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母改嫁后,我成了京城白富美 第10章

作者:凤衾 标签: 穿越重生

  只是……她真的没想到,萧靖远会对她这般关照。

  云荞一颗荔枝吃完,才发现丫鬟们都看着她,她动了动唇瓣,从樱桃小嘴里吐出一颗棕色的核来,有些不明所以道:“怎么了……荔枝不好吃吗?”

  为什么都看着我?

  这句话云荞没有敢问出来,但她已经听见萧靖远开口道:“好吃你就再多吃几个。”他说着,只又伸手从水晶盘中拿了一颗最红的荔枝出来,慢悠悠的剥开了口子,动作娴熟的剥完,放到云荞面前的小茶碟中。

第21章 长公主

  众人吃过了荔枝,眼见着就到了晚膳的时辰,老太太这里今天吃斋,所以就不留她们用晚饭了,云荞便跟着林氏回了青桐院。

  程静怡就住在离同福堂最近的醉月轩,老太太是真心看中了她要嫁到国公府来的,因此对她照顾的极为周到,不仅安排她住着独门独户的院落,还打发了两个丫鬟并两个婆子,供她使唤。

  程静怡从琅琊来的时候,身边只带了一个奶娘周妈妈和一个小丫鬟穗儿。周妈妈是将她从小养大的乳母,对她自然是事事上心,见她从同福堂回来,便急忙就迎上了前问道:“姑娘可见到了世子爷了?”

  程静怡点了点头,眉心却蹙得更紧了,父子二人都是冷冰冰的一个模子,被他们瞅上一眼,她连话都紧张得说不明白了。

  周妈妈见了程静怡这般愁容满面的,带着皱纹的脸也跟着拧了起来。

  “姑娘这是打退堂鼓了?”周妈妈虽然是无知村妇,可这半个多月以来,她住在这国公府里,被当贵客一样的待着,把这一辈子没吃过的东西、没见过的东西都尝过见过了,往常她不知道什么叫做金尊玉贵,如今见了这国公府的阵仗,见过了老太太,她才算明白,原来戏本里唱的那都是真的,她们先前以为是假的,那是没见过世面,没见识罢了。

  “不说别的,就说姑娘身上穿的这件衣裳……”周妈妈耐心性子说道:“听双喜说,这叫云锦,普通老百姓一年才能织这么一两匹,姑娘如今就穿在身上。”周妈妈滔滔不绝的继续:“再说今儿老太太命人送来的荔枝,咱们以前没见过也没吃过,我听说那是太后娘娘最喜欢吃的,姑娘你想想,太后娘娘吃的东西,如今你也吃的……”

  程静怡的面色微微有些松动,以前在琅琊,程家也算是大族,她在那里颇具美名,骨子里是有几分清高在里头的,可谁知道……那份清高如今到了京城,早被这迷花眼的富贵给秒成了渣渣了,剩下的,就只有打心眼里的自卑和对未来的迷茫了。

  若是那镇国公是个懂得怜香惜玉好亲近的人也就算了,偏偏他又不是。

  程静怡叹了口气,心里实在矛盾得很,可就这样放弃了回琅琊去,她也拉不下这个脸面,毕竟走的亲近的亲戚,都知道她是被接进了镇国公府的,众人只当她飞上了枝头就要当凤凰了,若是见她灰溜溜的回去,哪里有不笑话的道理。

  安世显回长公主府的时候,沐宜长公主和宋澜正巧都不在府上。

  丫鬟将他安置在了正厅休息,他却独自一人,来到了位于长公主府正房西侧的西厢房里头。

  这里的陈设和前世无异,只是北边的墙上少了一幅画,那里曾经挂着一幅他的小像,他的魂魄寄生于内,整整十年。

  宋澜娶了沐宜长公主之后,并没有纳妾,因此正房的东西两厢都是空着的,西侧的这一间便僻做了沐宜长公主的书房。

  临窗安置着大炕,上头放着宝蓝色如意祥云纹的大迎枕,中间的小几上还摆着个针线笸箩,里头有丫鬟绣了一半的鞋面。

  安世显坐在红木雕花的靠背椅上,竟当真有了那么一点回家的感觉了。

  前世他就在那堵墙上,看着春来暑往、朝朝暮暮、看着那十来岁的小姑娘最终长成了绝世容颜,红妆淡抹、霞帔披身,从这里嫁了出去。

  十年……他从未跟她说过半句话,却已当她是自己的亲人、朋友。

  但她最终还是没有跟着自己回来。

  安世显稍稍叹了口气,只听游廊上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沐宜长公主的声音已经传到了他的耳中。

