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母改嫁后,我成了京城白富美 第239章

作者:凤衾 标签: 穿越重生

  “陛下。”薛贵妃向已经进了大殿的皇帝福身请安,敛目垂眸之间,便显得十分消瘦憔悴。

  从秋弥至今已有差不多半年时间了,这半年中,薛贵妃一向谨小慎微。

  皇帝心下终究有几分意动,点了点头道:“贵妃不必多礼。”

  他说着,只上前向太后见礼道:“儿臣给母后请安。”

  薛太后点了点头,笑道:“你今儿怎么有空过来,国事不忙了?”

  永宁侯府的事情,除了影响到薛贵妃在后宫的地位,也终究影响到了他们母子俩的感情,皇帝来永寿宫的次数也少了许多。

  但薛太后毕竟是他的母亲,他能对薛家慢慢狠下心肠,对薛太后却不能。

  “儿臣想起三月三是母后的寿辰,不知道母后想要怎么过?”薛太后喜欢热闹,往年都是在尚春园摆宴,筵请京城一众适龄的世家子弟并侯门闺秀,瞧着那些年轻的男男女女在一起游玩,再趁机在点个鸳鸯谱、做一回月老,老人家心情就好了。

  “德妃今日已经过来请示过了,就在宫里过……”薛太后说着,只继续道:“如今德妃主理后宫,很多事情都忙不过来,赏赐靖郡王妃的事情,就交给薛贵妃吧。”

  “赏赐靖郡王妃?”皇帝一时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薛贵妃却已经收到了薛太后的眼神,只笑着道:“陛下大概还不知道,靖郡王妃有喜了……”

  皇帝早已是当爷爷的人了,几个皇子妃但凡有了身孕,都会上报朝廷,宫里自有赏赐。但靖郡王是临时住在了京城,因此并没有上书报喜也不足为奇。

  “已经有了身孕?”皇帝面上一喜,看来他让太医院酿制的鹿血酒还真派上了用处。

  见皇帝没有半点警觉之心,薛太后面色多少有些难看,只不冷不热道:“郡王殿下的病也病的稀奇,没成亲之前不能人道,怎么才一成亲,不到两月,郡王妃就有喜了呢?”

  皇帝知道薛太后的意思,但并不想跟她争执,他这条命都是谢景元救回来的,再去争这些没有意思。

  再说了,那赵太医胆子再大也不至于伙同谢景元欺君。

  “不管如何,这是喜事,一应赏赐之事,就交给贵妃来办吧。”皇帝只笑着道。

第498章 辞呈

  宫里的赏赐送到郡王府的时候,云荞正在清晖堂誊抄医书。

  谢景元说三月中旬便要回益州去,眼下杜雪心还有好些医书没有誊抄完成,有些书实在老旧的很,都已经快烂了,若是再千里迢迢的运到益州,一路上受潮受湿的,到时候只怕连翻都翻不起来了。

  云荞闲来无事,便让丫鬟去杜雪心那边取了几本过来,一边誊抄一边学习,写累了,就去次间的软塌上靠一会儿,余下的时间还要做些针线活,日子倒也过得十分充实惬意。

  谢景元近日也忙碌了起来,他是闲不住的性子,身上一觉得好了些,那些出入王府的清客幕僚们也就开始走动了起来。

  赏赐的东西都送去了前院,杜雪心便差了丫鬟去清晖堂请了云荞过去。

  谢景元谢过了前来送赏的太监,亲自将那人送到了门口,回前院的时候,就瞧见云荞正从抄手游廊上过来。

  云荞怀了他的孩子,这两个月吃不好睡不好,眼瞅着就瘦了一圈,此时她穿着丁香色的缠枝花褙子,头发简单的绾了个髻,戴着粉色的芙蓉玉簪子,一副同色的水滴形耳坠,衬得她脖颈细白,莹白的小脸如嫩蕊一般。

  看见谢景元从外院绕进来,云荞不自觉就加快了步子,如今她还没显怀,走路跟从前也没什么差别,这可急坏了身后跟着的丫鬟,只急忙道:“王妃慢点。”

  云荞听见身后的声音,才想起自己如今有了身孕,便放慢了脚步,就见不远处的谢景元撩起了长袍,大步流星走了过来。

  看见殿下已经跟王妃汇合,身后的丫鬟总算松了一口气。

  云荞等谢景元走到了自己的跟前,抬起头来,看见他额头上竟然渗出了一丝丝的细汗。

  过了龙抬头,天气便一日暖过了一日,他们房里的暖炉已经撤了,晚上睡觉的时候,那人便会抱着自己,生怕她冻着了。

  但也只是抱着而已,毕竟什么也做不了。

  云荞拿出帕子替他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谢景元便顺势就拉着她的手,两人一起往前院去。

