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20章

作者:萧笛 标签: 时代奇缘 现代架空 穿越重生

  盛景点头,朝她笑笑:“麻烦大妈。”

  “这孩子,就是客气。”

  王大妈拿起网兜,率先出了门,往左边一拐,就到了另一间屋子门前。

  门是虚掩的,一推就开了。

  王大妈一边往里走,一边道:“你爷爷那间要待客吃饭,当堂屋用,所以大一点。你这间小一些。”

  盛景跟她进门,看到这间屋子果然小一些,不过也有十三四个平方,摆一张床,一张书桌,一个衣柜,倒也绰绰有余了。后世城市里十平米、八平米的卧室盛景也见过,而且这屋子是实打实的面积,比起来真不算小。

  王大妈感慨道:“其实不砌墙,仍然用衣柜隔开,你住里间,你爷爷住外间,这样还宽敞些,也不用花钱折腾。现在住房紧张,多少父母兄妹都同住一间屋子都没关系。但你爷爷担心你不自在,特意给你隔一间单独的屋子出来。”

  盛景自然知道王大妈除了感慨,还有别的意思在里面。

  她点头道:“我知道爷爷对我好。我会好好孝敬他老人家的。”

  王大妈满意地拍了拍盛景的肩膀:“好孩子。你爷爷这真是有后福了。”过继到了一个好的。

  盛景跟王大妈回到隔壁,方毅和他爷爷也到了。

  方老爷子看上去跟盛河川差不多年纪,身材高大,面色红润,一看就是个身体十分硬朗的老人。

  “这就是小余吧?”他声音洪亮,口音里带着点儿东北腔,“你爷爷可把你盼回来了。好家伙,这几天他吃不下睡不着的,老担心你了。”

  “方爷爷好。”盛景赶紧打招呼。

  “小姑娘改名儿了,叫盛景。”王大妈连忙道。

  “盛景好,这个名儿好。”

  “你们说话吧,我去厨房把菜热热。”王大妈说着,就去端桌上的菜。

  盛景连忙上前:“大妈您坐,我来。”

  “你累了,先歇着,而且厨房你也不熟。”王大妈,“往后啊,有得你忙的。”

  “对,今天就有劳你王大妈,方毅去帮忙。”方老爷子道,“小景,你坐下陪方爷爷说说话。”

  他知道,今天请王大妈做饭,盛河川可是给了东西做工钱的。只是这话不好说。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3-02 18:10:25~2023-03-03 18:33: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由蘖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越溪 5瓶;橘子猫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2章

  ◎找到两份临时工,一份正式工◎

  盛景只得放手, 提起桌上的茶壶,往方老爷子面前的碗里倒了一碗水:“方爷爷您喝水。”

  “坐, 咱爷儿俩唠唠。”

  方老爷子也不谈别的, 只问兰城的风土人情,又说了他以前去兰城的经历,丝毫不让盛景尴尬。从谈吐里能看得出他学识渊博, 情商也高。

  等王大妈把菜热好,盛河川也回来了。四人坐下来一起吃饭。

  饭后,盛景洗了碗, 跟着王大妈去澡堂里洗了澡。

  等盛景回来, 盛河川对她道:“你把东西放下,过来我这里,咱们说说话。”

  盛景回屋放了东西, 去了盛河川屋里。

  盛河川呷了一口茶, 先问:“你想好了吗?回来后是继续上高中,还是工作?”

  不等盛景说话,他解释道:“本来我想让你休息两天,再跟你讨论这个问题的。但前些日子我去跟你爸妈谈过继的时候,他们要求我给盛琳找一份临时工,我想了想就答应了。”

  “这段时间我找了找,找到两份临时工, 一份正式工。今晚我过去,那边又在催我。正式工我肯定不会给他们。不过我还是想让你先挑一挑,再看看给哪个临时工给那边。”

  盛景听到这话,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她穿越前爱看年代文, 对于这个年代的事情, 她还是比较了解的。

  知青下乡插队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解放后人口骤强,城市里工作岗位却不多,安排不了那么多即将工作的年轻人,以至于游手好闲的人多,城市秩序混乱。

  而来到这里后,坐火车去兰城的时候听那些知青说起,她对这一点就了解更多了。

  结果盛河川不光能找到工作,而且还跟大白菜似的,一下子找到三个,由她挑拣。

  看来她这位新爷爷人脉和能量不小啊。

  “都有哪些岗位?”她好奇地问道。

  看到盛景对于自己答应给盛琳一个临时工的岗位并不在意,盛河川松了一口气之余,感到很高兴。

  这说明盛景不是那等心胸狭隘、爱记仇的。

  “正式工是我们机械厂的。不过只能在车间做事,又脏又累。这也是我劝你去学校读书的原因。”

  “临时工,一个是食品厂的,一个是废品回收站的。”

  盛景听到后面这两个岗位眼前一亮,问道:“食品厂这个临时工具体是做什么的?”

  盛河川很意外。

  按他的想法,盛景如果真要工作,那肯定选正式工啊。机械厂可是上万人的大厂,福利待遇都好。虽说盛景进去只能在车间里做脏活累活,但有他在,肯定会安排个好的车间,车间里的人也不敢欺负她。

  临时工不光工作不稳定,收入待遇还差了好大一截。食品厂还是个只有几十人的小厂,废品回收站更是说出去名声都不好听,也就比李玉芬的垃圾处理所好一点。

  盛景为什么会对临时工感兴趣?

