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夫妻在逃荒 第9章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标签: 穿越重生

  这会下游村的人正在群嘲上游村,还是咱们下游村的汉子爷们儿,不服来干啊!

  上次的木枪柄也被砍断了一半,村长听到翠花说了胡老爹的创意也觉得不错,可以在木柄外面再包一层铁皮,比胡老爹的再打薄一点,一柄重量10斤左右,汉子们耍得动,也不那么容易被砍断,木头遇到大刀没胜算。

  夜间巡逻队还是不能歇息,没看见青县都来了那么多讨口子么(乞丐),村口还设了哨卡,不认识的人,说不清楚来找谁的一律不放进来。

  村长见天的跑去镇上铁铺催货,袁老二都好些天没有回家来了,今年都能一个月拿300文工钱了,有了收入和手艺,在说亲市场上还是有点优势的。

  第一天下学,两头准时回了家,从上游村回来小娃娃要走半个多时辰,下游村在这个私塾里念书的孩子有五六个,所以翠花也没去接,让他们跟着大孩子回来就是,农村里面都是散养惯了的,也不时兴接送。

  早饭吃完去上学,一般人家都会给孩子揣点吃的中午打个尖,毕竟读书还是很费脑子的,扛不到晚食。

  今天翠花就给带的菜窝窝头,用了大妹挖回来的野菜和着灰面,捏成小孩拳头大小,看着绿呼呼的,颜色不咋地,不过翠花给用的都是空间里面的细面还放了点糖,认真交代孩子只能自己吃,一人就2个。

  正常情况下翠花也不担心露馅,这两个家伙还挺护食的,除了家里人,一般人他们很难分享自己的食物。乱世里面现在容不得瞎好心,翠花平时很少教他们博爱,先护好自己,善待的只能是自己的家人。

  就这么两个绿呼呼的窝窝头在三天后也给两孩子招来了祸,上游村里几个没有念书的半大小子听说来了两个中午能吃上窝窝头的小崽子,找了同村念书的一个孩子把两头给骗了出去。

  抢我窝头?大头可从来没有吃过这么亏,两波人都上了手,孩子打架,手脚口,没有不动的,奈何这两个比这几个小子小了三四岁,打不过啊打不过。

  闻讯而来的赵秀才鼻子都给气歪了,在自己的学堂外抢自己的学生,以大欺小,还有没有王法啦?

  被抢的窝头早就被分食了,骂了一顿熊孩子,赵秀才把这两个亲戚家的孩子领了回去,好生安慰了一番,还给一人煮了2个鸡蛋,大头到现在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太气人了,居然打不过!

  晚上回来两个孩子争先恐后给娘亲告状,这事说大不大,赵秀才看着处事还算公道,要是再去找麻烦就显得自家太小气了。

  翠花看着两个孩子说:“那你们想咋办呀?”

  “打回去!”大头捏拳。

  “要把窝窝头要回来!”二头很小气的说。

  “为什么就抢你们的?”

  “只有我们有窝窝头!”

  “因为我们打不赢!”

  “娘能不能天天跟着你们,帮你们去打架?”

  “不能!”两头垂头丧气。

  “娘是大人,不能帮着小孩打小孩,但是娘亲可以教你们打架!要不要学?”这个必须要啊,还有什么能比亲自干架并能打败对手更带劲的事!

  继读书认字后,两头又掉进了强身健体的坑,你们娘亲的坑,深不可测。

  每天早上提前一个时辰起床,带着孩子跑步,扎马步,打基础的那些简单动作主要贵在坚持,跑得快闭气的两个小家伙别提哭唧唧有多可怜了,家里的伙食也逐渐提升。

  马氏的鸡蛋再也没有卖过,还打算开春后继续孵小鸡,扩大养殖规模,几天能见一次荤腥。

  米饭现在天天能吃次干的,窝窝头每天早上都蒸,大妹的药也喝完了,这些天气色好了不少,人也精神了很多,知道现在家里不差钱,也有了更多的安全感,亲弟媳妇当家还是很不一样的。

第二十章 粮价它要疯

  日子就在两头每天的集满五个新字换两个鸡蛋中滑过,虽然每天的晨练还是叽叽歪歪,但是打架频率那么高,不好好练手只能输得更惨。

  两人也是犟得很,翠花见他们每次打完也没有太大毛病,就睁只眼闭只眼,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去。

  虽然出了正月没有继续下雪,天气还是异常阴冷,翠花带着大妹去了趟青县同仁堂,文大夫把完脉点点头“有好好喝药,恢复得不错,伙食也跟上了。”“那,那大夫,我还能生么?”

  “生孩子又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你这没啥问题了,把你男人叫来我看看!”“啊?我...”大妹羞红了脸。

  翠花无语的很,对文大夫说:“就因为这个合离了呢...”好吧!话题终结者,文大夫也很清楚这个世道,叹了口气不提。

  每回来县城都必然去扛点粮食回去,等知道青县大米已经100文一斤,灰面90文一斤的时候,翠花果断下了狠手,各买了300斤,现在只要能买到还不算太坏,那怕已经是天价了。

  雇了一辆车送货回村,村口很多人看见了,都在各种议论。

  “看来上次黑娃家的搜刮到的油水不少哟!买了这么多的粮食!”