  “显哥儿……显哥儿……”沐宜长公主跑到门口,定定的看了一眼,才确信道:“真的是你回来了!”她虽然已经改嫁,可这毕竟还是她亲生的儿子,遇到这样的事情,早已经心慌意乱。

  沐宜长公主几步走到房中,将安世显略带苍白的脸抱入怀中,忍不住用手抚摸道:“快急死我了,你倒是去哪儿了,六扇门的人几乎都把京城给翻遍了……”她低头看着她自己的儿子,十来岁的少年,原本应该是虎头虎脑的模样,而安世显却因为过分的清瘦,而显得身形单薄。

  对于这个儿子,沐宜长公主终究是有几分亏欠的,但她从小性格使然,宁可亏欠天下人,也不会因此委屈自己半分。她是大魏最金尊玉贵的公主,只需肆意的活着便是了。

  这辈子唯一不顺心的地方,也不过就是被萧昊焱暗中打了一回脸。而如今她都已经再嫁了,萧昊焱却还没有娶亲,得罪了她沐宜长公主,看这京城还有谁家敢把闺女嫁给他?

  只是这件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每每让沐宜长公主一想起来,眉梢还是会忍不住跳动两下,若是那萧昊焱这辈子都娶不着老婆了,兴许她才会咽下这口气,把这件事情从脑海中忘得干干净净。

  但此时……沐宜长公主稍稍平息了点怒气,将安世显搂到怀中问道:“显哥儿,你把这几天发生的事情都跟母亲说一下,你是怎么不见了的,又是谁送你回来的?”

  安世显向来知道她母亲的脾气,爱他是真的、心狠手辣也是真的,况且这件事情和安国公府绝对脱不了干系,他既然重生而来,也不想再重蹈前世的覆辙,莫名其妙的死在别人的阴谋之下。

  安世显蹙了蹙眉心,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马车出了京城,大约走了七八里路,在一个村庄停了下来,丫鬟服侍我去茅房小解,福生跟着我一起进去的……”

  进去之后他就没了知觉,等醒来的时候,便已经被关在了漕运码头附近的民房里。其实醒来之前的事情,安世显记得已经不是十分清晰了,毕竟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但这件事情漏洞百出,聪明人只要动脑子想一想,便知道不是人贩子所为。

  人贩子大多都是在繁华的街巷中动手,哪里会去偏僻的小村庄守株待兔的呢?

第22章 悬赏

  沐宜长公主听到这里,心中隐隐已有了几分答案,只冷笑道:“安国公府的人出息了……”

  安世显便接着道:“抓了我的那两个人贩子已经被送去了天津卫衙门,不日就会被解押回京,到时候刑部一审,便知道是谁人所为,母亲现在也无需妄加揣测。”

  “哼!”沐宜长公主冷哼一声,目光又落在了安世显的身上,咬了咬牙道:“你既然已经来了,就在公主府住下,安国公府的事情,我自然会帮你料理。”她起身,指尖触摸到安世显身上穿着的杭绸直缀,眉心微微的拧了拧,她沐宜长公主的嫡长子,何时穿过这样寒酸的衣裳。

  然而安世显却开口道:“听说母亲为了寻我,悬赏了十万两银子,如今我既已安然回府,这银子是否也该如数给我的救命恩人?”

  沐宜长公主回府时候,就问了门房的下人,下人说安世显是自己回来的,并未看见他人,但沐宜长公主当然知道,十岁的孩童如何会自己脱险,必定是有人施以援手。

  她悬赏十万两银子是真,但现在恩人尚未露面,就要银子,让她心中忍不住就有些不快,谁知道那人是不是和安国公府一伙的呢?就想来诓她的银子……

  “倘若他确实是你的救命恩人,这银子自然给的,可倘若他和安国公府的人是一丘之貉……”

  沐宜长公主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安世显道:“他是镇国公世子,自然不会跟安国公府扯上关系,母亲既已应下了悬赏,就把银子给他们吧,况且这件事情,儿子也已经答应了下来。”

  “……”沐宜长公主大睁着一双惊讶的眸子,差点儿一口气没上得来,若说是其他人,十万两银子给也就给了,毕竟安世显平安无事的回来了,她身为一国公主,自然也不屑做一些言而无信的事情。

  可偏偏就是镇国公府……偏偏就是当年那让她少女心事碎了一地的镇国公世子!

