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强爽之重回十五岁 第40章

作者:近瑶台 标签: 穿越重生

  只要家里有读中学的孩子的人,肯定都认得这身校服——a市大名鼎鼎的三中,传闻中“上了三中就是一脚踏进了重点大学的大门”的超级中学,只要穿了这身蓝白色的校服,就好像头顶上清晰地飘着一个大大的“学霸”二字。

  嚯,这看起来还是一群学霸呢。

  有好奇的路人问谭娜:“是三中的吧?这是去哪啊?”

  谭娜笑笑,回道:“是三中的,我们去北京。”

  “哇,”路人叹道,“都是一些优秀的学生呀,厉害厉害!”他向林桐他们投去赞赏的目光,又接着感叹着说:“本来我家孩子今年刚中考完,也想上三中的,但是你们学校分数线太高了,达不到。唉!”

  谭娜礼貌地笑了笑,没有继续聊下去。

  她看了眼手机上的时间,现在已经十一点了,他们是十一点半的航班,估计差不多就要登机了,她喊同学们集合一下,说:“大家准备好自己的登机牌!身份证待会用不到了,放好,不要弄丢了。注意听广播,跟紧大部队,要上卫生间的现在和我说,马上去。”大家都乖乖照做。

  很快登机的广播响起,林桐和同学们有序登机,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因为可以提前和老师说安排座位的事情,所以林桐还是和宋可莹坐在一起,她坐在靠窗的位置,宋可莹坐中间,最外边是范同。

  宋可莹继续补她的觉,林桐则看着飞机窗外的风景。耳边传来同学们难掩激动的小声的私语声,眼前是飞机升空后辽阔无际的蓝天白云。

  她忍不住拿出开了飞行模式的手机,打开相机,对着窗外大片的、纯白无瑕的云朵和纯净的蓝天拍照。金灿灿的阳光透过薄若蝉翼的云丝,投在飞机白色的金属机翼上,投在林桐的脸庞上,暖洋洋的。

第82章 北大暑期夏令营

  下午两点多,飞机停在了北京首都机场。

  一下飞机,同学们在一起集合,然后走出机场,就看到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举着牌子来接机。

  对于一般的高中来说,他们参加夏令营都是自己自发前往的,清华和北大没有专门的人来接。但是对于三中这种每年能输送很多清北学生的超级中学,作为招生组的重点关注对象,就能受到负责当地招生的招生组的老师来进行对接这样的特殊待遇。

  举着牌子的是一个文质彬彬的男人,谭娜走过去和他握手,说了几句话,然后又返回到学生当中,朝大家说:“现在北京这边也安排了大巴车,待会同学们就直接上车,大巴车会送我们到酒店。”

  因为清华和北大校内的学生宿舍本身就很紧张,不可能给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住,所以基本上各个高中都是自己在校外租住一段时间的酒店。

  林桐和同学们一路听从老师的安排,到达酒店,交身份证办理入住,拿各自的房卡,各自先去自己的房间稍作休整,晚上再统一去酒店的餐厅吃晚饭,老师关于夏令营的安排也会在晚饭的时间通知。

  林桐和宋可莹一间房间,她和宋可莹从谭娜那拿好房卡,就带着行李坐电梯上楼去了,她们俩的房间号是703,楼层还挺高的。

  到了酒店的房间,林桐发现,房间不大,两张单人床,一张挺大的木质桌子,两张布椅,卫生间、衣柜、电视机什么的都有,也算五脏俱全。

  把行李箱随意地搁在墙角,宋可莹就啪地一下呈大字躺倒在房间柔软的床上,喟叹道:“舒服!还是躺在床上舒服!”

  林桐把书包放在那张大书桌上,拉开拉链,拿出一些不用随身携带的东西摆在桌上,一边笑着回应宋可莹:“是啊,感觉到了酒店都不想出门了。”

  “你要收拾一下东西吧,书包那么重,不可能都随身带着吧。”林桐问。

  “那当然——不过我现在不想收,累死了,等我休息会再说。”宋可莹坐起身来,又啪地躺回去了,她无所谓地回答道。

  林桐从裤袋里掏出手机看了时间,说:“确实,现在才四点,时间还早。我们是六点去餐厅吃饭吗?”

  “是啊,娜娜老师刚刚说的。还说到时候会发夏令营有关的通知呢。”宋可莹在床上回道。

  林桐点点头,继续去收拾自己的东西。

  等到林桐和宋可莹收拾好行李,把接下来几天在酒店要用到的东西都一一摆放到位,然后再在床上“瘫”一会,转眼已经五点半了。

  宋可莹打开房门,左右瞅了瞅,看见走廊里好几个同学也走出来玩。

  “诶,冯扬,你就在我们对面的房间啊?”透过703对面没有关紧的房门,宋可莹一下子就瞟见冯扬那熟悉的身影,她朝里面喊道。

  很快,冯扬从房间里面走出来,靠着房门,也一脸惊讶地说:“是啊,好巧。”

  宋可莹问:“你和谁住?谈神?”

  冯扬说:“是啊,不然跟谁。你呢,和林桐住吧?”

