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夫妻在逃荒 第8章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标签: 穿越重生

  “大头娘啊,家里眼下你是主力,以后你当家,家里的银两你看着安排。”

  这可把翠花吓了一跳,马氏居然也不反对,见她嗫嚅了半天也没说出啥来,想了想,翠花同意了,把碎银子挑了出来,有个15两的样子,还有一堆的铜板,倒入了马氏的钱匣子,递给她。

  “这个给娘放着买零碎!”马氏立马高兴了起来,捧着钱匣子忙点头。

  “那我们呢?”袁老三不服,翠花从碎银子里面捏了一块一两左右的给他,又差不多重量的给了袁老二一块。

  “不要乱花啊!”皆大欢喜。全家大年初一才吃上了迟来的年夜饭,边吃边听袁老三给两个小的讲他如何奋勇杀敌,笑闹声里终于有了点过年的气氛。

  当天晚上,杀过人的翠花,做了一夜的噩梦,梦里被土匪不停的追杀。早上起来发现自家两崽都被她给踢下了床,好不可怜,幸好两人还裹着兔皮毯子,不然都给冻感冒了。

  关于这7颗彩色珍珠,翠花和大家商量准备去趟嘉州兑换,小县城能卖出啥价不是?

  胡一牛在初一来了趟老袁家,土匪进村的消息已经被大家传播开来,听完妹妹讲了事情经过,胡一牛都给惊呆了,妹妹以前在娘家也没这么彪的啊。

  眼下因为村子里死了不少人家,土匪们还有没得同伙也不清楚,大家都取消了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让胡一牛给胡老爹带话,正月十五陪同去趟嘉州,带着妹子的腊肉回礼,胡一牛回了山。

第十七章 嘉州卖珠

  初二晚上在空间里面看到正狼吞虎咽的黑娃,看来大年夜他也没时间来偷吃。

  听着翠花讲到土匪进村,黑娃脸色很不好。

  “哪里有这么多武器全乎的土匪?为啥不去抢县城富户?村民才有几个钱?”

  “可不是啊,我都觉得纳闷了,咱这村子在附近也算不上殷实啊,上下游村加起来才能抢多少银?都有马匹骡车的土匪有多想不开?这事看来不简单。”

  原地打转的黑娃抓着头发,男人看事喜欢阴谋论,总喜欢往政治方向扯,女人的关注点完全不同还在想着钱财怎么花。

  “媳妇儿,你听我说,我觉得可能青县要乱起来了,我们现在正在和鲁王开撕,前段时间不知道为啥鲁王疯了一般找我们蜀军的麻烦,蜀王不知道憋了什么坏,这乱世之下,你先想办法兑换多些金银,然后粮食也得准备,万一乱起来,还要有随时能跑路的准备!”

  “这么严重?”“做最坏的打算!”抱住黑娃,翠花哽咽着:“你该苟还得苟,咱不求升官发财,保命最重要!”黑娃苦笑,有时候历史的车轮它就不能允许你苟。

  空间里面的药房这会全部被整理了出来,分门别类,贴好在箱子里。一有时间翠花就不停的捡蛋煮蛋剥蛋壳,这种味道小,有营养的食物是眼下最方便的选择,能为黑娃做的也就是这些了。

  正月十五大清早,胡老爹顶着一脑门子的雪雾出现在老袁家,叮嘱好家里人,翠花和胡老爹驾着骡车出了村儿。

  去嘉州往东,要穿过青县、麻柳县和茂县,清早出发,快闭城门的时候才到。胡老爹熟络的把骡车赶到一个大车铺子,据说是老爹的熟人开的,反正胡老头就是个跑山匠,跟谁都能混熟,社交牛逼症是也。

  听着老爹熟稔的和掌柜打着招呼,开了两间中等房,让翠花来叫了伯伯混个脸熟,然后留着老爹在这里和熟人扯淡,翠花给自己和老爹要了吃喝后回房睡下不提。

  翌日,睡醒后的爷俩晃悠到了嘉州最大的珍宝阁,这是打听来的嘉州最靠谱的珠宝店了。

  伙计没有因为父女俩布衣而下脸,翠花比较满意,胡老爹对伙计低语了几句,就被带到了二楼雅间。一个掌柜模样的中年人笑眯眯的走进来:“两位贵客前来鄙店有何贵干?”老胡就是个直脾气,完全不懂打埋伏的“不算贵干,就是得了几个好珠子,想来贵店换点银钱。”

  昨天看见闺女的彩色珍珠胡老爹激动坏了,闺女这次发财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她饿肚子了。至于能换多少钱,他心里也没底,毕竟这玩意他也没见过不是,不懂行啊。

  翠花无语,只能掏出装了珍珠的荷包,放在雅间的桌子上。哟,还是懂行的。

  掌柜看见翠花的动作,贵重之物不能手递手,以防摔坏推卸责任。心里有点底,人不可貌相,等从桌上拿起荷包打开一看,差点没手抖。这么珍贵的珠子居然用这么简陋的荷包这么随意的装着,暴殄天物啊!

