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女场长 第63章

作者:洛水伽楠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叶香云强忍住才没笑出声来,她闺女可真太会见缝插针了。

  杨君苏跟众人道别,拎着行李坐上杨利民的专车去中心镇的车站等车。

  一路上,她心情极好。觉得天是那么蓝,风是那么轻,小鸟的叫声都格外清脆动听。

  杨利民一路上也是心情舒爽。

  “君君,你奶奶都主动给你送吃的了,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是啊,爸,你看我给你,给这个家带来了多大的变化。”

  “是是,你厉害,咱们家以后就靠你了。”

  杨君苏回到场部后,就开始努力工作。

  一切仍跟从前一样,一切似乎又都不一样了。

  大家看她的眼光不一样了。

  杨君苏表面上跟从前没什么区别,遇到问题该怼怼,遇到好人好事该夸夸。以前,大家没觉得有什么。

  现在,挨批评的人,会觉得,人家杨同志批评得对。毕竟人家是对事不对人,人家是真的心直口快,连总场的人都敢当众批评。人家批评你几句怎么了?

  被夸的人那幸福感飙升好多倍,杨同志夸我了夸我了……她那么刀子嘴的人能说出那么好听的话,我何德何能,我不好好干对得起人家吗?

  这带来的好处是,杨君苏跟这些人的沟通成本大幅降低。

  果然,人的名树的影。成功的人自带光环,失败的人都是缺点。

  虽然是个小范围的名人了,杨君苏仍严格要求自己,从来不自傲,遇到有人夸还谦虚几句:“都是侥幸和偶然。我沾了咱纪书记和胜利农场的光,要不然人家知道我是谁?”

  大家对杨君苏就更佩服了,瞧瞧人家年纪轻轻得了如此大的名气,却一点都不飘。这是什么样的精神?

  人家杨同志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一个纯粹的人,天生就是干大事的料。

  杨君苏吃完午饭,歇一会儿就去工地帮忙搬砖盖房子,不怕脏不怕累,基建工人都挺服她。

  其他人有样学样,大家有空都来义务劳动。

  像小杨说的,这房子是给自己盖的,早日完工早日住新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在她的带动下,建房速度飞速提升,贺新华终于满意一回。

  一个月后,第一批平房已经盖好了。

  杨君苏又去打理平房区,带着大家种树种草,修砂石路,去河边捡河卵石,修公园的小路。

  这次别说是大人了,连孩子们都加入进来。

  杨君苏管理的这块地方欣欣向荣,热闹非凡。

  菜园里每天都有新鲜蔬菜供应食堂,剩下的分给家属。

  食堂食材新鲜,厨子精心钻研厨艺,大家对比了场部食堂的伙食水平后,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操场上,人来人往,打球的,跑步的,遛弯的。更不必说,隔三差五的还有文艺演出。

  胡东海负责的那片地区,基建搞得也挺不错,毕竟他就是基建科出来的,可惜的是,人气都在杨君苏他们这片儿,陆长安那儿也差不多。

  春播这一块,宋要武负责的几块地号,大家的劳动热情非常高,质量完成得也最好。因为杨君苏非常善于鼓舞士气,让参加春播的人感觉自己就是农场的主人翁,我们在为革命种田也在为自己种田,农田的产量与质量与他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有了这样的思想觉悟,他们劳动时怎能不认真?

  事情进行到现在,三方的差距已经相当明显。胡东海和陆长安也看到了明显的差距,有些蠢蠢欲动,小动作频繁。宋要武仍旧挺稳,跟平常一样,照常工作。她还嘱咐杨君苏不要急也不要乱,一切如常就好。

  杨君苏笑着说:“宋大姐,你这掌舵的不慌,我们坐船的心里就稳当。”

  她现在才不慌,慌的是对手。

  作者有话说:

  这个月的更新是平常日六,周六周日,日万,我试试能坚持几周。

第七十章 杨科长

  这天上午, 小赵过来告诉杨君苏,四分场有一批转正名额,宋要武把杨盼和齐冰报上去了, 总场已经下达通知, 同意转正。

  通知下达时, 齐冰还好,她早有预料。最激动的要数杨盼,她知道自己来到四分场有很大可能性会转正, 但没想到会这么快。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区别不仅仅是工资,还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下班后, 杨盼激动地抱着杨君苏:“苏苏, 我太高兴了。我没想到这么快就转正了,肯定是因为你的缘故。”

