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母改嫁后,我成了京城白富美 第33章

作者:凤衾 标签: 穿越重生

  只是这镇国公也算手段了得,竟能帮她寻回亲生父母,他们家从前几乎每年都要派人去一次岭南,这都十几二十年了,也没有任何消息,没想到所寻之人,竟然已在京城。

  “国公爷的意思是?”徐俊杰开口问道。

  既然认了亲,他们徐家如今也算是京城有头有脸的人家,这事情断不能就这样算了?

  只是听老太太的口气,他那妹子是为寻夫而来的,就是不知道她的男人死了多久了,有没有到可以改嫁的时候?

  要不然将来这些事情传出去,于徐氏的名声上,都是不好的。

  镇国公夫人,多少人盯着那位置,徐氏哪怕有半点错处,将来被人放大了,那丢的都是徐萧两家的颜面。

  “我也是这么想的,原是想让她在家里多住一阵子的,可是……如今孩子都有了,我能有什么办法?”徐夫人只无奈道。

  “……什么?”徐俊杰一惊,清隽的脸顿时也变了颜色,他想到了开局,却没想到这个结果。

  “既然如此,那婚事还是要尽早办才好。”

  他心疼这个妹子,更心疼她尚未认亲之前,还不知被那萧昊焱怎样欺负了。

  憋了良久,才吐出一句话道:“这镇国公,可真是欺人太甚,只怕若不是因为妹子有了身孕,他也未必会找上门来。”

  外室的儿子,终究是上不得台面,进不得祖祠的,镇国公而立之年,膝下只有一儿一女,要不是惦记上了徐氏肚子里的那块肉,他还不知道要暗中霸占她多久!

  徐夫人见儿子如此生气,倒是劝了一句:“我瞧着镇国公不是这样的人,况且他也说了,明日就要上门拜访,先听听你父亲的意思吧。”

  约莫两刻钟后,马车停在了徐家的门口。

  徐阁老两袖清风,于多年前因平定了岭南的战乱,这才一路升迁,直到知天命的年纪,才进了内阁,如今已是皇帝倚重的阁臣了。

  徐家这一处宅院,乃是先帝所赐,是前朝大将军徐开的府邸。

  马车还未停稳,云荞挑起帘子,便瞧见正门口站着一排的妇人。

  看妆容打扮,便知道是她的两个舅母带着几个表哥表妹侯在了门口。

  徐氏见她调皮,恐她坏了规矩,忙将她把帘子放了下来,拉着她的手安慰道:“云姐儿别怕,有娘亲在。”

  云荞其实一点儿也不怕,倒是徐氏,虽然嘴上这么说,可握着她的掌心里,却全是冷汗。

  “娘亲,我不怕,娘亲也不要怕。”云荞郑重的点了点头,继续道:“这里是外祖母外祖父的家,就是娘亲的家,也是云姐儿的家。”

  徐氏眼眶一红,几乎就要落下泪来。

  她曾经有一个家,后来宋澜走了,家散了……

  如今,她终于又有一个家了。

  马车外头传来众人的说话声。

  徐夫人已经下了车,几个声音越发的近了,徐氏正寻思着要上前挽帘子,早有丫鬟在外头将帘子打了起来。

  车外乌压压的围着好几个人,徐氏一时有些紧张,脚底都有些发软。

  “这就是妹子吧,和母亲长得真像。”有个轻细的声音开口。

  徐氏抬眸悄悄的扫了众人一眼,丫鬟上前扶着她下来,她又转身去接云荞。

  母女俩才下了车,就被众人围在了中间。

  有好奇的、有打量的、也有赞叹的。

  像徐氏这样貌美的妇人,身边又带着一个仙童般的小姑娘,谁见了不稀奇多看一眼?

  徐氏只是低头牵着云荞的手,徐夫人便靠了过来,拉着她的手安抚她。

  “太太忙了一早上,还未用午膳吧,我已让厨房预备下了,您老先带着妹子和外甥女去吃点东西?”