  杜雪心正在厅中清点宫里的各项赏赐,作为曾经的太子妃,这些宫中规制她自然是熟悉的。

  宫里的庶务,向来是由皇后掌管的,但今上的张皇后已故去多年,一直都没有再立后,主要的原因必定是因为薛贵妃受宠,以薛家在京城的地位,这皇后之位,非她莫属。

  可这样一来,薛家就越发一家独大了起来。

  是以,皇帝这些年虽然宠幸薛贵妃,却没有动过立后的念头。

  尤其是这次秋弥之后,永宁侯被贬,薛贵妃已交出了主理后宫之职,这些事情理应交由德妃操办。

  可这一回,派人来郡王府送赏的,却是薛贵妃的人。

  杜雪心拧了拧眉,皇帝一向耳根子软,虽然对薛家不满,可薛贵妃是他的枕边人,是为他生育了三个儿女的女人,对她再怎样也狠不下心肠来。

  而自己的儿子呢……虽然为了救驾险些丢了性命,但毕竟亲疏有别。

  杜雪心叹了一口气,把心中多余的几分担忧按捺下去,就看见他们小夫妻俩正手拉着手往这边来。

  等走到了台阶下,瞧见她在这里头,云荞这才害羞的甩开了谢景元的手,只上前几步,跨过了门槛,朝着她福身道:“母亲。”

  谢景元紧随其后,脸上却还带着几分担忧,见云荞走的快,只急忙道:“你小心些。”

  这前厅门槛高,走起路来稍不留神就容易绊着了。

  杜雪心无奈的摇了摇头,拉着云荞起身,故意揶揄道:“是我的不是,应该派人把东西送去清晖堂,也省的云丫头走这一趟了。”

  谢景元知道杜雪心在打趣他,只笑着不说话,倒是云荞不好意思了起来,蹙眉看着谢景元道:“我哪有那么不小心。”

  小夫妻间彼此的一个眼神,都跟吃了蜜糖似的,甜滋滋的。

  谢景元心中自是有几分尴尬,但面上却还是装作云淡风轻,就听杜雪心说道:“东西我都检查过了,都是寻常的东西,一些不常用的我已经喊人收进了库里,这几箱料子不错,让云丫头选一选,送去百绣阁做几件新衣裳。”

  云荞有了身孕,将来肚子一日大过一日的,从前的衣裳自然是不能穿了,况且他们三月中要启程,路上还得走一个多月,这期间也没办法做衣裳,只能现在先准备着。

  云荞闻言,只点了点头,挑了几匹颜色淡雅却不失鲜亮的,让丫鬟婆子们送回了清晖堂,又选了几匹料子特别柔软舒适的,派人送去了镇国公府。

  徐氏的肚子大了起来,可以给娃儿做小衣服了,云荞觉得这一胎一定是妹妹,因此送了好些粉粉嫩嫩的料子过去。

  到晚送货的人就回来了,还带了徐氏的话回来,让云荞下个月初一同她一起去金玉堂逛逛。

  等到下个月初一,云荞也有三个月的身孕了。

  到时候胎脉坐稳了,她也可以到处走动走动了。

  收到了宫里的赏赐,第二日谢景元便进宫谢恩去了。

  当然,除了谢恩,谢景元也正式向皇帝提出了辞呈,打算于三月中旬,启程回益州。

  皇帝原本还说要给他重新指一块封地的,但谢景元坚持要回益州,那里虽然偏远,却是大魏的腹地,南临云贵、北接宁陕,位置险要。

  况且……他已经在那儿呆了三年多,对那里也有了感情。

  皇帝见谢景元坚持,便也没有再说什么,只说日后谢景元若是想回京了,就给他写信,他自会下诏传他进京的。

  看着谢景元离去的背影,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终究是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薛太后疑心谢景元,他又何尝不是,只是谢景元的所作所为,到底是洗去了自己对他的疑心了。

  如今看着谢景元一脸赤诚的说要离开,皇帝心里反倒又愧疚了几分。

  这么好的一个侄儿,留在身边,他心里觉得不安稳;可就这么走了,他又着实有些舍不得。

  荣喜见自家主子这般,便开口劝慰道:“陛下若是舍不得靖郡王,以后常召他进京就是。”

  皇帝叹了一口气,摇头道:“益州那么远,常召进京,哪有那么容易。”