  “看把你酸的,那会大家可都在,各凭运气的!再说,人家黑娃家的,上次出了多少力,你可不能没良心!”

  “就是,就是,村里还指望人家出力呢,你可别叽叽歪歪的!”

  这会已经顾不上低调了,翠花对村里人说:“谷子还没下田呢,谁知道今年老天爷赏不赏饭吃?要是仲春不下雨,米价还得涨,最怕就是有钱都买不到,你们还是能买就多买点吧!”言尽于此,再也不管这堆长舌妇,驾车回家。

  这次的600斤粮食,加上家里囤集的,有个七八百斤的样子,家里米面缸也放不下,老袁头建议挖个地窖。

  选了灶房大水缸的位置,这口装水后七八百斤的大水缸,翠花抱起来还是挺容易的,粮食放这个下面也方便她拿取。

  翠花、老袁头、袁老三,整整干了十天,才把这个地窖挖好。用翠花的话来说,挖就挖大点嘛,夏天太热,大地窖还可以乘凉呢。

  挖了两间房的面积,还把竹垫子用木柱头撑在顶上,这里的土质都很硬,看着还是很结实安全,家里所有的粮食物资都放了下来。

  村里人家听劝的有之,不听的更多,主要是舍不得钱,家里银钱真的不多啊!老人小孩都开始关注天气,马氏天天去村口混妇女圈,没办法,今年的嫁娶对象里面又多了一个袁大妹。

  还把老文大夫的话反复传达:

  “人家县里同仁堂的文大夫都说了,我家大妹就是身体亏空厉害了,当娘的身体弱,哪能那么容易怀娃娃哟,狗日的苟家亏待我们家大妹,这才回来多久,就给调理好了!....”

  总而言之,我们家闺女身体棒棒的,能生,你们有合适的赶紧给介绍介绍呀。

  谷雨没有雨,水田只是表层雪化后有点湿润,山河里面的水流还很艰难,这点水量还不足够蓄水犁田,没有一个庄稼人睡得安稳,到了蚕月(三月)天气暖和了些许,继续无雨,今年的野菜都被薅秃了,人心躁动。

  想要抢购粮食,已经限购了,大米贵至130文一斤,一人限购10斤。

  村民边骂边去排队抢购,早听杀神的就好了,现在银子哪有米粮好使。说亲市场变成了,聘礼需要大米多少斤。马氏得意洋洋,她可太有选择余地了,誓要给老二选出朵花来。

  村口每天都盘旋着三三两两的灾民,村里哨卡现在每天有十人拿着二代铁皮枪把守,不让进村。学也不能上了,流民这么多。

  管得住自己村管不了村外啊,那自学吧,把会认识的字学会写,每天在沙盘上拿着小棍子写字,笔墨要珍惜使用。

  两只狗子已经有半岁大了,还是胖墩墩的体型,天天被拘在家里,怕放出去给人当盘肉了。

  有小一个月没见的夫妻再见面时,黑娃气势都变了样。

  “蜀王和鲁王已经正面开战,从地盘争夺战到你死我活战,战线一路往东推进,蜀王貌似最近得了助力,粮草都上了档次,我们这些当年临征的兵都成了主力。”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袁百夫长!

  “哎,你这官升得我咋这么心酸呢?这啥时候是个头啊!”

  “做好离乡的准备吧,最晚等到仲夏,仲夏下雨还能种点瓜果当饭菜,仲夏要是完蛋,蜀王的后方得大乱。”

  “说得容易,我们往哪里跑?”“京城!”

  “啊,我们可是蜀地人!”

  “那你觉得蜀王能甘心只呆蜀地么?三王最后肯定只能剩一个,最后的赢家迟早要过江北上,无论谁赢,最终的目的地就是京城,那里才是正统!”听着是这么回事,这里可是距离一千多公里的古代啊。

  别的事情翠花主意好拿,可政治上的,翠花还是决定听她男人的

  袁老爹最近被儿媳妇安排做鸡公车,三辆不嫌少,五辆不嫌多。真是想一出是一出,不过最近打家具的不多,闲着也是闲着,鸡公车也不啥大技术活儿,三天就能做一辆。

第二十一章 下游村的噩梦之夜

  这是蚕月的最后一天,许多下游村幸存下来的村民讲古的时候,最爱给自己的晚辈提及:丧心病狂的畜生啊,咱们下游村那夜灭了多少门,造大孽了!

  这天翠花眼皮一直在跳,晚上也没把狗子放进去空间加餐,夜半子时(现代的晚上11点-12点)还未睡着。

  黑豹和黑虎突然跑出了狗窝,不停的刨门,发出警示声,翠花一骨碌爬起来,穿衣出门,村里稀疏有动静,但是哨卡没有鸣哨。

  想想,还是不太放心。把家里人都喊了起来,挪开灶房的大水缸“娘,你带着大妹、两个孩子和狗先去地窖里面呆会儿,我们警醒一点,不怕费事。”

  片刻的功夫,把几个妇孺下放到地窖里面,再搬出大缸堵上洞口,地窖给留了通风口,倒是不怕给他们憋坏。

  家里现在只有翠花,老袁头和袁老三,老二还在镇上。铁皮木枪这次到了老三的手里,老袁头还是用他的斧头。

  “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要么没事,是黑虎它们瞎叫唤,要么我们的哨卡就出了大事,总之,我们小心点,去村口看看,爹,老二这次你们两个打配合啊,注意后背!”

