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爹妈穿七零 第122章

作者:醉鱼仔 标签: 种田文 系统 年代文 轻松 穿越重生

  马小伟的婚事已经定了,女方正是队里的知青柴秀。

  马小伟在乡下算得上是“金龟婿”,现在谁不知道前进大队的日子好?马小伟还是养殖场的一个领导,家里就一个太婆婆,说句不好听的,老人还能活多久?以后家里不都是小两口的?相当于嫁过去就能当家做主。

  红旗公社不知道多少人家想把闺女嫁过去,花婶都挑花眼了,一会儿看这个好,一会儿看那个好,再一琢磨,又担心这个闺女啥都听爹妈的,以后尽往娘家扒拉,又担心那个闺女脾气太凶,她孙子以后受欺负。

  挑来挑去,花婶还没挑出名堂,马小伟自己和柴秀看对眼了。

  花婶无心当什么“恶婆婆”,主要还是她孙子喜欢,她就先打听,一打听,听说柴秀家里有个后妈,后妈又生了个儿子,早几年她爹还不错,知道给下乡的闺女寄点钱票,自从有了儿子,就跟后爸一样,对这个闺女不管不问。

  花婶先是皱眉,这丫头和她家小伟一样都没有亲缘,两人要是在一块,以后都没个亲戚帮衬。

  可是她转念一想,亲戚多不一定是好事,就像她娘家一样,亲戚欺负起人来,才狠,与其指着亲戚,还不如指着队里的人。

  花婶想明白了就叮嘱孙子,“好好跟你长河叔干,让你干啥就干啥,听你长河叔话。”

  她私下里和孙子说,“你长河叔是个厚道人,把你长河叔当亲长辈看,以后他就是你亲叔!”

  这么一来,柴秀亲缘浅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没有娘家亲戚,柴秀向着他们家小伟,以后小两口劲往一处使,日子咋能过不好?

  而且,柴秀以前还有点城里来的小姑娘的骄傲,和队里人相处不来,自从当了老师,心沉下来了,和队里人关系也亲近了,队里那些老娘们也说,这就是个没啥心眼的小姑娘。

  花婶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两人的日子已经定了,就在初六,她现在就盼着两人赶紧结婚,早日给她生个重孙子,她就是死了,也是笑着的。

  花神拉着柴秀的手,商量道:“当然,还是看秀秀,买台缝纫机也成,买个自行车也成,以后你们想去公社,骑着车也方便,不然买手表?你们年轻人喜欢这个,以后想要其他的,你们自己再买……”

  “哎呦花婶,你对你们家孙媳妇真不赖……”

  “这太婆婆当的,到位!”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取笑,柴秀在大家善意的取笑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

  到了县城,花婶果然拉着柴秀去二楼看缝纫机去了,其他人也各自去找自己想买的东西的柜台。

  苏家没什么要买的,苏长河满京城转悠的时候,就把过年的点心瓜子糖果都买了个遍。

  京城的衣服比县城里时髦,苏长河还弄了几张外汇券,带她们去逛了友谊商店,给马蕙兰买了件呢子大衣,给苏月买了件羽绒服,他自己和卫阳也没落下,也是呢子大衣,那种黑色长款到小腿的。

  买的时候,苏长河还恶趣味地问了一下售货员有没有白围巾,售货员跟看傻子似的看他,谁买白围巾啊?又不是带孝。

  苏长河想模仿许文强的心思夭折了。

  今天到县城来,苏家几人纯粹是凑热闹。

  哦,也不全是,又是一年过去,他们今年的全家福还没拍呢。

  县城的照相馆比公社的要大些,苏长河他们去的时候,里面还有一对年轻男女在拍照,两人羞羞答答,离得老远,中间再坐个苏月不成问题。。

  拍照的师傅一直喊:“靠近点,靠近点,男同志往女同志坐一点,再坐,女同志头往男同志偏……好,就这样,保持住,别动。”

  两个年轻同志就这么身体僵硬,嘴角僵硬地拍下了一张照片,一拍完,两人就跟对方身上有刺似的,“嗖”一下分开。

  苏长河“噗嗤”一声笑出来,马蕙兰抬起手肘撞了撞他,还笑,没见人家姑娘脸红得都快冒烟了?

  到他们拍照,苏长河这个不要脸的,直接伸出胳膊,让马蕙兰挽着,惹得拍照师傅都嘀咕了一句,“有了娃的和年轻小两口就是不一样。”

  从照相馆出来,苏长河哈哈大笑,马蕙兰笑说:“照相馆的师傅都记住了咱们这对不要脸的夫妻。”

  苏长河说:“什么不要脸?咱是合法的夫妻,搂个胳膊才哪儿到哪儿?”

