,怎么来了京城,这就子嗣艰难了呢?”高皇后不紧不慢的回答。

  “那皇后是觉得京城风水不够好吗?”“不敢,只是人多了,就难免是非多了。”

  “所以,哀家这不是让你好好查吗?把那些个乌七八糟的事都给我好好查出来,哀家倒是想看看,都是哪些人在捣鬼!”

  哭哭啼啼的徐婉儿,现在的淑妃娘娘,刚刚失去了她的孩儿,没有摔倒,没有查出药物,就睡了一觉起来,莫名就落胎了。

  上圣皇太后的嬷嬷可是精通医术的,在淑妃的寝宫查了几遍也没发现端倪,但是她们也不相信这么偶然,只能抓住皇后不放了。

  虽说掌着一个后宫,每月还有源源不断的蚝油坊利润,高皇后却没有多少高兴,她本也不有权欲之人,也不在意妃嫔的请安追捧,唯有一子一女才能牵动她心。

  木着脸,回到自己寝宫,喝了一口茶,看着小公主过家家发呆。

  陪嫁嬷嬷看着她半天不说话,试着开了话题:“娘娘,袁夫人应该生了,老奴今儿还派人去村里了呢。”

  皇后对这个话题有兴趣:“本宫还给她准备了几匹适合给婴儿用的细棉布呢,等她生完就送去。”

  “老奴记下了,等今儿看完再回您话,这袁夫人一看就是好生养的,体格健壮,在村里,指不定还要下田呢!”

  “可不是嘛,她得是十里八村婆婆们稀罕的媳妇子,好生养...”

  静瑶公主是个小精灵,人家边玩还带着耳朵的:“母后,谁生宝宝啦?”

  “就是送你漂亮贝壳的哥哥家呀,他家要生小弟弟了。”皇后耐心很好,温言细语的和闺女说话。

  “记得,贝壳好看,我也要送弟弟礼物!”人家小公主很大气的,母后常说要礼尚往来。

  “那你要送什么礼物给弟弟呀?”皇后好奇,这小人主动送礼物的时候可不多。

  “去父皇的库库找!”歪着脑袋,小姑娘眨巴着眼睛:“父皇好东西多!”

  这漏风小棉袄,时不时要去她父皇的私库里逛逛,看见喜欢的就两眼巴巴的看着她父王,喜欢的东西全都搬去了她的地盘。

  连送礼都不忘去她父皇的私库里巴拉,高皇后要笑死了,真不是她教的,这小棉袄就把她父皇吃得死死的。

  当晚就得到了,翠花再诞下双胞胎儿子的信息,高皇后高兴得和嬷嬷找了半天的礼物。金锁玉器找了不少,布料更是翻了一倍,燕窝也送了几匣子。

  太子和静瑶公主也送了两个小弟弟很多东西,太子给的多半是笔墨纸砚,静瑶公主把自己喜欢的玩具,还有从她父皇私库里,扒拉来的生肖玉石放进了礼物里,一个玉石狗狗,一个玉石猴子,小孩拳头大小,极品羊脂玉啊。

  “狗狗和猴猴很好看,瑶瑶喜欢,弟弟们也喜欢!”人家小公主的审美很在线的,这两样她父皇都经常把玩,价值千金。

  皇帝:朕好心痛,朕还不能说。

第七十七章 上满月酒大餐

  摸着良心讲:这古代虽然有很多的不便利,还皇权至上,但是有一定阶层和经济能力的人家,日子真心过得舒服。

  新买来的春丫和夏丫,十三四岁的姑娘,却很是能干。

  她们俩主要负责照顾两个宝宝,换洗屎尿片,奶娃娃醒了后就抱给翠花喂奶,过后帮着拍奶嗝,还能抱着晃悠玩耍。

  翠花除了给娃喂奶,捏下小jiojio,万事不操心,月子过得惬意极了。晚上还能在空间看老公下地劳动,陪着聊天,饿了还能加加餐。

  “你这水泥坊的五处都修完了,啥时候回京啊?”坐月子的人,躺在田埂的躺椅上,看着男人收玉米。

  “新皇的意思,让我在年底再监督一下河堤的修筑,等给他们打完样才能撤呀!”袁千总对河堤很上心,这古代洪水无情,可没有最可爱的人来救援。他必须得上心,把这河堤给修筑起来。

  翠花最好奇的是,这古代基建效率居然还可以,应该还是劳动力便宜的缘故:“全国的官道都修通了吗?”

  黑娃很自豪的说:“现在基本全国的官道都在开修,全通的话,还得一年时间,主要是修着修着,这官道的路线就变长了,各地政府都很积极啊。”

  翠花想到了一个一直比较疑惑的问题:“不过,这水泥路费马蹄子啊,这事咋解决的?”

  “媳妇儿,你还真说到点子上了,一开始我就给新皇说了的,要给马蹄子钉铁掌,降低对马儿的损伤,不过牛车骡子啥的就管不了了。”

  “现在有车的人家还是少,腿着的比较多,你们应该在路两旁修个人行道,人车分流。”

  “哪有那么多银子哟,你不想想,出钱修路的是些什么人,反正我们的标语到处都是--行人靠右,车马就往中间走了。”

  “也是哈,那些商贾才不会在意平民死活,自己便利才是王道。”

  “媳妇,我馋鸡枞油拌面了,嘿嘿,你这怀孕后期,我把那罐子鸡枞油造完,就断粮几个月了。”

  “说得我也想吃,你去虎山采些回来吧,几个月没去,估计得摘好多,今晚咱们就豪横一点,搞它几十斤,给你存着吃几个月。”

  空间那片松树林,都长成参天大树了,松子比碗口还大,两口子在云南,祸害了不少鸡枞群,连土带根,大片挖的那种。

  反正,移植后,这些鸡枞群,发展很快速,十天半月的,只要你有时间去找,随便都可以采摘十来斤。

  比起松茸,这两口子就对鸡枞情有独钟,尤其是做成鸡枞油,喷香有嚼劲,比肉还好吃。用鸡枞油用来拌面条,怎么吃都不腻,用空间里的帝王蟹和人家换,人家黑娃都选这个。

  七虎对蘑菇没啥兴趣,懒洋洋的看着男主人撅着屁股在山上忙乎,它们真的是闲得发慌,最近一只母老虎还怀孕了,总算有点事情做,等虎崽出来后,可以教它打猎了。

  小孩真的是见风长,刚出生红彤彤皱巴巴的小孩,十天不到,就舒展开来了,娘亲的奶水质量又好,每餐吃得饱饱的,小奶膘很快就起来了,引得两个哥哥每天看得目不转睛,都舍不得离开。

  偶尔吐个奶泡泡,放个屁,或者半睁眼瞧瞧他们也能乐半天,黑虎和黑豹也每天要来几趟,晚上也要在门口守着。

  一晃就出了月子,翠花身体实在太好了,都没有坐双月子,张氏还不放心,请了老大夫来诊脉,再三确认她闺女身体壮得和牛犊子一样,才放她出月子。

  满月后,天气已然是深秋,很是舒服的状态,她开始满庄子的溜达,想着在那里建作坊合适,她想着今年就能折腾一下挂面了。

上一篇:我有废物老婆光环

下一篇:鸿蒙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