  要不是因为他忽然冒出来,她如今就是镇国公夫人!

  沐宜长公主气的眉心紧蹙,一张脸都涨得通红的。

  安世显知道这里头的过节,但他也只能当做不知道,若说这十万两银子,能将前世的事情一笔勾销,能换沐宜长公主安然终老,安世显毫无怨言。

  况且,这本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过了好片刻,沐宜长公主的神色才稍稍缓和了下来,看着怀中安世显清瘦苍白的脸,终究是咬碎银牙道:“行吧,就照你的意思去做。”

  萧昊焱回京几日,一直忙碌不停,今日才抽了空进宫面圣,将此次江南之行的见闻,大致同皇帝汇报了一下。

  大魏虽未像前朝一般海禁,但沿海一带常有海盗,因此漕运仍是南北运输的主力,这一年下来,光漕运上缴收的税款,便是户部半数的收入,但近年来中饱私囊、暗通曲款之人甚多,以至于虽然船只有增运,而税款并不见多,皇帝这才派了萧昊焱沿途彻查。

  萧昊焱从宫里出来,天色已是不早,出了神武门,赶车的随从侯成才开口问道:“国公爷今日也是去怡香院吗?”

  “去。”萧昊焱简短的回了一句,将马车的帘子放下。

  怡香院隶教坊司,是朝廷官员可以大摇大摆进出的青楼,里头的女子大多都是犯事官员家的女眷,比起勾栏胡同中其他的青楼,这里的女子颇通文墨、善解人意,更招人喜欢些。

  当然,这样的地方还有一个好处,容易打探到各种的消息,尤其像萧昊焱这样半年不在京城的人,往里头多走几遭,这半年来京城所发生的大事,也就知道的差不多了。

  因此,萧昊焱虽不好女色,对于这样的邀约却也并不回绝,不过是场面上的营生,喝几杯酒而已。

  今日在怡香院做东的是陈举贤陈阁老,陪客的有两人,一个是大理寺少卿李绍,是陈阁老的乘龙快婿;另外一位萧昊焱也认识,正是他昨儿让刘安去找的六扇门总捕头张耀。

  众人包了个雅室,请了相熟的姑娘作陪,唯有李绍因为有老丈人在场,并没有叫上姑娘。

  要说最近京城出的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安国公小世孙失踪的案子。

  沐宜长公主是先帝幺女,乃薛太后所出,从小就刁蛮任性,这京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安国公小世孙是她的嫡长子,便是薛太后嫡亲的外孙,当今天子的亲外甥,这样一个王孙贵胄丢了,怎能不掀起大风浪。

  张耀这几日几乎将城外所有的码头、驿站、茶楼酒肆客栈都翻了个遍儿,也没有找到安世显的下落,以他身为捕快多年的经验,他觉得安世显半多已经被人给害了。

  十万两的悬赏都无人问津,很显然抓人的是要命不要钱的人。

  “那安国公小世孙到现在还没有消息?”陈阁老对此事也颇为关心,虽说世道艰难,人口丢失贩卖之事在京城屡有发生,但涉事者身份不同,事情的严重性也就不同了。

  张耀摇了摇头,视线扫过坐在自己正对面的萧昊焱,忽然又想起今日一早刘安曾嘱咐的事情,他虽不知道为何堂堂镇国公要找那么一个小姑娘,但既然这是萧昊焱的意思,他也只能照办,只是找人这种事情,实在不是他们六扇门的强项。

  里头人正为安世显的安危感到担忧,只听门口传来一阵敲门声,紧接着一个穿着缁衣的捕快从门外进来,凑到张耀的耳边小声耳语了几句。

  张耀闻言,低垂的眉宇陡然挑了挑,视线朝众人一扫而过,而后才开口道:“安国公府的小世孙找到了。”