  不过盛河川还是耐心地回答了盛景的问题:“就是帮着一起做食品,安排你去哪里帮忙就去哪里帮忙。现在是深秋了,临近年关,食品厂要赶年货,忙不过来,所以要招临时工。”

  盛景的眼眸更亮了:“您这话的意思是,年关忙,才请临时工;等过了年没那么忙了,临时工就辞退了?”

  盛河川点点头:“对。”

  “那我就去食品厂。”盛景道。

  本来只还有一年多时间就要高考,盛景完全可以呆在家里看书复习,没必要去上班。以盛河川的工资,又不是养不起他们爷儿俩。

  如果是自己前世的爸妈,啃上一两年的老,盛景完全没有心理负担。

  但她跟盛河川感情没到那个地步。而且盛河川也不知道一年多后会恢复高考。她放着他特意找的工作不去做,选择在家里啃老,怎么都说不过去。

  她前世985硕士毕业,穿越前才工作了两年。就算一年后的这次高考参加的人数是前所未有的多,但题目难度不大。就算她不复习,她都有信心考上一个大学;更不用说她还有一年的时间复习呢?

  再者,她前世家里公司就是做食品的,她大学、研究生念的都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取得硕士文凭后她去了一家大型跨国食品企业,学习相关知识及管理经验。

  穿越前她正打算回自家公司去,隐瞒身份熟悉企业,为接手企业做准备。

  所以她手上有许多食品配方,熟悉食品企业生产流程。

  她想把这些食物配方拿出来,建立自己的食品企业,就得有个合理的方式。

  恢复高考的这一届大学,听说可选的专业比较少,国家先把最迫切的基础专业和重工业专业恢复,连外语专业都是后面才开的,食品相关专业估计是没有。

  现在有机会能进食品厂去工作一段时间,是最好的借口。

  再说,小说里总说废品收购站是块宝地,但盛景知道小说就是小说。

  这时代的人不都是傻子,恰恰相反,这会儿有底蕴的人家更多,知道什么是好东西。

  更重要的是现在是七六年而不是六几年。

  六几年或许会有人迫于形势把好东西当废品卖掉,以防受到查抄;七六年绝对不会——要处理早处理了,没处理能守得到现在的,那都是有本事的。谁会冒着风险守着好东西十年,到现在局势宽松了,反而当废品卖掉?

  所以废品回收站回收的,几乎都只是废品。

  而在盛景眼里十分完美的选择,却令盛河川费解。

  “为什么?”他问道。

  担心盛景不了解,他还解释:“机械厂的正式工,就算你进去只是学徒,也有二十五元七角的工资,逢年过节还有福利。只要不犯大错,领导也拿你没办法,不能开除你。”

  “食品厂和废品收购站的临时工每月只有十七八块钱工资,发福利的时候没有你的份,最脏最累的活儿却是你的。如果单位有什么变动,比如工厂不要那么多人了,或是换了领导,新领导不卖我的面子,你还面临被辞退的风险。”

  盛景知道自己跟盛河川正处于互相了解的磨合阶段,如果她不好好给盛河川一个解释,恐怕要让盛河川对她产生看法。

  她朝外面望了望,发现门口没人,这才小声道:“我觉得,国家不会这样下去,高考迟早要恢复的。没看到陆续有人平反回城了吗?不知您注意到没有?最早平反回城的人就是大学里的教授。我猜国家很快就要恢复高考了。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参加高考。”

  “机械厂是正式工,工作肯定很忙。而且您好不容易把我塞进机械厂,我却只工作一两年就去上学了,那不浪费了吗?临时工就很合适。”

  盛河川十分意外。

  他没想到盛景竟然有这样的见识,也没想到盛景有这样的志向。

  这孩子真是太好了,出乎他意料的好。

  “那为什么你不读高中呢?两年后你高中毕业,如果高考恢复不是正好?”他问道。

  盛景道:“高考都关闭十一年了。这十一年间能好好读书并高中毕业的能有多少?国家要选拔人才,不会拘泥于应届高中毕业生的。”

  “现在国家正在拨乱反正,知青的问题也得解决。这段时间知青似乎闹得很厉害。就算国家不让知青大批回城,也会通过一些口子,让知青有个出路。而这个出路,就是高考。”

  “如果只让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势必对那些初中就毕业下乡的知青十分不公平,而初中毕业生占大多数,这事就还有得闹。所以我觉得恢复高考的头几届,会对参加考试的人员放宽条件。”

  “而且我不是不想读高中,主要是现在的学校太乱,去读高中有可能被卷进运动中去。倒不如参加工作,自己自学,做两手准备。高考恢复,我就参加考试;高考不恢复,我就继续工作。”

  对于身不由己被卷进运动中去,盛河川深有体会。盛景的说法,他很赞同。但他还有别的顾虑。

  “高考放宽条件,你说的虽然道理,但我们不能依靠猜想来行事。我帮你找个高中,你进去挂个学籍。反正现在学校管理极为宽松,你请假不去上课也没人管你。拿一个高中文凭,不管参加高考还是进厂工作都有个依仗,你觉得呢?”

  盛景知道,七七年参加高考的条件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不说像她这样的初中毕业生,就是小学毕业甚至没读过小学的人也能参加高考。

  但盛河川不知道,他也不确定一定能恢复高考。他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很正常,而且都是为了她好。

  “那如果挂了学籍,我还能去食品厂上班吗?”她问道。

  看到盛景期待的眼神,盛河川又很意外:“你想去?去了就没多少时间看书了”

  盛景点点头:“我想靠自己工资养活自己,不让别人说闲话。”

  说着不等盛河川说什么,她又真挚地道:“我知道爷爷您不介意供我读两年书。但您既能替我找到工作,我还是希望能自食其力,自己养活自己。这样您轻松一点,我在考学上的压力也没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