  找来一个专门放珠宝的盘子,放了一块黑色绒布,把珠子小心的倒在上面,每一颗都仔细的检查,还拿了卡子比了下珠子的大小。

  半晌后,掌柜开口:“不知二位想作价几何呀”翠花给胡老爹打了一个眼色,开口道:“都说珍宝阁童叟无欺,不知掌柜开价多少?我们诚心卖!”

  掌柜抚须了半晌“都是实诚人,我也不坑你们,200两一颗,彩珠虽然难得,这会世道不好,更多人还是稀罕金银的!”“凑个整吧,1500两,全部卖给你!”“成交!”

  支付的时候,翠花要求把其中1300两的银子换成了13个10两重的金元宝,大夏朝的金银比例是1:10,剩余200两换成了20个银元宝,看着翠花把元宝随意装入包袱里面,掌柜嘴角抽搐了一下。

  出了珍宝阁,翠花和胡老爹耳语了几句,分开行动,胡老爹往人群多的地方挤去,翠花反方向在巷子里穿行,果不其然有尾巴,两爷子在城里甩掉尾巴后才到大车店集合。哪里都不去了,退房走人。

  一口气把骡车赶到了茂县,两人才舒了口气,想着这次还要买不少东西做准备,翠花要求在茂县住一个晚上。这次找了个很僻静的客栈,开好房,先休息。

  晚饭后,父女俩在房里悄悄商量,翠花把3个金元宝推给胡老爹,“你这是干啥子?你爹我还能要你的跑路费哟!”

  “爹!你先别推,听我说!”翠花郑重道。

  “你看去年都干成啥样了,今年谁知道会怎样?万一今年还不下雨咋整?而且这帮子土匪来得蹊跷,灾民也都跑到我们这些山咔咔来了,要是乱起来,还不得做多些准备啊?”

  胡老爹心知肚明知道闺女说的很有可能是事实,但是要他拿闺女的钱他也下不去手。

  “都这个时候了,你还顾忌啥子?土匪是我杀的,珠子是我得的,金子也是我换的,现在老袁家是我当家!”

  看着霸气的闺女,胡老爹眼圈微红,没想到还能有沾闺女光的这天呐。“哎,好,好!我沾我闺女的光了!我闺女孝顺!”

  “你且等着,这才哪儿到哪儿啊,你和我娘得好好活着,等我孝敬你们哈!”

  “嘿嘿,你还记得你小时候说的话哟,我可是有福气的老头!”

第十八章 为鸡蛋而读书

  在需要储备什么物资的环节上,胡老爹还是有些见解的。

  “粮食是重中之重,如果今年再不下雨,粮价还要涨,嘉州现在的大米都70文一斤了,灰面60文,山上还是缺粮食。”

  “还有家伙事,我看你那把铁枪头不错,也想着让亲家二小子给捶上几柄,有粮有枪,心里不慌,嘿嘿!”

  人老成精,抓重点能力不错。

  “爹,你要不买头骡子啊?车架子你找个山口的人家存放,骡子赶回去,要进城卖货也方便!这次有两辆骡车我们也可以多买点粮食!”这个好像可以有。

  “那咱买一头?回去你娘得骂我啊!”

  “回头我帮你劝我娘,真是的,爹,我发现你咋这么怕媳妇儿呢?”

  “瞎说啥大实话,咱家,谁不怕你娘!”翠花无语,感情这怕老婆还骄傲上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先去了茂县的骡马市,这里的马匹几乎没有,牛、骡子、驴倒是不少,老猎户看牲口还是很在行的。

  胡老爹掰开一头大青骡子看着牙口,腰身,和蹄子。

  给翠花科普:“买骡子可要买这种窄蹄骡,劳(耐)力好!牙口也要掰开看看这磨损程度,这主要是看年龄,还要它有没虫牙,腰身也要细长,你姥姥家以前的那头骡子,可能干了...”

  这种架势,比自己还熟业务呢,马市伙计也不多白话,大爷你看中咱再拉价!看着胡老爹和伙计在袖子里比划了良久才罢了。车架子还得去隔壁买,也算是一条龙了。

  憋了一路,翠花驾着骡车和胡爹并行,问:“你这比划了半天,到底多少钱买的骡子啊?”“三十两呢!车厢花了五两,花得我肉痛。”“你可别痛了,还要去买粮呢,咱们今天重点就是花钱了!”

  茂县的粮店热火朝天,因为是离嘉州最近的县,粮食储备还是很足的,价格也不错(贵)。

  把骡车停在一家最大的粮铺的车马厩里,两人开始商量采购品类和数量,胡老爹准备一半大米一半灰面,各买100斤,有陈粮先买陈粮,这骡子估摸最多也就是个400斤的承重量。翠花抄作业。

  结果想买陈粮的人不要太多哟,精打细算大有人在。最后还是买的去年秋的大米和去年夏的灰面各200斤,这里的价格和嘉州一样,大米70文,灰面60文一共花了三两六钱银子,这里1000文铜钱换一两银。

  还给小娃娃买了几匣子的龙须酥,一家分两匣。

  “你这太惯孩子了,搞得小山他们老想你家去!就图你好吃的多!”

  “你还说我哟,你不惯孩子,隔三差五的来送肉,你俩外孙养得那么壮,可不是你的功劳么?”