  开口说话的是周氏,徐夫人的大儿媳。

  徐夫人点了点头,对着众儿孙道:“都进去吧,等我们吃过了午饭、歇过了中觉,你们再到延寿堂来,我给你们好生介绍介绍。”

  云荞早就看见了她的几表姐妹,有年纪比她大的,也有和她年纪与相仿的,只躲在乳母的身后偷偷的看她。

  云荞尽量表现出几分羞涩来,也拉着徐氏的手不松开,一双黑眼珠子却偷偷的左顾右盼,把这门口的一行人都看得七七八八的。

  徐氏向来柔弱,且又初来乍到,她得先帮母亲留意留意,看看哪些人瞧上去好相与一些。

  一行人便簇拥着徐老太太和徐氏母女进门。

  只等过了二门,要往延寿堂那边去了,徐夫人才又道:“都散了吧。”

  孩子们各自散去,只有两位儿媳还陪在身边。

  到了延寿堂,徐夫人才将两人都介绍给了徐氏,云荞乖巧的喊了舅妈,两人都给了见面礼。

  徐夫人换了家常的衣裳出来,喊了徐氏母女坐下吃午饭。

  这才对两个儿媳道:“你们都下去吧,这里不用你们伺候了。”

  两人点头退下,还未走到门口,徐夫人却忽然叫住了周氏道:“老大媳妇,一会儿你去下人跟前知会一声,如今认回了你妹子,咱一家子高兴就罢了,可别乱传什么消息去外头。”

第72章 回家(2)

  徐氏虽然认回,可她肚子里还揣着个孩子,这事情要是透露了出去,徐夫人怕下人们乱传,于徐氏的名声不好,因此只特特的交代了一声。

  周氏闻言,稍愣了片刻,顿时就悟出了婆母的意思,只点头回道:“太太放心,我知道怎么办。”

  妯娌两人出了延寿堂,二媳妇孔氏就追了上来,一脸瞧热闹的表情笑道:“大嫂,你说这可巧不巧?咱家老爷太太隔三岔五的往南边派人,找了一二十年也没找回来的闺女,倒叫镇国公给找了回来,还恰恰的就在京城里住着?”

  孔氏向来有些二五不着调,周氏早已经习惯,见她这么说,只是懒懒道:“这中间或许有什么隐情,是咱不知道的,只是……如今老人家找回了闺女,正在高兴头上,我看你还是少说两句,免得被下人听去了,传到太太耳中,又讨不自在。”

  “……”孔氏哑然,她家世不如周氏,又是老二媳妇,处处被周氏压了一头,日久年深总归是有些怨气的,时不时便会给周氏找些不自在。

  可这周氏向来稳重得体,她便是一根针,周氏都没有缝给她插的。

  况且她又确实不如周氏,她说出来的话,也总是让人敬服的,倒从没有因为自己有些小心思,就故意给自己使绊子。

  想到这里,孔氏又觉得怪没意思的,只点头道:“嫂子您说的有道理,回头我也让我屋里的人警醒着点,可别乱说什么,惹得俩老生气。”

  周氏见敲打住了孔氏,这才点了点,两人在延寿堂的门口分开,各自回屋。

  云荞吃过了中饭,便有些犯困,被孙妈妈领着去里间睡觉。

  等她醒来的时候,就听见偏厅里传来说话的声音,听动静似乎还挺热闹的。

  丫鬟见云荞醒了,只上前为她穿衣裳,又一叠声向外通报道:“云姑娘睡醒了。”

  徐夫人便笑着道:“这下咱们可以大声说话了。”

  方才云荞睡着,大家伙怕吵醒了她,说话都是细声细气的。

  丫鬟绞了热热的帕子给云荞擦脸,云荞一边擦,一边偷偷的往多宝格外看去,就瞧见两个和她年岁差不多的姑娘,正躲在帘子后面看她。

  徐夫人着道:“你们要见表妹,进去瞧就是了,不用巴巴的躲着。”