  宋可莹笑笑,说那当然。

  “咱们到时候是会在一个班吗?”宋可莹问冯扬。她知道冯扬他们对北大的一些活动很了解。

  冯扬耸耸肩,说不一定,“这个应该是随机分的,但是我们报名的顺序靠的近,应该大部分人还是会在一起。”

  宋可莹啊了一声,有点意料之外:“别啊,我不想自己一个人。”她立马做了一个保佑的手势,说:“求求让我和大家都在一个班吧,至少要和桐桐在一起啊!”

  冯扬笑了笑,难得不砸她的场,一本正经地附和道:“祝你幸运。”

  这时,林桐也刚好收拾妥当,出来找宋可莹一起去餐厅吃晚饭,一看见站在对面房间的门边的冯扬,她有些惊讶,道:“你在我们房间对面住吗?好巧。”

  冯扬笑道:“是啊。这句话似曾相识哈哈哈。”

  林桐问宋可莹准备走吗,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看向冯扬,问:“你和谈亦住吗?你们收拾得怎么样了,要不一起去餐厅?差不多也要到六点了。”

  冯扬应是,接着说:“你们先走吧,我等等谈亦,他现在在和北大的一个学长打电话。”

  “这么厉害,他已经和学长联系上了吗?”宋可莹惊道。

  “是之前比赛认识的数学系的学长,知道他要来,特意打过来问问情况的。”冯扬说。

  林桐与宋可莹和冯扬说那她们先去餐厅,于是在酒店房间门口告别。

  二人坐电梯下到二楼,就是酒店的餐厅。

  电梯一开,入眼就是金碧辉煌、奢华高级的餐厅装潢。餐厅里已经有好些同学在拿盘子打菜了,圆桌上也已经有一些同学在吃着晚饭。

  晚餐是自助餐,二十多个同学加上四个老师,如果单独炒菜的话,需要的经费较大,而且自助餐样式各异、种类齐全,也可以满足几乎所有人的口味。

  林桐和宋可莹拿自助的盘子打好菜,随意找了个位置坐下。

  因为都是实验班的同学,并且经过一个学期在一起学习,同学之间也都慢慢熟络起来了,所以气氛一点都不尴尬,有说有笑,聊今晚的饭菜的,聊最近追的电视剧的,聊接下来几天的生活的,什么都有。

  “同学们,大家凑近一点啊,我通知几个事情。”谭娜见大家吃得差不多了,就走到同学们聚集的位置,扩大音量喊道。

  “第一,就是待会每个同学来我这领一下暑期夏令营的资料单,上面会有每天的活动安排、时间和地点。注意,清华和北大的不一样,领的时候告诉我是哪一个。”

  “第二,就是大家要随时关注群里的消息。晚上我会发一个分班的名单,这是清华和北大那边给出的名单,大家到时候参加活动的时候是按照那个名单来的,记得不要弄错了。”

  “第三,在酒店的这几天,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要外出,要提前告知我或者其他三个老师,告诉我们去的地点和回来的时间。在这里人生地不熟,遇到任何问题一定一定要找老师。”

  “目前就是这些,后续还有什么事情我会通知在群里,请同学们务必看到并且放在心上。”

  谭娜把这些事情说完,然后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一沓资料单,让同学们来拿。宋可莹自告奋勇跑去拿她和林桐的资料单,拿回来后迫不及待和林桐凑在一起讨论。

  资料单是以北大的未名湖和博雅塔为底图的,上面写着这几天夏令营的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名家讲座、专业课堂、综合素质考察等。详细安排以报到当日发放的资料为准。”

  宋可莹忽然指着最上面的一行字说:“后天报到,这里写明天会安排学长学姐带着我们游览校园诶!”

  明天去游览北大校园?

第83章 游览校园

  上午九点,林桐一行人到达北京大学东门的时候,有两个穿着北大红色、印着“暑期夏令营”几个字的t恤的人笑着朝他们走过来。

  先是一个笑容大方、扎着马尾的女孩子走过来说:“是英才3班、4班的同学吗?”

  三中这次参加北大夏令营的一共有十二个人,根据北京大学给的夏令营分班名单,分成了两个班,为英才3班和4班,虽然有一些班级活动是分开进行的,但是大部分的集体活动,比如游览校园和专业讲座等,都是集体一起参加。

  谭娜说:“是的。”

  “同学们好,我是唐英,是英才3班的辅导员,旁边这位是林森学长,是英才4班的辅导员。今天上午由我们俩带着大家一起参观一下北大。”唐英笑着说。

  “老师,我们带着同学们进学校,您放心。”林森对谭娜说。高中老师不能跟着进入校园,在校园里由各个夏令营班级的辅导员负责带着同学们参加活动。谭娜放心地把学生交给这两位学长学姐,就离开了。

  “从东门进来,首先能看到的就是北京大学最有名的图书馆。”唐英带着同学们进入校园,然后指着路的尽头说道,“北京大学图书馆成立于1898年,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之一。里面藏书众多,还有许多来自教授们无偿捐赠的古籍,毛泽东主席曾担任北大图书馆的管理员,而邓小平也曾在1978年为北大图书馆写馆名。”