  说得苏月还没咋的,卫阳一个大小伙子先不好意思了,苏长河看着他害羞的样子,又笑了起来。

  拍完照,四人分头行动,苏长河带着卫阳去高师傅家,既然来了县城,怎么也得去一趟,权当提前拜年了。

  而苏月和她妈回百货商店,大部队都在那边,她们才到百货商店,就听一道声音:“同志,你这态度不对吧?”

  正是马老太太的声音。

第91章 向阳

  说话的果然是马老太太,她站住人群中,身边是其他几个老太太,几人站在一个柜台前面。

  马老太太一手叉腰,一手比划,“你们是为人民服务,我们不是人民吗?你那是什么态度?”

  年轻的售货员翻了个白眼,“我什么态度了?买不起就别瞎看,我们这是上好的料子,你要拿过去看,她也要拿过去看,摸得脏兮兮,料子还能卖出去吗?”

  这话马老太太就更不爱听了,她们在首都,每天多少顾客,也有人问来问去最后啥也没买,她们都是好声好气,什么时候对顾客这种态度过?

  “你怎么知道我们买不起?不看清楚我们怎么知道料子好不好?光凭你一张嘴说?你当你是金舌头啊?”

  “再说,我们摸了吗?我们是不是说拿下来看看?你话里话外什么意思?歧视我们乡下人是吧?觉得我们乡下人身上脏?我们穿的是没你时髦,但我们也有骨气,出门在外,你看看我们哪个不收拾得干干净净?”

  “闺女,拿一份钱干一份活,你拿着公家的工资,就该做好售货员的工作,别一天天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这是新社会,咱们都是老百姓,往上数祖宗十八代,说不定你们家老祖宗也是地里刨食的!”

  “好,说得好!”

  “这位大娘说得对,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售货员不比农民高贵……”

  “早就想说了,这个售货员就是这破德行,让拿个东西,爱答不理的……”

  遭到众人讨伐,售货员终于撑不住了,脸上一阵青一阵红,跟打翻了调色盘似的。

  马蕙兰和苏月根本都没上前,马老太太就已经大获全胜,一帮老太太们与有荣焉地挺起胸膛,马老太太昂着头,像一只斗胜的母鸡,浑身都散发着光芒。

  马蕙兰莫名想起第一次见到她的样子,那时她气愤女儿孤身离家,上来就是一巴掌,当时也很凶,但那时,她头发凌乱,眉宇间镌刻着深深的皱纹,两颊凹陷,显出几分刻薄,一看就不是个好相处的老太太。

  而现在,她好吃好喝这么久,脸上长了肉,脸色红润,白白胖胖,再加上在京城天天和人打交道,整个人都更加有气势,看着就像个有来历的老太太,这大概也是售货员让她说得不敢回嘴的原因之一。

  苏月摇头晃脑地感慨,“这就是成长啊!”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要过年了人多,影响不好,听到动静的经理很快出来,先代表百货商店道歉,表示以后一定好好管理售货员们,然后又让那个售货员向马老太太她们道歉。

  马老太太故意等那个售货员“对不起”说出来,才摆摆手,一副不在意的样子,“跟不跟我们道歉是小事,重要的是不要抹黑售货员这份工作,我看,百货商店里还是有很多负责的售货员的嘛,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哦,我乡下人没文化,说话直接,你们别在意。”马老太太故意道。

  您这一番话可不像没文化。

  不过,经理不在意,他还得谢谢这个老太太没追究,还给他们百货商店说了句好话,没错,他们百货商店也有负责的售货员,所以,这个售货员的问题不是百货商店的原因,是她个人的问题。

  年轻的售货员青春靓丽,什么时候被说过这么难听的话,一时之间,脸色难堪,而这些老太太们接下来的做法,更让她差点咬碎一口银牙。

  马老太太带着一帮老姐妹们转到旁边柜台,让另一个售货员把里面的布拿过来她们看看,刚刚才闹了那么一出,这个售货员哪敢犹豫?客客气气地把货物拿出来。

  几个老太太仔细瞅了瞅,又叫这个售货员把布翻过来,这个售货员带着笑道:“几位大娘,这个布是能摸的。”

  老太太们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旁边那个售货员狠很瞪了这个售货员一眼。

  老太太们看完,这个要几尺,那个要几尺,每个人都没空手。

  给这个售货员高兴得呀,她卖的这种布也是一种好料子,价格也不便宜,旁人要买也不会一口气买这么多。

  这个售货员高兴也有原因,托前几次苏长河他们给提成让售货员卖礼篮的福,百货商店的领导意识到这种做法能大大提升职工的积极性。今年年底也采用了这种做法,按每个人柜台的销售量,给予该柜台售货员一定的奖金。简单来说,就是卖得越多,奖金越高。

  马老太太她们买这么些,这个售货员起码能多得几块钱,能不高兴吗?旁边的同事瞪她就瞪她,谁叫你天天摆架子,连上门的顾客都能赶走,活该!