  杨君苏笑道:“是你工作认真, 你在食堂干得挺好, 大家都夸你呢。”

  杨盼摇头:“不一样的,我在三分场食堂也认真工作, 可转正名额每次都没有我。”

  杨盼高兴过后, 又说道:“转正后我的工资也涨了,应该是32块,我手头宽裕了, 送你一件衣服,你抽个时间, 咱们去镇上逛逛。”

  杨君苏说:“买衣服的事不急, 以后再说。”

  杨君苏正在跟杨盼说话, 齐冰来叫她:“杨姐, 刚才朱同志说有事找你。”

  杨君苏哦了一声, 便跟着齐冰出去看看。

  齐冰笑着说:“对了, 杨姐,这周日你有没有空,我想请你吃饭。”

  杨君苏摆摆手:“下回,到时我请你们。”

  说着她走了出去。

  小朱提着一个包袱,在宿舍门口站着。杨君苏嫌这儿人来人往的,说话不方便,就把他带到小办公室里。

  杨君苏给小朱倒了一杯水,问道:“朱同志,你找我有事?”

  小朱把包袱往桌上一放:“这是送你的。”

  杨君苏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条红底白花的裙子,一甁雪花膏,一盒饼干。”

  她不动声色地问道:“这是你送的?为什么要送我礼物?”

  她上次把小朱弄得下了头,按说应该没问题了。

  小朱连忙摇手:“不是不是,不是我送的,是我们陆同志送的。”

  说完,他又怕杨君苏误会,赶紧解释:“陆哥看你一个女孩子整天风里来雨里去的,觉着心疼。他说女孩子家就应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坐公室。对了,我们陆哥有一个弟弟,年纪跟你差不多,长得可俊了,还没找对象,我给你看照片。”

  杨君苏接过照片一看,小伙确实长得不错,但也就那样。

  她心里想的是,我也是被使过美男计的人了,说出来也挺有面子。

  小朱继续诱惑杨君苏:“小杨,你把我当哥们,我也一样。做为哥们,我劝你一句,你上次跟我说的那些不对,你可别跟别人说。将来有机会,让陆哥把你调到总场宣传科,那可是相当体面的工作,你再也不用这么辛苦了。”

  杨君苏把东西退还给小朱,“朱同志,谢谢你和陆同志,不过东西我不能收。”

  小朱为难地说:“这裙子是专门照你的身材买的,你不收也没人穿。”

  杨君苏笑道:“没事,裙子可以修改一下给别人穿。”

  小朱一计不成,又施一计,他直接明说:“我实话告诉你,我们陆哥十分欣赏你的才能。他说你跟着宋科长屈才了。你想啊,宋科长是个女同志,升职速度肯定比不上男同志。像她这样的人,说不定很快就转岗回去照顾家里,你跟着她不就白干吗?我们陆哥才三十岁,未来不可限量。万一,陆哥的弟弟看上你,你以后就是陆家人了,以后你有享不完的清福。你们科的林玲玲你知道吧?到时,你的日子比她还好,全场的女同志都得羡慕你。”

  杨君苏清清嗓子,坚定地说道:“朱同志,我是宋科长一手提拔的,她对我有知遇之恩,我这人重情重义。所以只能对不起了。其实,我还是那句话,我们宋科长是个女同志,对你们没有威胁,你们不必放在心上。咱们是盟友不是敌人。”

  小朱以前也这么想,可是最近却不了。可这话,他又不能直说。

  任务完不成,小朱心里急,杨君苏就反客为主:“朱同志,要不你想办法调到我们这儿吧,咱们一起共事多好呀。你别看我现在忙,我很快就清闲下来了。你现在是不是还没有对象?我给你介绍一个,你看你长得浓眉大眼的,要是找一个工作能力强的对象,以后你就可以享福了,到时大家肯定妒忌你。男人在外面打拼也挺辛苦的,你要解放一下思想。”

  小朱:“……”