第23章 外室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只等着张耀继续说下去。

  张耀的视线不偏不倚的落到了萧昊焱的身上,这才继续道:“长公主府的下人刚刚去刑部回了话,说把人救出来的,是镇国公世子,长公主还预备了十万两的银票,要答谢镇国公世子的救命之恩。”

  萧昊焱握着酒杯的手滞了滞,脸上生出几分疑惑来。

  萧靖远是什么时候回的京城,连他这个做父亲的都还不知道呢?不过萧靖远倒是出息,一回京就给国公府赚了十万两的银子。

  只是……这银子只怕拿得有些烫手。

  沐宜长公主岂是好相与的人,她故意把这件事闹得人尽皆知,大约就是要看镇国公府怎么收那十万两银子吧?

  “原来世子已经回京了,我这个做父亲尚且不知,没想到他还救下了安国公府的小世孙,也算是做了件好事。”萧昊焱不紧不慢的将一杯酒饮尽了,心里想的却是,这安国公小世孙算是找到了,但这样一来,打探宋云荞的下落,就指望不上六扇门了。

  徐氏那张泫然欲泣的脸陡然就在脑海中浮现,萧昊焱没来由皱了皱眉心,一旁陪酒的姑娘凝香便适时送了一杯酒到他的唇边,糯着声音道:“国公爷在想什么?先喝了这杯酒吧……”凝香乖顺懂事,是萧昊焱在怡香院常点的姑娘。

  萧昊焱低头,就着美人纤细的手将杯中酒饮尽了,脸上神色无端就染上了几分惆怅。

  张耀得了消息,只起身回六扇门去了,萧昊焱和陈阁老俩翁婿又喝了几杯,见时辰不早了,便也起身告辞。

  凝香起身相送,脸上带着几分不舍,她虽是萧昊焱常点的姑娘,但那人却从不在怡香院留宿,这里往来的客人非富即贵,凝香自然知道萧昊焱的身份,因此便越发小心殷勤的伺候,若是能得到他青睐,就连鸨妈也会对她宽厚几分。

  更何况,她们想要从这里出去,除非像萧昊焱这般有权有势的人,才可能说动了礼部通融,将她们脱籍,成为良家子。

  凝香将萧昊焱送到门口,拧着帕子站在台阶上,一双含情脉脉的丹凤眼看着他,依依不舍道:“国公爷这就要走了吗?”

  萧昊焱本就不好女色,来这怡香院也不过就是逢场作戏,打探些消息,自然也懒得应付,还如往常一样,只让侯成给足赏银,便弯腰上了马车。

  凝香看着马车远去,欲言又止,手中的帕子却越拧越紧,直到听见里头鸨妈的喊声,这才不得已咬着唇瓣,转身进门。

  马车从勾栏胡同出来,已是打过了二更,侯成在帘外问道:“国公爷是回府还是……?”

  往常萧昊焱若是在外头有应酬耽搁了,都会去离皇城较近的三条胡同休息,但如今那里住着徐氏,侯成一时也没了主意。

  国公爷这些年在女色上完全不上心,家里虽然有通房和姨娘,但这些年除了萧靖远和萧玉蝉,再没有别的子嗣,外头甚至还偷偷的传言,他们国公爷怕是在战场上伤了身子,有了难言之隐,因此才一直不成亲的。

  但侯成知道,这些都是那起子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他们家国公爷,不过是没遇上可心的人而已。

  可是……那也不至于就看上了像徐氏这样的有夫之妇吧?侯成只觉得刘先生的话并不可信,说不定他们国公爷就是看在徐氏身份特殊,将来或许能派上用处,因此才施以援手的。

  萧昊焱原本是想回国公府,问一下萧靖远关于那安国公小世孙的事情,只是这个时辰回去,萧靖远只怕也已经睡了,与其把他从被窝里抓出来问得不清不楚,不如明天再抽时间问他。

  “去三条胡同。”萧昊焱只开口道。

  别院几进的院落,他就睡在前头书房,跟徐氏自然也是井水不犯河水。

  侯成得令,赶着马车往别院去,此时夜已渐深,大街两旁的店铺也都关门了,冗长的大街上只余马车的轱辘声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