  小姑娘们闻言,便一溜烟笑着跑到徐夫人的身边,缠着喊祖母。

  徐氏就在徐夫人的身侧坐着,已经和嫂子侄女们都见过了,看着侄女们年纪小小就穿着绫罗绸缎、戴着金珠首饰,徐氏心里自然也是有几分羡慕的。

  徐家虽说比不上那些钟鸣鼎食之家,可这些年来徐阁老也算是倍受倚重的,一家老小的生活也算得上殷实富贵。

  尤其是周氏进门之后,她是名门之后,又是闺学中最优秀的女学生,将一个普普通通的官宦之家,经营的有声有色。

  云荞穿好了衣服出门,就瞧见徐夫人朝着她招手道:“云姐儿快来。”

  几个姑娘都迎到了云荞的跟前,睁着眼睛打量她,其中一个圆脸的穿水红色褙子的小姑娘,更是上前亲密的牵着她的手道:“祖母你看,表妹长得真好看!”

  云荞看她容貌,便知道她是周氏所出,周氏身边还有一个姑娘,约莫十四五岁,已出落得亭亭玉立,身段形容,比她母亲纤细许多。

  见云荞朝她这边看来,便笑着同她点了点头,喊了她一声:”表妹。“徐夫人招手让云荞走到自己跟前,拉着她的小手道:“来来来,都见见你这几位表姐妹。”

  徐家有三位姑娘,大姑娘徐静莜、二姑娘徐静蓉、三姑娘徐静萱。

  大姑娘今年十四,已在闺学读了三年书,晌午徐氏母女来了之后,周氏便差人把她接了回家。

  徐静蓉和徐静萱年岁相当,只比云荞大一两岁,一人圆脸、一人瓜子脸,都是清秀可人的长相。

  云荞一一和她们斯见过了,几个小姐妹坐在一张罗汉床上。

  徐夫人就指着束腰红木圆桌上放着的托盘道:“云姐儿,那些都是你两个表姐给你的衣裳,虽说穿过几回,也都是新的,你先将就着穿几天,外祖母明儿就差人来给你们母女量体裁衣。”

  徐氏身量瘦削,和周氏孔氏都不怎么相似,徐夫人就派人传了话,让三儿媳先送几件她怀身子前的衣裳过来。

  他们这里正说着话,就听见丫鬟进来通传,说三奶奶来了。

  云荞抬眸看去,便瞧见两个丫鬟扶着一个大腹便便的年轻女子从门外进来。

  徐夫人急忙起身道:“你怎么亲自来了,叫丫鬟送来也是一样的!”

  周氏和孔氏见了,也都纷纷上前搀扶。

  三儿媳妇沈氏已有八个月身孕,徐夫人特意让她在房里休息,不允许她多走动,因此早先在门口的时候,并没有瞧见她。

  沈氏是新媳妇,年岁尚小,做姑娘的时候身量就纤细,倒是和徐氏的身条子差不多。

  徐氏见了,也忙起身,冲着沈氏点头道:“弟妹。”

  沈氏已被扶着坐下了,只朝徐氏颔首道:“姐姐。”

  徐氏颇有些不好意思,拉着云荞让喊舅妈,云荞就甜甜的叫了一声舅妈。

  沈氏看见云荞,一双眼睛就移不开了。

  这么好看的小姑娘,她要是也能生一个就好了。

  沈氏喜欢闺女,心里也想先生个闺女,可自家男人却说先要个儿子,为此两人还在被窝里偷偷吵过。

  可如今沈氏看见了这么可爱的外甥女,心里就想着,等自己相公瞧见了,便知道还是生闺女的好。

  沈氏送了云荞一个荷包,里面装着满满的金银窠子,小姑娘用红绳编起来,挂在手腕上煞是好看。

  “这几件衣裳都是我做姑娘时候,从家里带过来的,都还没有穿过,如今也穿不得了,姐姐若是不嫌弃,就先拿去穿。”

  沈氏家里是山西富商,从小娇生惯养,金银堆里养出这么一个娇滴滴的姑娘来,性格虽有些天真,好在心地善良,徐夫人也十分疼爱她,一直都把她当亲闺女一样。

  徐氏哪里会嫌弃,只都笑着谢过了,可看着这样的热闹繁华,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却还是空落落的。

第73章 徐阁老夜访镇国公府(1)

  男孩子们都有学业在身,徐夫人便没特意去把人喊回来,只说明儿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