  处理好事情的经理也暗暗骂了一句活该,这个小李,仗着走主任关系进来的,天天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闹出过多少事?

  真把自己当盘菜了,也不想想,主任跟你有个毛关系,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方亲戚,让你走后门进百货商店,还能事事都管你?

  这回一定要汇报上去,好好罚她!

  经理回到办公室,又换上笑脸,“卫同志,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

  屋里坐着一个颇有几分儒雅气质的中年男人,他微笑道:“哪里,年底了,你们的工作也忙。”

  两人客套一番,经理从档案柜最里面拿出一份卷宗,他翻了翻,将卷宗倒过去,正对着中年男人,手指指在其中一页上,“找到了,卫同志,您看,是这个人吗?”

  泛黄的纸上有一行简单的信息“向三妹,今由红旗公社后沟村生产队转至……”

  “后沟村生产队?不是前进大队吗?”中年男人皱眉。

  经理不解:“前进大队?说起来前进大队和我们百货商店还有不少来往……”

  另一边,苏长河和卫阳从高师傅家出来,又往运输队副队长、人事科长家里跑了一趟,之后又是几个打过交道的人。

  苏长河为啥大老远从京城带回来那么多糕点特产?不就是给这些老关系准备的?

  维护关系,功夫得下在平时,不能需要人家帮忙才上门,那叫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跑完一圈,苏长河想了想,还是去了趟县政府,他以政府单位支持他们生产队的产品为由先谢过姚书记,然后暗示他可以组织生产队收集山货,他们加工厂愿意向生产队收货。

  整个淮宁县在山里或是靠近山的生产队可不止前沟村后沟村两个。

  姚书记神色动了动,苏长河仿佛没看见,又说道:“我们加工厂的产品目前已经销售到整个安省以及沪市、京城,并且和京城交通局达成合作,在火车上销售我们的产品……”

  “明年的计划是北方以京城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南方以淮宁为起点,继续向南延伸……姚书记,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姚书记当然知道,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货源以及工人,而这两项对淮宁都是有益的。

  苏长河微微一笑,“您还记得我们生产队附近的那四个生产队吗?建设、红庄、红星、北乡。北乡是我们公社有名的穷困户,以前他们大队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今年过年家家户户都杀了鸡,就等着三十那天炖汤,有几户还计划明年盖新房……”

  姚书记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苏长河没有再多说什么,一个实干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

  而他也很愿意帮扶其他生产队,一方面有官方支持,他们的厂子之后的发展会更加顺利,另一方面,前进大队一枝独秀有什么意思?整个淮宁县百花齐放才是春。

  不管在哪个年代,购物对于女人来说,都具有神奇的魔力,前进大队的妇女同志们一直逛到了傍晚才回去。

  队里的男人们也没比她们早多少,这帮男人三下五除二逛完街道,不知道谁提议去泡澡,一帮人跑去澡堂,泡了一下午,泡得骨头都轻了二两,还有人顺带修了胡子,剃了头发,捯饬得跟换了个人似的。

  苏长河有点遗憾没能和他们一起泡澡,他和卫阳从县政府出来,队里的男人们都回去了,他俩只能跟妇女同志们挤一挤。

  苏长河还罢了,他脸皮一向厚,和妇女同志们也能聊得热火朝天,“是啊,两外国人呢,从F兰西来的……”

  卫阳就不行了,经验不够丰富,不知道这种时候,越是害羞,别人越是喜欢逗他。

  “小卫跨过年也十八了吧?也该说媳妇了……”

  “十七!”马蕙兰答道,“周岁才十七。”

  乡下哪看周岁?一般都按虚岁算,且还喜欢“四舍五入”,比如十七,就有人说:“哎呀那就是十八了,眼瞅着马上就二十了,年纪也不小了!”

  三言两语,愣是给卫阳加了三岁。

  “蕙兰啊,老话说长嫂如母,小卫爹妈不在了,成家的事可就是你和长河管了,你俩可要上心啊,不能耽误,一耽误,好媳妇都成别人家的了……”

  “是啊,可得抓紧!”另一个嫂子说起某某大队某家的大闺女多么好,五六个媒婆上门的八卦。

  “哦哦哦,这事我知道,那闺女家就住在我娘家后面……”

  几人八卦完,话题又转回来,“小卫呀,你想要啥样的媳妇?说一说,嫂子们回头给你瞅着……”

  卫阳面红耳赤,晒成麦色的皮肤都能看出脸上通红,他坐在马蕙兰旁边,另一边是车厢,干脆往里一缩,抱着苏月当挡箭牌,把脑袋往苏月肩膀上一埋,假装睡着了。

  等到了家,车子一停,“熟睡”的卫阳身手矫健地从车厢旁边翻出去,脚步飞快地往家里跑,跟后面有人撵他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