  “哎,哎,你自己要小心啊!大头他娘啊,咱村还有这么多爷们呢,你可别太拼命啊!”袁老头担忧的很,自己儿媳妇要有个三长两短,他咋给他大儿子交待哟!

  几人出了家门,边奔村口边拍院门“起来了,起来了”陆续有人点灯。

  翠花家属于村里靠村口最远的人户之一,跑到半路已经发现不对了,村子中央,尤其是村长家那片砖瓦房中心,孩童哭叫声,大人惨叫声愈来愈近。

  有泥叫叫的人家终于吹响了,“咻....咻....咻....”这是村里的紧急大事最严重的三声长哨示警。可惜有点晚了,从村口到村子中央这一半的人家已经被上千的灾民围困。

  人群里面还有一群凶徒,这群人可是大家的老朋友,上次被反杀的那群土匪的大当家,上次来的老二一群人被群灭了。

  下面的兄弟们可不服气,憋了这么久才来,也是为了升级武器,他们可打听明白了,上次是因为下游村里人人都有铁枪,他们的砍刀上次吃了大亏,这次也在麻柳县打了三百柄铁枪(木柄)。

  来之前,还绑了上游村几个软蛋,把下游村的情况打听了个清清楚楚。最坏的是他们的三当家,在麻柳县招来了几个流民头头,如此这番提示后,麻柳县流民得知:在隔壁青县有个山河下游村,很是富饶,家家都有大米吃。

  上游村带路党里面还有个是下游村村民的小舅子,小舅子给哨卡的姐夫送了一篮子加料的窝头。这晚的哨卡如无人之地,300多土匪,还有一千多的灾民顿时涌入了下游村。

  整个下游村200来户人家,全算上有1500多口人,妇女、老人、孩子占10OO人,有战斗力的男人才500来个,这还算上了老袁头和袁老三这类中年和青少年。

  土匪在前面开路见人就杀,灾民在后面抢粮食,抢鸡鸭,更有甚者抢女人。

  先头部队和翠花他们相遇在村长家,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已经知道下游村武力值最高的是这个拿铁枪的妇人,土匪们很慎重的对待。

  一群人招呼都不带打的,已经冲了过来,铁枪在上次见红后,每天锻炼完两个小崽子,翠花也是要耍上半个时辰的,这会用起来,人枪合一,角度很刁钻。

  大当家不可置信的看着没入脖颈的枪头,他万万没料到,才十个回合不到他就领了盒饭。“噗嗤”抽回来的铁枪已经一发不可收拾,村民们陆续驰援,除了翠花的周围还是吸引了土匪的主要火力,有在夜巡队轮值过的青壮年开始发挥他们的实力。

  杀到麻木,背上,肩膀上也中了几枪,持续混战,从子时到寅时,全村能拿得动家伙的人都加入了混战,土匪被杀掉了一半。

  流民们停滞不前,毕竟他们也只是想抢点粮食,没有想杀人,捡漏的心态,看着这个村的人很有血性,他们基本还是停在了村子前半段围观。

  伤口越来越多,越痛越清醒,大脑高速转动,手上动作不停,足足的撑到了卯时,双方都力竭。

  土匪还剩下几十人,看着胜算不大,风紧扯呼,迅速逃亡,流民一哄而散,怕了,怕了,这群人惹不得,惹不得。

  有喘气的都爬到了一堆,背靠背,熬到辰时,天亮。

  天亮后开始清点人数,在混战现场的村民还剩下两百来人,基本个个都挂彩。

  老袁头的小腿和袁老三后背都伤得不轻,大家忍着痛,把伤亡清理了出来,挂掉的土匪们照例被搜刮了一翻,自己村村民就等着家里来领回去下葬。

  离村口最近的人家,基本都遭到了灭门,还有十几个被糟蹋了的闺女,有几个悬了梁,村长家和几个族老家也只剩下了几个孩子。

  袁家,三口人出来,也三口人回去了,虽伤未亡,吃力的挪开水缸,看见成了血人的三个顶梁柱,马氏哭昏了过去,两头也吓得抽噎。

  太惨了!小叔背上的伤口都能看见骨头了,爷爷的小腿生生的没了一大块肉,娘亲不让看身上的伤,可是流了那么多血,衣裳都黑透了,太可怕了,这天成为了两头童年里面的噩梦。

第二十二章 逃荒前的准备工作

  孟夏的下游村,几乎家家挂白,哭泣声不绝于耳,低气压,已经顾不上啥子种田了,全村现在剩下近300人,300土匪干掉了1200多村民,血亏!

上一篇:我有废物老婆光环

下一篇:鸿蒙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