  林桐微微仰头,远远地看着气势恢宏、古朴典雅的北京大学图书馆,目光中流露出好奇与期待。

  整个图书馆以古典的淡灰色为基调底色,正中间挂着一块行云流水写着“北京大学图书馆”的褐色牌匾,尽显书香墨韵。走近了,林桐发现两旁都有着直通二、三楼的游廊。图书馆现代风格和古典优雅夹杂在一起,让其带上了独属于北京大学的特色和风格——那就是历史的厚重感。

  “图书馆分为东区和西区,还有南配楼和北配楼。每一层有不同的区域和功能,比如说一层有新书展览厅、科学报告厅和艺术鉴赏厅,学校经常会在那里举办一些大型的报告和展览活动。二层是自然科学阅览厅,三层是社会科学阅览厅,而四层就是大钊阅览室、名家阅览室和特藏文库,里面收藏和保存了大量北大名家著作及藏书,以及北大相关的文献。”

  作为夏令营的辅导员,唐英和林森对学校著名建筑需要了解得十分透彻,这样才能在给同学们介绍的时候,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了解关于北大的建筑和相关的历史。

  宋可莹挽着林桐的手,凑近她的耳边私语道:“这个图书馆看起来好棒啊!是那种我如果上了大学肯定会愿意天天泡在里面的那种图书馆。”

  果然也有同学把宋可莹的想法大声地说了出来:“图书馆这么好,我感觉我会为了图书馆天天跑得去学习!”一旁的林桐等人纷纷点头,表示非常赞同。

  林森看着这群眼神里充满憧憬的高中生,笑着说:“我来北大的第一天,也是这么想的。”说完这句话,他转而笑意更深,戏谑地开玩笑道:“但是后面越来越发现,就算图书馆再好,我也不想天天泡在里面学习。等你们上了大学就知道了。”

  “不过,图书馆确实建得很不错,你们在北大的这段时间有空可以进去看一看,现在需要刷脸进馆,你们进的时候拿着自己的夏令营证和门口的保安说一声应该就能进了。现在还好是暑假,要是放在期中和期末季,座无虚席,要想抢到一个位置,每天还得特别早就赶去抢座位。”唐英笑道。

  林桐点点头,她对北京大学的图书馆充满了好奇,看来接下来几天她一定要找时间进去看一看。好不容易来北大一趟,一定要亲自感受一下高等学府的学习氛围。现在她看到从图书馆进进出出的学生,都感觉他们身上散发着学神的光芒。

  唐英和林森带着他们接着往校园走。

  他们路过了理科教学楼(俗称“理教”)、第二教学楼(俗称“二教”)、第三教学楼(俗称“三教”)等好几个教学楼,又经过了燕南园、学生宿舍,步行了将近二三十分钟,才终于到达期待已久的未名湖。

  正值酷夏,漫步于未名湖畔,却一点也不炎热,苍翠欲滴的绿树环湖而起,为林荫小道遮挡住了炙热的阳光。湖面却在阳光的投映下,显得波光粼粼、金光闪闪,像游动的金蛇,在湖中灵动地翻腾雀跃。

  未名湖旁的小道上有许多人在闲聊、散步,有看起来年纪很大的老人家,或许是知识渊博的老教授;有年轻的学生步履匆匆,或许他们正赶着去图书馆自习或是去实验室做实验;有人闲坐在湖旁的长椅上看书,静静地任夏风拂过她的发梢……

  当然,也有许多像林桐他们一样的来参加夏令营的学生。林桐远远地就看见在其他方向上也有穿着统一颜色衣服的学长学姐,旁边也是像他们一样的学生,围着学长学姐听他们介绍关于未名湖的历史。

  这一天是所有参加夏令营的学生游览校园的一天,只是考虑到人流量、错峰的问题,每个班级的行程都略有不同。

  “未名湖在清朝是圆明园附属的和珅花园中的人工湖,1952年北京大学从市中心迁至燕京大学旧址之后,未名湖成为了北京大学校园的一部分。”

  “在北大,未名湖、博雅塔和图书馆合称为‘一塔湖图’,如果来北大,一定不能错过这三个地方。”

  “而北大学生们说的在学校必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在未名湖旁谈一场恋爱’,除此之外,还有‘修经济学双学位’和‘上三宝课’。”

  “至于为什么叫做未名湖呢,据说这个名字是来自于钱穆教授的灵感。在北大,有这样一首广为流传的诗:未名湖是个海洋,诗人都藏在水底。”

  唐英的指尖指向金光闪闪的湖面,目光又望向不远处可见的高耸而典雅的博雅塔,脸上的神情,是那种身为“北大人”的自豪而骄傲,其间,还夹杂着北大人特有的诗意和风骨。

  林桐知道那首诗,她在上辈子偶然间听同学说过,她还记得她第一次听到那首诗时心灵的震颤——

  未名湖是个海洋,诗人都藏在水底。

  灵魂们都是一条鱼,也会从水面跃起。

  ……

  而在这样的一个夏天,她终于来到了北大。

第84章 夏令营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