  他提起包袱,无奈告辞。

  四月底,总场关于四分场场长的人选定了下来,因为再过一个月就是麦收大会战,虽然四分场今年因为开荒没种麦子,但也要参加麦收。场长人选必须在麦收之前提下来,好方便之后安排工作。

  在场党委会议上,宋要武以绝对优势当选为四分场场长,之后还要上报市农垦局。

  消息一经传出,四分场的职工不禁松了一口气,还好当选的是宋科长,领导的眼睛还是雪亮的。

  胡东海得知结果后摇头叹息,心情憋闷。而陆长安则犹如被人当头一棒,愤懑不平。

  陆长安的心路历程十分曲折。最初,他觉得自己是十拿九稳;到中间,他隐隐察觉到宋要武有点威胁,但也只是警醒一下而已,觉得优势仍然在我;到了最后,宋要武的优势越发明显,他急了,出招频繁,但仍抱着希望,现在结果出来了。他不知道该怎样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说好的十拿九稳,说好的别人陪着他跑呢。

  至于小朱,他更加难以接受这个结果,说好的躺赢呢,都是骗人的。谁骗了他?杨君苏。小朱借酒消愁,喝多了对他的好朋友说,女人都是骗子,见到了千万要小心。

  直到这时候,大家才知道,人家宋要武的叔叔在省城,公公在京城,人家的人脉比陆长安强得多,而她到农场工作,一是来避风头,二是下基层锻炼一下。她平常衣着朴素生活简朴,不显山不露水的,大家都没看出来。

  宋要武成为场长后,关于她的家世和各种小道消息传得满天飞。

  叶香云和杨利民也听说不少,有什么最新消息都会及时告诉杨君苏。

  叶香云听到宋要武的公公是京城的,男人远在南方某海岛时,不禁用同情的口吻说道:“你说你们宋场长也真是的,既然公公那么有本事,为啥不让公公把她和她爱人调到一块儿,他爱人出身这么好,她也敢放心。年纪轻轻,夫妻俩一南一北,真是可怜。”

  杨君苏诧异道:“妈,就你这种人竟然也有勇气同情我们宋场长?你同情同情自个儿吧。”

  叶香云说:“我怎么了?我现在挺幸福的,男人孩子都在身边。”

  杨君苏:“哈哈哈,你高兴就好。”

  杨利民关心的是别的问题:“那宋要武当上场长了,她的位置谁来坐?”

  杨君苏小声说:“爸你别声张,我感觉可能是我。”

  杨利民吃了一惊:“你,你才多大?二十就能当科长?”

  杨君苏淡淡说道:“二十不小了,人家溥仪三岁还当皇帝了呢。”

  杨利民是无言以对。

  杨君苏的预感是对的,宋要武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提拔杨君苏为生产科的科长,贺新华还是基建科的科长,是平调过来的,老金也一起调了过来。三分场基建科的科长变成了老高。

  吴剑史大同仍回三分场。

  后勤科科长是三分场后勤科的杜成,李玉也跟着一起调了过来。农林科的还没有定下来。

  这段时间,三四分场的职工议论最多的就是杨君苏这个新晋人物,因为他们农场的科长最年轻也是三十多岁,有些人都快退休了才熬上去,比如说老高。而杨君苏才二十岁就要当上科长,算是年轻有为。有人说宋要武是真看重这个得力干将,要不是宋要武也是个女同志,大家都得怀疑她俩之间有点什么,虽然杨君苏的个人能力是公认的强,但有些人还是不自觉地往这方面联想。

  宋要武提拔杨君苏的申请送到总场,总场开会讨论时,有很多人不同意,说杨君苏太年轻了,担心难以服众。最后还是谢秘书摆事实讲道理说服了一部分同志,纪书记经过慎重考虑,觉得应该给年轻人一个机会,便同意了这个决议。

  通知正式下来的时候,四分场都沸腾了。李卫红小路他们是奔走相告。杨盼被人恭喜了好多回,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断过。

  奔走相告的还有杨利民,他简直高兴疯了,逮谁跟谁说:“我闺女当上科长了。”

  众人:“……”

  老陈第一个笑着恭喜:“恭喜你老杨,你生了个好女儿。”

  包新起哄:“老杨,这次必须得请客。”

  杨利民笑着说:“请,一定得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