  “肉和零嘴能一样吗?”

  “对小孩来说,都一样重要呀,指不定更爱吃糖呢,你问你家小山和小川,爱吃肉还是爱吃糖!”

  父女俩打着嘴仗,彼此不服气,都觉得对方更惯孩子。

  从茂县西行到麻柳县时,发现比起嘉州和茂县这个县的流民多了很多,拖家带口的,人牙子生意很火爆,到处都乱糟糟的,迅速穿过。

  在回到桥头镇的时候,胡老爹特意去了袁老二所在的铁匠铺,定了4柄铁枪,要求枪柄的铁中空,闺女那50斤的铁枪家里几个儿子也用不好,然后两爷子各回各家。

  离家三天两晚,大头和二头虽然没哭,看见娘亲到家,眼眶都是红红的。

  “呜呜,娘,你下次也带我去,我保证不皮,我听话!”

  “你还知道你皮哟,羞羞脸!”娘仨抱在一起笑闹。把骡车的米面搬了出来,给了大头一匣子龙须酥让他挨个发,另外一匣子给了马氏,刚还哭唧唧的孩子马上活泛儿了起来。

  睡前老袁家大人会议,除了两孩两狗其余人都参加。

  听到翠花卖珠子卖了1000两(其余被她自己给贪墨了),大家都一阵子恍惚,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银子,不金子啊,因为翠花拿出来的是10个金元宝。可把一家子稀罕坏了,最后还是一致同意让翠花保管掌家。

  重点给大家说了下麻柳县的灾民情况,本来想着开春后去找苟家麻烦的众人一致同意暂停,可别去捅了马蜂窝。

  主要还是现在自家家底子够厚,除了出口气,看不上那点破家具了。翠花提醒大家要低调,不要飘,尤其是老三,嘴巴不严,财不外露,外面到处是要饭的,谁家这会有钱谁家就是火药包。

  被小看了的袁老三很不高兴,已经14岁吃15岁饭的老三表示自家已经成年了,都可以说媳妇儿了的人了,咱是那么不懂事的么!16岁,虚岁17岁的老二都还没媳妇儿呢!

  这也是袁家今年的重要任务,还有翠花说要送两头去上游村她大哥老丈人赵秀才家读书,咦?儿媳妇(大嫂)还有这样的野心?

  “不是为了科举,现在朝廷都停考了,主要还是让他们学几个字,咱家都大字不识一个的,哪天被人骗了指不定还帮人数银子呢!”都这么说,那,那没问题啊。

  被知会明儿要去上学的两头表示抗议,是招猫逗狗不好玩还是小伙伴不够多?人小没人权,抗议无效。

  “你们要是每天回来能多认5个字,娘就奖励2个鸡蛋!认识一百个字就杀一只鸡!”

  “说话算数?”二头立马来了精神,那可是鸡蛋啊!

  “娘啥时候诓过你们?”

  “哈哈,我要每天吃2个鸡蛋,我太牛了我!”二头乐得在床上打滚,为鸡蛋而读书,书不亏我也!

  正月十八,赵秀才家私塾开业。翠花拎着六礼带着两头拜师,都是亲戚,这有什么不好说的,顺利收下两头。

  还给两人正式取名:袁文杰(大头)袁文斌(二头),反正就是希望俩娃能成为人才的意思,嗯,一个为了吃鸡蛋,一个也顺便想吃鸡!

第十九章 山河上游村

  走在上游村儿的村道上,总能听见庄户人家在骂人,隐约还有哭声,应该是在打老婆的!

  翠花还以为是上次土匪来抢走了粮食,所以开春后许多人家断粮了。到家后,和马氏与大妹一说,马氏撇嘴道:

  “哪里只为这个?听说上次土匪去上游村糟蹋了不少媳妇子和闺女,除了没出人命,粮食和女人遭殃了,这不,没出息的家伙护不住老婆的,在家窝里横呢!可丢死个仙人了!”

  “他们村的男人就没反抗?任由土匪欺负自家媳妇孩子?”

  “反抗个屁哦,吭都不敢吭声,看见那伙人拿着刀,都吓软蛋了!”马氏口无遮拦的痛骂。

  “那当时没反抗,自己这哑巴亏就吃了呗,现在打老婆作甚?”

  “这不是觉得村里邻居在议论嘛,被人说戴绿帽子,哪个男人受得了?”

  这个瓜翠花吃的有点晚,主要传播到下游村的那几天她在外面,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下上游村待嫁的闺女也都遭殃了。

  上游村和下游村通婚的人家还挺多的,正打算给袁老大说亲的马氏也暂时歇了火,这其他十里八村的也不太了解情况不是。

  翠花严重鄙视上游村的男人们:护不住自己老婆闺女算什么男人?还好意思事后打骂?一群窝囊废!

  翠花不知道,就是这群窝囊废把下游村的人给恨上了,不久的将来给下游村带来了沉重的伤害,有些人就是这样,自己过得窝囊,见不得旁人比自己好,知道你也过得难,我就放心了。

上一篇:我有废物老婆光环

下一篇:鸿蒙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