  一想到五皇子和七皇子也很快就要离京去往封地,皇帝越发就唉声叹气了起来。

第499章 金玉堂偶遇

  日子一晃便到了三月初一。

  在杜雪心的精心调理下,云荞的胃口总算是好了许多,虽然吃的还是不多,但至少已经没有吐得那么厉害了。

  徐氏已经有六个多月的身孕了,这一胎没有什么操心的事情,保养的极好,反倒让徐氏看上去越发的年轻娇媚了几分。

  上个月她差人来郡王府递了消息,说在金玉堂打了一副金项圈,是专门给小外孙的,让云荞今日同她一起去金玉堂取东西,顺便也算是出门逛逛。

  外头春光正好,正是京城最好的时节,国公府的马车来郡王府接了人,母女俩便一起欢欢喜喜的往金玉堂去了。

  徐氏肚子早已经显怀,穿着宽松的裙袄,还是能看出凸起的小腹,云荞才刚满三个月身孕,依旧是小腹平平,什么都瞧不出来。

  脸色倒是比之前好了许多,虽然还是瘦,但已不像之前那般羸弱了。

  “趁着如今胃口好起来了,可以多吃一点,但也不能吃太多,不然孩子长的太大了,将来生起来不容易。”徐氏只拉着云荞的手说道,又想让她多吃点,又怕孩子太大将来不好生,这当娘的实在矛盾。

  如今肚子还没大起来,孩子也没有开始乱动,云荞心里也没什么底,只是低着头道:“婆母也是这么说的,我如今尽量还是多吃一点。”

  之前那两个月吃的太少了,人都瘦了一圈,好歹先把之前瘦的补回来了再说。

  要不然,谢景元见她这副风一吹就倒的样子,眉心又要皱成一个川字了。

  “你婆母是名医,自然懂这些,有她照顾你,我也放心了。”徐氏虽这么说着,可一想到过几日云荞便要启程去往益州了,心中还是诸多不舍。

  但也不能不走,离云荞生产还有好几个月,就算等生下了孩子,还要坐月子;坐完了月子,大人即便恢复的差不多,可以启程了,可才满月的小奶娃,也不敢带着随便上路,这样一耽误,一两年都没法动身了。

  权衡利弊,也只有如今趁着云荞胎脉稳了,早早的启程,等到了益州,也有休整的时日,到时候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母亲。”

  见徐氏面上又多了几分愁容,云荞只低低的唤了她一声,柔软的掌心覆上了徐氏的手背,抬眸看着她道:“女儿已经长大了,会照顾好自己的,母亲您就放心吧。”

  从小到大,徐氏花在自己身上的心思,也不知有多少,如今她已经长大成人、成家立事了,实在不应该再让徐氏这般操心了。

  看着闺女一本正经的模样,徐氏心下动容,嘴角却忍不住勾了勾道:“你长再大,哪怕将来儿女成群、子孙满堂,当了老太妃了,那也是我的闺女,也是我心坎上的小棉袄。”

  云荞闻言,便往抱住了徐氏的膀子,还同小时候一样,靠在母亲的肩头上,一副天真烂漫的少女模样。

  说话间马车却已经停了下来,京城最大的首饰坊,金玉堂到了。

  因为是初一,京城爱出门的女眷们大多也是去庙里上香,所以这金玉堂的客人并不是很多。

  门口专泊马车的地方,只停着两三辆车。

  丫鬟扶着云荞和徐氏下了车,早有管事的迎了出来。

  若只是取个金项圈,其实让店家送去府上也是一样的,但徐氏还想来看看这里时新款式的头面,想让云荞挑几个带去益州。

  听萧昊焱说,益州位居蜀中,前朝灭国的时候,百姓流离失所,十室九空,很多地方都荒无人烟。

  如今虽说是好些了,可到底不能跟京城相比,徐氏恨不得把京城有的东西,都让云荞带一些过去。

  “两位夫人请。”管事迎了两人进去,便请了店中负责待客的丫鬟领着两人去了一侧的偏厅中落座。

  金项圈是早就定制好的,炸得金灿灿的,上头还挂着一个镂空的金锁,轻轻的晃一晃,便可以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丫鬟把东西放在垫着红绸的托盘中送了过来,徐氏看了看,只推到云荞的跟前道:“你瞧瞧喜欢不喜欢?”

  云荞低头看了一眼,只见金锁的正面篆着长命百岁四个大字,背面是一个福娃的图样,穿着肚兜的奶娃娃骑在大红鲤鱼上,憨态可掬,十分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