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写狗血文火了 第17章

作者:二木则林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傅春花也正是对小动物感兴趣的年纪,傅蓉一问,她就高兴地答应了下来,于是姐妹俩就牵着羊出发了。

  “春花姐,羊要吃什么草?”

  “和牛一样?”

  “那我知道,就在那边有一片很嫩的草,六婶家的牛就是牵到那边去吃的,我们也把羊牵到那里去吧。”

  “嗯!”

  ……

  看着妹妹和春花出了门,傅文钰将在城里买的其他东西放下,然后才向周氏的房间走去。

  “娘,春花说你和二婶吵架了?”

  屋内,周氏正望着桌上的一篮子野菜发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直到傅文钰开口,她才恍然回神,“文钰回来了啊。”

  傅文钰在她对面坐下,认真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周氏犹豫了一下,然后叹了口气,“哎,还是陈地主那事。今天我们一起去挖野菜,路上还好好的,但到了地头,你二婶趁着周围没人的时候,又拉着我提陈地主那儿子了,说他们家怎么怎么好,把蓉儿嫁过去,家里能得多大的好处。”

  “我听着实在生气,就跟她吵了一架。”

  傅文钰忙安慰,“吵得好!”

  “娘,我们家现在不用靠二叔帮忙的,你不用委屈自己。二婶敢三番两次提这样的事,就是不把我们当亲人,也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可不能纵容她。”

  “娘知道,”周氏露出了苦涩的笑容,“你二婶今天说漏了嘴,原来陈地主说如果做媒成功,就给她二两银子。蓉儿的终身,在她眼里就值二两银子,我和你爹平日里待春花和文举这两个孩子也不薄啊。”

  “她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儿来?”

  之前刘氏一直鼓动着她把女儿嫁到陈家,她还以为对方是想着自家得了十两银子和十亩地后,他们二房能沾沾光,所以才如此积极地劝说。

  但没想到却是为了二两银子!

  今天要不是担心闹大了影响女儿的名声,她非得请人来评评理不可。

  二两银子?

  傅文钰猛地握紧了拳头。

  他可算是明白傅二婶为什么会抓着这件事不放,几次三番地提起了,原来是陈地主允诺了这么多的谢媒礼。

  要知道二两银子够城里的四口之家过一个月了,而在乡下,因为粮食、房子和菜都能自给自足,银子便更值钱。有些人家娶个儿媳妇也只需要两三两的彩礼。

  应该庆幸陈地主允诺了二两银子吗?

  如果不是为了独占这二两银子,依傅二婶的性子,恐怕早就把这件事宣扬得全村都知道了,不会只在私底下偷偷说。

  而不等傅文钰说话,周氏又迟疑着道:“文钰啊,娘刚才想了一下,你之前不是打算再建几间屋子嘛,那不如把墙也建了吧。到时候将咱们家围起来,这样我们的日子也能过得清静些,你觉得呢?”

  “这主意好!”

  傅文钰竖起大拇指赞同。

  从现代穿越过来的他,其实更喜欢各人管各家事的模式,如今这样和二房一家处成了对门,自己做什么他们都能知道,对他来说很不习惯。更别说上头还有一个祖父了,所以能把围墙建起来,可真是太符合他的心意了。

  但与此同时,他又一阵怒气上涌。

  傅二婶旧事重提,这不单单是她的事,还是陈地主的事。

  事情过去这么久了,他以为那个什么陈地主早就死心了,没想到对方居然一直都没有放弃,还在搞东搞西。

  真以为他是好欺负的?

  想到这里,傅文钰表情严肃地对周氏道:“娘,这件事的根源在陈地主,只要他还没有放弃,今天有二婶,明天就还会有其他人。”

  “我们总不能这样见招拆招,得一劳永逸才行。”

  周氏愣住了,喃喃道:“……一劳永逸?”

  “对,”傅文钰认真地道:“娘,你给我说一说陈地主这个人吧,他是什么样的人,做过什么事情,家里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傅文钰觉得去找陈地主之前,得先了解一下对方的详细情况。换句话说,就是得先握有底牌,才能去找他谈判。不然贸贸然地上门,很容易就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的。

  周氏恍然,接着便解释起来。

  陈地主的名字周氏并不知道,因为对方跟傅家村来往不多,只知道他们一家是十年前搬过来的,一来就买下了两百余亩的地。

  陈家人深居浅出,家里的地租给了附近几个村子的人种,地租听说收得也不多,遇上灾年还会有所减免,所以在本地的风评不错。他们家很低调,最引人注意的,大概就是陈地主夫妇有个智商只有五六岁的傻儿子了。

  也就是说,并无作奸犯科,违法乱纪之事。

  这就让傅文钰有些为难了。

  因为他的保底计划是收集陈地主一家做坏事的证据,如果谈不拢就找机会向官府告状,让官府把陈地主抓起来。

  现在发现保底计划不成,傅文钰也不气馁,他迅速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然后把自己带回来的报纸卷一卷,就出门往陈地主家走去。

  不过临行前,周氏又拉住了他。

  “文钰,娘仔细想过了。”

  周氏眉头紧锁,“你到了陈地主家里,可千万不能意气用事。你好好跟他说,让他以后不要再提这门亲事就好了,不要节外生枝。”

  “蓉儿的名声要紧。”

  “可不能闹大了,明白吗?”

  她此前处处忍让着那刘氏,担心的便是对方将这门亲事传出去。虽说自家不会答应,但挡不住人言可畏。她以前在城里住的时候,便见过那些没了良心的人故意坏人家小娘子的名声,等人家嫁不出去了,再去求娶。

  夫君已逝,自家又跟二房分了家,可再受不得打击了。

  傅文钰表情一凛,“娘,我知道了。”

  因为是带着几分兴师问罪的心理去的,所以他连鸡蛋、点心什么的都没提,就这么大大方方,昂首挺胸地走到了陈家门口。

  “劳驾,我是傅文钰,还请通传。”

第20章

  陈地主是一个脸庞瘦削,眉心有‘川’字竖形纹路,年约四十余岁的中年男子。见到傅文钰进门,他既诧异,又带着隐隐的期待,表情有些古怪。

  但傅文钰其实是来找茬的,所以等待着陈家下人上茶的功夫,他开门见山地就道:“陈员外,其实我今日来,是跟您商量令郎婚事的。”

  陈地主一怔,随即一喜。

  但下一瞬间,傅文钰就毫不客气地道:“此事我娘之前就已经拒绝过了,但您似乎并未放弃,所以我只好来跟您明确地说一声。我妹妹傅蓉今年才十岁,我们不准备让她现在就嫁人,因此您的抬爱,我们家心领了。”

  陈地主:“……”

  他估计是没想到傅文钰拒绝的话如此的简洁了当,丝毫不拖泥带水,所以一时间竟愣住了,屋内顿时沉默下来。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开口:“傅小哥,你何不听听我的条件?”

  不等傅文钰开口,他道:“我听说你随了你父亲,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但想必你我都清楚,读书科举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就比如你父,年轻时候便已考中童生,但直至今年才踏上了考举人的路。其中种种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可若你我两家结亲,那老夫在此承诺,除了会给予你家丰厚的聘礼外,将来也会助你科举。”

  他顿了一下,又道:“女子总是要嫁人的,我儿虽有缺陷,但心如稚子。令妹嫁入我家门,我与夫人定视她如亲女,与我儿一般无二!”

  傅文钰上下打量了陈地主几眼。

  心想这人脸皮真厚啊。

  既然对方这般厚脸皮,那傅文钰也不客气了,马上就笑着回应,“唔,陈员外,容我猜上一猜,你的想法应该是为令郎娶一淑女,然后生一孙儿。一来可传承门楣,二来待你与尊夫人百年之后,也有人照顾令郎。”

  “我说得可对?”

  “但不知你是否想过,令郎为何会‘心如稚子’呢?”

  不等对方生气,傅文钰继续道:“我曾听闻一个说法,那就是夫妻二人若是三代以内血亲,那么他们成亲之后,要么不会有孩子,要么则可能会生下畸形亦或者是痴愚的孩子,少有例外。而有些当时能生下健康后人的,几代后也不能保证。”

  陈地主一怔,随即问道:“你,你此话当真?”他和娘子正是青梅竹马的表兄妹,感情深厚。

  看来自己猜对了。

  傅文钰暗暗感叹,根据现代医学界的观点,先天痴愚的孩子,除了一部分是受到了环境的影响之外,根源其实是在遗传基因里面的。而近亲结合,则会加重这种因素,有些世代近亲通婚的地方,后人十有八九都不聪明。

  所以他毫不犹豫地点头,“陈员外不信,可以多找几个大夫问问。”

  “我妹与令郎,当然不属于近亲,事实上我们傅家村也没有你们家的亲戚。但不知你可曾想过,令郎成亲后,你的孙辈会不会亦如令郎一般呢?”

  “到时候你又要如何?”

  “待你五十余、六十余、七十余、八十余岁的时候,难道还要再找一个女子,与你‘心若稚子’的孙儿,亦或者曾孙成亲。然后生下玄孙,再生玄玄孙,一直到出现一个后辈,好照顾他同样‘心若稚子’的父亲、祖父、曾祖父?”

  傅文钰知道自己这样说不太好,但对付不要脸的人,那就不能用伟光正的手段,不然自己反而会被对方的不要脸吓到。

  这……

  儿子、孙子、曾孙、玄孙……

  陈地主脸色发白,不自觉地打了寒颤。

  此时,他看向傅文钰的目光,隐隐带了些恐惧之色。显然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他依旧被傅文钰描述的‘未来’狠狠地震惊了!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家中有一个痴儿的苦楚,正因为担心再生下一个不健康的孩儿,他与娘子决计不再生育,即便是娘子劝他纳妾留后,也被他拒绝了。并且为了躲开那些心思复杂的族人,他们更是搬来了此地。

  如今他们夫妇俩唯一的念想,便是找人照顾儿子,这样等他们百年之后,俊儿也不至于孤苦无依,任人欺凌。

  可若是俊儿的儿子也是痴儿……

  那他做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

  ……

  傅文钰见陈地主被吓唬住了,心中略松。

  对方不是想娶个聪明的儿媳妇,想要儿子有人照顾的同时,也希望第三代的基因能够回到正规吗?

  那他就告诉对方,你想太多了!

  当然了,吓唬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傅文钰今天也打算摆出自己的实力,免得对方被自己吓唬之后狗急跳墙,软的不行来硬的。

  所以他话题一转,提到了柳州小报。

  “不知陈员外你可曾关注过近来的‘柳州小报’?”

  “那正是我的主意,而且上面的那篇‘真假少爷’的话本也是我写的,卖给了唐员外家的开元书坊。所以养家糊口以及将来科举所需要的银钱我自己会赚,不需要别人费心。”

  “也所以,还请你以后不要再提婚事了。”